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4張PPT)《力》章節復習第七章 力物理教科版(2024)新課標八年級下冊本章小節 新課標要求 評價方向力 2.2.3通過常見事例或實驗,了解重力、彈力和摩擦力,認識力的作用效果。本章是初中物理力學的基礎,本專題主要考查的考點:力的基本概念、彈力及力的測量、重力的相關概念以及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等。其中從中考頻率來看,力的基本概念、重力的相關概念以及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是高頻考點。彈力的考查頻率相對低點。本章的命題點:力的概念、力的示意圖、力的相互作用、彈力的辨別、彈簧測力計的使用、重力的概念即應用、重力的大小、重力方向的應用、探究物體所受重力與質量的關系等。本章考查的題型: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探究題等。力的描述 2.2.4 能用示意圖描述力。 彈力 2.2.3 通過常見事例或實驗,了解重力、彈力和摩擦力,認識力的作用效果。 2.2.4 會測量力的大小。 4.1.6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 重力 2.2.3通過常見事例或實驗,了解重力、彈力和摩擦力,認識力的作用效果。課標導讀力power力重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力的作用效果彈力彈簧測力計彈力重力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重心力的描述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圖力的單位知識點梳理1.力的基礎概念(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 。用符號F表示。一個力產生時,必然存在著兩個物體(或物體的兩部分),一個叫做 物體,另一個叫做 物體。(2)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 ,簡稱 ,用 表示。托起兩個雞蛋的力約為1N。(3)產生條件:必須有_______物體及以上。(4)分類:接觸力和________力。作用施力受力牛頓牛N兩個非接觸知識點梳理2.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或使物體發生形變)。(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如靜止到運動、運動到靜止、速度大小或運動方向發生變化。形狀運動狀態下列有關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一個物體也能產生力的作用B.受力物體同時也一定是施力物體C.運動狀態不變的物體一定不受力D.大小相等的兩個力產生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詳解】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產生力的作用時,必須同時存在兩個物體,因此只有一個物體不會產生力的作用,故A錯誤;B.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受力物體同時也一定是施力物體,故B正確;C.物體受到平衡力作用時,物體的運動狀態不變,所以運動狀態不變的物體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故C錯誤;D.兩個力大小相同,產生的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因為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還有方向和作用點,故D錯誤。B知識遷移如圖所示,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制的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由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穩穩托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一飛沖天,將費俊龍、鄧清明、張陸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點火后,推動火箭離開發射底座向上運動的施力物體是( )A.噴出的燃氣 B.火箭 C.地球 D.底座解:如圖所示,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制的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由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穩穩托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一飛沖天,將費俊龍、鄧清明、張陸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點火后,火箭噴出燃氣時給燃氣一個向下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時噴出的燃氣給火箭一個向上的力,推動火箭離開發射底座向上運動的施力物體是噴出的燃氣,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A知識遷移下列現象中,力所產生的作用效果與其他三個不同的是( )【詳解】A.運動員踢足球,運動員施加的力改變了足球的運動狀態;B.人對弓弦的拉力,使弓發生了形變;C.小明對跳板的壓力,使跳板發生了形變;D.熊貓拉彎竹子,是力改變了竹子的形狀,可知力所產生的作用效果與其他三個不同的是A,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A知識遷移A.運動員踢足球 B.手拉開弓 C.小明壓彎跳板 D.熊貓拉彎竹子知識點梳理3.相互作用力(1)概念: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即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2)相互作用力的特點相互作用力同時產生,同時消失,它們大小 、方向 、作用在 直線上,但作用在 的物體上。相互相等相反同一不同如圖所示,人坐在小船A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B時,人和自己坐的小船A卻向后移動。由上述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只對小船B有力的作用,人對小船A沒有力的作用B.人和自己坐的小船A向后移動,小船B靜止不動C.人對小船B的推力和小船B對人的推力大小相等D.小船A和B運動一段距離后各自停下,是因為小船只受到重力【詳解】AC.推船時,該同學對另一艘小船施加推力,另一艘小船也對該同學施加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的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是同時存在的。故A錯誤,C正確;BD.該同學手離開另一艘小船后繼續向后運動,是由于慣性,該同學坐的小船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繼續向后運動,最終在阻力的作用下停下來,故BD錯誤。故選C。C知識遷移在如圖中,圖甲說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圖乙說明力的作用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圖丙說明力的作用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_。【詳解】由甲圖可看中,人對墻施力的同時,墻也給一個力,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由乙 圖可看出人用力改變了物體的形狀。由丙可知人踢球時,球由靜止變成了運動,即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運動狀態相互形狀知識遷移知識點梳理4.力的三要素(1)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 、 和 。(2)力的作用______與力的三要素有關。大小方向作用點效果1. 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用符號F 表示,單位牛頓,簡稱牛,符號N。(1)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有力至少有兩個物體。有力一定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2)并且力總是成對出現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3)力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是矢量。(4)力的作用可以相互接觸而產生(如彈力、摩擦力),也可以不接觸而產生(如重力、磁力,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力)。2. 單位:牛頓,簡稱牛,符號N。3. 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使物體發生拉伸、壓縮、彎曲、扭轉等形變。知識點梳理5.力的示意圖(1)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在受力物體上沿著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______,在線段的末端畫一個箭頭表示力的______,在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________;(2)畫力的示意圖:a.先確定受力物體;b.在受力物體上找出力的作用點;c.最后沿力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標出力的符號、數值和單位;(3)注意:同一圖中,力越大,表示該力的線段________。大小方向作用點越長要領一定點二畫線標箭頭表大小1.確定受力物體的作用點。2.從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步驟3.在線段的末端畫上箭頭表示力的方向。4.在箭頭旁邊標出力的符號和大小。實例(重力、彈力)G=10NF壓=7N知識點梳理6.力的示意圖知識點梳理7.力的圖示標度:標度是指在圖中用多長的線段表示多大的力。根據力的大小來選取合適的標度,例如,若一個物體受到的力最大為 50N,我們可以選取 1cm 長的線段表示 10N 的力。華水平用力輕推礦泉水瓶底部時,瓶子沿桌面平穩地移動;當用大小相同的水平力輕推瓶蓋時,瓶子翻了。此過程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 )A.力的大小有關 B.力的作用點有關C.力的方向有關 D.與以上三者都有關B解:小華水平用力輕推礦泉水瓶底部時,瓶子沿桌面平穩地移動;當用大小相同的水平力輕推瓶蓋時,瓶子翻了。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推底部和瓶蓋,力的作用點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知識遷移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的課題中,小剛和同學們進行了如下實驗:①如圖甲所示,將一鋼尺的下端固定不動,用力F,去推動鋼尺上的a點處,觀察鋼尺的變化;②如圖乙所示,保持鋼尺的下端固定不動,用力F,去推動鋼尺上的b點處,觀察鋼尺的變化;③如圖丙所示,保持鋼尺的下端固定不動,改變力的方向,用力F,去推動鋼尺上的a點處,觀察鋼尺的變化;④如圖丁所示,保持鋼尺的下端固定不動,用力F去推動鋼尺上的a點處,觀察鋼尺的變化。(F1=F2=F3知識遷移【詳解】(1)由圖知,推力的作用效果是使鋼尺發生形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2)甲、乙兩圖中,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點不同,鋼尺的形變不同,可得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甲、丙兩圖中,力的大小和作用點相同,方向不同,鋼尺的形變不同,可得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3)在探究力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時,用到了控制變量法;該實驗中,根據鋼尺的彎曲程度反映力的作用效果,也采用了轉換法,故選AC。故答案為:(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2)作用點;方向;(3)AC。(1)實驗中,用力推鋼尺,鋼尺發生彎曲,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甲、乙兩次實驗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_________有關。由甲、丙兩次實驗可知,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_________有關(3)此次探究活動中用到的方法是_________(填選項前字母)。A.控制變量法 B.物理模型法 C.轉換法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作用點方向AC知識遷移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那么這兩個力的三要素( ?。?br/>A.完全相同B.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點都不同C.大小、作用點相同,方向不同D.作用點相同,大小和方向都不同【詳解】杯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其大小是相等的,方向相反,茶杯對桌面的壓力的作用點在桌上,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的作用點在茶杯上,故作用點不相同,所以這兩個力的三要素中相同的是力的大小,不相同的是力的方向和作用點。故選B。B知識遷移知識點梳理7.彈力(1)彈性和塑性①彈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撤去外力后又_____到原來的形狀,發生這種形變叫做彈性形變,物體這種性質叫做_____;②塑性:有些物體發生形變后_____自動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發生的這種形變叫做_____形變,物體的這種性質叫做塑性。(2)彈力①概念:物體由于發生 而產生的力。常見的彈力有壓力、支持力、拉力等。彈性形變恢復彈性不能塑性知識點梳理7.彈力(2)彈力②彈力產生條件:a.兩物體相互 ;b.發生 。③彈力的大?。号c彈性形變的 有關;在彈性限度內,彈性形變越大,彈力越大。④彈力的方向:總跟形變的方向 ,與物體恢復形變的方向 。接觸彈性形變程度相反相同如圖所示,一個鐵塊放在一塊薄木板上,下列關于鐵塊和木板受力情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鐵塊受到向上的彈力是因為鐵塊發生了彈性形變;②木板受到向下的彈力是因為木板發生了彈性形變;③鐵塊受到向上的彈力是因為木板發生了彈性形變;④木板受到向下的彈力是因為鐵塊發生了彈性形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詳解】木板受到向下的彈力即鐵塊對木板的壓力,是因為鐵塊發生了彈性形變產生的,故④正確、②錯誤;鐵塊受到向上的彈力即木板對鐵塊的支持力,是因為木板發生了彈性形變產生的,故③正確、錯誤。故選:D。D知識遷移育課上,一學生將足球踢向墻壁,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足球與墻壁作用時墻壁給足球的彈力方向的說法正確的是( )A.沿v1的方向B.沿v2的方向C.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D.沿垂直于墻壁斜向左上方的方向【詳解】足球撞擊墻壁,墻壁給足球一個反作用力,此力是彈力,彈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并指向被支持物,如圖所示墻壁給足球的彈力方向沿垂直于墻壁斜向左上方的方向,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D知識遷移巖是年輕人非常喜歡的一種運動,如圖甲是一名攀巖運動員拉著繩子停在峭壁上的情景。圖乙是這一時刻的簡化圖,請你以重心O為作用點,在圖乙中畫出峭壁對運動員的支持力和繩子對運動員的拉力。知識遷移解:如圖所示方法總結力的示意圖1.畫力的示意圖時,先要確定受力物體,然后找到力的作用點,清楚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2.為了方便受力分析,一般將力的作用點移至力的重心處;3.記住常見力的方向,比如重力的方向永遠是豎直向下的,彈力的方向是垂直接觸面的,繩子的拉力是沿繩子收縮方向的。知識點梳理8.彈簧測力計(1)作用:測量 的大小的工具。(2)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跟它受到的拉力成 (或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大)。力正比知識點梳理(3)使用方法:a.使用前①看清它的 和 。②檢查指針是否在零刻度線上,如果不在,應把指針調節到零刻度線上。③輕輕拉動掛鉤幾次,防止彈簧被外殼卡住。b.使用時①測量時,彈簧測力計的中心_______方向與拉力的方向一致 ,避免造成讀數不準及彈簧與外殼發生摩擦。②讀數時,視線要正對刻度線。量程分度值軸線嚴禁倒掛使用測量的力沒有通過彈簧中心軸線【詳解】A.測豎直方向上的力彈簧測力計要豎直放置,測水平方向上的力彈簧測力計就要水平放置,故A錯誤;B.使用中彈簧、指針、掛鉤與外殼摩擦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會偏小,因此使用測力計時彈簧、指針、掛鉤不能與外殼摩擦,故B正確;C.使用前必須檢查零點是否準確,不準確要調零,故C正確;D.所測的力超過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就會損壞測力計,所以,必須注意所測的力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故D正確。故選BCD。知識遷移使用彈簧測力計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多選A.彈簧測力計必須豎直放置,不能傾斜B.彈簧、指針、掛鉤不能與外殼摩擦C.使用前必須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線上D.必須注意所測的力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BCD如圖甲所示,把彈簧測力計的一端固定,用力拉另一端,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______N;若將彈簧測力計從固定端取下,兩端各施加一個3N的拉力使彈簧測力計靜止,如圖乙所示,則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____(圖中未畫出)。【詳解】如圖甲,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由指針位置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8N。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掛鉤處所受拉力大小,故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N。故答案為:1.8;3N。1.83N知識遷移方法總結彈簧測力計2.利用彈簧測力計可以測量物體的重力,繩子的拉力等,在利用彈簧測力計測力之前,要先估算下力的大小,然后選合適量程的彈簧測力計,讀數時,要認清最小分度值,然后視線要正對刻度線。1.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是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長。彈簧的彈性限度受彈簧的材質影響。知識點梳理9.重力(1)產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 表示。(2)重力的特點①地球附近的______物體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為非接觸力;②重力的施力物體是 ,受力物體是地球附近的物體;③重力的效果:對懸掛它的物體產生拉力的作用,對支持它的物體產生壓力的作用,使拋向空中的所有物體最終落回地面;G地球所有知識點梳理9.重力(3)重力的大小①通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 。②計算公式: 。③其中g=____________,粗略計算的時候g=10N/kg;g的含義:質量為1kg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④重力的大小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赤道上g最小,在兩極上g最大。(4)重力的方向: (指向地心),即垂直于水平面。正比G=mg9.8N/kg豎直向下物體的質量、地理位置有關知識點梳理9.重力(5)重心① 重心:物體的每一部分都被地球吸引著,但對于整個物體,從效果上看,可以認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點,這個點叫做物體的重心。② 重心的位置a.外形規則、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重心在它的 上。b.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在受力物體上畫力的示意圖時,常常把力的作用點畫在重心上。同一物體同時受到幾個力時,作用點也都畫在重心上。幾何中心一個中學生的體重最接近( )A.500N B.50N C.5N D.1000NA【詳解】一個中學生的質量大約在50kg左右,所以一個中學生的重力約為G=mg=500N。故選A。知識遷移在對某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估測時,可借助該物理量與其它易估測的物理量間的關系進行分析;重力大小不易估測,但人體和雞蛋的質量卻都較清晰,因平時我們經常討論體重(質量大小),再運用重力與質量關系可得到答案。方法總結力的估算重力大小不易估測,但常見物體的質量卻都較清晰,因平時我們經常討論體重(質量大小),再運用重力與質量關系可得到答案。某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估測時,可借助該物理量與其它易估測的物理量間的關系進行分析;能手機內部有一個重力感應器,當手機從豎放轉90°橫放時,重力感應器監測并調整手機顯示畫面自動旋轉90°保持畫面正立,如圖所示。從豎放轉為橫放的過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感應器檢測到重力的大小發生了變化B.感應器檢測到重力作用點發生了變化C.手機的重心位置不變,重心高度也不變D.手機的重力方向沒有改變,重心高度降低D【詳解】A.重力是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在地球附近,手機的重力大小幾乎不變,故A錯誤;BCD.物體的重力的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作用在重物的重心上,對于同一物體自身的重心位置不會改變,即重力作用點不變,而在把手機從豎放轉為橫放的過程中,重心的高度降低,故BC錯誤,D正確。故選:D。知識遷移地球附近物體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學認為物體的重力大小與物體的質量有關,他進行了探究。(1)在實驗過程中,需要的兩個測量工具是: ________、 ________。【詳解】(1)本實驗要測量物體的重力與質量,因此須用到彈簧測力計和天平。故答案:(1)彈簧測力計、天平彈簧測力計天平知識遷移(2)如圖甲所示是他第2次測量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請將此時測力計的示數填入下表的空格處。次數 1 2 3 4質量 0.1 0.2 0.3 0.4重力 1 3 4【詳解】(2)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指其測量范圍,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指彈簧測力計的一個小格代表的示數;彈簧測力計讀數:首先確定每一個大格和每一個小格的讀數,然后讀數。 故答案:(2)2。2知識遷移(3)請你根據表格中的實驗數據,在圖乙中作出重力隨質量變化的圖像。(4)由數據與圖象可知,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國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時,你認為他用同樣的器材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完成該探究。【詳解】(3)利用數學描點法描出重力跟質量的對應點,然后用平滑的線連接起來(4)重力跟質量的圖象是正比函數圖象,可以判斷重力跟質量的關系(5)太空中物體不再受到重力作用,所以不能進行此實驗。故答案:(3) (4)物體的重力跟質量成正比;(5)不能。物體的重力跟質量成正比不能知識遷移如圖為小利在體育測試中“原地擲實心球”的場景,圖中虛線描繪的是實心球離開人手后運動的路徑,若忽略空氣阻力,實心球在最高點A位置時所受力的示意圖為( )【詳解】小球在A點時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所以選DD知識遷移圖所示的辣椒椒果朝天生長,故名“朝天椒”。椒果在結出后不斷朝上生長的過程中,其所受重力的大小_________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其所受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變大【詳解】由題意知,椒果在開始結果并不斷朝上生長的過程中,質量變大,根據G=mg可知,重力變大,重力的方向始終豎直向下。故答案為:變大;豎直向下。知識遷移豎直向下星探測成為近年來人類探索新熱點。火星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它與地球相比較小,因此火星的引力也較地球弱?;鹦堑谋砻嫖矬w重力與質量比值約為3.7N/kg。如圖所示,中國首輛火星車“祝融號”總質量為240kg,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大小是_________。888N【詳解】火星車“祝融號”到達火星后,位置改變了,但其所含物質的多少沒變,仍為240kg,火星的表面物體重力與質量比值約為3.7N/kg,則在火星表面火星車受到的重力為:G火=m火g=240kg×3.7N/kg=888N。故答案為:888N。知識遷移知識導圖力的描述概念形變方向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彈性形變、塑性形變垂直于接觸面并與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的方向相反,繩子:指向繩子收縮的方向。彈簧測力計原理使用方法彈力概念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大小G=mg(g=9.8N/kg)方向豎直向下作用點物體的重心重力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相互作用同體、等大、反向、共線單位力符號F,單位牛頓(N)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點示意圖一條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三要素。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