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爬天都峰學科:語文【教學目標】1.掌握重點生字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3.通過品讀,體會“我” 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4. 通過學習課文,懂得善于從別人身上級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教學重難點】敕學重點:通過對詞句的理解,弄清“我”肥天都峰前后的恩想變化。教學難點:讀懂課文結尾的一句話。【教學過程】情景導入師:(觀看視頻)簡要介紹天都峰:天都峰是黃山的第三主峰,海拔為 1810米,高聳入云,在黃山三大峰中是最險峻的。由于四周云霧繚繞,古稱“群仙所都”,意為天上都會,所以被命名為“天都峰”。這篇文章寫的就是作者爬天都峰的過程。師:通過“我”寫爬天都峰的過程,學習如何把事情的過程寫清楚的方法。你們知道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嗎?答: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頂后。第一個小法寶來了,那就是按照一定的順序米把事情寫清楚,我們可以像作者這樣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師:在這三個部分中,我們重點抓住2到7自然段來學習把事情的過程寫清楚的方法,作者在這些自然段中,主要運用的是第二個小法寶:把細節寫具體。二、深入課文,領悟中心(一)、爬山前(1)第2白然段:我站在天都峰腳下抬頭望: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師:“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這句話運用了夸張手法,作者認為山都高聳入云,寫出了天都峰的海拔之高。“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這句話同樣運用了夸張的手法,石級邊上的鐵鏈在作者的眼里不僅陡峭,而且像是從天上掛下來的,寫出了天都峰的高大陡峭,因此作者產生了畏懼心理,不敢爬山。(2)第3-5自然段:忽然聽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來肥天都峰?”我回頭一看,是一位白發蒼巷的老爺爺,年紀比我爺谷還大哩!我點點頭,仰起臉,問:“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峰?”老爺爺也點點頭,說:“對,咱們一起爬吧!”師:這幾段話比較易懂,主要運用了語言和心理描寫,作者遇到了一位老谷爺,并決定一起爬山。“我回頭一看,是一位白發巷巷的老爺爺,年紀比我爺爺還大哩!”寫出了我對老爺爺也來爬天都峰驚訝又贊嘆。結合上一段的分析,“爬山前”我們可以概括為:由于天都峰高峻陡峭,“我”產生了畏懼心理,不敢爬。但忽然遇到了一位老爺爺,并決定一起爬山。(二)、爬山中第67自然段:我奮力向峰頂爬去,一會兒攀著鐵鏈上,一會兒手腳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樣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頂。師:在這兩段話中,作者運用了動作描寫,“奮力”、“攀”、“爬”等詞語,再加上“終于〞一詞,形象生動地寫出了作者爬山的因難,用時之久。爬山中的這段話我們可以簡要地概括為:“我” 跟爸爸、老谷爺經過艱難的爬山過程,終于到了山頂。師:從2-7自然段中,我們可以學習到作者是如何通過把細節寫具體,也就是把人物的心理、動作、語言等盡可能詳細地描寫出來,從而把爬天都峰的過程寫清楚。(三)、爬上峰頂后(1)第8-10 自然段:在鯽魚背前,爸爸給我和老爺爺照了一張相,留作紀念。老爺爺拉拉我的小辮子,笑呵阿地說:“謝謝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不,老爺爺,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氣向上爬的!我應該謝謝您!”爸爸聽了,笑著說:“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師:這幾段話主要運用了語言和動作描寫,寫了“我們”爬上峰頂后的互動交流。從中我們也得知,是因為作者跟老爺爺在爬山的過程中從對方身上汲取力量,才順利地爬上了峰頂。我們可以把“爬上峰項后” 概括為:“我”跟老爺爺互相道謝,原米是 “我們” 互相從對方身上汲取力量,才順利地爬上峰頂。表演情景劇——爬天都峰找一組同學上臺表演。三、課堂總結,激發興趣。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相處時,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要善于從別人身上獲取力量,增添勇氣,從而到達成功的峰頂。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