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 黃河頌核心素養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感受黃河形象,領悟黃河凝聚著的中華民族精神。(語言運用、文化自信)2.借助課文批注,理解詩意,學習為詩歌的精彩段落和關鍵語句作批注。(思維能力)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古往今來,從文人墨客到平民百姓,家國情懷根植于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心中。家與國,休戚與共,已成為中華五千年來無數兒女的精神內核。我們班擬舉行“家國天下”主題詩歌朗誦比賽,請大家好好研讀《黃河頌》,為比賽做準備。二、教學新課學習任務一:深情地讀——感受家國情懷1.查找相關資料,了解詩歌的創作背景,為更好地理解詩人的情感作準備。2.讀準字音,掃清朗讀障礙。3.自由誦讀,明確感情基調。4.明確朗讀知識,指導朗讀。(1)朗讀技巧 (2)朗讀符號 (3)《黃河頌》指導朗讀學習任務二:細細地品——體會家國情懷1.研讀批注及其對應的詩句,從批注角度、批注方法等方面進行細細品味。(1)學習課文中的“批注示例”,想想示例是從哪些角度進行批注的。參考示例:第一處是對段落作用的批注,是分析式批注。第二處是對詞語作用的批注,也是分析式批注。第三處是在提示詩歌的內容層次,也是分析式批注。第四處是鑒賞式批注,賞析句子的作用。第五處是評價式批注,是對結尾特點的評價。(2)請在課文中選出最能體現黃河特點的幾處詞句,仔細品味并加上批注。2.抓住批注中的關鍵詞,理清詩歌層次,概括內容。參考示例:本詩第一節是朗誦詞,第二節是歌詞。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稱讀者為“朋友”,開宗明義地說出了要“歌頌黃河”的主題。第二節是全詩的主體部分,第二節歌詞的內容層次分明,并且有明顯的關鍵詞語可作為思路梳理的依據。首先,“望黃河滾滾”中的“望”字,一直統領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而所“望”的內容,既有寫實的成分,也有雄奇瑰麗的想象,條理清晰,章法謹嚴:先是近鏡頭特寫——“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再是俯瞰全景式的總寫——“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然后是縱向描寫黃河的流向——“從昆侖山下/奔向黃海之邊”;最后橫向展開到黃河流域兩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接著,開始贊頌黃河對中華民族的偉大貢獻,進入“頌”的階段。“啊!黃河!”反復出現,把從“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到“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揚滋長”分為三個層次,歌頌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指出黃河的歷史貢獻;像一道天然屏障保衛著中華民族,指出黃河的地理優勢;最后代表中華兒女發出要向她學習的誓言。三、課堂小結今天,我們通過深情地朗讀和細細地品味,感受到了《黃河頌》這首詩中蘊含的濃厚的家國情懷。我們了解了詩歌的創作背景,掌握了朗讀技巧,并通過批注深入理解了黃河的特點和象征意義。大家在朗讀中展現了黃河的磅礴氣勢和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深入學習,為詩歌朗誦會做好充分準備。希望大家繼續保持熱情,積極參與,共同呈現一場精彩的演出。四、板書設計黃河頌第二課時一、教學新課學習任務:“家國天下——不朽的詩篇”詩歌朗誦會活動一:小組朗誦會1.組員選角:可采用合唱式朗誦的形式,設計好領誦、男女生分聲部朗誦、合誦等。2.組內誦詩:組員組內朗誦,互相評價、交流、糾錯。3.小組推薦:每組推薦兩人參加班級詩歌朗誦比賽。活動二:詩歌朗誦比賽1.賽前準備工作(1)語文科代表根據參賽報名情況制作節目單。(2)各小組推選1名評委組建評委會,全體評委制定評分細則。(3)推選主持人,準備簡短的串詞。(4)評委會確定獎勵方案,準備小獎品。2.朗誦比賽3.頒發獎項4.評委會點評總結二、課堂小結本堂課通過小組朗誦會,極大地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每個同學都行動起來,自主性極強,將班級舉行的詩歌朗誦比賽推向高潮。三、板書設計詩歌朗誦會流程小組朗誦會↓詩歌朗誦比賽教學反思可取之處 針對課文特點,設置詩歌朗誦比賽活動,既可以促進學生理解課文,又可以鍛煉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不足之處 課內知識向課外運用遷移得不夠,朗讀比賽中實際達到的效果和預期有一定的差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