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3張PPT)第四單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的人人的由來2025年中考生物復習專題課件★★課標要求 1.概述人類的起源和進化2.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3.描述受精過程和胚胎發育過程4.描述青春期的發育特點,養成青春期的衛生保健習慣考點 1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1.達爾文的進化學說認為,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森林古猿生活在約 1200 萬年前,樹棲生活。2.人類的起源和發展。(1)起源:人類起源于遠古時代的森林古猿。【點撥】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氣候改變,森林消失。(2)發展。①下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環境的改變和自身形態結構的變化,向著直立行走的方向發展,前肢解放出來,能用樹枝、石塊等來獲取食物、防御敵害,臂和手逐漸變得靈巧,逐漸演化成古人類。②古人類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學會了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并且能夠用火,大腦也越來越發達,產生了語言。3.古人類露西生活在距今約 300 萬年前,由化石可知,其下肢骨更粗壯,有利于直立行走。4.類人猿在形態結構上與人有許多相似之處,與人的區別表現在:運動方式不同;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腦發育的程度不同。【點撥】人類學家將是否直立行走作為人與猿分界的一個重要標準。【備考提示】本考點屬于識記層面,近幾年中考較少考查,題目難度都不大,備考時只需記憶即可解決此類問題。考點 2 人的生殖1.男性生殖系統正面示意圖。2.女性生殖系統正面示意圖。3.常考知識點。(1)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睪丸,功能是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功能是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2)輸卵管作用:輸送卵細胞,受精的場所。(3)子宮:胚胎和胎兒發育的場所,也是形成月經的場所。4.生殖與發育過程。5.受精作用:精子與卵細胞在輸卵管內結合,形成受精卵。6.懷孕:在輸卵管中,受精卵不斷分裂,發育成胚泡,最終植入子宮內膜的過程。7.胎盤:胎兒和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器官。(注意:臍帶只有輸送物質的功能)8.胎兒的營養。9.分娩:一般來說,從形成受精卵開始到第 38 周時,胎兒就發育成熟了。分娩是成熟的胎兒和胎盤從母體陰道排出的過程。【點撥】a.人的胚胎發育初期(即胎盤形成之前)所需的營養物質來源于卵細胞。b.胎兒在母體內時不能攝食,也不能呼吸,通過循環系統和母體聯系在一起。【備考提示】本考點中的出題熱點是卵巢和睪丸的功能、受精和胎兒發育的場所及胎兒的營養,備考時注意區別記憶。考點 3 青春期1.青春期的身體變化。(1)身高突增是顯著特征。(2)性器官迅速發育并出現第二性征,這些都與性激素分泌增多有關。(3)神經系統以及內臟的功能增強。(4)男孩出現遺精和女孩出現月經等正常生理現象。2.心理變化:青春期的心理變化表現為有了強烈的獨立意識,性意識也開始萌動。3.常考知識點。(1)神經系統的發育高峰期在青春期之前。(2)女孩身高突增年齡要比男孩早。(3)月經的形成不僅和子宮內膜脫落有關,還和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和孕激素有關。【備考提示】青春期的發育特點是考試的熱點之一,要把握住男女在青春期發育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