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語文+科學”跨學科作業設計一、作業類型課時作業二、適用章節部編版 語文 二年級 上冊《植物媽媽有辦法》三、作業設計依據【課標要求】閱讀與鑒賞: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他人交流。表達與交流:1.學說普通話,逐步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有表達交流的自信心。2.能認真聽他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聽故事、看影視作品,能復述大意和自己感興趣的情節。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積極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梳理與探究:觀察大自然,熱心參加校園、社區活動,積累活動體驗。結合語文學習,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整理、表達自己在活動中的見聞和想法。【學情分析】二年級學生對植物的生長和傳播方式有好奇心,但可能缺乏對植物學知識的系統認識。學生具備基本的觀察能力,但需要引導才得以進行系統的科學觀察。【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分析】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語感;具有正確、規范運用語言文字的意識和能力,能在具體語境中有效交流溝通。思維具有一定的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批判性。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創新,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四、作業設計目標通過科學實驗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植物的生長和傳播方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新思維,激發對科學的興趣。五、預估時長15分鐘六、作業內容及設計意圖項目主題:模擬植物的傳播材料準備:輕質球、羽毛、小傘、風筒。操作步驟:1.制作簡易的種子傳播模型,如用輕質球模擬蒲公英種子,用小傘模擬帶翅的種子。2.使用風筒模擬風力,觀察種子的傳播方式。3.討論不同植物種子的傳播策略。4.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呈現實驗內容,在班級中展示。設計意圖:學生能夠通過實驗和觀察,直觀地理解植物的傳播方式。七、答案要點及評價反饋預設實驗設計合理,實驗報告內容完整,能體現對植物種子傳播方式的深入理解和創新思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