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章 專題提升三 電場能的性質的理解和應用(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 魯科版(2019)必修 第三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章 專題提升三 電場能的性質的理解和應用(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 魯科版(2019)必修 第三冊

資源簡介

第2章 專題提升三 電場能的性質的理解和應用
選擇題1~9題,每小題8分,共72分。
基礎對點練
題組一 電場線、等勢面及運動軌跡問題
1.一帶電粒子沿圖中曲線穿過一勻強電場中的等勢面,且四個等勢面的電勢關系滿足φa>φb>φc>φd,若不計粒子所受重力,則 (  )
粒子一定帶正電
粒子的運動是勻變速運動
粒子從A點到B點運動的過程中動能先減小后增大
粒子從A點到B點運動的過程中電勢能增大
2.如圖所示,實線為某點電荷在真空中形成的電場線,一電子在該電場中從a點運動到b點,運動軌跡如虛線所示,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形成電場的是正點電荷
電子在a點電勢能大于b點電勢能
電子運動的加速度一直在增大
調整電子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電子可以在電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
題組二 電場中幾個物理量比較
3.某電場的電場線分布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點電勢低于b點電勢
c點電場強度大于b點電場強度
若將一試探電荷+q由a點移至b點,它的電勢能增大
若在d點再固定一點電荷-Q,將一試探電荷+q由a移至b的過程中,電勢能減小
4.如圖所示,正方體A、C兩點分別固定等量異種點電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點與D點的電場強度相等
A′點與C點的電勢相同
將試探電荷+q由A′點移動到D點,靜電力做功為0
將試探電荷-q由A′點移動到B′點,其電勢能減小
5.(多選)(2024·福建龍巖一中高二期中)如圖所示,虛線為等勢面,單位是伏特,實線為某一電荷量q=1.0×10-6 C的粒子僅在靜電力作用下的運動軌跡,a、b、c為軌跡上三點,其電場強度分別為Ea、Eb、Ec,電勢分別為φa、φb、φc,帶電粒子在三點的電勢能和動能分別為Epa、Epb、Epc和Eka、Ekb、Ekc,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Ea>Eb>Ec
φa=φc>φb
Epa=Epc>Epb
Eka=Ekc,Ekb-Eka=2.0×10-5 J
題組三 功能關系在電場中的應用
6.如圖所示,虛線a、b、c代表電場中三個等勢面,相鄰等勢面之間的電勢差相等,即Uab=Ubc,實線為一帶正電的質點僅在靜電力作用下通過該區域時的運動軌跡,P、Q是這條軌跡上的兩點,據此可知(  )
三個等勢面中,c的電勢最高
帶電質點在P點具有的電勢能比在Q點具有的電勢能小
帶電質點通過P點時的動能比通過Q點時小
帶電質點通過P點時的加速度比通過Q點時小
7.質量為m的帶電小球射入勻強電場后,以方向豎直向上、大小為2g的加速度向下運動,重力加速度為g,在小球下落h的過程中 (  )
小球的重力勢能減少了2mgh
小球的動能增加了2mgh
靜電力做負功2mgh
小球的電勢能增加了3mgh
8.如圖,一根不可伸長的絕緣細線一端固定于O點,另一端系一帶電小球,置于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現把細線水平拉直,小球從A點由靜止釋放,經最低點B后,小球擺到C點時速度為0,則(  )
小球在B點時的速度最大
小球從A到B的過程中,機械能一直在減少
小球在B點時細線的拉力最大
從B到C的過程中,小球的電勢能一直減少
綜合提升練
9.如圖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質量為m的帶電小球,以初速度v從M點豎直向上運動,通過N點時,速度大小為2v,方向與電場方向相反,則小球從M運動到N的過程(  )
動能增加mv2 機械能增加2mv2
重力勢能增加mv2 電勢能增加2mv2
10.(12分)一個質量為m、帶有-q的電荷量的小物塊,可在水平軌道Ox軸上運動,軸的O端有一個與軌道相垂直的固定墻面,軌道處于勻強電場中,電場強度大小為E,方向沿Ox軸正向,如圖所示。小物塊以初速度v0從x0處沿Ox軌道運動,運動時受到大小不變的摩擦力f的作用,且f培優加強練
11.(16分)如圖所示,A、B、C是勻強電場中的三點,也是直角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勻強電場與三角形ABC平面平行。從C點向某一方向以大小為v0的速度射出一個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正電粒子,粒子僅在電場力作用下恰好能先后通過A、B兩點,粒子通過A、B兩點時的速度大小分別為v0、v0,已知∠A=90°,∠C=60°,AB邊長為L,粒子重力不計。求:
(1)(8分)C、B兩點及C、A兩點的電勢差;
(2)(8分)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
專題提升三 電場能的性質的理解和應用
1.B [由于φa>φb>φc>φd,所以電場線垂直于等勢面由a指向d,根據粒子運動軌跡可知該粒子所受靜電力由d指向a,即該粒子帶負電,從A點到B點的運動過程中,粒子做勻變速運動,粒子的動能增大,電勢能減小,故B正確。]
2.C [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受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凹側,因此電子受靜電力方向向左,所以形成電場的點電荷電性為負,故A錯誤;由點電荷電場線和等勢面分布特點可知a點電勢高于b點電勢,根據Ep=qφ,且電子帶負電,可知電子在a點的電勢能小于在b點的電勢能,故B錯誤;由于電子在兩點間運動時距離點電荷越來越近,所受靜電力也越來越大,根據a=,可知加速度也越來越大,故C正確;由于場源電荷與電子帶同種電荷,相互排斥,因此電子不可能做勻速圓周運動,故D錯誤。]
3.D [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逐漸降低,由題圖可知a點電勢高于b點電勢,故選項A錯誤;電場線密集的地方電場強度大,故選項B錯誤;電荷+q由a點移至b點,靜電力做正功,其電勢能減小,故選項C錯誤;若在d點再固定一點電荷-Q,則由合電場強度的方向可知試探電荷+q由a移至b的過程中,靜電力做正功,其電勢能減小,故選項D正確。]
4.C [由等量異種點電荷的對稱性可知,B點和D點電場強度大小相等,但是方向不同,A錯誤;A′點和C點電場強度相同,但是A′點電勢更高,B錯誤;由等量異種點電荷電勢分布可知,A′點與D點電勢相等,所以,將試探電荷由A′點移動到D點,靜電力做功為0,C正確;A′點電勢高于B′點電勢,所以將試探電荷-q由A′點移動到B′點電勢能增大,D錯誤。]
5.BCD [圖中等差等勢面密的地方電場強度大,故Eaφb=-20 V,故B正確;由Ep=qφ可知,Epa=Epc=0,Epb=-2.0×10-5 J,故Epa=Epc>Epb,故C正確;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Eka+Epa=Ekc+Epc,又Epa=Epc=0,則Eka=Ekc,由動能定理可得Ekb-Eka=Wab=q(φa-φb)=2.0×10-5 J,故D正確。]
6.C [由于質點只受靜電力作用,根據運動軌跡可知靜電力指向運動軌跡的凹側,即斜向右下方,由于質點帶正電,因此電場方向也指向右下方,由于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三個等勢面中,a的電勢最高,c的電勢最低,故A錯誤;P點電勢高于Q點電勢,質點帶正電,所以質點在P點具有的電勢能比在Q點具有的電勢能大,故B錯誤;質點在P點具有的電勢能比在Q點具有的電勢能大,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質點通過P點時的動能比通過Q點時小,故C正確;等差等勢面密集的地方電場強度大,稀疏的地方電場強度小,則P點的電場強度大于Q點的電場強度,質點在P點時的電場力比通過Q點時大,所以質點通過P點時的加速度比通過Q點時大,故D錯誤。]
7.D [帶電小球受到向上的靜電力和向下的重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F電-mg=2mg,得F電=3mg,在下落過程中靜電力做功W電=-3mgh,重力做功WG=mgh,總功W=W電+WG=-2mgh,根據功能關系可知,小球重力勢能減少了mgh,電勢能增加了3mgh,根據動能定理,小球的動能減少了2mgh,故A、B、C錯誤,D正確。]
8.B [分析知小球帶正電,小球在靜電力與重力、細線的拉力的作用做圓周運動,當重力與靜電力的合力與細線的拉力在同一條直線上時,小球處于等效最低點,此時小球的速度最大,對細線的拉力也最大,而B點不是等效最低點,故A、C錯誤;從A到B的過程中,靜電力對小球做負功,小球的電勢能增加,則小球的機械能一直在減小,故B正確;從B到C的過程中小球克服靜電力做功,小球的電勢能一直增大,故D錯誤。]
9.B [動能變化量ΔEk=m(2v)2-mv2=mv2,A錯誤;重力和靜電力做功,機械能增加量等于電勢能減少量。帶電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向左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由運動學公式得(2v)2-0=2s,則電勢能減少量ΔEp電=W電=qEs=2mv2,B正確,D錯誤;在豎直方向做勻減速運動,到N時豎直方向的速度為零,由-v2=-2gh,得重力勢能增加量ΔEp重=mgh=mv2,C錯誤。]
10.
解析 方法一:由題意知,小物塊最終停在最左端,由動能定理得W合=ΔEk
即W電+Wf=0-mv(W電、Wf分別是靜電力做的功和摩擦力做的功)
其中W電=qEx0,Wf=-fs,
故qEx0-fs=-mv
所以總路程為s=。
方法二:用能量守恒定律求解。
設小物塊共走過路程s,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值為fs,動能、電勢能減少ΔE=qEx0+mv
內能增加ΔE′=fs
由ΔE=ΔE′,解得s=。
11.(1) - (2),方向垂直于CD斜向左下方
解析 (1)粒子從C到B,根據動能定理有
qUCB=mv-mv
解得UCB=
粒子從C到A,根據動能定理有
qUCA=mv-mv
解得UCA=-。
(2)根據(1)結果得
UAC==UCB
D、E兩點將AB邊三等分,如圖所示,根據勻強電場的電勢分布特點可知,CD為等勢線。
由A點作AF垂直CD,則
AF=Lcos 30°=L
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大小
E==
由于A點電勢比C點電勢高,因此電場方向沿AF方向,即垂直于CD斜向左下方。專題提升三 電場能的性質的理解和應用
學習目標 1.會根據電場線、等勢面和運動軌跡判斷靜電力做功情況和電勢能變化情況。2.利用電場線、等勢面判斷復雜電場的性質,并分析相關問題。3.能利用動能定理、功能關系分析電場綜合問題。
提升1 電場線、等勢面及運動軌跡問題
                
1.速度方向沿運動軌跡的切線方向,所受靜電力的方向沿電場線的切線方向或反方向,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指向軌跡曲線凹側。
2.已知等勢面的形狀分布,根據電場線和等勢面相互垂直可以繪制電場線。
3.由電場線和等差等勢面的疏密,可以比較不同點的電場強度大小,電場線或等勢面密集處,電場強度較大。
4.根據電荷的運動軌跡可以判斷電荷受力方向和做功的正負,從而判斷電勢能的變化情況,注意靜電力與電場線相切,且指向曲線的凹側。
例1 如圖所示,實線表示某電場的等差等勢面,虛線是一帶負電的粒子只在靜電力作用下的運動軌跡,設M點和N點的電勢分別為φM、φN,粒子在M點和N點時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M、aN,速度大小分別為vM、vN,電勢能分別為EpM、EpN。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vMvN,φM>φN
C.φM<φN,EpMaN,EpM>EpN
聽課筆記                                     
                                    
方法總結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運動軌跡問題的分析方法
訓練1 (2024·福建三明高二期中)如圖,一帶正電的點電荷固定于O點,兩虛線圓均以O為圓心,兩實線分別為不同帶電粒子M和N僅在靜電力作用下先后在該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運動的軌跡,a、b、c、d為運動軌跡和虛線圓的交點,e為兩軌跡的交點。不計粒子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帶負電荷,N帶正電荷
B.M在b點的動能大于它在a點的動能
C.N在d點的電勢能大于它在c點的電勢能
D.兩帶電粒子分別從a、c運動到e的過程中,靜電力對兩帶電粒子所做的功一定相等
提升2 電場中幾個物理量比較
1.關于場強的三個表達式的比較
  區別 公式   物理含義 適用范圍 說明
E= 電場強度大小的定義式 一切電場 q為試探電荷的電荷量
E=k 真空中點電荷電場強度的決定式 在真空中,場源電荷Q是點電荷 Q為場源電荷的電荷量
E= 勻強電場中電場強度的表達式 勻強電場 d為沿電場方向的距離
2.電勢能、電勢和電勢差的相互聯系
通過以上流程圖既可以了解各量的推導關系,又可以找到分析比較相關量的不同思路方法。
例2 (多選)(2023·遼寧卷,9)圖(a)為金屬四極桿帶電粒子質量分析器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b)為四極桿內垂直于x軸的任意截面內的等勢面分布圖,相鄰兩等勢面間電勢差相等,則(  )
A.P點電勢比M點的低
B.P點電場強度大小比M點的大
C.M點電場強度方向沿z軸正方向
D.沿x軸運動的帶電粒子,電勢能不變
聽課筆記                                     
                                    
訓練2 如圖(a),在一塊很大的接地金屬平板的上方固定一負電荷。由于靜電感應,在金屬平板上表面產生感應電荷,金屬板上方電場的等勢面如圖(b)中虛線所示,相鄰等勢面間的電勢差都相等。若將一正試探電荷先后放于M和N處,該試探電荷受到的電場力大小分別為FM和FN,相應的電勢能分別為EpM和EpN,則(  )
A.FMEpN
B.FM>FN,EpM>EpN
C.FMD.FM>FN,EpM提升3 功能關系在電場中的應用
1.電場中常見的功能關系
(1)只有靜電力做功
只發生電勢能和動能之間的相互轉化,電勢能與動能之和保持不變,功和能之間的關系為W電=-ΔE電=ΔEk。
(2)只有靜電力和重力做功
只發生電勢能、重力勢能和動能之間的相互轉化,電勢能、重力勢能、動能三者之和保持不變,功和能之間的關系為W電+WG=-(ΔE電+ΔEp)=ΔEk。
(3)多個力做功
多種形式的能參與轉化,要根據不同力做功和不同形式的能之間的轉化的對應關系分析,總功等于動能的變化,即W總=W電+W其他=ΔEk。
2.處理電場中功能關系的四點注意
(1)應用動能定理解決問題需研究包含重力、靜電力等所有外力的功,即總功。
(2)應用能量守恒定律解決問題需注意電勢能與其他形式能之間的轉化。
(3)應用功能關系解決問題需明確靜電力做功與電勢能改變之間的關系,即W電=-ΔEp。
(4)有靜電力做功的過程,機械能不守恒。
例3 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光滑絕緣直桿AC與半徑為R的圓周交于B、C兩點,在圓心處有一固定的正點電荷,B點為AC的中點,C點位于圓周的最低點。現有一質量為m、電荷量為-q、套在桿上的帶負電小球(可視為質點)從A點由靜止開始沿桿下滑。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A點距過C點的水平面的豎直高度為3R,小球滑到B點時的速度大小為2。求:
(1)小球滑到C點時的速度大小;
(2)若以C點為零電勢點,試確定A點的電勢。
                                    
                                    
                                    
                                    
                                    
                                    
                                    
                                    
                                    
                                    
                                    
                                    
                                    
                                    
                                    
                                    
訓練3 如圖,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中,有一質量為m的帶正電小球,施加拉力F使小球向上加速運動一段距離,在此過程中拉力、重力和靜電力所做功的絕對值分別為W1、W2和W3,不計空氣阻力,則小球(  )
A.電勢能增加了W3
B.重力勢能減小了W2
C.動能增加了W1+W2+W3
D.機械能增加了W1+W3
隨堂對點自測
1.(電場線、等勢面與運動軌跡問題)(多選)如圖所示,三條虛線表示某點電荷電場的等勢面。一帶電粒子僅受靜電力作用,沿實線運動,A、B、C、D、G是軌跡與等勢面的交點。則(  )
A.產生電場的點電荷和運動的帶電粒子都帶正電
B.帶電粒子經過B、G兩點時加速度一樣大
C.帶電粒子從A點到B點的過程中電勢能減小
D.帶電粒子從C點到D點的過程中動能先減小后增大
2.(電場中幾個物理量比較)如圖所示是一對不等量異種點電荷的電場線分布,圖中P、Q兩點關于兩電荷連線對稱。由圖可知(  )
A.左側電荷為負電荷,右側電荷為正電荷
B.M點電勢比N點電勢低
C.P點和Q點電場強度相同
D.若將一負電荷從M點移動到P點,該負電荷電勢能增加
3.(功能關系在電場中的應用)(多選)如圖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有一絕緣斜面,斜面上有一帶電金屬塊沿斜面滑下。已知在金屬塊滑下的過程中動能增加了18 J,金屬塊克服摩擦力做功8 J,重力做功34 J,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金屬塊帶正電荷
B.金屬塊克服靜電力做功8 J
C.金屬塊的機械能減少16 J
D.金屬塊的電勢能減少8 J
專題提升三 電場能的性質的理解和應用
提升1
例1 A [帶負電的粒子做曲線運動,軌跡彎向靜電力的方向,由電場線與等勢面垂直,負電荷受力方向與電場方向相反,可知電場線垂直等勢線向下,由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可知φN>φM,EpM>EpN,由于只有靜電力做功,電勢能和動能之和不變,所以vM訓練1 B [由兩軌跡均凹向中心點電荷方向,可知兩帶電粒子均受到吸引力,M和N均帶負電荷,故A錯誤;M從a點到b點過程中靜電力總體表現為做正功,動能增大,故B正確;N從c點到d點過程中靜電力總體表現為做正功,電勢能減小,故C錯誤;由于不知道兩個粒子的電荷量關系,無法比較兩個粒子分別從a、c運動到e的過程中靜電力對兩帶電粒子所做的功的大小,故D錯誤。]
提升2
例2 CD [由題圖可知M點靠近帶負電的極桿,P點靠近帶正電的極桿,又電勢沿電場強度方向降低,則P點的電勢比M點的電勢高,A錯誤;等勢面的疏密表示電場強度的大小,由題圖(b)可知M點處的等勢面密,則M點的電場強度大,B錯誤;由對稱性可知兩帶正電的極桿在M點產生的電場方向沿z軸正方向,兩帶負電的極桿在M點產生的電場強度方向也沿z軸正方向,則由電場強度的疊加原理可知M點的電場強度方向沿z軸的正方向,C正確;由對稱性可知x軸上的電場強度為零,則帶電粒子沿x軸運動時始終不受靜電力的作用,所以靜電力不做功,電勢能保持不變,D正確。]
訓練2 A [等差等勢面的疏密表示電場強度的大小,故N點的電場強度大于M點的電場強度,同一正的試探電荷在N點受到的靜電力大,即FMφN,EpM>EpN,A正確。]
提升3
例3 (1) (2)-
解析 (1)因為B、C兩點電勢相等,故小球從B到C運動的過程中靜電力做的功為零,
由幾何關系可得BC的豎直高度hBC=
根據動能定理有mg·=-
解得vC=。
(2)小球從A到C,重力和靜電力均做正功,
所以由動能定理有
mg·3R+W電=
根據靜電力做功與電勢能的關系
W電=EpA-EpC=-qφA-(-qφC)
又φC=0
解得φA=-。
訓練3 D [靜電力對小球做的功等于電勢能的減小量,靜電力做正功為W3,所以小球電勢能增加量為-W3,即減少了W3,A錯誤;重力做負功,為-W2,小球重力勢能增加W2,B錯誤;由動能定理知W1-W2+W3=ΔEk,C錯誤;由小球機械能增加量等于除重力以外其他力做功之和,知機械能增加量為W1+W3,D正確。]
隨堂對點自測
1.BD [根據電場線與等勢面垂直且指向電勢降低的方向,產生電場的點電荷帶負電,由圖可知,軌跡向下彎曲,則帶電粒子所受的靜電力方向向下,帶負電,故A錯誤;由于B、G兩點的電勢相等,結合點電荷的電場的特點可知,B與G點到點電荷的距離是相等的,B與G點的電場強度的大小也相等,則帶電粒子經過B、G兩點時受到的靜電力的大小相等,加速度一樣大,故B正確;帶電粒子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靜電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大,故C錯誤;帶電粒子從C到D的過程中靜電力先做負功,后做正功,其動能先減小后增大,故D正確。]
2.D [根據電場線從正電荷出發終止于負電荷的特點,可知,左側電荷為正電荷,右側電荷為負電荷,故A錯誤;把正電荷從M點移到N點,靜電力做正功,電勢能降低,電勢降低,故M點電勢比N點電勢高,故B錯誤;根據圖像可知,P點與Q點電場強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故P、Q兩點的電場強度不相同,故C錯誤;若將一負電荷從M點移動到P點,靜電力做負功,該負電荷的電勢能增加,故D正確。]
3.ABC [在金屬塊滑下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可得W重+W阻+W電=ΔEk,代入數據解得W電=-8 J,由于金屬塊下滑,而靜電力做負功,可判斷靜電力應該水平向右,所以金屬塊帶正電荷,故A正確;從上面的分析,可知靜電力做功-8 J,電勢能增加,即金屬塊克服靜電力做了8 J的功,電勢能增加8 J,故B正確,D錯誤;在金屬塊滑下的過程中,重力做功34 J,則重力勢能減少34 J,而已知動能增加了18 J,所以總的機械能減少了16 J,故C正確。](共47張PPT)
專題提升三 電場能的性質的理解和應用
第2章 電勢能與電勢差
1.會根據電場線、等勢面和運動軌跡判斷靜電力做功情況和電勢能變化情況。
2.利用電場線、等勢面判斷復雜電場的性質,并分析相關問題。
3.能利用動能定理、功能關系分析電場綜合問題。
學習目標
目 錄
CONTENTS
提升
01
課后鞏固訓練
03
隨堂對點自測
02
提升
1
提升2 電場中幾個物理量比較
提升1 電場線、等勢面及運動軌跡問題
提升3 功能關系在電場中的應用
提升1 電場線、等勢面及運動軌跡問題
1.速度方向沿運動軌跡的切線方向,所受靜電力的方向沿電場線的切線方向或反方向,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指向軌跡曲線凹側。
2.已知等勢面的形狀分布,根據電場線和等勢面相互垂直可以繪制電場線。
3.由電場線和等差等勢面的疏密,可以比較不同點的電場強度大小,電場線或等勢面密集處,電場強度較大。
4.根據電荷的運動軌跡可以判斷電荷受力方向和做功的正負,從而判斷電勢能的變化情況,注意靜電力與電場線相切,且指向曲線的凹側。
A
例1 如圖所示,實線表示某電場的等差等勢面,虛線是一帶負電的粒子只在靜電力作用下的運動軌跡,設M點和N點的電勢分別為φM、φN,粒子在M點和N點時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M、aN,速度大小分別為vM、vN,電勢能分別為EpM、EpN。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vMvN,φM>φN
C.φM<φN,EpMaN,EpM>EpN
解析 帶負電的粒子做曲線運動,軌跡彎向靜電力的方向,由電場線與等勢面垂直,負電荷受力方向與電場方向相反,可知電場線垂直等勢線向下,由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可知φN>φM,EpM>EpN,由于只有靜電力做功,電勢能和動能之和不變,所以vM方法總結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運動軌跡問題的分析方法
B
訓練1 (2024·福建三明高二期中)如圖,一帶正電的點電荷固定于O點,兩虛線圓均以O為圓心,兩實線分別為不同帶電粒子M和N僅在靜電力作用下先后在該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運動的軌跡,a、b、c、d為運動軌跡和虛線圓的交點,e為兩軌跡的交點。不計粒子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帶負電荷,N帶正電荷
B.M在b點的動能大于它在a點的動能
C.N在d點的電勢能大于它在c點的電勢能
D.兩帶電粒子分別從a、c運動到e的過程中,靜電力對兩帶電粒子所做的功一定相等
解析 由兩軌跡均凹向中心點電荷方向,可知兩帶電粒子均受到吸引力,M和N均帶負電荷,故A錯誤;M從a點到b點過程中靜電力總體表現為做正功,動能增大,故B正確;N從c點到d點過程中靜電力總體表現為做正功,電勢能減小,故C錯誤;由于不知道兩個粒子的電荷量關系,無法比較兩個粒子分別從a、c運動到e的過程中靜電力對兩帶電粒子所做的功的大小,故D錯誤。
提升2 電場中幾個物理量比較
1.關于場強的三個表達式的比較
2.電勢能、電勢和電勢差的相互聯系
通過以上流程圖既可以了解各量的推導關系,又可以找到分析比較相關量的不同思路方法。
CD
例2 (多選)(2023·遼寧卷,9)圖(a)為金屬四極桿帶電粒子質量分析器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b)為四極桿內垂直于x軸的任意截面內的等勢面分布圖,相鄰兩等勢面間電勢差相等,則(  )
A.P點電勢比M點的低
B.P點電場強度大小比M點的大
C.M點電場強度方向沿z軸正方向
D.沿x軸運動的帶電粒子,電勢能不變
解析 由題圖可知M點靠近帶負電的極桿,P點靠近帶正電的極桿,又電勢沿電場強度方向降低,則P點的電勢比M點的電勢高,A錯誤;等勢面的疏密表示電場強度的大小,由題圖(b)可知M點處的等勢面密,則M點的電場強度大,B錯誤;由對稱性可知兩帶正電的極桿在M點產生的電場方向沿z軸正方向,兩帶負電的極桿在M點產生的電場強度方向也沿z軸正方向,則由電場強度的疊加原理可知M點的電場強度方向沿z軸的正方向,C正確;由對稱性可知x軸上的電場強度為零,則帶電粒子沿x軸運動時始終不受靜電力的作用,所以靜電力不做功,電勢能保持不變,D正確。
A
訓練2 如圖(a),在一塊很大的接地金屬平板的上方固定一負電荷。由于靜電感應,在金屬平板上表面產生感應電荷,金屬板上方電場的等勢面如圖(b)中虛線所示,相鄰等勢面間的電勢差都相等。若將一正試探電荷先后放于M和N處,該試探電荷受到的電場力大小分別為FM和FN,相應的電勢能分別為EpM和EpN,則(  )
A.FMEpN
B.FM>FN,EpM>EpN
C.FMD.FM>FN,EpM解析 等差等勢面的疏密表示電場強度的大小,故N點的電場強度大于M點的電場強度,同一正的試探電荷在N點受到的靜電力大,即FMφN,EpM>EpN,A正確。
提升3 功能關系在電場中的應用
1.電場中常見的功能關系
(1)只有靜電力做功
只發生電勢能和動能之間的相互轉化,電勢能與動能之和保持不變,功和能之間的關系為W電=-ΔE電=ΔEk。
(2)只有靜電力和重力做功
只發生電勢能、重力勢能和動能之間的相互轉化,電勢能、重力勢能、動能三者之和保持不變,功和能之間的關系為W電+WG=-(ΔE電+ΔEp)=ΔEk。
(3)多個力做功
多種形式的能參與轉化,要根據不同力做功和不同形式的能之間的轉化的對應關系分析,總功等于動能的變化,即W總=W電+W其他=ΔEk。
2.處理電場中功能關系的四點注意
(1)應用動能定理解決問題需研究包含重力、靜電力等所有外力的功,即總功。
(2)應用能量守恒定律解決問題需注意電勢能與其他形式能之間的轉化。
(3)應用功能關系解決問題需明確靜電力做功與電勢能改變之間的關系,即W電=-ΔEp。
(4)有靜電力做功的過程,機械能不守恒。
(1)小球滑到C點時的速度大小;
(2)若以C點為零電勢點,試確定A點的電勢。
解析 (1)因為B、C兩點電勢相等,故小球從B到C運動的過程中靜電力做的功為零,
(2)小球從A到C,重力和靜電力均做正功,
根據靜電力做功與電勢能的關系
W電=EpA-EpC=-qφA-(-qφC)
又φC=0
D
訓練3 如圖,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中,有一質量為m的帶正電小球,施加拉力F使小球向上加速運動一段距離,在此過程中拉力、重力和靜電力所做功的絕對值分別為W1、W2和W3,不計空氣阻力,則小球(  )
A.電勢能增加了W3 B.重力勢能減小了W2
C.動能增加了W1+W2+W3 D.機械能增加了W1+W3
解析 靜電力對小球做的功等于電勢能的減小量,靜電力做正功為W3,所以小球電勢能增加量為-W3,即減少了W3,A錯誤;重力做負功,為-W2,小球重力勢能增加W2,B錯誤;由動能定理知W1-W2+W3=ΔEk,C錯誤;由小球機械能增加量等于除重力以外其他力做功之和,知機械能增加量為W1+W3,D正確。
隨堂對點自測
2
BD
1.(電場線、等勢面與運動軌跡問題)(多選)如圖所示,三條虛線表示某點電荷電場的等勢面。一帶電粒子僅受靜電力作用,沿實線運動,A、B、C、D、G是軌跡與等勢面的交點。則(  )
A.產生電場的點電荷和運動的帶電粒子都帶正電
B.帶電粒子經過B、G兩點時加速度一樣大
C.帶電粒子從A點到B點的過程中電勢能減小
D.帶電粒子從C點到D點的過程中動能先減小后增大
解析 根據電場線與等勢面垂直且指向電勢降低的方向,產生電場的點電荷帶負電,由圖可知,軌跡向下彎曲,則帶電粒子所受的靜電力方向向下,帶負電,故A錯誤;由于B、G兩點的電勢相等,結合點電荷的電場的特點可知,B與G點到點電荷的距離是相等的,B與G點的電場強度的大小也相等,則帶電粒子經過B、G兩點時受到的靜電力的大小相等,加速度一樣大,故B正確;帶電粒子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靜電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大,故C錯誤;帶電粒子從C到D的過程中靜電力先做負功,后做正功,其動能先減小后增大,故D正確。
D
2.(電場中幾個物理量比較)如圖所示是一對不等量異種點電荷的電場線分布,圖中P、Q兩點關于兩電荷連線對稱。由圖可知(  )
A.左側電荷為負電荷,右側電荷為正電荷
B.M點電勢比N點電勢低
C.P點和Q點電場強度相同
D.若將一負電荷從M點移動到P點,該負電荷電勢能增加
解析 根據電場線從正電荷出發終止于負電荷的特點,可知,左側電荷為正電荷,右側電荷為負電荷,故A錯誤;把正電荷從M點移到N點,靜電力做正功,電勢能降低,電勢降低,故M點電勢比N點電勢高,故B錯誤;根據圖像可知,P點與Q點電場強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故P、Q兩點的電場強度不相同,故C錯誤;若將一負電荷從M點移動到P點,靜電力做負功,該負電荷的電勢能增加,故D正確。
ABC
3.(功能關系在電場中的應用)(多選)如圖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有一絕緣斜面,斜面上有一帶電金屬塊沿斜面滑下。已知在金屬塊滑下的過程中動能增加了18 J,金屬塊克服摩擦力做功8 J,重力做功34 J,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金屬塊帶正電荷
B.金屬塊克服靜電力做功8 J
C.金屬塊的機械能減少16 J
D.金屬塊的電勢能減少8 J
解析 在金屬塊滑下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可得W重+W阻+W電=ΔEk,代入數據解得W電=-8 J,由于金屬塊下滑,而靜電力做負功,可判斷靜電力應該水平向右,所以金屬塊帶正電荷,故A正確;從上面的分析,可知靜電力做功-8 J,電勢能增加,即金屬塊克服靜電力做了8 J的功,電勢能增加8 J,故B正確,D錯誤;在金屬塊滑下的過程中,重力做功34 J,則重力勢能減少34 J,而已知動能增加了18 J,所以總的機械能減少了16 J,故C正確。
課后鞏固訓練
3
B
題組一 電場線、等勢面及運動軌跡問題
基礎對點練
1.一帶電粒子沿圖中曲線穿過一勻強電場中的等勢面,且四個等勢面的電勢關系滿足φa>φb>φc>φd,若不計粒子所受重力,則 (  )
A.粒子一定帶正電
B.粒子的運動是勻變速運動
C.粒子從A點到B點運動的過程中動能先減小后增大
D.粒子從A點到B點運動的過程中電勢能增大
解析 由于φa>φb>φc>φd,所以電場線垂直于等勢面由a指向d,根據粒子運動軌跡可知該粒子所受靜電力由d指向a,即該粒子帶負電,從A點到B點的運動過程中,粒子做勻變速運動,粒子的動能增大,電勢能減小,故B正確。
C
2.如圖所示,實線為某點電荷在真空中形成的電場線,一電子在該電場中從a點運動到b點,運動軌跡如虛線所示,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形成電場的是正點電荷
B.電子在a點電勢能大于b點電勢能
C.電子運動的加速度一直在增大
D.調整電子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電子可以在電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
D
題組二 電場中幾個物理量比較
3.某電場的電場線分布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a點電勢低于b點電勢
B.c點電場強度大于b點電場強度
C.若將一試探電荷+q由a點移至b點,它的電勢能增大
D.若在d點再固定一點電荷-Q,將一試探電荷+q由a移至b的過程中,電勢能減小
解析 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逐漸降低,由題圖可知a點電勢高于b點電勢,故選項A錯誤;電場線密集的地方電場強度大,故選項B錯誤;電荷+q由a點移至b點,靜電力做正功,其電勢能減小,故選項C錯誤;若在d點再固定一點電荷-Q,則由合電場強度的方向可知試探電荷+q由a移至b的過程中,靜電力做正功,其電勢能減小,故選項D正確。
C
4.如圖所示,正方體A、C兩點分別固定等量異種點電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點與D點的電場強度相等
B.A′點與C點的電勢相同
C.將試探電荷+q由A′點移動到D點,靜電力做功為0
D.將試探電荷-q由A′點移動到B′點,其電勢能減小
解析 由等量異種點電荷的對稱性可知,B點和D點電場強度大小相等,但是方向不同,A錯誤;A′點和C點電場強度相同,但是A′點電勢更高,B錯誤;由等量異種點電荷電勢分布可知,A′點與D點電勢相等,所以,將試探電荷由A′點移動到D點,靜電力做功為0,C正確;A′點電勢高于B′點電勢,所以將試探電荷-q由A′點移動到B′點電勢能增大,D錯誤。
BCD
5.(多選)(2024·福建龍巖一中高二期中)如圖所示,虛線為等勢面,單位是伏特,實線為某一電荷量q=1.0×10-6 C的粒子僅在靜電力作用下的運動軌跡,a、b、c為軌跡上三點,其電場強度分別為Ea、Eb、Ec,電勢分別為φa、φb、φc,帶電粒子在三點的電勢能和動能分別為Epa、Epb、Epc和Eka、Ekb、Ekc,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Ea>Eb>Ec
B.φa=φc>φb
C.Epa=Epc>Epb
D.Eka=Ekc,Ekb-Eka=2.0×10-5 J
解析 圖中等差等勢面密的地方電場強度大,故Eaφb=-20 V,故B正確;由Ep=qφ可知,Epa=Epc=0,Epb=-2.0×10-5 J,故Epa=Epc>Epb,故C正確;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Eka+Epa=Ekc+Epc,又Epa=Epc=0,則Eka=Ekc,由動能定理可得Ekb-Eka=Wab=q(φa-φb)=2.0×10-5 J,故D正確。
C
題組三 功能關系在電場中的應用
6.如圖所示,虛線a、b、c代表電場中三個等勢面,相鄰等勢面之間的電勢差相等,即Uab=Ubc,實線為一帶正電的質點僅在靜電力作用下通過該區域時的運動軌跡,P、Q是這條軌跡上的兩點,據此可知(  )
A.三個等勢面中,c的電勢最高
B.帶電質點在P點具有的電勢能比在Q點具有的電勢能小
C.帶電質點通過P點時的動能比通過Q點時小
D.帶電質點通過P點時的加速度比通過Q點時小
解析 由于質點只受靜電力作用,根據運動軌跡可知
靜電力指向運動軌跡的凹側,即斜向右下方,由于質
點帶正電,因此電場方向也指向右下方,由于沿電場
線方向電勢降低,三個等勢面中,a的電勢最高,c的
電勢最低,故A錯誤;P點電勢高于Q點電勢,質點帶
正電,所以質點在P點具有的電勢能比在Q點具有的電勢能大,故B錯誤;質點在P點具有的電勢能比在Q點具有的電勢能大,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質點通過P點時的動能比通過Q點時小,故C正確;等差等勢面密集的地方電場強度大,稀疏的地方電場強度小,則P點的電場強度大于Q點的電場強度,質點在P點時的電場力比通過Q點時大,所以質點通過P點時的加速度比通過Q點時大,故D錯誤。
D
7.質量為m的帶電小球射入勻強電場后,以方向豎直向上、大小為2g的加速度向下運動,重力加速度為g,在小球下落h的過程中 (  )
A.小球的重力勢能減少了2mgh B.小球的動能增加了2mgh
C.靜電力做負功2mgh D.小球的電勢能增加了3mgh
解析 帶電小球受到向上的靜電力和向下的重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F電-mg=2mg,得F電=3mg,在下落過程中靜電力做功W電=-3mgh,重力做功WG=mgh,總功W=W電+WG=-2mgh,根據功能關系可知,小球重力勢能減少了mgh,電勢能增加了3mgh,根據動能定理,小球的動能減少了2mgh,故A、B、C錯誤,D正確。
B
8.如圖,一根不可伸長的絕緣細線一端固定于O點,另一端系一帶電小球,置于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現把細線水平拉直,小球從A點由靜止釋放,經最低點B后,小球擺到C點時速度為0,則(  )
A.小球在B點時的速度最大
B.小球從A到B的過程中,機械能一直在減少
C.小球在B點時細線的拉力最大
D.從B到C的過程中,小球的電勢能一直減少
解析 分析知小球帶正電,小球在靜電力與重力、細線的拉力的作用做圓周運動,當重力與靜電力的合力與細線的拉力在同一條直線上時,小球處于等效最低點,此時小球的速度最大,對細線的拉力也最大,而B點不是等效最低點,故A、C錯誤;從A到B的過程中,靜電力對小球做負功,小球的電勢能增加,則小球的機械能一直在減小,故B正確;從B到C的過程中小球克服靜電力做功,小球的電勢能一直增大,故D錯誤。
B
9.如圖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質量為m的帶電小球,以初速度v從M點豎直向上運動,通過N點時,速度大小為2v,方向與電場方向相反,則小球從M運動到N的過程(  )
綜合提升練
10.一個質量為m、帶有-q的電荷量的小物塊,可在水平軌道Ox軸上運動,軸的O端有一個與軌道相垂直的固定墻面,軌道處于勻強電場中,電場強度大小為E,方向沿Ox軸正向,如圖所示。小物塊以初速度v0從x0處沿Ox軌道運動,運動時受到大小不變的摩擦力f的作用,且f培優加強練
(1)C、B兩點及C、A兩點的電勢差;
(2)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
解析 (1)粒子從C到B,根據動能定理有
粒子從C到A,根據動能定理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德县| 云林县| 怀远县| 南昌县| 余庆县| 门头沟区| 余庆县| 边坝县| 连南| 三原县| 遵义市| 肥城市| 黎城县| 延川县| 大荔县| 桦川县| 隆子县| 新沂市| 马关县| 中超| 繁昌县| 贞丰县| 同心县| 克拉玛依市| 北川| 敦化市| 德州市| 潢川县| 鲁山县| 日照市| 夹江县| 台东市| 香格里拉县| 大埔区| 绵竹市| 丹阳市| 祁阳县| 措勤县| 黄大仙区| 临江市| 潍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