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二單元 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第5課 應對自然災害第二課時教 學 目 標學習目標:了解我國應對自然災害采取的各種措施,認識到自然災害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或減輕的。樹立保護地球的責任感, 加強防災避險的意識。進一步養成保護環境的行為與習慣。提高在自然災害面前的自教、 自護能力。學習不屈的抗災精神, 用行動共同保護地球, 預防、 減少自然災害。學習重點:進一步養成保護環境的行為與習慣。提高在自然災害面前的自教、 自護能力。學習難點:樹立保護地球的責任感, 加強防災避險的意識。新課導入具備防災避險的意識、自救自護的知識和能力,可以預防自然災害的發生,減輕其帶來的損失。1. 防御自然災害活動園你有避險意識嗎?仔細閱讀下面的圖片與文字,你認為哪些做法是正確的?哪些做法是錯誤的?對于錯誤的行為,說一說錯在哪里,應該怎么做。雷雨交加時,在大樹下避雨。山區山洪、泥石流的高發期,在山區露營時,選擇在山谷扎營。XX活動園你有避險意識嗎?當地震發生時,如果條件允許,及時、有序地撤到安全空曠的地帶;如果不能及時撤離,暫時躲在小房間的墻角,護住頭部。當泥石流發生時,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動方向的山坡上跑。√√1. 防御自然災害活動園·先找來校園平面圖,作為參考。·然后,和小組同學一起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設計圖例,在圖上做出標注。·最后,將合理的逃生路線標注在圖上。畫一幅校園逃生圖校園逃生圖借助逃生圖安全撤離災害地,能夠減輕其帶來的損失。防御自然災害知識窗增強防災避險意識、自救自護的知識和能力,可以預防自然災害的發生,減輕其帶來的損失。閱讀角讀懂常見的自然災害預警信息2007年6月11日,中國氣象局公布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辦法》對各類氣象災害預警信號進行了規定。預警信號的級別依據氣象災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一般劃分為四級:一般、較重、嚴重和特別嚴重,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同時以中英文標識。一般較重嚴重特別嚴重我國“風云四號”氣象衛星成功發射,有助于提升國家對災害天氣的監控和預警能力。為了防止洪水泛濫,我國修建了很多防洪堤壩。2. 運用智慧防災減災為了減輕自然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危害,我國不僅建立了氣象、海洋、地質及生物等災害的監測、預警系統,還建設了牢固的防災減災工程。2. 運用智慧防災減災為了防御自然災害,科技工作者正在不斷研究、發明各種抗災技術。汽車里裝有彈簧減震器,這樣我們坐在汽車里就會感覺舒適一些。現在,人們已把彈簧減震器用在了地震多發地區的建筑里,減緩地震對建筑物的破壞。運用科技防災減災面對自然災害,人們不斷探尋科學、有效的方法抗擊災害,從而提高抗災能力。2. 運用智慧防災減災在人類防御自然災害的過程中,法律是約束人們的行為、減少自然災害危害的重要手段。運用法律防災減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第三十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侵占、毀損水庫大壩、堤防、水閘、護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設施以及防汛備用的器材、物料等。3. 不屈的抗災精神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后,全國人民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共同應對災難。在抗災救災過程中,留下了許多感人的畫面。解放軍和武警官兵晝夜兼程奔赴災區,奮力拼搏,營救生命。官兵們冒著余震的危險,組成一條生命通道,輪流托舉著被固定在簡易擔架上的幸存者,直至其平安脫險。3.不屈的抗災精神救援人員以執著的信念和令人感動的愛,拯救生命,創造出一個個超越生理極限的人間奇跡。一批批救災物資、一筆筆捐款、一袋袋血液,凝聚著全國人民對災區人民的牽掛,讓災區人民感受到了溫暖和力量。抗災精神自然災害始終伴隨著人類的生活,人類也一直在與自然災害進行著斗爭。正是在這一過程中,人們形成了不屈不撓、團結互助的抗災精神。知識窗活動園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在中國汶川發生了8級大地震。5·12汶川地震嚴重破壞地區超過10萬平方千米,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經國務院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5·12汶川大地震抗災救災的故事汶川地震時,唐山13名志愿者來到災區,用最簡單的方法——鐵錘砸、鋼釬撬、雙手刨,不斷尋找幸存者。他們與解放軍、武警戰士一起,救出25名幸存者,刨出近60具遇難者遺體。在災情最嚴重的北川縣,有一名從廢墟里爬出來的幸存者,在這次地震中失去了15個親人,他強忍著悲痛,堅持救人,從廢墟里刨出10名幸存者。一天中午,一個募捐點來了一位頭發花白、衣衫襤褸的老人。他在宣傳牌前看了一會兒,雙手顫抖地從口袋里掏出五元錢,放進募捐箱,念叨了一句:“為災區人民……”下午,老人再一次出現。這次,他捐出了100元?!盀膮^的人比我更困難!”“我上午就想多捐一點,但錢太零碎了……”原來,他中午到銀行把零錢兌換成了整錢。3.不屈的抗災精神形成減災共同體盡管自然災害還會發生,但是我們會盡最大的力量,全國上下形成減災共同體,共同預防、減少自然災害對我們的傷害。知識窗自然災害始終伴隨著人類的生活,人類也一直在與自然災害進行斗爭。我們要樹立防災避險意識,學習必要的防災避險知識,以避免或減少災害造成的傷害。課 堂 小 結第5課 應對自然災害第二課時1.防御自然災害2. 運用智慧防災減災3.不屈的抗災精神課堂練習1.具備( )的意識、( )的知識和能力,可以預 防自然災害的發生,減輕其帶來的損失。2.自然災害始終伴隨著人類生活,在與自然災害斗爭的過程中,人們形成了( ),( )的抗災精神。3.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后,全國人民發揚一方有難,( )的精神共同應對災難。填 空 題防災避險自救自護不屈不撓團結互助八方支援課堂練習1、 以下做法錯誤的是( )。①雷雨交加時,在大樹下避雨。②山區山洪、泥石流的高發期,在山區露營時,選擇在山谷扎營。③當地需發生時,如果不能及時撤離,暫時躲在小房間的墻角,護住頭部。④當泥石流發生時,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動的方向的山坡上跑。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C單 項 選 擇 題課堂練習2、自然災害始終伴隨著人類的生活,人類也一直在與自然災害進行著斗爭,形成了不屈不撓、團結互助的( )。A.航天精神B.抗災精神C.雷鋒精神B單 項 選 擇 題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