資源簡介 15 青春之光教學目標1.略讀課文,梳理黃文秀的主要事跡。(思維能力)2.品讀精彩句段,感受文中逼真傳神的細節描寫,分析黃文秀的高尚品質。(語言運用)3.深入理解文章內涵,激勵學生學習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精神品質。(審美創造)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有這樣一位年輕的姑娘,她帶著夢想和信念回到家鄉,回到那片她深愛的土地。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點亮了鄉村的希望,譜寫了一曲動人的青春之歌。斯人已逝,馨香永存。今天我們就在課堂上開展一場別開生面的追思會,一起來緬懷這位于平凡中鑄就偉大的時代楷模——黃文秀。二、教學新課學習任務一:回憶——梳理人物事跡本文記述了黃文秀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工作與生活。請你結合小標題和提示性的句子,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參考示例:初到百坭村,逐一走訪貧困戶;依靠黨組織,打贏脫貧攻堅戰;雖死人猶在,用青春點燃希望。學習任務二:懷念——把握感人瞬間本文在寫人敘事的同時,呈現了諸多感人至深的畫面,請你選擇一處最令你感動的細節或瞬間,談談你的感受。按照以下句式回答問題:我選擇這句話:________從這句話中我讀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示例一:我選擇這句話:她打開了駐村日記,眼淚吧嗒吧嗒掉了下來。從這句話中我讀出了黃文秀初到百坭村時不被村民們理解和接納時內心的委屈和不甘。(其他示例,)學習任務三:誦讀——體會美好情感本文帶有濃郁的抒情氣息,感人至深,請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精心設計朗讀,體會一下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情感。參考示例一:此后,黃文秀一有空就往村屯跑,不讓她進門的,她就去兩次、三次;人家去田里干活兒,她就去幫忙;哪位老人行動不便,她卷起袖子就幫著打掃院子。她還學會了桂柳話,走到哪里都和村民們熟絡地打招呼。慢慢地,村民們對她打開了家門,敞開了心扉:“你這個女娃娃還真是難纏得很哩!”朗讀這一段時語速要放緩,重讀“一有空”“兩次”“三次”“幫忙”“打掃院子”,突出黃文秀初到百坭村時為了與村民溝通、打破與村民之間的隔膜所作的各種努力;“打開了家門”“敞開了心扉”表現出村民們對她的認可和接納。(其他示例,)三、課堂小結帶領大家重溫黃文秀成長的溫情故事,講述了黃文秀努力拼搏、奮發向上,投身脫貧攻堅偉業,譜寫新時代青春之歌的先進事跡,為大家展現了一個對父母對親人孝順熱情、對工作對事業充滿激情、對家鄉對人民飽含真情的壯家優秀兒女的形象。四、板書設計青春之光認可和接納 贊美和崇敬 懷念和不舍第二課時一、教學新課學習任務一:評價——感知人物形象黃文秀是新時代脫貧攻堅戰中涌現出的黨的優秀干部之一,在她身上體現出了哪些優秀的品質?請你結合選文加以分析。參考示例:對黨忠誠:完善“三會一課”制度,增強村支部的凝聚力,依靠黨組織,打贏脫貧攻堅戰。不忘初心: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帶領全村人民脫貧致富。勇于擔當:響應黨和國家號召,放棄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毅然選擇回到家鄉,到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務實為民:幫助貧困戶解決各種困難,在市、縣、村之間來回奔波著為鄉親跑項目、請專家。甘于奉獻:常年一身運動打扮爬坡過坎,進村入戶,幾乎天天奔波在路上。攻堅克難:百色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百坭村包括11個自然屯,共472戶,其中195戶是貧困戶。這些屯子分散在山坳里,山高路陡,上門一趟十分不易。她繪制貧困戶分布圖并逐一走訪。樂觀向上:每一天,她都面帶微笑,奔走在脫貧攻堅的路上。熱愛家鄉:父老鄉親守著青山綠水,卻過著窮苦的日子,讓她感到心焦。學習任務二:緬懷——體會人物情感文章在敘述的過程中穿插了不少描寫的句段,找出來并說說這對刻畫人物形象、揭示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參考示例:①宿舍窗外青山含黛,靜謐的夜里傳來聲聲蟲鳴,初來乍到的第一書記卻無法入眠。這句話運用了景物描寫,山村夜里的靜謐,烘托黃文秀內心的不平靜,表現出她初到百坭村不被村民信任的焦慮和不甘。②小小一個點,短短一條線,濃縮了百坭村的山水風土、村情民意,匯成了一份貧困戶分布圖。“小小”“短短”兩個疊詞,與黃文秀為了繪制這份貧困戶分布圖所付出的無數心血形成強烈的反差;“山水風土”“村情民意”凝聚著她對家鄉的熱愛。③班氏會呆呆地站著,五雷轟頂一樣,喃喃道:“我不信文秀書記回不來了。”黃文秀幫她患先天性腦病的兒子申請了低保,春節來看望她時還給了孩子壓歲錢。這句話運用神態描寫和語言描寫,表現了村民對黃文秀遇難的震驚和難過。同時也表現出黃文秀務實為民的工作態度。④孩子們蹲在文秀宿舍門口,抱著膝蓋,久久不肯離去。這句話運用動作描寫,生動細致地寫出孩子們在黃文秀遇難后內心的難過,表達了孩子們對她的依戀和懷念。學習任務三:頌揚——探究精神品質本文綜合運用了多種寫作手法,來表現黃文秀的工作與生活,并在此基礎上揭示其精神品質。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究一下本文的寫作手法,并說說其作用。參考示例:倒敘與順敘結合本文以倒敘開頭,敘述了黃文秀的生命最后時刻,通過驚心動魄的一幕,營造出一種沉重、緊張的氛圍,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然后按照時間順序記敘了黃文秀在百坭村任職第一書記、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工作歷程,脈絡清晰,層次分明。這兩種記敘順序相結合,避免了平鋪直敘,使行文波瀾起伏,緊扣人心。(“鋪敘與細節描寫并呈”“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結合”)學習任務四:思考——理解生命價值黃文秀的一生是短暫的,可是她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卻是無比豐富的。請你結合課文,思考:你從她的身上學到了哪些?參考示例:①從她的身上,我學到了堅定的理想信念。②從她的身上,我學到了無私奉獻的精神。③從她的身上,我學到了勇于擔當的責任意識。④從她的身上,我學到了面對困難時的樂觀精神。⑤從她的身上,我學到了良好的家風對人的深刻影響。二、課堂小結“初心不改,青春無悔。”通過本次追思活動,我們回顧了黃文秀短暫卻感人的生命歷程,也理解了她用青春和生命所傳遞的意義和追求。她的事跡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人,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我們要像她一樣,守初心,用真心,肩負起新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不負韶華,不負使命。三、板書設計青春之光倒敘與順敘結合 鋪敘與細節描寫并呈 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結合刻畫人物形象 突出精神品質教學反思可取之處 帶領大家重溫黃文秀成長的溫情故事,講述了黃文秀努力拼搏、奮發向上,投身脫貧攻堅偉業,譜寫新時代青春之歌的先進事跡,為大家展現了一個對父母對親人孝順熱情、對工作對事業充滿激情、對家鄉對人民飽含真情的優秀黨員形象。在場師生都被黃文秀事跡所蘊含的青春力量和奮斗精神所感染,深受感動。不足之處 沒有拓展實踐活動,讓學生深刻體會黃文秀的精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