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西風的話》教學設計(選自花城出版社《走進音樂世界》第八冊第六課《感知音樂中的旋律》)教學理念:本課是一節以唱歌為主的音樂綜合課,在整個教學設計中,體現了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重視音樂實踐的教學理念。根據四年級學生的特點,運用生動的語言鋪設有趣的教學情境,通過多種形式和手段,讓學生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的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項音樂實踐活動,教師時刻關注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感受和參與,鼓勵學生大膽表現,使學生享受成功表現音樂的快樂,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教材分析:《西風的話》選自花城出版社《走進音樂世界》第八冊第六課《感知音樂中的旋律》。《西風的話》是音樂家黃自創作的一首短歌。歌曲借“西風”之口,寥寥數語簡練而生動地描寫了一年來小朋友的成長和節令景物的變化,點出了初秋的特征,饒有興趣。歌曲為一段體,節奏平穩對稱,旋律流暢,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在知識點的安排上,在復習整理“我的小音庫”的基礎上加入了低音sol、la、si三個音。教學對象分析:四年級的學生經過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音樂知識,對歌曲的節奏、情緒等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表現能力,他們表現欲強,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能較好地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一些有趣的創編活動。本課針對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了聽、賞、唱等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教學目標:1、情感價值態度觀目標:通過學習歌曲,初步感受和體驗黃自代表作的風格特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音樂文化的感情和對美的感受。2、方法與過程目標:在豐富的視聽欣賞、模仿對比、游戲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3、知識與技能目標:用有氣息支持的、優美連貫的聲音歌唱秋天的美景,能對歌曲進行力度、表情處理并演唱;學習低音sol、la、si、力度記號等樂理小知識。教學重點:指導學生用優美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歌曲的抒情意境。教學難點:力度記號、圓滑線、漸慢記號的演唱。教具準備:多媒體、鋼琴、課件、卡片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聽風——激趣導入.(發聲練習-模仿風聲)1、創設情境:這是什么聲音呢?(課件播放風的聲音)2、能聽出來在這段風聲中,力度做了怎樣的變化嗎?生:開頭弱,中間強,結尾又弱了。師:對,有了這樣的強弱變化,才讓我們覺得這風似乎就在我們身邊刮起來了。其實這樣的力度變化,我們只用兩個符號就可以概括。漸強和漸弱(板書)。誰能用聲音將這兩個符號的意義表現出來?(生用聲音體現強弱變化。)師:在這段風聲中,力度符號的作用是很大的,正是因為有了強弱的變化,才體現出風的漸近和漸遠效果。3、 練聲:用“嗚”來模仿風聲。(聲音飽滿,嘴巴要圓著唱,聲音要隨著力度的變化而變化哦!)。2、認識新朋友——技能大考驗師:今天老師還請來三個新朋友和我們一起學習,我們來歡迎他們!(展示卡片唱音名,引出低音5、6、7三個新朋友)這三個新朋友和我們之前認識的七個好朋友中的哪幾個最像?有什么區別呢?(出示1、2、3、4、5、6、7,學生觀察比較)。1、師:那我們來唱唱這三個好朋友吧!(用嗚的聲音唱低音的5、6、7,教師用鋼琴帶音高,融入漸強減弱記號。提醒學生要用問花香的方法吸氣,口腔打開圓著唱哦!)2、師:三個新朋友特別想考考同學們,給我們出了一道節奏題,誰能擊打出來?節奏練習:x x xx xx |x - x -|x x xx xx|x - - 0‖3、現在三個頑皮的好朋友要和我們玩捉迷藏了,他們藏在下面這條旋律中,誰能把它們找出來呢?A、找出隱藏在旋律中的好朋友并唱出來:5 5 51 35|5 - 4 -|3 3 32 17|6- - 0‖B、旋律視唱練習:★師:我們先隨著琴來視唱一下這條旋律。(生隨琴視唱)★師:能幫這條旋律加上力度符號讓它聽起來更好聽嗎?生:漸強加在第二小節,減弱加在第四小節。師:很不錯,那咱們再一起來唱一遍吧!師:這一遍的演唱更動聽了。由此可見,力度記號對音樂作品情感的體現,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咱們在演唱歌曲的時候一定要用恰當的力度結合適當的力度變化來演唱,這樣,才能讓歌曲更好聽!三、教唱新歌《西風的話》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動聽的新歌,讓我們一起欣賞來《西風的話》!1、播放歌曲《西風的話》,學生欣賞歌曲并隨著音樂感受自由擺動身體,感受音樂的動律。2、談談感受。(歌曲中描寫的是什么季節?歌曲的情緒、速度是怎樣的?(平緩級進、較慢))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誰能說說和秋天有關的詞語呢?(描繪秋天的景色、對秋天的感受的詞語......)是啊,當夏天輕輕離我們而去的時候,陣陣西風就悄悄帶來了秋天的信息。 3、再次欣賞歌曲,教師提示注意歌曲中(力度記號、連音線、漸強漸弱、rit.)等音樂記號的唱法。4、請同學們用“u”模唱旋律,教師及時糾正發聲方法。A、觀察四個樂句的節奏特點。B、找出組成歌曲旋律的音符,視唱歌曲旋律。C、邊劃旋律線邊唱旋律。5、唱歌詞A、教師朗誦歌詞,學生討論:通過歌詞讓你感受到了一個什么樣的秋天呢?請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再把歌詞朗誦一遍并仔細領會歌詞,思考:西風到底告訴了我們什么?(西風告訴我們,要珍惜時光,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的未來。)B、跟教師伴奏學唱歌曲,體會歌曲力度的變化,能較好地把握并演唱。C、 難點突破——力度記號、圓滑線、漸慢記號的演唱。★用優美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要求:字正腔圓,演唱“袍”、“高”、“蓬”、“紅”等字要使聲音飽滿,吐字清晰。)★聽最后一句演唱,引導學生去探究發現最后一句的唱法。(感受演唱時的悠長氣息,最后漸慢漸弱的處理就好象寄托了西風對我們的期望,似乎在提醒我們時光過得真快,請大家要珍惜時間呀!)★學生用優美抒情的歌聲完整演唱歌曲。四、知識拓展1、聲音對比:年年歲歲,多情的西風去了又來,來了又去,看到了孩子們的成長和節令景物的變化,這首歌的情緒是優美抒情的,速度也較慢。如果我們采用稍快的速度,較強的力度,明亮的聲音演唱這首歌曲會是怎樣的效果呢 (教師示范,引導學生體會速度力度對歌曲情緒的影響)歌曲情緒全變了,由此我們可以發現要想把歌曲唱的有聲有色,就得注意哪些方面?(速度、力度、旋律的起伏、演唱的音色)。2、作者和歌曲的介紹“同學們唱得真不錯,這么好聽的歌曲到底是誰寫得呢?下面老師要為大家介紹寫這首歌的一位老前輩,他就是音樂家黃自。黃自早年留學美國,1929年回國后,長期在上海音樂學院任教,為我國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本首歌曲通過委婉的旋律,表現了作者對時光消逝的傷感。3、欣賞器樂曲《西風的話》。五、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三個好朋友,學會了《西風的話》這首好聽的新歌,同時我們也明白了,要想唱好一首歌,不但要把節奏、音準唱好,也要把握好歌曲的速度、力度和演唱音色,今天同學們都做得很好,相信你們以后會更出色!(學生聽音樂愉快地離開教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