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下13賣油翁 知識清單賣油翁【宋】 歐陽修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hàn)之。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一、文學常識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記》《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等。《賣油翁》選自《歸田錄》是歐陽修晚年寫的筆記小說,《歸田錄》的故事短小精悍,內容以日常生活為主。二、【譯文】康肅公陳堯咨擅長射箭,當世沒有第二個人可與之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他曾經在自己家的園子里射箭,有個賣油翁放下擔子站在一旁,斜著眼睛看了很久都沒有離開。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對他微微點頭。陳堯咨問道:“你也懂得射箭嗎?難道我射箭的技術不精湛嗎?”老翁說:“沒有別的(奧妙),只是手法技藝熟練罷了。”陳堯咨氣憤地說:“你怎么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賣油翁說:“憑我倒油(的經驗)知道這個道理。”于是拿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用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通過錢孔注入葫蘆,油從銅錢的孔中穿進去,卻沒有沾濕銅錢。賣油翁于是說:“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是手法技藝熟練罷了。”康肅公只好笑著讓他走了。三、文言字詞:1、重點字詞:【善射】擅長射箭。【自矜】自夸。【圃】園子。【釋擔】放下擔子。釋,放下【睨】斜著眼看。【但微領(hàn)之】頷,點頭【汝】人稱代詞,你。【無他】沒有別的(奧妙)【但手熟爾】熟,熟練。爾,同“耳”,相當于“罷了”。【忿(fèn)然】氣憤的樣子。然,表示的樣子”【安】怎么。【輕吾射】輕,輕視。【以我酌(zhuó)油知之】以,憑、靠。酌,這里指倒人,后面的“酌”是“舀取”的意思。之,指射箭是憑手熟的道理。【覆】蓋。【徐】慢慢地。【杓】同“勺”【瀝】這里指把油通過錢孔注入葫蘆【笑而遣之】遣,打發。2、通假字但手熟爾: “爾”同“耳”,相當于“罷了”徐以杓酌油瀝之 : “杓”同“勺”,勺子3、古今異義爾安敢輕吾射: 古義:怎么。今義:安定但微頷之: 古義:只。今義:但是嘗射于家圃: 古義:曾經。今義:品嘗睨之久而不去: 古義:離開。今義:到某地4、一詞多義:爾但手熟爾 (語氣詞,同“耳”,相當于“罷了”) 爾安敢輕吾射(代詞,你)自公亦以此自矜(代詞,自己)自錢孔入(介詞,從)以以我酌油知之(介詞,憑、靠)以錢覆其口(介詞,拿、用)而有賣油翁釋擔而立 (連詞,表順承) 自錢孔入,而錢不濕(連詞,表轉折,相當于“卻”“但是”)康肅笑而遣之 (連詞,表修飾)之以我酌油知之 (代詞,它,指這個道理)徐以杓酌油瀝之(代詞,它,指葫蘆)康肅笑而遣之 (代詞,他,指賣油翁)四、重要問題梳理;1、陳堯咨和賣油翁分別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在文中找出具體句子進行分析。賣油翁:A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神態描寫,“睨之”寫出了賣油翁對陳堯咨的射技不屑一顧的神態。b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動作描寫,準確生動地寫出了賣油翁嫻熟的酌油技藝。c我亦無他,惟手熟爾。語言描寫,淡然的語氣,表現了賣油翁謙遜的性格特點。總結:身手不凡、沉穩鎮定、不卑不亢、充滿智慧陳堯咨:a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善射”“當世無雙”突出了他箭術高超;“子衿”一詞突出了他恃才傲物的性格特點。b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反問句,表現了陳堯咨傲慢無禮、暴躁的性格特點。c康肅笑而遣之。神態描寫、動作描寫,反應了陳堯咨通達爽快的一面。總結:箭術高超、傲慢自負、盛氣凌人、脾氣暴躁、通達爽快2、陳堯咨對待賣油翁的態度前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反感到惱怒再到折服。原因:他看到了賣油翁酌油技術如此純熟,卻并未“以此自矜”。3、陳堯咨最后不得不“笑而遣之”。“笑”字在這里有何深刻含義?“笑”中有會意,有尷尬,也有解嘲。賣油翁的“酌油”讓他頓悟,熟練是掌握任何技藝并達到高水平的訣竅,陳堯咨贊同賣油翁的說法,以微笑加以肯定。4、文章寫了兩件事,為什么詳寫酌油,略寫射箭?作者詳寫賣油翁酌油,是為了用具體事實證明熟能生巧的道理,突出賣油翁技藝的高超,而對陳堯咨的射技只是一筆帶過,以次要人物陳堯咨開頭和結尾,都是為了襯托賣油翁。5、啟示:a說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任何事情,只要反復練習,就可以達到精妙的地步。同時告誡人們,即使有長處也不能過分驕傲。b勤能補拙五、主旨:文章通過講述陳堯咨和賣油翁的對話和賣油翁酌油的故事,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時也含蓄地告訴人們:即使有長處也不能驕傲自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