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材冊別及單元 統(tǒng)編教材九年級下冊 第三單元課 題 第三單元古詩文復習 課時 1課時一、課標要求1.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2.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背誦優(yōu)秀古詩文。 3.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二、教材分析本單元是本冊教科書中第一個古詩文單元。本單元所選古文,或論述人生理性選擇,或敘述不畏強權的故事,或記敘自己少時求學的艱難,或抒發(fā)人生豪情壯志,內(nèi)容豐富,內(nèi)涵深刻。《魚我所欲也》對人的生死觀進行深入探討,強調(diào)“義”比“生”更重要,主張舍生取義。《唐雎不辱使命》寫的是唐雎不畏強大的秦國,出色的完成使命的過程。《送東陽馬生序》中宋濂回憶自己少年時期刻苦求學的讀書經(jīng)歷,來勉勵青年人要用功讀書。《詞四首》中的《漁家傲·秋思》表現(xiàn)了邊關將士們的英雄氣概以及艱苦生活,意境開闊蒼涼;《江城子·密州出獵》抒發(fā)了作者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雄心;《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表達了作者殺敵報國、收復失地的決心,抒發(fā)了壯志難酬的悲憤心情;《滿江紅》反映了革命者投身革命前的復雜的心情。三、學情分析經(jīng)過初一、初二兩年多的古詩文學習,學生們對翻譯、理解古詩文有了一定的基礎與能力,但總體而言學生的文言文基礎相較于其它知識而言還是比較薄弱的。本單元學習結束后,在復習課中,基礎知識還需要反復復習強化掌握,對作品主旨的理解還需要通過練習進行鞏固。四、教學目標*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文言重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理解特殊的文言句式。 *2.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自主翻譯文章,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3.品味古詩中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領會文章豐富、深刻的內(nèi)涵。 *4.反復誦讀并背誦,培養(yǎng)文言文語感。五、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作家、作品,掌握文言重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理解特殊的文言句式。 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自主翻譯文章,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難點:反復誦讀并背誦,培養(yǎng)文言文語感。品味古詩中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六、教學過程回顧與單元篇目作者、作品相關的文學常識 本單元的重點作者有孟子、《孟子》、劉向、《戰(zhàn)國策》宋濂、范仲淹、蘇軾、辛棄疾,我們能回憶起來有關他們的文學常識嗎? (呈現(xiàn)重點作者、作品的文學常識) 目標與重點難點(呈現(xiàn)目標與重點難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指導一 內(nèi)容:課本中的字音、重點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及用法。 方法:小組合作梳理本單元的易讀錯的字音,重要文言詞語(按重點字詞、一詞 多義、詞類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等分類)。 要求:合作學習后,完成PPT出示的題目。 自學檢測一 看PPT口頭作答。 字音 不為茍得也 wéi 所惡有甚于死者 Wù 一簞食,一豆羹 dān gēng 蹴爾而與之 cù 負篋曳屣 qiè yè xǐ 皸裂 jūn 叱咄 chì duō 媵人 yìng 容臭 xiù 凍餒 něi 謁 yè 贄 zhì 2、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同“避”,躲避) 萬鐘則不辯禮儀而受之 (“辯”同“辨”,辨別)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同“德”,感激 “與”同“歟”,語氣詞)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鄉(xiāng)”同“向”,從前) 四支僵勁不能動 (“支”同“肢”,肢體) 同舍生皆被綺繡 (“被”同“披”,穿) 3、古今異義詞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古義:代詞,這種 今義:判斷動詞,是 媵人持湯沃灌 古義:熱水 今義:菜湯 走送之 古義:跑 今義:行走 (4)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 古義:快步走 今義:趨勢 (5)或遇其叱咄 古義:有時 今義:或者 (6)卒獲有所聞 古義:最終 今義:士兵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古義:借 今義:虛假 長跪而謝之 古義:道歉 今義:感謝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古義:交換 今義:容易 休祲降于天 古義:吉祥 今義:休息 4、一詞多義④ (1)至 ①禮愈至:周到 ②至舍:到達 足 ①以中有足樂者:足夠 ②足膚皸裂而不知:腳 與 ①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同“歟”,語氣詞 ②呼爾而與之:給 (4)使 ①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派遣 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出使 (5)得 ①二者不可得兼:得到,擁有 ②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同“德”,感激 5、文言虛詞 (1)之 ①走送之:代詞,指“書” ②益慕圣賢之道:結構助詞,的 (2)以 ①無從致書以觀:連詞,表目的,來 ②計日以還:表修飾,不譯 ③以中有足樂者:因為,連詞 ④以衾擁覆:介詞,用④ 而 ①蹴爾而與之:連接兩個動作,承接連詞 ②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轉(zhuǎn)折連詞,卻 ③舍魚而取熊掌者也:表示并列,不譯 ④呼爾而與之:表示修飾,不譯 (4)于 ①所惡有甚于死者:表示比較,比 ②萬鐘于我何加焉:表示對象,對、對于 為 ①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介詞,為了 ②故不為茍得也:動詞,做 詞類活用 (1)手自筆錄:①動手,名詞作動詞 ②原意為“筆”,現(xiàn)譯為用筆,名詞作狀語 (2)腰白玉之環(huán):原意為“腰”,現(xiàn)譯為腰配,名詞作動詞 (3)日有廩稍之供:每天,名詞做狀語 (三)復習指導二 內(nèi)容:《魚我所欲也》、《唐雎不辱使命》、《送東陽馬生序》的重點句子翻譯和特 殊句式。 方法:找出這三課的重點句子翻譯和特殊句式,借助書下注釋,組長帶領小組成 員翻譯。 要求:要直譯的方法,不要漏掉關鍵詞。 復習檢測二 看PPT口頭作答,先翻譯重點詞語,然后翻譯整句。 特殊句式 省略句:①(余)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省略主語“余” ②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為”后面省略了介詞的賓語“禮義”,“受” 后面省略了賓語“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語“我”。 判斷句:魚,我所欲也。 “也”,判斷句標志。 倒裝句:弗之怠 應為“弗怠之” 賓語前置 重點句子翻譯 《魚我所欲也》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翻譯: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具有,那么我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道義了。 (2)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翻譯: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翻譯: 不僅賢人有這種心,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翻譯:先前為了“禮義”寧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現(xiàn)在(有人)為了所認識的窮困的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翻譯:這種做法不是可以讓它停止了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的羞惡之心。 《唐雎不辱使命》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翻譯:如果有志氣的人一定發(fā)怒,就要使兩個人的尸體倒下,使血只流五步遠,全國人民都是要穿孝服,今天就是這樣。 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 翻譯:現(xiàn)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領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愿,是輕視我嗎? 《送東陽馬生序》 (1)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翻譯:因此人家多愿意把書借給我,我于是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書。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 翻譯:又擔心沒有與大師、名人交往,曾經(jīng)跑到百里以外,拿著經(jīng)書向當?shù)氐挠袑W問的前輩請教。 (3)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 翻譯:有時遇到他訓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jié)更加周到,不敢說出一句辯解的話。 (4)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翻譯:住在旅店,主人每天提供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食物可以享受。 (5)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讀詩書,無奔走之勞矣。 翻譯:每天有朝廷供給的糧食,父母每年有皮衣和葛衣送來,沒有挨餓受凍的憂慮;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誦讀詩書,不再有奔走的辛勞了。 (6)詆我夸際遇之盛而驕鄉(xiāng)人者,豈知余者哉! 翻譯:如果有人說我這是向同鄉(xiāng)夸耀自己際遇暢順,榮升大官的話,是不了解我啊! 復習指導三 內(nèi)容:《魚我所欲也》、《送東陽馬生序》、《詞四首》背誦,文章理解、重點內(nèi)容梳 理。 方法:組長給組員分配任務,小組成員共同合作完成。 要求;能流利背誦課文,把握每篇文章的重點內(nèi)容。 復習檢測三 看PPT口頭作答 1、課文背誦復習檢查 (1)《魚我所欲也》全文背誦 (2)《送東陽馬生序》前4段背誦 (3)《詞四首》背誦 2、古詩文填空 (1)《魚我所欲也》中,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魚我所欲也》中體現(xiàn)“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3)《魚我所欲也》中與“不吃嗟來之食”意思相一致的是: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4)《送東陽馬生序》中,作者說自己穿著破舊的衣服,與衣著華麗的同學在一起,絲毫不羨慕,其原因是: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如人也。 (5)《漁家傲·秋思》中由視覺的景物描寫勾勒出邊塞悲涼的句子是: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6)《漁家傲·秋思》中表現(xiàn)戰(zhàn)士們思念家鄉(xiāng)又渴望建功立業(yè)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7)《江城子·密州出獵》中找出運用典故,表現(xiàn)作者希望再展宏圖為國立功的句子是: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8)《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寫出戰(zhàn)斗之激烈和順利的語句是: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9)《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一詞中感情急轉(zhuǎn)直下一落千丈從而表達作者壯志未酬的抑郁、憤慨之情的語句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 3、文章內(nèi)容理解 (1)《魚我所欲也》第一段的論述思路是怎樣的? 答:首先,孟子用 “魚與熊掌的取舍”比喻“生命與大義的取舍”,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義”這個觀點。 (類比引出論點、比喻論證) 接著,通過正反結合,層層深入,反復論證義是人的本心,義重于生,告訴我們,當生命和大義不能同時得到的話,應舍生取義。 (道理論證 對比論證) 最后,孟子指出人性本善, “賢者” 做到“舍生取義”,是因為不喪失“本心”。 (2)《送東陽馬生序》中作者在求學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如何克服的?(可引用原文的詞語或者句子回答) 答:求書之難 借書抄書,錄畢走送 求師之難 嘗趨百里外,從先達叩問 求學之難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3)《送東陽馬生序》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請簡要概括。 答: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時期在艱難條件下刻苦學習的親身經(jīng)歷,勸勉當時的太學生不要辜負良好條件,要刻苦讀書,以期有成。 (4)《漁家傲·秋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這首詞通過寫邊塞的戰(zhàn)地風光,表現(xiàn)了戍邊將士塞外生活的艱辛和憂國思鄉(xiāng),孤獨愁苦的心情,也表達了作者對朝廷腐朽、軟弱、不修武備,不重邊功的憤懣不平之情。 (5)《江城子·密州出獵》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這首詞通過描寫一次出獵的壯觀場面,借歷史典故抒發(fā)作者殺敵為國的雄心壯志,表達了為國效命的堅定決心和愛國思想,并委婉的表達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6)《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通過作者夢想中經(jīng)歷的描述,抒發(fā)作者壯志未酬的苦悶。 (7)《滿江紅》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本詞通過生動流利的語言,抒發(fā)了作者對寄生無聊生活的厭倦,和對沖出封建束縛,為祖國的前途命運而奮斗的強烈向往,表達作者匡扶天下,救民水火的凌云壯志。 (七)作業(yè) 1.對課上所復習的知識進行鞏固,整理好課堂筆記。 2.完成相應的練習題。七、教學反思1.由于是網(wǎng)絡課堂,不能很好的掌握學生古詩文的背誦、默寫的情況。 2.在課堂中只是對本單元的文言文知識進行了梳理,課文內(nèi)容進行重點復習,沒能有效的進行拓展練習,把課內(nèi)與課外有機的結合起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