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復習點睛】第四單元共三課,第八課為走進文化生活,了解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帶給我們有“喜”也有“憂”,我們要提高辨別不同文化的眼力,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奏響主旋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第九課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我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第十課為文化建設的中心環節,國家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公民個人要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21*cnjy*com【思維導圖】【知識清單】一、走進文化生活(一)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1、原因:(1)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2、文化生活的“喜”與“憂” (1)“喜”的原因: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發展。(2)“憂”的原因:文化市場的自發性和傳媒的商業性提示:1、經濟生活:市場調節失靈2、政治生活:政府的職能2、文化生活:大眾傳媒的作用3、生活與哲學:矛盾分析法(一分為二、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3、要求:(1)國家:加強管理,正確引導。(2)發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①當前人們的文化需求的特點——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②我們所倡導的大眾文化——面向廣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提醒:一般意義上的大眾文化和我們所倡導的大眾文化是不同的。(二)在文化生活中選擇1、落后文化與腐朽文化(1)落后文化含義:各種帶有迷信、愚昧、頹廢、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表現:以傳統習俗表現出來。對其態度:通過科學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2)腐朽文化含義: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功邪教,淫穢色情文化等,都是腐朽文化。危害:腐蝕人們的精神世界、侵蝕民族精神、阻礙先進生產力發展、危害社會主義事業。對其態度:堅決抵制,依法取締。2、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1)大力發展先進文化(2)支持健康有益文化(3)努力改造落后文化(4)堅決抵制腐朽文化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一)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1、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宏偉目標2、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與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路徑和目標的關系。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宏偉目標。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21cnjy.com3、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1)是什么?①內涵:文化自覺,是對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正確把握、對發展文化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文化自信,來自于對時代發展潮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深刻把握,來自于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21·cn·jy·com②表現:對中華文化發展前途充滿信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充滿信心、對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充滿信心。【來源:21·世紀·教育·網】(2)為什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向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前進,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力。為此,需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3)如何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①對中華文化發展前途充滿信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充滿信心、對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充滿信心。②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社會主義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21·世紀*教育網(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1、根本任務: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來源:21cnj*y.co*m】2、原因(必要性+意義)(1)必要性: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客觀需要。精神文明建設也是推動我國各項事業的發展的必然要求。(2)意義:①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②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③有利于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出處:21教育名師】3、主要內容——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1)大力發展教育事業①地位: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②基本要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大力發展科學事業①地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②基本要求:要充分認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大力加強科學基礎設施建設;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堅持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并重,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2·1·c·n·j·y(3)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基本要求: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要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提醒: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是學習的重點,也是重點考點。注重區分二者的關系:文化事業主要由政府主導(需要政府財政的投入),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文化產業參與的主體主要是企業,追求經濟效益,但不能忽視社會效益。4、根本途徑——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1)原因: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也應該是億萬群眾參加文化建設的偉大實踐。 (2)要求:①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立足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要廣泛發動億萬人民積極參加精神文明創建活動。②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身體力行,做新時期中國先進文化的傳播者。 www.21-cn-jy.com三、文化發展的中心環節——思想道德建設(一)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1)核心:為人民服務 (2)原則:集體主義 (3)基本任務: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二)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1、原因(為什么?)(1)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性質和前進方向,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中心環節。(2)對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有重要的意義。(3)道德具有時代性,要求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增添新內容。2、要求(怎么辦?)(1)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1)基本內容: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2)內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3)地位:是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性工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根本標識。(2)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國家:①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③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充分發揮道德模范的榜樣作用,推動學習宣傳思想道德模范常態化。公民(個人):①加強自身的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②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基礎上,不斷改造主觀世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③要腳踏實地、不尚空談、重在行動,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科學文化修養與思想道德修養的關系:提示:良好的科學文化修養,能夠促進思想道德修養;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能夠促進科學文化修養。提醒:個人的科學文化修養越高,思想道德修養未必越高。【易錯點辨析】1、文化生活的“憂”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文化生活的“憂”是文化市場的自發性和傳媒的商業性造成的,而不能將其看成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文化市場問題的出現不在于是否發展市場經濟,而在于市場主體的行為規范、法律意識和有關部門對文化市場監督的力度。2-1-c-n-j-y2、大眾文化與我們所倡導的大眾文化是一樣的。(×)◆大眾文化既有文化的精華,也可能包含庸俗和糟粕的成分,我們所倡導的大眾文化是指面向廣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它強調兩個方面:第一,文化要貼近人民大眾,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第二,文化的內容必須是先進的、健康有益的,而不能是庸俗、低級趣味的。3、流行文化就是主流文化和經典文化(×)◆流行文化未必是主流文化和經典文化。流行文化強調觀眾范圍廣、易于被人們接受;主流文化主要指地位上占主導,有很強的導向性和示范性(當前我國的主流文化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經典文化具有超越時空的永恒性,經典文化可以是流行的,但流行的未必一定是經典的。4、傳統習俗代表的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傳統習俗的形式表現出來,但傳統習俗未必就是落后文化,對待傳統習俗要辯證地看待。5、落后文化與腐朽文化都是有害的,對其態度是一樣的。(×)◆落后文化與腐朽文化都會污染文化環境,危害社會。但對其態度是有區別的。對待落后文化要通過科學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出;對待腐朽文化必須堅決抵制,依法取締。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目標和路徑的關系。(×)◆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路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路徑和目標的關系。7、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是一回事。(×)◆文化事業主要是由政府主導的,弘揚主旋律和中華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不以營利為主要目的,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文化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主要由企業或公司向社會提供文化產品,以營利為主要目的。8、加快發展文化產業,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9、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中心環節。(×)◆思想道德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中心環節。10、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11、一個人的科學文化修養越高,則思想道德修養越高,反之亦然。(×)◆良好的科學文化修養,可以促進思想道德修養,但一個人的科學文化修養越高,思想道德修養未必越高。【常見題型及答題模板】一、怎樣解決文化生活中的低俗化問題?(怎樣克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影響?)1、國家:要加強管理、正確引導;加強文化建設,奏響主旋律;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21教育網2、經營者(文化生產者):增強責任意識和職業道德意識;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3、個人: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樹立法制觀念,提高辨別不同文化的眼力,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典型例題】 材料:近年來,電視娛樂節目越做越多,越多越火,豐富了熒屏,帶來了歡樂。但與此同時,由于過分追求收視率,不少娛樂節目低俗化的傾向十分明顯。低俗化的結果,就是喪失電視節目的文化本性。??(1)材料反映了當前文化生活中的什么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6分)?(2)請你就如何解決文化低俗化現象設計幾條合理化建議。(12分)?(1)①材料反映了當前文化生活中的“喜”與“憂”的現象。(2分)?②原因: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發展帶來了文化生活可喜的現象。但是,文化市場的自發性和傳媒的商業性,使得媒體片面的追求收視率,不顧自身的基本職責,從而引發了令人憂慮的現象。(6分)?(2)①國家對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加強管理,正確引導,發展反映人民利益與呼聲,為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和精神文明。(4分)?②文化生產經營者要遵守職業道德,增強社會責任感,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注重社會效益,生產出人民群眾真正需要的、健康有益的文化產品(4分)?③公民要加強自身思想道德和知識文化修養,提高辨別不同性質文化的眼力,增強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自覺選擇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4分)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1、原因(為什么?)(1)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2)是由我國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和黨的性質宗旨決定的,是由繼承和創新中華優秀歷史文化要求決定的,是由我國文化自身發展規律和人民群眾根本意愿決定的,是由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實需要決定的。(四個決定)2、要求(怎么辦?)(1)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促繁榮。(雙為方向、雙百方針、三貼近原則、重社會效益、重改革)(2)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力。為此,需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3)最重要的是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三、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1、原因(為什么?)①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宏偉目標。②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交融。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③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有利于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④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2、要求(怎么辦?)①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②最重要的是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③關鍵要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④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大力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⑤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典型例題】材料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材料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文化開放水平。(1)運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知識,說明為什么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2)結合材料及所學文化生活知識,說說我國怎樣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1)①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②這個道路是由我國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和黨的性質決定的;是由繼承和創新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的要求決定的;是由我國文化自身發展規律和人民群眾的根本意愿決定的;是由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實需要決定的。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實現中華文化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2)①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促繁榮。(4分)②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關鍵是增強全民族的文化創造活力。需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4分)③要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2分)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求(措施)1、原因(為什么?)(1)必要性: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客觀需要。精神文明建設也是推動我國各項事業的發展的必然要求。(2)意義:①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②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③有利于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版權所有:21教育】2、要求(怎么辦?)①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②大力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③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形成良好社會風尚。④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⑤加強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④和⑤都是從思想道德角度分析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區別在于:其中④從國家角度分析,⑤是從公民角度分析。)提示:答案的要點為——根本任務+主要內容+根本途徑+核心價值+道德建設五、加強思想道德建設1、原因(為什么?)①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性質和前進方向,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中心環節。②對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有重要的意義。③道德具有時代性,要求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增添新內容。2、要求(怎么辦?)國家:①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③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充分發揮道德模范的榜樣作用,推動學習宣傳思想道德模范常態化。個人:①提高科學文化修養與思想道德修養,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②不斷改造主觀世界,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逐步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③要腳踏實地、不尚空談、重在行動、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典型例題】材料:當前,受經濟利益、多元思想、多元文化的影響,社會出現了一些道德危機和道德焦慮,面對跌倒的老人無人敢扶,軋傷了的孩子無人敢救;做了好事反成肇事者,見義勇為反而走上被告席……但也應當看到,這只是社會的個別行為和少數現象。近來,無私救助溺水者的“最美女護士”、用雙臂撐起墜樓男孩生命的四位“最美農民工”,為孩子教育而奉獻青春的“最美鄉村老師”、盡職盡孝的“最美母親”……他們的行為激發了社會向善的力量,讓生活變得溫度明亮。 21*cnjy*com運用“文化發展的中心環節”的相關知識,結合自身實際談談青年學生應如何提升思想道德素質。①青年學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基礎上,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②青年學生要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學習道德模范身上體現出來的傳統美德與時代氣息,并發揚光大。③青年學生要自覺投身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創建活動中,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努力改造主觀世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④青年學生要腳踏實地,重在行動,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六、如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①關鍵在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指導思想)②要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③要立足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發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長處,不斷創新。(文化創新)www-2-1-cnjy-com④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主體作用)⑤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不斷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體制保證)⑥增強全民族的文化創造活力,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自覺自信)【典型例題】材料:廣東省全面推進文化強省建設,把2014年作為基層文化設施建設的“攻堅年”,撥款新建美術館等三館,供免費使用;作為群眾性文化活動的“豐收年”,舉辦“開心廣場、百姓舞臺”等群眾性文化活動;作為文藝創作生產的“提升年”,發揮其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吸引力;同時,還圍繞“廣東精神”,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的專項治理。?請運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相關知識,分析材料中文化強省的做法。(14分)①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體現在撥款新建三館免費使用。(3分)②發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開展多種形式的精神文明活動,體現在大力開展群眾性活動,滿足人民的文化需求。(3分)?③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凝魂聚氣的基礎工程,體現在發揮統一思想,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4分)?④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提高人們的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體現在圍繞廣東精神,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4分)【典型例題】材料: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講話。一石激起千層浪,總書記對當前文化藝術工作的高度重視,振奮人心,又引人思索。習總書記指出,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從這樣的高度認識文藝的地位和作用,認識自己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結合材料,請從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角度談談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10分)①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和繁榮,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2分)②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用優秀作品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凝聚中國力量;(2分)③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融入到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歷史洪流中;(2分)④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立足實踐,服務群眾,參與各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2分)⑤加強自身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通過各種形式,積極宣傳、引領全社會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分)第四單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答題萬能模板文化生活第四單元內容較多,知識內部關聯性較強,顯得體系凌亂,極易混淆,難以掌握,綜合性主觀性試題常常難以下手。針對這種情況,可以把整個第四單元的核心知識整理成答題要點進行理解記憶: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國家:①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②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③發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④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增強全民族的文化創造活力。⑤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大力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個人:①提高辨別不同性質文化的眼力,增強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③積極參加精神文明創建活動。④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⑤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⑥要腳踏實地、不尚空談、重在行動、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答題時注意:(1)問題考查的主體——國家/個人/國家和個人(2)設問的類型——為什么/怎么辦(3)結合材料問題,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組織答案(4)選取最佳角度,不宜過多羅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