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第九章 浮力實踐 調研我國造船與航海方面的成就1.知道查閱資料,了解我國古代和近年來船舶的發展及成就,以及鄭和下西洋的貢獻,完成一篇調研報告。2.學會了解不同類型船舶的設計特點及其對浮力等知識的應用,做一艘有動力的小船。3.理解浮力知識在造船和航海領域的重要應用,培養跨學科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4.能夠通過調研活動,體會浮力知識在造船和航海領域的重要應用。大家知道船為什么能在水面上航行嗎?我國在造船與航海方面又有著怎樣輝煌的成就呢?知識點一:浮力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力,這個力叫做浮力。定義公式F 浮 = G 排 = ρ 液 gV 排空心鐵盒增大了排開水的體積,從而增大了浮力,浮力大于重力就會上浮,最終漂浮將一個鐵塊放入水中,鐵塊會下沉,但如果把鐵塊制成空心的鐵盒,它就能漂浮在水面上,這是為什么?知識點二:船舶設計中的浮力應用船的形狀做成空心,且底部寬闊,這樣可以增大排開水的體積,從而獲得足夠的浮力使其漂浮。同時,船舶的設計還需要考慮重心位置,以保證穩定性。貨船貨船浮力要求貨船需要有足夠的浮力來承載大量的貨物。為了獲得足夠的浮力,貨船的體積通常較大。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浮液排,增大排開液體的體積排就能增大浮力。所以貨船一般采用寬體設計,船身比較寬大,吃水線以下的部分體積大,這樣可以排開更多的水,產生足夠的浮力來承載貨物。例如,大型集裝箱貨船,其底部寬闊,能保證在裝載數千個集裝箱后仍能浮在水面上。一般把較重的貨物放在底部,這樣可以降低船的重心。客船浮力要求客船要承載眾多乘客和各種生活設施等,同樣需要足夠的浮力??痛捏w積也比較大,其設計會充分利用船身的空間來增大排水體積。一些大型豪華客船采用多層結構,不但增加了載客量,也增大了船整體的體積,從而保證浮力。像泰坦尼克號這樣的大型客輪,其巨大的船體能夠排開大量的海水,產生足夠的浮力來承載乘客、船員以及船上的各種設施。客船的船身通常比較修長,并且有一定的寬度。這種形狀可以減少船在航行時受到的波浪沖擊力,保持較好的穩定性。客船軍艦浮力要求軍艦需要搭載各種武器裝備、彈藥、人員等,對浮力要求也很高。軍艦的體積根據其用途和級別有所不同,但一般都會通過合理的外形設計來增大浮力。例如,驅逐艦和護衛艦等水面艦艇通常有較大的水線面面積,能排開足夠的水產生浮力。一些大型航母更是體積巨大,通過其龐大的艦體排開海水來提供浮力,以承載艦載機、燃料、彈藥等眾多物資。軍艦的船底一般設計為尖底或 V 形底,這種設計可以減少在高速航行時的阻力,同時也有助于提高穩定性。軍艦知識點三:古代造船技術的發展歷程遠古時期 - 獨木舟商周時期 - 木板船秦漢時期 - 樓船古代造船技術的后續發展利用自然界中的樹木來制作水上交通工具。獨木舟是我國古代造船技術的最初形態即木板拼接技術。人們學會了用木板來拼接船身,不再局限于獨木舟的單一木材形式樓船具有多層建筑結構,一般有三層甚至更多。造船工匠通過加強船底龍骨和船舷的結構,使用更粗壯的木材和更復雜的連接方式來保證船身的穩固秦漢之后,我國古代造船技術在之前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在船舶的動力方面,除了傳統的人力劃槳和帆船技術的不斷改進外,還出現了輪槳船等新的動力形式鄭和下西洋的壯舉鄭和船隊模型圖鄭和率領船隊從 1405 年開始,至 1433 年結束,在這近 30 年的時間里,前后共進行了 7 次下西洋的航海壯舉,每次航行間隔時間不定,基本是數年一次,足跡遍布東南亞、南亞、西亞乃至非洲東海岸的眾多國家和地區。鄭和船隊規模龐大,每次出海的船只數量眾多,船只加起來一般有 200 多艘整個船隊的人員構成十分復雜,人數眾多,每次航行的人員總數可達 27000 多人,涵蓋了各個行業人員,分工細致明確,保障在遠洋航行期間正常運轉水密隔艙技術:當船身某一處破損進水時,由于水只會進入破損的那個隔艙,其他隔艙依然保持浮力,不會使整艘船迅速下沉,從而保證了船舶在海上航行的安全性知識點四:船舶設計與浮力實踐查閱資料,了解不同類型船舶的設計特點及其對浮力等知識的應用。選擇一個參考樣例,做一艘有動力的小船,綜合考慮船體造型、材料選取、驅動裝置等方面。在制作小船時,可以先設計草圖,考慮如何利用所學的浮力知識保證小船漂浮選擇合適的材料(如輕質木材、塑料泡沫等),并思考如何安裝驅動裝置(如電動馬達、橡皮筋動力等)讓小船能夠航行。在制作過程中,要注意安全,如謹慎使用工具,用完后小心收放。小組討論在了解我國古代造船與航海成就的過程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這些成就與我們今天所學的物理知識有哪些聯系?對于制作有動力的小船,你有什么初步的想法和計劃?在設計和制作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如何用物理知識來解決?一、浮力原理二、船舶設計中的浮力應用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力,這個力叫做浮力三、古代造船技術的發展歷程獨木舟后續發展貨船四、船舶設計與浮力實踐F 浮 = G 排 = ρ 液 gV 排客船軍艦木板船樓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