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搖籃曲》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唱歌曲,感受到母愛的偉大、無私,培養學生的感恩之情。2、過程與方法:通過講授、聆聽、學唱等方法,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提升歌曲的表現力。3、知識與技能:能夠完整的、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掌握4/4拍的節拍特征;了解舒伯特的相關知識。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能用柔和、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2、教學難點:歌曲曲譜、一字多音的演唱教學過程1、新課導入1、復習歌曲《西風的話》2、欣賞歌曲《月兒明,風兒靜》,請同學思考這首歌曲是在什么場景下演唱的?(母親哄孩子入睡時)3、母親含辛茹苦地養育著我們,每天都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尤其在我們還是小嬰兒的時候,連睡覺都唱著歌伴我們進入夢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和母愛有聯系的歌曲——《搖籃曲》4、搖籃曲,既是這首歌曲的名字還是一種音樂體裁。是母親撫慰孩童入睡的歌曲,通常比較簡短,旋律輕柔甜美,源于一種形式簡單、節奏舒緩為小孩入眠而唱的搖兒歌,后來漸漸演變為一種音樂的創作體裁。2、初步感知1、初聽歌曲,感受歌曲的速度(行板)、力度(弱)和音色(甜美輕柔)上有什么特點。行板:稍緩的速度,優雅的情緒。2、復聽歌曲,說說歌曲所表達的情緒情感是怎樣的?(溫柔)3、歌曲學習1、舒伯特簡介奧地利作曲家,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也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后一位巨匠。自幼隨父兄學習小提琴和鋼琴,在他短短31年的生命中,創作了1000多首作品,其中有600多首歌曲、18部歌劇、10部交響曲、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4首小提琴奏鳴曲等等許多其他作品。2、熟悉曲調,感受結構①在聆聽兩遍的基礎上,對歌曲曲調已有所熟悉,教師領唱曲譜,讓學生感受、小組討論:歌曲一共有幾個樂句?你能聽出哪幾個樂句是完全重復,哪幾個樂句是不完全重復的?(介紹平行樂句和重復樂句)②出示打亂樂句的曲譜,請學生根據剛才的印象將曲譜的正確順序排列出來。3、學習拍號知識,感受節拍特點①4/4拍表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四拍。它的強弱規律是:強、弱、次強、弱。請學生一邊數拍子,一邊用拍手、拍腿的方式表示四拍子的強弱規律。②教師教唱歌曲旋律。用四拍子的韻律來演唱歌曲旋律,體驗搖籃輕輕搖動的感覺。(解釋附點節奏、裝飾音)唱完后讓學生說說這首歌曲的旋律是平穩流暢的還是跳躍活潑的。③在音樂的伴奏下,用三角鐵在每一個小節的強拍上輕擊4、學唱歌詞①教師逐句教唱歌詞,歌詞中的一字多音要唱的連貫,歌曲中附點節奏要唱出搖的感覺②重點指導唱好第三句,尤其是帶裝飾音這一小節。可以讓學生聽辨帶裝飾音和不帶裝飾音③隨音樂演唱歌曲,教師糾正音準、節奏等問題后再隨伴奏演唱歌曲。④全體學生完整的、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4、課堂小結母愛就像溫暖的陽光,無時無刻的照耀著我們,為了我們的成長,母親付出了許多,希望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能夠進一步感受到母愛的無私、偉大。請每位同學回家后對媽媽說一句心里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