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白銀市2024一2025學年度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歷史綜合試卷參考答案道德與法治部分(5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1.B2.A3.D4.D5.C6.D7.D8.D9.A10.C二、主題活動(共30分)11.(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分)(2)①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則運作,政府的各項權力都應該在法治軌道上運行。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且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堅持依法行政。③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每點3分,答出三點即可得9分)(3)①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②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4分)12.(1)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3分)(2)①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共同富裕;②有利于提升西部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獲得感,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關好生活需要:③有利于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實現社會公平正義:④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每點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賦分,共6分)(3)①推動產業創新,改造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②完善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提升發展支撐能力:③出臺優惠政策,吸引和培養各類人才;④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加強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每點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的情賦分,共6分)第1頁·25-11-RCCZ08c·歷史部分(40分)1.D2.C3.A4.A5.B6.B7.D8.C9.(5分)(1)名稱:金字塔。(1分)文明古國:古巴比倫。(1分)社會制度:種姓制度。(1分)(2)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發展。(2分)10.(7分)(1)內容:手工工場。(1分)性質:資本主義性質。(1分)(2)歷史事件:新航路的開辟(或哥倫布“發現”美洲)。(1分)影響:推動了全球農業革命;擴大了農作物的種植區域:促進了人口增長。(1分,答出一點即可)(3)歷史事件:“三角貿易”。(1分)共同影響: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2分,言之有理即可)11.(6分)(1)政治體制:君主立憲制。(1分)變化:議會權力至上,國王統而不治。(1分)(2)法律文獻:1787年美國憲法。(1分)原則:分權制衡。(1分)(3)法律文獻:《人權宜言》。(1分)原則: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1分,答出一點即可)12.(6分)【示例】選擇:文藝復興,工業革命。題目:時代變革·西方現代化。論述:西方現代化歷程,首先是思想層面的變革,然后是制度層面的變革,最后是器物層面的變革。14世紀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提倡人文主義精神,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莫定了思想文化基礎。1?一18世紀,英、美、法等國相繼進行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政治前提。19世紀中期,隨著工業革命的迅速擴展,歐美國家相繼實現工業化。順應時代潮流的變革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推動西方走向現代化。(6分)第2頁·25-11-RCCZ08c·白銀市 2024-2025 學年度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歷史綜合試卷考生注意:本試卷滿分為 150分,考試時間為 150分鐘。所有試題均在答題卡上作答,否則無效。道德與法治部分 (50分)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20分1.國務院總理李強2024年7月22日在天津調研時強調,在深化改革中更好激發動力和活力,特別要在自貿試驗區改革、金融創新發展、新型城鎮化、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方面創新體制機制,突破瓶頸制約。若要報道這一新聞,下面最適合的標題是 ( )A.改革開放,建成世界強國 B.改革開放,激發創造活力C.創新發展,提升國際地位 D.突破制約,走向共同富裕2.2024年9月9日至10日,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我國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是因為( )A.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 B.教育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途徑C.我國現階段教育的改革正全面推進 D.發展教育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3.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以下能體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是( )A.政府依法行政,實現司法公平正義 B.民主協商時可以隨意發表意見C.參加民主管理首先考慮個人利益 D.某縣自來水公司舉辦定價聽證會4.2024年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修訂通過,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這表明 ( )A.法治的基本要求是實行善治 B.我國法律體系已經非常完善C.法治要求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D.我國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5.2024年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桐城市六尺巷考察時說,六尺巷承載著中國古人的歷史智慧,要弘揚好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互禮讓、以和為貴,解決好民生問題,化解好社會矛盾,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這是因為 ( )A,中華傳統美德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B.中華傳統美德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引領C.中華傳統美德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力量D.中華傳統美德是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6.漫畫中人物的行為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 ( )A.愛國 B.敬業 C.誠信 D.友善7.《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要求,“十四五"深人攻堅,實現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十五五”鞏固拓展,實現生態環境全面改善;“十六五"整體提升,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建設美麗中國 ( )A.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唯一目標B.應該堅持開發和利用優先、治理為主的方針C.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D.要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8.2024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25年來,澳門經濟蓬勃發展,社會民生事業不斷進步。從幼兒園至高中實現了15年免費教育;長者、嬰幼兒、中小學生、孕婦被納入免費醫療;社會治安狀況連年好轉,成為世界上最安全城市之一。這表明 (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國基本國情 B.社會主義制度在澳門煥發生機與活力C.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 D“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9.“我們來自西藏,在天安門廣場看升旗,特別激動,特別開心,特別感動!"來自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邊境縣赴北京參觀研學的22名學生激動地擠進老師的手機鏡頭高聲喊著。這22名學生的肺腑之言體現了自信的中國人 ( )A.對國家有認同 B.對同胞有愛心 C.對發展有信心 D.對文化有底氣10.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十四億人的共同努力。中國共產黨正以堅強領導和頑強奮斗,激勵全體中華兒女同心共筑中國夢。這表明,實現中國夢必須( )A.堅持中國道路 C. 凝聚中國力量B.弘揚中國精神 D.匯聚中國智慧二、主題活動(共 30 分)11.【全面依法治國】(15 分)2024年6月5日,國務院以“深入貫徹實施國務院組織法,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為主題,進行第八次專題學習。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黨中央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以貫徹實施國務院組織法為契機,進一步增強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工作、解決問題的能力,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1)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什么 (2分)(2)請你為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提兩點建議。(9分)(3)建設法治中國,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做 (4分)12.【推動西部大開發】(15分)2024年4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重慶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一以貫之抓好黨中央推動西部大開發政策舉措的貫徹落實,進一步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提升區域整體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1)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體現了黨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3分)(2)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有何重要意義 (至少答出3點。6分)(3)請你為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出謀劃策。(至少答出3點。6分)歷史部分(40分)一、選擇題(共8小題,每小題2分,共16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伯里克利被稱為“雅典帝國的宙斯”。在他主政時期,雅典達到全盛,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這一時期是A.約公元前 3500年 B.公元前 3100年左右C.公元前 18 世紀 D.公元前5 世紀中后期2.白銀市某校九年級同學準備撰寫有關西歐莊園的研究報告,他可以查閱的資料有A.博物館展出的城市特許狀 B.互聯網上關于金字塔的紀錄片C.一份存放已久的生園法庭記錄 D.圖書館收藏的《一千安一夜》3.公元7世紀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大化改新正式開始。下列對這一變革的解讀正確的是A.加速了日本封建化進程B.嚴重削弱了天皇的權力C.加強了世襲貴族的地位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統治4.右圖所示的人物曾說:“人不能像走獸那樣生活,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他是A.但丁 B.達·芬奇C.拉斐爾 D. 莎士比亞5.右圖所示是1492-1825年拉丁美洲土著人口統計情況。拉丁美洲土著人口銳減的悲劇始于60廣50403020A.迪亞士到達好望角B.哥倫布“發現”新大陸C.達·伽馬到達印度D.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6.攻占巴士底獄的消息傳到凡爾賽宮時,路易十六驚呼:“什么!這是叛亂!”他身邊的一個近臣卻說:“不,陛下,這是革命!”這段對話的歷史背景是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B.法國大革命爆發C.美國獨立戰爭爆發 D.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7.英格蘭中西部有許多煤礦和鐵礦廠,煙囪冒著黑煙,熏黑了建筑物,這一地區因此被稱為“黑色地區”。導致這一現象的是A.黑奴貿易 B.“光榮革命” C. 殖民擴張 D.工業革命8.“馬克思并未將自己限制在理論上和寫作上。在他的一生中,為組織和鼓動工人們,他將知識活動同各種嘗試結合起來。”與1848年馬克思的嘗試”相關聯的是B.參與組建國際工人協會A.在《萊茵報》上發表文章C.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綱領D.移居倫敦撰寫著作《資本論》二、材料解析題(共3小題,第9題5分,第10題7分,第11題6分,共18分)9.(5 分)世界各地區、各民族的人民共同推動了人類文明的交流和發展,創造的文明成就是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羅馬帝國的擴張、阿拉伯帝國的征服……無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絕的重大事件。(1)指出材料一中圖一所示建筑的名稱、圖二所示文明成果所屬的文明古國和圖三所示反映的社會制度。(3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羅馬帝國的擴張、阿拉伯帝國的征服”對東西方文化產生的共同影響。(2分)10.(7分)11-16世紀是整個世界的轉型時期,在這一時期,各方而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下圖反映的是 11-14世紀西歐經濟和社會發展引起的變化。材料二新的農作物也傳到美洲,包括小麥、燕麥和甘蔗……美洲向非洲和歐亞大陸輸出本地農作物,如玉米、馬鈴薯、煙草、西紅柿、甘薯以及南瓜,全世界的農業社會可以獲得更多樣化的農作物,它們可以在最適合的區域內種植。由此帶來的一個影響,就是全球農業革命,這場革命是接下來兩個世紀人口增長的悲礎。-摘編自[美]大衛·克里斯蒂安等《大歷史:虛無與萬物之問》材料三(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①處應填寫的內容是什么 (1分)分析材料中的“新的生產和經營方式”的性質。(1分)(2)指出與材料二中農作物交流相關的歷史事件。(1分)依據材料二,概括農作物交流的影響。(1分)(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歷史事件。(1分)概括上述三則材料中的歷史事件的共同影響。(2分)11.(6分)民主法治推動社會進步。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688年政變雖然沒有內戰那樣激烈,但是卻對英國憲政的演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議會于 1689年通過法案,重中了議會的權力,保證了有產者自治的權利。特別是,它通過事無巨細地列舉君主不應該做的事情,使議會控制了政府的財政大權。--摘編自[美]約翰·梅里曼《歐洲現代史:從文藝復興到現在》材料二 下面是某國國家權力構成示意圖。材料三該宣言提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現。全國公民都有權親身或經由其代表去參與法律的制定。法律對于所有的人,無論是施行保護或處罰都是一樣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該宣言成為法國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被譽為“新制度的誕生證書”--摘編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權利法案》頒布后,英國確立了什么政治體制 (1分)此后,議會和國王之間的權力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1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這種權力結構的確立直接依據的是哪部法律文獻 (1分)該法律文獻依據的原則是什么 (1分)(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宣言"是指哪部法律文獻 (1分)該宣言宣告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1分)三、探究題(共1小題,共6分)12.(6分)實現現代化,既是近代西方,也是近代中國的歷史課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現代化是人類文明長河的最新篇章。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對現代化規律和特征的認識,是制定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理論基礎。一般認為,18世紀的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政治革命是現代化進程的起點。--摘編自何傳啟《第二次現代化--人類文明進程的啟示》結合材料,從下面的史事中任選兩例,以“時代變革·西方現代化”為題,寫一篇10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史論結合,邏輯嚴謹,表述成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政治、歷史綜合答案.pdf 白銀市 2024-2025 學年度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歷史綜合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