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城子·密州出獵》教學設計教材分析:這首詞是作者第一次作豪放詞的嘗試。通過描寫一次出獵的壯觀場面,借歷史典故抒發了作者殺敵為國的雄心壯志,體現了為了效力抗擊侵略的豪情壯志,委婉的表達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設計理念:實踐新課標“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對詩詞的解讀中,使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都能得到鍛煉。教學目標:1、朗讀品析,感受詩詞的韻律之美。2、知人識詞,理解蘇軾的思想情懷。教學重難點:1、有感情的朗讀誦背全詩。2、理解三個典故的含義。體會作者的感情。教學時數:1課時教學流程:導入新課:同學們,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去認識一個人,此人年少讀書時是“閉門書史叢,少有凌云志”工作后是“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饑”,面對不堪命運時高唱“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今天讓我們走進他的詞作《江城子 密州出獵》,去領略他獨特的個性風采。出示學習目標1、朗讀品析,感受詩詞的韻律之美。2、知人識詞,理解蘇軾的思想情懷。三、讀題“密州出獵”這個題目告訴我們什么?出獵和出獵的地點:密州。出城打獵,不同于一般的消遣式的打獵四、讀作者“知人論世”是解讀經典的有效途徑,走進作者、了解特定的寫作背景才能走近作品所塑造的人物,走進經典世界。1、通過剛才老師的導入大家都知道這首詞的作者是?蘇軾。2、你了解蘇軾嗎?你了解多少?(可借助課下注釋)讀詞知詩人臺灣詩人余光中先生說:詩詞如果不加以朗讀吟誦,那么,它的生命就沒有完成!同學們,想讓詩詞有聲有色的留在我們心中,方法就是朗讀和誦讀。因為聲音會賦予文字最鮮活的生命。讀詞首先要做到字正腔圓。所謂字正就是讀準字音,腔圓就是要把字音讀全。學生讀詞,劃出節奏和重音。請同學們自由朗讀2遍。在指定一人讀。學生點評。教師范讀教師提示:讀出豪放這首詞充滿了陽剛之氣,字字鏗鏘有力,具有豪放之感。齊讀全詞,再次體會這種豪放之感。讀出韻律這首詞在韻律上押ang韻,韻腳有:狂、黃、蒼、岡、郎、張、霜、妨、唐、望、狼。這些韻腳吐字發音的特點令我們口腔大開,氣勢雄渾,字字鏗鏘,讀的時候要咬準字音。讀出氣勢詞作出之后,東坡找來多名山東(關西)大漢,讓他們扺掌頓足(拍手跺腳)而歌之,很是壯觀,因此蘇軾對這首詞頗為得意。全班齊讀六、品詞抓文眼聽同學們的朗讀,老師感受到這首詞在語言上的氣勢。我們學古詩詞,不僅要感受它的語言,更要感受詩詞的內涵。請同學們結合注釋,理解詞意。概括詞的上下闕內容?四人小組交流討論。教師提問:詞的上下闕分別用了什么樣的表達方式?學法指導:古詩詞往往都有文眼,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概括內容的關鍵性字眼。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調。請判斷哪個字是這首詞的文眼,(最能表達詞人當時的豪放之情)?七、悟詩入意境師:“詞語在語境中的意義是活性的:既可以傳達作者的思維和情感,又可以喚醒讀者的想象。讀詞,要在語境中品詞酌句。”同學們來看看詞中哪些語句體現了“狂”?狂在何處?談談你們的理解。(小組內分享交流,準備展示。時間:5分鐘。)師:在上闕中,詞人給我們展示了一幅什么圖?_____意氣風發 氣勢磅礴_________出獵圖.師:下闕為我們刻畫了一幅什么圖?______赤膽忠誠_________報國圖.(殺敵圖)師:蘇軾這位天縱奇才,一生凄涼,政途坎坷,但他卻始終豪情滿懷,樂觀曠達!無論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他都不斷地在用自己的行動實踐著一位中國古代優秀文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品行與操守。 下面,我們帶著這種熱情、豪放的感情再來朗誦這首詞。背詩重積累我們對課文最初的感覺用朗讀來把握,而背誦則可以讓我們把感情培養得更加濃郁。而且背誦還有一種好處,就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背誦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九、結束語師:同學們,文字可以有限,但精神是無限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只要長江之水奔騰不息,蘇軾的文章,連同他的品格、氣度、精神就將永遠存留于中華民族的史冊之中!執筆出智慧一層:對比閱讀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思考兩首詩在表現手法和感情上的異同。二層:發揮自己的想象,將本詞改寫成一篇記敘文。三層:課后搜集蘇軾的詞作,進一步體會豪放詞風。 十、板書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上闕:敘事——出獵場面 氣勢磅礴狂 豪放 曠達下闕:抒情——報國之志 赤膽忠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