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1 第3課時 三角形的高線、中線和角平分線【素養目標】1.熟記三角形的中線、角平分線和高線的定義,并能在具體的三角形中畫出它們.2.知道三角形的三條中線的交點為重心,理解重心的意義.3.能應用三角形的中線、角平分線和高線的性質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重點】熟記三角形的中線、角平分線和高線的定義.【自主預習】1.回憶線段中點的定義: 2.回憶角平分線的定義: 3.如圖,畫出△ABC中BC邊上的中線和高線.【參考答案】1.把一條線段分成兩條相等的線段的點.2.一條射線把一個角分成兩個相等的角,這條射線叫作這個角的平分線.3.解:如圖,△ABC中BC邊上的中線和高線分別為AE,AD.1.如圖,C是線段AB的中點,且AD∶AC=1∶3,若AB=24,則線段BD的長是 ( )A.8 B.21 C.20 D.122.如圖,O為直線AB上一點,過點O向直線AB上方引三條射線OC,OD,OE,且OC平分∠AOD,∠BOE=3∠DOE,∠COE=70°,則∠BOE的度數為 ( )A.30° B.45° C.50° D.60°3.如圖,AD是△ABC的中線,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AB=ACB.BD=CDC.BD=ADD.AC=AD【參考答案】1.C 2.D 3.B 【合作探究】三角形的高線、中線、角平分線的概念閱讀課本第90頁的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明晰概念:(1) 叫作三角形的高線. (2)在三角形中,連接一個頂點與它對邊 ,叫作這個三角形的中線. (3)在三角形中,一個內角的平分線與它的對邊相交, 叫作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2.思考:三角形的角平分線與角平分線有什么區別 【參考答案】1.(1)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的直線作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2)中點的線段(3)這個角的頂點與交點之間的線段2.三角形的角平分線是線段,角平分線是射線. 一個三角形有 條高線, 條中線, 條角平分線,它們都是 . 【參考答案】 3 3 3 線段1.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高線中 ( )A.每一條都是線段B.角平分線是射線,其余是線段C.高線是直線,其余是線段D.高線是直線,角平分線是射線,中線是線段2.三角形一邊上的中線把原三角形分成兩個 ( )A.形狀相同的三角形B.面積相等的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周長相等的三角形【參考答案】1.A 2.B三角形的重心閱讀課本第91頁“操作·交流”的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動手操作:分別畫出下列三角形的三條中線,觀察它們有什么特征 2.你能用折紙的方法折出一個三角形紙片的三條中線嗎 試一試. 【參考答案】1.解:2.略. 三角形的三條中線 ,這點稱為三角形的 . 【參考答案】 交于一點 重心如圖,AD為△ABC的中線,E為AD的中點,若△ABD的面積為12,則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 )A.20 B.24 C.30 D.12【參考答案】D三角形的高線與角平分線的性質閱讀課本第91頁“思考·交流”的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動手操作:分別畫出下列三角形的三條角平分線觀察它們有什么特征 2.你能用折紙的方法折出一個三角形紙片的三條角平分線嗎 試一試. 3.動手操作:分別畫出下列三角形的三條高線觀察它們有什么特征 4.鈍角三角形的三條高線所在的直線會交于同一個點嗎 【參考答案】1.解: 2.略.3.解:4.會. 1.三角形的三條角平分線 . 2.三角形的三條高所在的直線 . 【參考答案】 1.交于一點 2.交于一點三角形的①中線、角平分線、高都是線段;②三條高必交于一點;③三條角平分線必交于一點;④三條高必在三角形內.其中正確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參考答案】B三角形角平分線的應用例1 如圖,AD是△ABC的角平分線,AE是△ABD的角平分線,若∠BAC=76°,則∠EAD的度數是 ( )A.19° B.20° C.18° D.28°變式訓練如圖,BE,CF是△ABC的角平分線,∠A=50°,BE,CF相交于點D,則∠BDC的度數是 ( )A.115° B.110° C.100° D.90°【參考答案】例1 A變式訓練 A三角形中線的應用例2 如圖,在△ABC中,D,E,F分別為BC,AD,CE的中點,且S△ABC=12 cm2,則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cm2. 變式訓練如圖,D是△ABC中AB邊上靠近A點的四等分點,即AB=4AD,連接CD,F是AC上一點,連接BF與CD交于點E,E恰好是CD的中點,若S△ABC=8,則△BEC的面積是( )A.4 B.1 C.2 D.3【參考答案】例2 3變式訓練 D三角形高線的應用例3 如圖,在△ABC中,AD⊥BC,AE平分∠BAC,∠B=70°,∠C=30°.(1)求∠BAE的度數.(2)求∠DAE的度數.(3)探究:小明認為如果將條件∠B=70°,∠C=30°改成∠B-∠C=40°,也能得出∠DAE的度數.若能,請你寫出求解過程;若不能,請說明理由.【參考答案】例3 解:(1)因為∠B+∠C+∠BAC=180°,所以∠BAC=180°-∠B-∠C=180°-70°-30°=80°.因為AE平分∠BAC,所以∠BAE=∠BAC=40°.(2)因為AD⊥BC,所以∠ADE=90°.而∠ADE=∠B+∠BAD,所以∠BAD=90°-∠B=90°-70°=20°,所以∠DAE=∠BAE-∠BAD=40°-20°=20°.(3)能.因為∠B+∠C+∠BAC=180°,所以∠BAC=180°-∠B-∠C.因為AE平分∠BAC,所以∠BAE=∠BAC=(180°-∠B-∠C)=90°-(∠B+∠C).因為AD⊥BC,所以∠ADE=90°.而∠ADE=∠B+∠BAD,所以∠BAD=90°-∠B,所以∠DAE=∠BAE-∠BAD=90°-(∠B+∠C)-(90°-∠B)=(∠B-∠C).因為∠B-∠C=40°,所以∠DAE=×40°=2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