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a核心素養目標文化自信:熱愛中華文化,規范書寫漢字。語言運用:一字組多詞,積累詞語。思維能力:通過觀察插圖,聯系生活經驗,讀好人物的對話。審美創造:養成收拾整理文具的好習慣。課前解析關注課文構成:《文具的家》是一篇記敘性的文章,文字活潑,富有童趣,并配有兩幅生動有趣的插圖,文中小女孩貝貝在媽媽的教導下,養成了整理文具的好習慣。關注字詞:本課的生字中,“此、仔、所”是平舌音,“查”是翹舌音。課后“讀一讀,記一記”中的詞語,不僅擴大了學生的詞匯量,還提示教師在教學中組織學生口頭組詞,達到識記字詞的目的,培養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能力。關注朗讀:本課的朗讀重點是讀好貝貝和媽媽的話。教學時,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課文插圖和圈畫文中的提示語、聯系生活實際等方法體會人物感受,讀出人物對話時的語氣。教學目標1.認識“具、鉛”等13個生字,會寫“筆、知”等6個字。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觀察插圖,聯系生活經驗,了解課文內容,讀好人物的對話。(重點)3.初步養成愛護文具的習慣。課前準備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1.認識“具、鉛”等13個生字,會寫“筆、知、道”3個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一、導入謎語,引出課文題目教師導入謎語,學生猜一猜。教師引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和文具有關的課文。(板書:文具的家)1.教師出示課件,學生讀詞語,猜測這些詞語與什么有關。預設:這三個詞語都屬于文具。2.字理識字。課件出示“具”的字形演變,教師講解:“具”是象形字,最早的“具”字上面是器物鼎,下面是雙手,表示雙手捧著盛有食物的鼎器。本義指準備,操辦,置擺酒肴。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1.初讀課文。教師提出朗讀要求:借助拼音讀課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標出課文段落序號;想一想,“文具的家”是什么。2.出示課件,標注自然段。3.學認字。(1)出示會認字。學生自由拼讀,識記生字。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認識的生字。教師提醒:“此、仔、所”是平舌音;“查”是翹舌音。(2)出示詞語。教師引導學生讀準詞語:先自己讀詞語,讀準字音,再同桌互相讀,互相糾正。去掉拼音,學生接龍讀詞語,教師檢查認讀情況。4.識字方法。教師過渡并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1)字謎識字:一人一把火。(謎底:伙)(2)形近字比較:具—真 此—比(3)加一加:親+斤=新 亻+子=仔減一減:此=些-二 平=蘋-艸(4)熟字組新詞。三、互動課堂1.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文具的家”指的是什么。預設:文具盒。仿寫句子。例:書包里的文具盒,就是這些文具的家。 是 的家。 是 的家。 2.教師提出問題:貝貝遇到了一件什么麻煩事 預設:貝貝的鉛筆只用了一次就不知道丟到哪里去了;橡皮只擦了一回就找不著了。(板書:起因——貝貝總是丟文具)貝貝還有哪些文具不見了 仿照句子說一說。鉛筆,只用了一次,就不知丟到哪里去了。尺子,只 。 ,只 。 3.教師引導:自由讀第1、2自然段,請你說一說貝貝是一個怎樣的孩子。預設:貝貝是一個粗心的孩子。教師引導:從這兩個自然段中的哪些詞語可以體會到貝貝的粗心 預設:只用了一次、只擦了一回。4.教師引導: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再來讀讀這兩個自然段,注意按照標點符號進行停頓,“只”“一次”“一回”要重讀。教師范讀,指名讓學生讀并評價。四、學寫字1.出示“筆、知、道”3個字,教師范寫,提示書寫要點,學生書空。2.學生按照筆順描紅、練寫生字。教師巡視評價,提醒學生運用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1.會寫“放、平、安”3個字。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借助插圖,了解文章內容,讀好人物的對話。3.學會愛護學習用品,養成愛護文具的好習慣。一、復習回顧教師導入: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文具的家》這篇課文的字詞,同學們還記得嗎 請同學們開火車讀一讀。二、互動課堂1.學習第3自然段。(1)教師引導:自由朗讀第3自然段,說一說你發現了貝貝的什么特點。預設:貝貝經常丟東西。(2)教師引導:從第3自然段的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貝貝經常丟東西。預設1:貝貝一回到家,就向媽媽要新的鉛筆、新的橡皮。教師點撥:“一……就……”是立刻、馬上的意思。仿寫句子:用“一……就……”的句式說一說。預設2:媽媽說:“你怎么天天丟東西呢 ”教師引導:貝貝是怎么回答媽媽的疑問的 預設:我也不知道。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想一想貝貝和媽媽當時的語氣。貝貝:迷茫。媽媽:吃驚、略帶責備。教師引導: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再來讀一讀第3自然段,注意按照標點符號進行停頓。教師范讀,指名讓學生讀并評價。2.學習第4、5自然段。教師引導:媽媽接下來又會說什么呢 我們一起讀一讀第4、5自然段吧!(1)教師引導學生找到媽媽說的話。相機出示:安全回家、讓文具回到自己的家。(出示課件29)(板書:經過——媽媽引導貝貝給文具找個家)(2)教師引導學生對比讀一讀。貝貝,你有一個家,每天放學后,你都平平安安地回家。貝貝,你有一個家,每天放學后,你都回家。教師引導學生理解:第一個句子中,“平平安安地”一詞起強調作用。(3)教師引導:像“平平安安”這樣AABB式的詞語還有哪些 預設:干干凈凈、明明白白、開開心心、安安靜靜、快快樂樂。(4)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讀媽媽的話時,語氣要溫柔、親切、和藹、有耐心。3.學習第6自然段。(1)教師引導:自由朗讀第6自然段,思考:貝貝是怎樣讓文具回到文具盒這個“家”的呢 預設:把文具放回文具盒里。(板書:結果——貝貝每天都送文具回家)(2)教師引導:貝貝是怎樣做的 (出示課件35)預設:每天放學的時候,貝貝就檢查鉛筆、橡皮、轉筆刀有沒有放回文具盒里。(3)教師提問:貝貝養成了什么好習慣 預設:用完文具后及時放進文具盒里。(4)教師引導:你平時是怎樣愛護文具的 仿照句式說一說。例句:我一用完彩筆,就把彩筆放回彩筆盒。(板書:愛護文具)三、學寫字教師出示課件,分別展示“放、平、安”3個字,講解書寫重點。(出示課件38~40)學生描紅,教師適時點評。四、梳理結構,課文小結1.梳理結構。2.課文小結。五、拓展延伸,課堂演練1.拓展延伸。2.課堂演練。我以謎語導入課文題目,創設輕松的課堂氛圍,并通過多種識字方法,提高學生識字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特別出示媽媽說的話,在此基礎上反復指導學生朗讀,抓住關鍵語句理解課文內容,從而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要愛護文具,養成將物品收拾整齊的良好習慣。核心素養目標文化自信:積累諺語,感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語言運用:通過食品包裝認識生字,并樂于和同學分享。思維能力:通過擴寫句子,學習把一個簡單的句子寫具體。審美創造:感受閱讀的樂趣,體會夏夜的美好和同伴互助的溫暖。課前解析語文園地六安排了4個板塊的內容。識字加油站:認一認事物,讀一讀生字,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識記生字,會寫2個字。字詞句運用:通過擴寫句子,學習把一個簡單的句子寫具體;學會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嘆號;引導學生利用食品包裝來識字,引導學生把識字、學詞和認知事物聯系起來,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交流識字。日積月累:朗讀并積累關于天氣的諺語。和大人一起讀:閱讀《夏夜多美》,觀察課文插圖并借助拼音閱讀童話,感受閱讀的樂趣。教學目標1.認識“棍、豆”等9個生字,會寫“豆、斗”2個字,結合生活識字,感受四組詞語所呈現的夏天美好、愜意的畫面。(重點)2.能正確朗讀每組句子,并能仿照例句把句子說具體。3.能給句子加上正確的標點,學會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嘆號。學習抄寫句子,做到格式正確,書寫端正。(重點)4.在生活中,通過食品包裝主動認識漢字;利用生活中的多種途徑識字,樂于與他人交流識字的收獲與感受。5.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氣象諺語,初步懂得通過觀察自然界有趣的現象可以預測天氣的變化。6.用多種合作方式,和大人一起讀《夏夜多美》,感受童話的美好。課前準備課件課時安排3課時1.認識“棍、豆”等9個生字,會寫“豆、斗”2個字,結合生活識字,感受四組詞語所呈現的夏天美好、愜意的畫面。2.通過認識食品包裝識字,并樂于和同學分享。一、導入談話教師導入新課:同學們,這一單元中我們學習了幾篇與夏天有關的文章,接下來讓我們走進夏日庭院,繼續學習吧!今天,我們來學習語文園地六,先一起走進識字加油站。(出示課件3)二、學習“識字加油站”玩游戲,識漢字。冰棍 西瓜 綠豆湯涼席 蚊香 花露水蒲扇 竹椅 螢火蟲牽牛 織女 北斗星1.教師引導:現在請四位同學讀一讀詞語,一人讀一行,其他同學當小聽眾,看看誰讀得更好,并說說你們的發現。預設1:它們都和夏天有關。預設2:有夏天的水果和用品。預設3:還和夏天的天空有關呢。學生自由朗讀。2.教師引導學生借助圖片,聯系生活認一認:綠豆湯、紅豆湯、木耳湯。學生借助圖片識記詞語:螢火蟲。3.學認字。教師引導學生一起認一認:棍、豆、湯、蚊、扇、椅、牽、織、斗。 設計意圖:通過“找一找”讓學生自主發現詞語的特點,感受到識字和生活的密切聯系,并能開動腦筋想辦法識記生字。4.教師引導:想一想,夏天還有什么。學生交流討論。5.教師指導學生書寫“豆、斗”。(1)出示“豆、斗”2個字,教師范寫,提示書寫要點,學生書空。(2)學生練寫。教師巡視評價,提醒學生運用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三、在生活中識字。1.教師指導:你在食品包裝上認識了哪些字 和同學交流。學生在小組內讀一讀,看誰認識的字寶寶更多。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識記食品包裝上的字。同桌間交流識記自己帶的食品包裝上的字。教師指導:關注食品包裝上的信息,我們可以認識很多字。2.教師提問:除了書本和食品包裝,你們還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認識了生字呢 預設:報紙、雜志、菜單。教師小結:字寶寶就在我們身邊,只要你們用心,就能找到它們。現在開始,我們比一比,看看誰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設計意圖:一年級的小學生喜歡展示自己的成果,通過展示臺比一比誰認識的字更多,大大激發了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的興趣。1.能正確朗讀每組句子,并能仿照例句把句子說具體。2.能給句子加上正確的標點,學會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嘆號。學習抄寫句子,做到格式正確,書寫端正。3.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氣象諺語,初步懂得通過觀察自然界有趣的現象可以預測天氣的變化。一、學習“字詞句運用”1.讀一讀,照樣子說一說。(1)教師指導:看一看,用一句話說說圖片的意思。學生交流匯報。(2)教師引導:請你讀一讀這三個句子,說說你發現了什么。預設1:第一句告訴了我們“誰在干什么”,小白兔在割草。預設2: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在山坡上”,讓我們知道了小白兔割草的地點,小白兔是在山坡上割草的。預設3:第三句比第二句多了“彎著腰”,讓我們知道了小白兔割草的姿勢是彎著腰。(3)教師引導:這三個句子中,你更喜歡哪一句 預設:我喜歡第三句,我覺得第三句說得更清楚。教師小結:是啊,第三句說得更清楚,也更具體。(4)照樣子完成書上的填空,寫完后集體交流。預設:小鴨子在水里游泳。小鴨子低著頭在水里游泳。(5)一起來說說。小蜜蜂采蜜。小蜜蜂 。 小蜜蜂 。 媽媽做飯。媽媽 。 媽媽 。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啟發想象說一說,引導學生把句子說具體、說清楚。2.讀一讀,加上標點,再抄寫最后一句。(1)教師過渡:同學們,你們認識下面這些字嗎 你在哪里見過這些字 呀 呢 吧預設學生回答在《要下雨了》中見過。教師講解:當這些字出現在句子末尾時,應該用什么標點符號呢 學生交流討論。讀句子,感受句尾的語氣詞。第一句表達了疑問的語氣,是問句,用問號。第二、三句表達了強烈的驚訝的感情,是感嘆句,用嘆號。教師小結:小小標點作用大,寫話的時候用它能表達不同的意思和不同的情感。(2)讀一讀,加上標點。教師引導:你會使用它們了嗎 我們試一試。教師指導學生完成標點填空。(3)教師指導學生抄寫句子。教師引導:抄寫句子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我們先來讀一讀這句話,再看老師是怎樣抄寫的。預設1:開頭空兩格。預設2:每個標點占一格。預設3:字要寫工整。教師總結:句子開頭空兩格,每個標點占一格,上下左右要對齊,大小相似字勻稱。學生練習抄寫,教師巡視并相機指導。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聯系讀書經驗交流自己見過的語氣詞,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拓展并積累標點符號。二、學習“日積月累”1.教師談話導入新知:同學們,我們現在是怎樣了解天氣情況的呢 預設:通過天氣預報了解天氣情況。教師講解:在古代沒有天氣預報的時候,充滿智慧的勞動人民根據大自然中的現象推測、判斷天氣情況,還總結出很多有關天氣的諺語,我們把它們叫作氣象諺語。2.教師出示諺語,范讀,學生跟讀。教師講解:這些都是關于天氣變化的諺語,講述了天氣變化前的各種自然現象。教師過渡:我們還可以觀察動物活動來判斷天氣情況。學生自讀,讀準字音,同桌互讀互評。教師指名讓學生讀,全班交流評價。3.結合圖片說說每句諺語的意思。師生共同交流。預設1:早上有霞預示不久要下雨,不宜出門;傍晚有霞預示第二天無雨,適宜出行。預設2:云遮住山頭,是要下雨的征兆;云飄浮在半山腰,一般不會有雨。預設3:早上下雨,當天就會轉晴;晚上下雨,會一直下到天亮。預設4:螞蟻大規模遷徙,蛇回洞穴來不及躲避人,在道路上匆匆爬過,預示快要下大雨了。4.我來說,你來判:教師說諺語,學生判斷天氣。5.活學活用,教師引導學生完成填空。6.教師出示課件并指導:這些是關于天氣變化的諺語,講述了天氣變化前的各種自然現象和動物的活動。你還知道哪些氣象諺語 快來分享吧!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相機指導補充。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主要以多種形式的誦讀為主,使學生熟讀成誦,并能借助圖片感悟諺語的意思,鼓勵學生搜集積累更多的氣象諺語。用多種合作方式,和大人一起讀《夏夜多美》,感受童話的美好。教師過渡: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一幅美麗的畫吧教師提示:同學們可以和家長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朋友間互幫互助的快樂。教師啟發:讀故事,說一說故事中提到了哪些事物。預設:睡蓮、小螞蟻、蜻蜓、螢火蟲。教師引導:請你根據故事內容把這些角色分成兩隊。預設:小螞蟻一隊,睡蓮、蜻蜓、螢火蟲一隊。教師引導:小組合作朗讀第2~5自然段,說一說睡蓮姑姑是怎樣幫助小螞蟻的。預設:睡蓮姑姑讓小螞蟻爬到自己的身上。教師引導:小組合作朗讀第6~16自然段,說一說蜻蜓和螢火蟲是怎樣幫助小螞蟻的。預設:蜻蜓讓小螞蟻爬到自己的背上,螢火蟲為他們點起了小燈籠,他們一起送小螞蟻回家。教師總結:真正的夏夜之美,不僅美在景色,更美在小動物們互相幫助、友愛團結的溫暖。布置作業: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喜歡的話,可以和家長一起演一演。 設計意圖:一年級小學生年齡小,不能很好地整合文本傳遞的信息,通過朗讀,學生既可以感知故事的內容,又可以體會到故事的語言美,加上圖畫的直觀作用,學生很容易走進故事描寫的意境中,積累語言。我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創設情境,通過不同形式的活動,激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熱情,輕松完成了識字、積累等教學任務。在擴句部分,注重引導學生發現規律,延伸拓展,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氣象諺語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引導學生運用到生活中判斷天氣,并拓展其他氣象諺語,讓學生學會觀察和發現,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在“和大人一起讀”這個部分,更是運用了多種方法指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體會文字的美妙。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