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下第二單元基礎知識點5.《黃河頌》/光未然【字音字形】巔diān 劈pī 氣魄qì pò 狂瀾kuáng lán 濁流zhuó liú 宛轉wǎn zhuǎn 屏障píng zhàng 哺育bǔ yù 榜樣bǎng yàng 浩浩蕩蕩hào hào dàng dàng 澎湃péng pài 九曲連環jiǔ qū lián huán【詞語解釋】巔:山頂。劈:用刀、斧等砍或由縱面破開氣魄:某人身上或行動上被激發出來的做事的魄力;氣勢。狂瀾:巨大的波浪(文中義);比喻動蕩不定的局勢或猛烈的潮流。濁流:渾濁的水流。宛轉:文中是“輾轉”的意思,指經過了很多地方。屏障:像屏風那樣遮擋著的東西(多指山嶺、島嶼等),泛指遮蔽、阻擋之物(文中義);保護,遮蔽。哺育:喂養;比喻培養。榜樣:作為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浩浩蕩蕩:原形容水勢浩大的樣子(文中義),后形容事物的廣闊壯大,或前進的人流聲勢浩大。(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擊(文中義);形容聲勢浩大,氣勢雄偉。九曲連環:本意指黃河的地理、自然特征(黃河有九個重大的彎)(文中義)。現多形容很曲折、復雜的情況,也可形容河流彎曲。【文學常識】本文選自《黃河大合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0年版)。組詩《黃河大合唱》共八個樂章,文中選取的是第二個樂章。光未然作詞,冼(xiǎn)星海作曲。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張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詩人、文學評論家,作品有組詩《黃河大合唱》《三門峽大合唱》,長篇敘事詩《屈原》等。6.《老山界》/陸定一【字音字形】攀談pān tán 峭壁qiào bì 骨碌gū lu 咀嚼jǔ jué 嗚咽wū yè 督促dū cù 灌輸guàn shū 苛捐雜稅kē juān zá shuì 矗立chù lì 酣然入夢hān rán rù mèng 不可捉摸bù kě zhuō mō 【詞語解釋】攀談:閑談,交談。峭壁:陡直的山崖。骨碌:滾動。咀嚼:用牙齒磨碎食物(文中義);比喻對事物反復體會。嗚咽:低聲哭泣。(流水、絲竹等)發出凄切的聲音(文中義)。督促:監督催促。灌輸:把流水引導到需要水的地方。輸送(知識、思想等)(文中義)。苛捐雜稅:指繁重的賦稅。苛,苛刻、繁重。捐,賦稅。雜,繁雜。(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貶義)酣然入夢:暢快地入睡。不可捉摸:指對人或事物無法猜測和估量。捉摸,揣測,預料(多用于否定式)。(偏正式;作謂語、定語)滿望:十分希望。矗立:高聳地立著。細切:形容聲音細微急促。【文學常識】本文選自《陸定一文集》(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有改動。陸定一(1906—1996),江蘇無錫人,無產階級革命家。7.《誰是最可愛的人》/魏巍【字音字形】摁èn 掰bāi 堅韌jiān rèn 淳樸chún pǔ 謙遜qiān xùn 覆滅fù miè 過癮guò yǐn 豁亮huò liàng 犁耙lí bà 軍隅yú 什shí物【詞語解釋】摁:(用手)按。掰:用手把東西分開或折斷。堅韌:堅固有韌性。淳樸:誠實樸素;敦厚質樸。謙遜:謙虛恭謹;不自大或不虛夸。覆滅:全部被消滅;毀滅。過癮:滿足某種特別深的癖好,泛指滿足愛好。豁亮:寬敞明亮。犁耙:指兩種農業用具,是犁與耙的合稱。什物:指家庭日常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用品。千載萬世:指千秋萬代,形容經歷的時間久遠;歲月長久。永垂不朽:(姓名、事跡、精神等)永遠流傳,不磨滅。奮不顧身:奮勇直前,不顧生命。(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文學常識】本文選自《誰是最可愛的人》(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版)。略有改動。魏巍(1920—2008),本名魏鴻杰,筆名魏巍、紅楊樹,河南鄭州人,中國當代作家、詩人。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東方》,電影小說《紅色的風暴》等。8*.《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字音字形】碾niǎn 誓言shì yán 胸膛xiōng táng 嗥鳴háo míng 山澗shān jiàn 高粱gāo liang 斑斕bān lán 纏繞chán rào 亙古gèn gǔ 默契mò qì 田壟tián lǒng 埋葬mái zàng 鎬頭gǎo tou 土壤tǔ rǎng 禾稻hé dào 豐饒fēng ráo 污穢wū huì 恥辱chǐ rǔ 摯zhì痛 呻吟shēn yín 讕lán語 怪誕guài dàn 轆lù 【詞語解釋】碾:滾動碾磙(gǔn)子等使谷物去皮、破碎,或使其他物體破碎、變平;碾軋(yà)。誓言:宣誓時說的話。胸膛:胸;軀干的一部分,在頸和腹之間。嗥鳴:(野獸)大聲嗥叫。山澗:山間的小水流。高粱: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可供食用,還可釀酒和制淀粉。斑斕:燦爛多彩。纏繞:條狀物回旋地束縛在別的物體上。亙古:整個古代。文中指遠古。默契:雙方的意思沒有明白說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田壟:田間用來分界并蓄水的土埂。田地中種植農作物的壟。埋葬:掩埋尸體;比喻消滅,清除。鎬頭:刨土用的工具。土壤:1.(文中義)地球陸地表面的一層疏松物質,由各種顆粒狀礦物質、有機物質、水分、空氣、微生物等組成,能生長植物。2.比喻適于事物生存發展的環境。禾稻:指稻谷。豐饒:豐裕富饒;豐足充實。污穢:骯臟的東西。不干凈。恥辱:聲譽上所受的損害;可恥的事情。摯痛:誠懇而痛切。標直:筆直。呻吟:指人因痛苦而發出聲音。讕語:沒有根據的話。怪誕:荒誕離奇;古怪。族系:家族世系。文中比喻“我”和土地的血肉聯系。【文學文化常識】本文選自《中國新文學大系1937—1949·散文卷一》(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版)。有改動。端木蕻(hóng)良(1912—1996),原名曹京平,遼寧昌圖人,滿族,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長篇歷史小說集《曹雪芹》等。·北方的大熊,指北方天空的大熊星座。9.《木蘭詩》/《樂府詩集》【字音字形】機杼jī zhù 軍帖tiě 可汗kè hán 鞍韉ān jiān 轡頭pèi tóu 濺濺jiān jiān 燕yān山 啾jiū啾 朔shuò氣 金柝tuò 紅妝zhuāng 霍huò霍 云鬢bìn 【詩詞內容】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①唧唧:嘆息聲。(一說為織布機的聲音。)②當戶織:對著門織布。當,面對,對著。戶,門。③聞:聽見。④機杼聲:織布機發出的聲音。杼,織布的梭子。⑤唯:只。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①何所思:想的是什么。何,什么。這里的“思”和后面的“憶”都是“思慮、思量”的意思。②憶:思慮、思量。③軍帖:軍中的文告。④可汗大點兵:可汗大規模地征兵。⑤軍書十二卷:征兵的名冊很多卷。軍書,軍中的文書,這里指征兵的名冊。十二,表示多數,不是確指。⑥爺:和下文的“阿爺”一樣,都指父親。⑦愿為市鞍馬:愿意為(此)去買鞍馬。為,介詞,為了,其后賓語省略。市,買。鞍馬,泛指馬和馬具。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①市:集市。②旦:早晨。③但:只。④濺濺:水流聲。⑤胡騎:胡人的戰馬。⑥啾啾:鳥獸蟲等的鳴叫聲,這里指馬叫的聲音。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①萬里赴戎機:遠行萬里,投身戰事。戎機,戰事。②關山度若飛:像飛一樣地越過一道道關塞山嶺。度,越過。③朔氣傳金柝: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朔,北方。④鐵衣:鐵甲,古代用鐵片制成的戰衣。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①天子:指上文的“可汗”。②明堂:古代帝王舉行大典的朝堂。③策勛十二轉(zhuǎn):記很大的功。策勛,記功。④賞賜百千強:賞賜很多的財物。強,有余。⑤問所欲:問(木蘭)想要什么。⑥愿馳千里足:希望騎上千里馬。馳,趕馬快跑。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①郭:外城。②扶將:攙扶,扶持。③紅妝:指女子的艷麗裝束。④霍霍:磨刀的聲音。⑤著(zhuó):穿(衣)。⑥云鬢:像云那樣的鬢發,形容好看的頭發。云,名作狀,像云那樣的。⑦帖:同“貼”,(粘貼)。⑧火伴:軍中的同伴。當時規定若干士兵同一個灶吃飯,所以稱“火伴”。后引申為同伴之意,現在多寫作“伙伴”。⑨驚忙:驚訝迷茫。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①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據說,提著兔子的耳朵懸在半空時,雄兔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只眼睛時常瞇著,所以容易辨認。撲朔,動彈。迷離,模糊不清、難以分辨,這里指眼睛瞇著。②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兩兔貼近地面跑,怎能辨別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傍,貼近、靠近。走,跑。安,怎么。【文學文化常識】本文選自《樂府詩集》卷二十五(北宋郭茂倩編,中華書局2017年版)。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合稱為“樂府雙璧”。·可汗,我國古代西北地區民族對最高統治者的稱呼。·黑山,和后文的“燕山”,都是當時北方的山名。·胡,中國古代對北部、西部民族的稱呼。·韉,馬鞍下的墊子。·轡頭,駕馭牲口用的嚼子和韁繩。·金柝,古時軍中白天用來燒飯、夜里用來打更的器具。·轉,勛位每升一級叫一轉。·尚書郎,尚書省的官。尚書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國家政事的機關。·花黃,古代婦女的一種面部裝飾物。【愛國詩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唐·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清·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南宋·陸游《金錯刀行》)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南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南宋·陸游《病起書懷》)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南宋·陸游《示兒》)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末·文天祥《過零丁洋》)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唐·戴叔倫《塞上曲二首·其二》)【批注】一、什么是批注?①圈點批注法固定符號:使用特定的符號(如“·”“〇”“?”等)來標記重要或有疑問的部分。圈點:在文本中標記出重點、難點或深有體會的部分。批注:在圈點的基礎上,寫下對文本內容、結構、寫作手法等方面的評價和感想。②批注的類型注釋:對不認識或難懂的字、詞進行解釋,并指明出處。提要: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脈絡。批語:記錄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的思想、見解、疑問。警語:在發現優美語句、典范引文、重要段落時,提醒自己注意。二、如何做批注?①具體操作步驟標注自然段的序號:為了方便查找和引用。粗讀文本:初步了解文本結構和主要內容。仔細圈點:在閱讀過程中,對細節進行深入標注。精讀文本:全面理解文本,對之前的標注進行補充和修正。②注意事項語言簡潔:批注應簡潔明了,避免冗長的描述。真實感受:盡量表達真實的感受和見解,避免過度修飾。多次閱讀:如果計劃多次閱讀同一文本,每次批注可以用不同的筆跡進行,以便于區分。三、批注的技巧①闡釋型批注:用批注來闡釋文章的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著重解決讀懂“寫什么”的問題。對詞語的闡釋——勾畫含義深刻的詞語,寫出詞語的本義和在語境中的意義;對句子的理解——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深層含義;對段落的概括——概括段落大意,進而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對主題的把握——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②賞析型批注:用來欣賞分析文章的表達技巧,著重解決讀懂“怎么寫”的問題。詞句——詞語和句子運用的巧妙之處;段落——段落在文章內容和結構中的作用;篇章——整篇文章在構思和表達上的精妙之處。③質疑型批注:用來對原文內容和表達的探究。無論是文章的內容還是表達,對文章進行更深層面的品讀。內容有沒有漏洞?遣詞造句是否準確?有沒有更好的表達?我是作者會怎么寫?……④補充型批注:這種批注要根據原文的主題和思路,補充相應的內容。敘事類文本可以補充人物言行心理,補充故事發生的場景,補充情節的發展變化等。說理性文本,可以補充作者論述的道理,或者補充支撐道理所需的論據等。⑤感想式批注:由讀的內容結合個人閱讀積累和生活閱歷、生長環境等來批注。⑥聯想型批注:閱讀引起聯想,自覺地由文本遷移到文外。“牽課內動課外”。聯想的內容可以是各種形式的,詩歌、文章、圖片、歌曲、視頻等等。例1《老山界》【選段】滿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來了。從山腳向上望,只見火把排成許多“之”字形,一直連到天上,跟星光接起來,分不出是火把還是星星。這真是我生平沒見過的奇觀。【賞析型批注】形象生動地描寫了紅軍夜晚爬山的壯麗景象,既表現了老山界山勢的陡峭和險峻,也表現了紅軍戰士行軍的艱難,而對這景象的贊嘆,更表現了紅軍面對艱險時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質疑型批注】你怎樣理解作者眼中的“奇觀”?這里運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聯想型批注】這種景象,不由讓人想起李白的詩句“手可摘星辰”,但是紅軍戰士可不怕歡聲笑語 動了天上的人。例2《誰是最可愛的人》【選段】親愛的朋友們,當你坐上早晨第一列電車走向工廠的時候,當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時候,當你喝完一杯豆漿,提著書包走向學校的時候,當你安安靜靜坐到辦公桌前計劃這一天工作的時候,當你向孩子嘴里塞著蘋果的時候,當你和愛人悠閑散步的時候,朋友,你是否意識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賞析型批注】聯系祖國人民的幸福生活,揭示志愿軍戰士在朝鮮奮不顧身的原因,抒發對他們的熱情贊美。【質疑型批注】這段文字的內容和人稱與上面有什么不同?運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感想型批注】我們今天的和平安定幸福,正是無數革命先烈流血犧牲換來的,我們一定要珍惜當前的生活,努力學習,不負前輩的期望。例3《木蘭詩》【選段】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質疑型批注】木蘭真的跑遍了四處集市嗎?你在別處見過這種民歌的寫法嗎?【賞析型批注】運用排比、互文的修辭手法,層次分明地鋪陳出木蘭緊張而又周密地準備出征的情形,語言簡潔而靈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