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9 大象的耳朵 教學目標: 1. 認識“耷、咦”等7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扇”,會寫“扇”字。 2. 朗讀課文,能讀好文中的問句。 3. 能借助大象的話,說說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變的。 4. 結合生活實際,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學重點: 1.正確識字、寫字。 2.借助提示講故事,了解大象的想法改變的過程。 教學難點: 1.借助提示講故事,了解大象的想法改變的過程。 2.明白“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教學過程: 一、看耳朵猜動物,游戲揭題 ?。ㄒ唬┯螒颍嚎炊洳聞游?br/> 揭示課題,師生交流找出動物。 (二)揭示課題 1.根據交流,教師相機板書課題。2.齊讀課題。3.提出問題。 二、初讀感知,認字解詞,初識耳朵“不一樣” ?。ㄒ唬┏踝x課文,讀準字音。 ?。ǘ╇S文識字。 1.出示句子,學生朗讀。2.學習多音字“扇”。3.學寫生字“扇”。 ?。ㄈ┐笙蟮亩溆惺裁刺攸c?1.理解詞語“耷拉”。2.引發生活經驗,拓展讀詞語。三、角色體驗,讀好問句,學習1-8自然段 ?。ㄒ唬┢纷x對話,感受大象的不以為然 1.情境過渡。 2.提取對話,找到問句。3.角色代入,讀好問句。(1)角色代入讀 小兔看見了大象,對它的耳朵產生了什么疑問?出示句子: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來了?指導朗讀:小兔說這句話的時候,神情或語氣是怎樣的?出示兔子和大象耳朵的圖片,觀察大象和小兔子耳朵的不同之處。(理解大象和小兔子耳朵的不同之處,感受小兔子產生疑問的原因。)聽見小白兔這么說,大象是怎么說的?(讓學生讀出大象的話)出示句子:我生來就是這樣的啊。通過“生來就是這樣”初步感受大象的耳朵生來就是耷拉著的,并不是因為生病等其他原因造成的。(2)說一說,還有哪些小動物也對大象的耳朵產生了疑問?想象說話:你能想象它們是怎么對大象說的嗎?為什么其他動物見到大象耳朵耷拉后都說大象的耳朵有毛???(3)學生討論并回答。教師點撥:動物們的反應說明了大象的耳朵與其他動物的不一樣。4.這么多的小動物都對大象的耳朵產生了疑問,大象聽了之后是怎么想呢?他們都這么說,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讓我的耳朵豎起來。讀一讀這兩句話,引導學生分析得出:因為小動物們都懷疑大象的耳朵有問題,所以大象也對自己的耳朵產生了懷疑,認為自己的耳朵有毛病。 ?。ǘ┓纸巧硌荩仡?至5自然段四、學習9-12自然段1.情境過渡。2.指名分段朗讀。3.學生交流:大象想出了什么辦法?結果怎樣?4.如果有蚊子或蒼蠅在你耳邊吵鬧,你是什么樣的感受?5. 追問思考:用兩根竹竿撐,這個辦法真有效!大象的耳朵豎起來了!大象的耳朵終于跟大家一樣了!從此,大象應該安心了吧?6.你知道大象耳朵的作用是什么嗎? 7.想象入境,體會“又心痛,又心煩”,引導學生說感受。 8.引導感受大象矛盾的心理變化 9.師生共同討論:大象到底是把耳朵豎起來好,還是讓耳朵耷拉著好呢? 10.小結:經過幾番糾結,大象最后決定,還是把他的耳朵放下來。還是讓耳朵耷拉著。 五、借助提示講故事,明白道理1.通過這件事,大象說:“我還是讓耳朵耷拉著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1)朗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說一說你是怎么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這句話的。教師適時引尋學生:大象耳朵本來就是耷拉著的,可后來為了和小兔子等小動物的耳朵一樣豎著,就把耳朵撐起來,反而遇到了很多煩惱。同時聯系實際來談一談對這件事的認識,從中體會大象就是大象,它與其他的小動物不同,因此,不能盲從。聯系生活實際,仔細想一想“人家是人家,我是我”這句話的深層含義。(教師讓學生們分小組討論,最后選代表回答,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讀了大象說的三次話,你發現了大象的想法是一樣的嗎? 借助大象的話,說一說大象的想法改變的過程。 小結:原來,人家的耳朵豎著,各有各的作用啊。我們再來讀讀大象的這句話,一起讀——生:“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3.大象的這句話給了你什么啟發呢? 學生自由交流,教師相機引導學生體會“人家是人家,我是我?!钡囊馑际牵好總€人都有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要正確對待別人的看法,要有自己的判斷,不要為了迎合別人而盲目地改變自己。師小結。拓展大象的耳朵還有什么作用。作業設計必做作業:跟同學合作演一演《大象的耳朵》這個故事。選做作業:推薦閱讀繪本《小飛象》。查找其他小動物的耳朵有什么特征和作用。板書設計大象的耳朵自信——不安——自信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