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年級下冊《大象的耳朵》說課各位老師大家好,很榮幸有這樣的機會,跟大家一起交流大象的耳朵這一課。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幾點來展開。第一說教材。大象的耳朵選自部編本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這一單元以改變為人文主題,從有趣的四篇童話故事入手。讓學生從妙趣橫生的故事情節中體驗變化給人帶來的思考。雖然題材相同,但都通過不同的側面去豐富學生體會。“改變”所帶來的不同結果,產生自己的判斷和想法。借助提示講故事是本單元的閱讀訓練要素,是本單元教學中需要重點把握的內容。在大象的耳朵一課中,借助課后第二題,說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變的。幫助學生利用有效信息梳理大象對自我認知的兩次改變。并引導學生通過有序的講故事回答課后思考題。第二說學情。從能力上來看,由于低年段學生年齡小。認知能力有限。講故事的時候就會出現遺漏的現象。我們就可以引領學生借助提示就故事內容進行梳理。理清故事的順序,搭建講故事的支架。讓學生在提示的作用下,能夠較完整的把故事講述下來。關于“改變”的話題,對二年級學生而言理解較難。教學時我們不能憑空說道理,而要讓學生走進這些具體的故事,從中領會蘊含的道理。第三說學習目標。依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第一學段識字寫字目標中的“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我確定了第一個目標,借助字理識字、隨文識字等方法認識竿、煩、痛。會寫兔字。通過本單元的閱讀訓練要素,借助提示講故事,及人文主題“改變”,確定了第二個目標,通過畫出課文中大象的話,借助表格說說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變的。通過課標第一學段閱讀目標“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我確定了第三個目標,通過想象說話,結合生活實際,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這句話。并將學習目標中的第一條和第二條定為教學重點,第三條定為教學難點。第四說學習活動設計。學習活動一,復習生字,回顧課文內容。我先讓學生讀第一課時學過的字詞,然后讓他們借助這些字詞以填空的形式回顧課文內容。這一學習活動,既復習鞏固了第一課時的生字,又回顧了上節課的內容。不僅考察了學生對詞語的理解與運用,而且還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習活動二,借助表格,梳理變化,感悟變化。我讓學生自由讀第8到第13自然段。用橫線畫出大象說的話,重點指導學生讀好第8自然段。并幫助學生理清大象一共做出了兩次改變。接著默讀第8到13自然段,以同桌合作的方式完成表格。梳理清楚大象的兩次改變的過程。并隨文識字,指導學生讀好第11自然段。最后借助表格用上開始、后來、最后這樣表示順序的詞語,說一說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變的。關于“改變”這一話題,對于二年級的學生而言,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這樣,就需要我們來搭建一個支架。用教學過程中最常用的一個接一個的,師問生答這樣的方式嗎?未免又顯得比較瑣碎。那我想可不可以用表格作為支架,但是給學生降低一些難度呢?于是,在設計表格時。我先給出一部分內容,讓學生仿照著老師給出的內容,再進行表格的填寫。這樣呢,就降低了難度,也解決了這一難題,突破了教學重點。學習活動三,故事表演,提升興趣。由講故事到表演故事,以不同形式引導學生將故事內容按照一定的順序講述出來,在落實教學重點的同時,引導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感受童話故事的趣味性。學習活動四,拓展閱讀,聯系生活,感悟道理。本課故事中的道理看似淺顯易懂,但是學生也只是就課文內容而理解,并沒有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因此有必要為學生再拓展一篇類似的故事,讓他們能在不同的故事中歸納感悟相同的道理,再次去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內涵,力求在閱讀拓展中有效落實教學重點。對于本課的教學重點,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懂學會,更重要的是在表達中理解,即會運用。這就需要為學生搭建知識理解、遷移、運用的階梯,由淺入深,層層遞進,聯系生活,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思考力,激活表達欲望,讓表達和理解相輔相成,最終讓學生從童話故事回歸到自己的生活,學以致用,將明白的道理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第五說作業設計。結合雙減要求,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我設置了“說”的必做作業和“讀”的選做任務。一項作業讓學生嘗試講故事,是落實了本單元語文要素:借助提示講故事,為后面三篇課文講好故事做鋪墊。結合雙減要求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第二項作業意在有指導性的圍繞單元主題展開閱讀,結合本課“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思想進行延續閱讀,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見解,如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