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下13《賣油翁》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文化自信:體會“熟能生巧”的道理,培養謙虛的品質。語言運用:借助工具書和注釋理解課文,積累文言詞語;揣摩關鍵語句,感受文言表達的簡潔之美。思維能力:揣摩語句,掌握運用神態描寫和語言描寫突出表現人物形象的寫作手法,抓住細節把握人物形象。審美創造:體會小故事中蘊含的大道理、大智慧,從中獲得啟發。【教學重難點】理解文言句意,品讀關鍵詞句,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態度,品味蘊含的道理。【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在歷史的長河中,能工巧匠不計其數,但由于他們大多處于社會的底層,不僅無人知曉他們的事跡,連名字也不被人所知。大文豪歐陽修筆下的這位其貌不揚卻身懷絕技的老人——賣油翁,就是其中一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這位賣油翁的故事。二、預習檢測1.作者介紹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六一”意為:藏書一萬卷、金石遺文一千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醉翁一人),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韓愈、柳宗元、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代表作有《醉翁亭記》《戲答元珍》等。2.字音檢測自矜 家圃 睨 矢 頷 忿 酌 杓三、初讀感知1.聽讀課文,劃分朗讀節奏。(教師范讀)2.齊讀課文,讀準字音與節奏。3.小組合作,翻譯全文,梳理文章內容。4.抽查重點詞句的翻譯。5.文言詞句積累①通假字(1)但手熟爾(“爾”同“耳”,相當于“罷了”)(2)徐以杓酌油瀝之(“杓”同“勺”,舀東西的器具)②古今異義(1)爾安敢輕吾射(古義:怎么。今義:安全,平安。)(2)因曰(古義:于是,就。今義:原因,因為。)③一詞多義以:以我酌油知之(介詞,憑、靠)以錢覆其口(介詞,用)公亦以此自矜(介詞,因為)而:有賣油翁釋擔而立(連詞,表順承)自錢孔入,而錢不濕(連詞,表轉折)康肅笑而遣之(連詞,表修飾)射:嘗射于家圃(動詞,射箭)爾安敢輕吾射(名詞,射箭的本領)自:公亦以此自矜(代詞,自己)自錢孔入(介詞,從)爾:爾安敢輕吾射(代詞,你)但手熟爾(語氣詞,同“耳”,相當于“罷了”)④詞類活用(1)但微頷之(名詞用作動詞,點頭)(2)吾射不亦精乎(動詞用作名詞,射箭的本領)(3)爾安敢輕吾射(形容詞用作動詞,輕視)⑤文言句式倒裝句:嘗射于家圃狀語后置,正常語序應為“嘗于家圃射”省略句:自錢孔入省略主語“油”,可補充為“(油)自錢孔入”6.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文中的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明確:時間——無;地點——家圃;人物——陳康肅公、賣油翁;起因——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經過——陳康肅公憤怒質問,賣油翁淡定示范;結果——康肅笑而遣之。7.請同學們復述課文,盡量做到既貼近原文,又生動形象。(先組內復述,再派代表全班展示)預設:陳堯咨射箭本領高超,他自己也以此為傲。一天,陳堯咨在自家園子里練習射箭時,有一個賣油翁在一旁斜著眼觀看,對陳堯咨十中八九的射箭技術只是微微點頭。陳堯咨對此很不高興,就質問賣油翁。賣油翁說射箭命中率高只不過是技法熟練罷了,引得陳堯咨勃然大怒。于是,賣油翁便向他演示了酌油技藝,陳堯咨看完后笑著打發他走了。8.反復朗讀課文,熟讀成誦。五、布置作業1.在積累本上積累文言詞句。2.熟讀課文,欣賞文中兩個人物。第二課時一、課程導入古代“六藝”指的是什么?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禮節,音樂,射騎技術,駕馭馬車的技術,書法,算數。今天我們所學習的《賣油翁》一文中,就有一個射箭非常厲害的人——陳堯咨,他的箭術當世無雙,令人稱絕。但是,有個賣油的老翁卻認為“無他,但手熟爾”,到底怎么回事呢?我們這節課,繼續學習歐陽修的《賣油翁》一文,品讀這兩個人物形象。二、品析人物形象1.自由朗讀課文,說說賣油翁對陳堯咨的箭術持什么態度,陳堯咨對待賣油翁的態度前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其原因是什么?明確:①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②“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這兩句責問,顯然是賣油翁的態度激怒了陳堯咨。因為賣油翁對他射箭“睨之”“但微頷之”的態度讓陳堯咨感覺受到了侮辱。“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從“忿然”可以看出陳堯咨已經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怒形于色,并用更為強烈的句式怒斥。這一句不僅充滿了傲慢,更顯現出他的暴躁。因為賣油翁又說“無他,但手熟爾”,賣油翁對陳堯咨的技藝不加贊賞,已使對方出乎意料;而且還進一步加以藐視,最終完全激怒他。“康肅笑而遣之”。說明陳堯咨對賣油翁以杓酌油“自錢孔入,而錢不濕”的技藝感到佩服。2.補充資料陳堯咨:據《宋史》記載,陳堯咨于宋真宗咸平三年舉進士第一,曾任龍圖閣直學士、尚書工部郎中等職。“工隸書。善射,嘗以錢為的,一發貫其中。” 可見陳堯咨才智過人,文武雙全。“康肅”是朝廷根據陳堯咨生前事跡與品德授予他的謚號。作者以“陳康肅公”稱陳堯咨,一是表達尊敬,二是表明陳堯咨已經去世。賣油翁:以賣油維持生計,走街串巷招攬生意的商販。3.結合課文內容及補充資料,細細揣摩人物說話時的心理、態度,思考用怎樣的神態、語氣、動作才能反映其心理和態度,然后補寫在下面的括號里。康肅公(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賣油翁( ):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公( ):爾安敢輕吾射!賣油翁( ):以我酌油知之。賣油翁( ):我亦無他,惟手熟爾。4.分角色演讀課文,思考:陳堯咨和賣油翁分別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在文中找出具體句子進行分析。明確:①陳堯咨:箭術高超、自負傲慢、性格暴躁、知錯就改。(充滿自信、意志堅韌、知錯就改)②賣油翁:酌油技術高超、從容淡定。(自負、自得、自以為是)小結:通過對關鍵詞句的品讀,可以準確深入地把握人物的心理、態度。同時,在品讀關鍵詞句時,可以進行合理的想象。三、讀懂故事意蘊1.高超的箭法真的能等同于往壺里灌油嗎?好的箭法真的只是手熟而已嗎?再讀課文,談談你的看法。明確:高超的箭法不單需要刻苦的訓練,還需要有過人的天賦和才能,所以好箭法不僅是手熟而已。2.陳堯咨和賣油翁都算得上是身懷絕技,你認為他們成功的經驗是什么?明確:熟能生巧。3.通過這個小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啟發?明確:①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長處也沒有驕傲自滿的必要。②山外有山,人外有人。③正確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優點。④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⑤驕傲自大、不可一世者往往遭人輕視。⑥智者超然物外。……小結:文中兩個人物都身懷絕技,其本領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經過勤奮練習才能獲得的。我們青少年精力充沛,只要肯下功夫,鉆一門學問,經過長期不懈地努力,一定會熟練掌握它,并應用自如的。四、拓展延伸《賣油翁》原文結尾還有這樣一句話“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這句話在選入教材時被刪掉了。你認為是否應該刪去?為什么?(言之有理即可)補充故事:庖丁解牛:一個名叫丁的廚師,向梁惠王講解解剖牛的技巧,闡述了面對復雜多變的事物,只要掌握了事物的規律,再反復地實踐,便能夠運用自如、得心應手,成為這方面的專家的道理。輪扁斫輪:一個叫輪扁的手藝人,他在制作車輪時看見齊桓公在專心致志地讀書,于是大發感慨。他說,自己的手藝不是從書本中得來的,也沒辦法教給自己的兒子,而是通過多年不斷練習,才像現在這樣得心應手的。君主讀書也是一樣的,不親身去體會,而只是一味地去讀那些已經死去的圣賢人的書,是沒有多大幫助的。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射箭、酌油和庖丁解牛輪扁斫輪的道理是一樣的。五、總結本文以次要人物陳堯咨開頭和結尾,襯托了主要人物賣油翁,突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本文故事雖然短小,卻蘊含豐富的人生哲理;情節簡單,但波瀾起伏;文字淺顯,卻韻味無窮。六、布置作業1.熟讀全文,理解文意。2.寫一段評價陳堯咨或賣油翁的文字(不少于100字)。板書設計賣油翁開端:善射箭發展:觀射論之高潮:酌油證之 熟能生巧結局:笑而遣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