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語文學科《寓言二則》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12《寓言二則》亡羊補牢 單元 五 學科 語文 年級 二下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以“人”為主要人物形象的寓言故事,可以對比街坊和養羊戶的不同。 這是一個完整的有曲折情節的寓言故事。 這是一個有鮮明的人物形象的故事,面對街坊的勸告,養羊戶一開始粗心大意,對又要發生的危險沒有警惕,當再損失一只羊時,才悔悟過來,及時修補窟窿,才沒有造成更大損失。一個一錯再錯,但及時悔悟的養羊戶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這是一個細節生動的寓言故事,文中有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 這是一個內涵豐富,對我們為人處世有教育意義的寓言故事。核心素養 目標 語言運用:能認讀10個生字詞,會寫6個字詞,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亡羊補牢”這個成語的意思,能比較句子的不同,體會詞語“趕緊、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思維能力:在閱讀中,對寓言里的人物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能說出寓言要提醒人們注意什么。 文化自信:初步了解寓言出處的古籍,培養熱愛中華文化的意識。 審美創造:在課外閱讀更多的成語寓言故事,獲得更加豐富的審美經驗。重點 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亡羊補牢”這個成語的意思,能比較句子的不同,體會詞語“趕緊、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能說出寓言要提醒人們注意什么。難點 初步了解寓言出處的古籍和文言文原文,培養熱愛中華文化的意識。教學過程新知導入:作品介紹 出示《戰國策》的封面和成語寓言故事(亡羊補牢)。師簡單介紹《戰國策》,學生認讀成語(成語注音),重點讀準“亡”、“牢”,老師簡單講解是“丟失”、“養牲畜的圈”的意思。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課文《寓言二則》(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設問過渡:《寓言二則》講了兩篇故事,亡羊補牢和揠苗助長,我們先去讀讀課文《亡羊補牢》吧! 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請學生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動筆圈畫本課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讀準,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檢查預習,指導學生把字音讀正確。 平舌音:兩則、鉆進、從此 全班交流識字方法。 結合語境識記 “寓”可結合詞語“寓言”來學習,師相機介紹寓言這種體裁比較短小,但可以揭示深刻的道理。可出示課文插圖或圖片幫助學生識記“窟窿”,提醒學生這也是形聲字,上形下聲。 利用形聲字構字規律識記 “圈”,是多音字,國字框像四周圍起來的樣子;“叼”,口字旁表示叼東西要用嘴巴。 三、聚焦課文,讀好角色的語氣和表示動作的語句 (1)提問:第一次丟羊后,養羊人采取補救措施了嗎?后來出現什么情況? 請學生用橫線畫出養羊人第一次丟羊后,街坊和他之間的對話,應讀出勸告的語氣。 ①先去掉語氣詞“吧”讀一讀,再讀一讀原句,在比較的基礎上再讀。 ②加上不同的提示語引讀,如,街坊(著急、擔心、關心地)勸他說:“······”。 (2)引導學生思考體會:街坊勸告他,養羊人同意嗎?他怎么說的?用波浪線標出來。 “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藍色字重讀,語調上揚,讀出不以為然的語氣。 提問:第二次丟羊后,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嗎?他心里怎么想的?他采用什么辦法改正錯誤的?結果怎樣? 請學生圈出養羊人第二次丟羊后的行為。“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紅色字應強調。 ①去掉修飾成分“趕緊”讀一讀,再讀一讀原句,在比較的基礎上再讀。“趕緊”說明養羊人的行動很迅速。 ②將這句話與養羊人的語言對比朗讀。 提問:你覺得這個養羊人是一個怎樣的人?寓言提醒了我們什么? 引導學生小組討論,然后派代表總結小組意見,跟全班同學分享。 四、了解出自《戰國策》的其它著名成語 教師出示狐假虎威、畫蛇添足等成語,簡單介紹,引導學生課后如有興趣可以多讀讀。學生認讀成語。 五、指導寫字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亡、牢、鉆、勸、丟、告”,按結構歸類。 2.教師范寫,提示書寫要點:“亡、牢、勸、丟、告”筆畫較少,宜寫寬松點。 3.學生練寫 4.對學生的字進行評價,學生再次書寫。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