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青樹下的小學(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正確書寫“絨”字。 2.能和同學交流課文中有新鮮感的句子。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畫面感。 4. 能寫好一個場景,用上新鮮感的句子,寫出畫面感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的學習生活,讀出畫面感。 2.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一、 課前交流 引入課題 1.早就聽說三(8)班的孩子個個聰明、活潑、上課積極舉手言,今天有沒有信心和老師一起上好這堂課呢? 2. 請大家把課題讀一讀。 二、資料了解少數民族 感知新鮮感、畫面感 1.課前,同學們搜集了很多少數民族的資料,有沒有信心挑戰一下?好,下面請大家根據我提供的信息:猜猜我是哪個民族? 2.師介紹資料,學生猜(傣族)。 3.出示少數民族圖:看看這些少數民族的穿戴顏色,用一個書上第一自然段的詞你會怎么形容?(鮮艷、絢麗多彩)(1)這兩個詞我們第一次接觸,可以稱為新鮮感的詞。(2)看圖讀讀這兩個詞。(3)讀后腦子里出現了什么畫面?(4)小結:這就是邊讀邊想象畫面,也是讀出畫面感。 三、簡介學校 梳理場景 1.喜歡這些少數民族的孩子嗎? 2.聽,她來了。(卡通阿昌族女孩動畫錄音:簡單介紹大青樹下的小學。) 3.(卡通阿昌族女孩動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發現我們學校有什么特別之處呢?(大青樹、銅鐘……上學路上、到校、上課、下課等不同)。是呀,這些剛才匯報的詞句我們都是第一次接觸,感覺很新鮮,都可以稱為新鮮感的詞句。 4.課文一共分了四個場景來寫大青樹下的小學,是哪四個?(上學路上、到校、上課、下課)分別在文中的哪幾個自然段?(1、3自然段) 四、感受畫面 品讀新鮮感的句子 (一)第一自然段:(上學路上、來到學校) 1.上學路上:(1)誰來讀一讀。(2)思考:同學們從哪些地方來到學校?(3)匯報:山坡上,坪壩里,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 2.學習“絨”字。(1)字音、字形:讀準翹舌音,甲骨文漢字的和絨對比,找相似之處。形聲字“絞絲旁”代表細如絲。右邊的“戎”穿盔甲拿兵器的民族。整個字代表這個民族很多毛。(2)組詞。(3)指導書寫:正確的姿勢、關鍵筆畫:“撇”。(4)評價。(5)把字放入句子,正確的讀一讀。 畫面和地方建立聯系:給地方選擇合適的畫面。 4.讀句子邊讀邊想象畫面。 5.來到學校場景:(1)出示句子。指名讀一讀。(2)思考:寫了哪些事情?(3)指名匯報:同學們向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6.說畫面:腦子里仿佛出現了什么畫面? 7.邊讀邊想畫面:體會同學們到校后開心的心情。 8.觀察對比,找出新鮮感句式:上學路上和到校后的兩個句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用一個詞把不同的事情連起來。)這樣的句式我們第一次接觸,稱為新鮮感的句子,也叫排比句式。 9.說說我們的學校:用上新鮮感的句式 (二)第三自然段(上課、下課) 1.上課場景:(出示句子)讀一讀。 2.學習單一:同桌合作完成 3.展示學生完成情況,指名匯報。 4.討論:樹枝、鳥兒、蝴蝶、猴子寫在這兒的作用。(為了突出孩子們上課的安靜)這種用景物的表現襯托人物活動也第一次接觸,也是新鮮感的句子。 5.讀一讀,讀出畫面感。 6.下課了情景:出示句子,指名讀。思考:下課有哪些活動? (指名匯報) 7.出示視頻,感受下課熱鬧畫面。他們下課真(熱鬧) 8.讀一讀,讀出熱鬧。邊讀邊想象畫面。 五、仿寫,寫出畫面感和用上新鮮感句式 1.小結寫出畫面感和新鮮感的寫法 2.寫寫我們的學校。 (1)我們的學校是什么樣的?同學們在學校里做些什么?選擇一個場景寫一寫。 (2)場景選擇:教室里、操場上、花壇邊、圖書館里、教學樓前、榕樹下…… (3)出示學習單三。學生完成。 地點 1.人或者動物的畫面( ) 2.新鮮感句式( ) 2.指名匯報,指導評價方法。(畫面感一處一顆星,新鮮感的句式一處一顆星) 六、總結 大青樹下的學生雖然來自不同的民族,但是他們共同學習,共同游戲,團結友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