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語文 年級 七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西游記教學目標1.通過尋找神奇地點,體會奇特想象,感知西游路上遇到的困難,體會取經眾人戰勝困難、不懼挑戰的精神。 2.關注人物名號的變化,聚焦人物言行,繪制孫悟空心路圖,發現悟空形象的成長。 3.結合現實生活,理解古典名著的閱讀意義,建立文化自信,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通過具體字詞找出神奇地點的“險”,明確西游神奇地點想象背后是路上的真實磨難,體會取經眾人在西游冒險路上戰勝困難、不懼挑戰的精神。2. 關注悟空稱呼的變化與內心欲望的關聯,繪制悟空心路圖,理解成長是一條不斷超越自我的道路。教學難點: 1. 聚焦行者言行,結合助讀解密心猿,理解成長是一條不斷完善自我的道路。2. 理解古典名著的當代閱讀意義,思考個體的生命修行路。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揭示主線 播放主題曲視頻片段《通天大道寬又闊》,主題曲耳熟能詳,歌詞中“剛翻過了幾座山,又越過了幾條河”引起班級同學的好奇,今天我們由一首歌,看一個字,讀一本書。 展示甲骨文“路”猜測字義。 今天我們從“路”探西游。 【設計意圖:(1)導入運用影音,由耳熟能詳的主題曲入手,減少學生陌生感(2)甲骨文的展示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引出課堂內容,并展示整堂課學習主線——由“路”探西游。】 二、活動一:神奇地點,看西游冒險路 1.依路線圖,說神奇地 請同學們依照手上課前預習完成的西游取經路線圖,結合原文,來說一說你覺得其中特別神奇、讓人印象深刻的地點。 教師示例: 奇山異水 神奇地原文神奇之處 黃風嶺好大圣,讓過風頭,把那風尾抓過來聞了一聞,有些腥氣,道:“果然不是好風!這風的味道不是虎風,定是怪風。斷乎有些蹊蹺。” ——第二十回 黃風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 怪風陣陣 …… …… ……預設: 怪風陣陣——黃風嶺;白骨遍地——白虎嶺;天寒地凍——通天河;烈火焚燒——火焰山;蛛絲纏繞——盤絲洞;鵝毛沉底——流沙河;飲水成胎——子母河…… 【設計意圖:(1)通過各有特色的神奇地點,感受奇特的想象(2)初步感知西游路程,為下一環節“探究險難”做鋪墊。】 2.回顧文本,探究險難 (1)回歸文本,尋文看詞,尋找“險”處。 (2)對照書中的神奇地點,思考想象地點背后可能是什么險難?小組討論,按照自然險難、社會險難、人性險難進行分類梳理。 預設: 自然險難社會險難人性險難黃風嶺——沙塵暴; 子母河——水源中毒; 通天河——寒冷氣候; 流沙河——水深易溺; 盤絲洞、黑風洞、獅駝洞——路上的猛獸蟲蛇小西天——騙子; 觀音院——強盜路匪; 車遲國——部分不歡迎僧人地區五莊觀——貪吃; 女兒國——權力財富的誘惑……明確:奇山異水神奇地的奇特想象背后是取經路上遇到的真實困難。 (3)發現:翻山越嶺西游路是一條戰勝困難的冒險路。 【設計意圖:(1)明確想象背后有取經路上真實困難的影子。(2)體會取經師徒戰勝困難、不怕挑戰的精神。】 三、活動二:人物稱號,畫行者修心路 1.瀏覽目錄,發現稱號 (1)對取經前孫悟空的稱號進行整理,并思考稱號的變化與內心欲望的關聯。 (2)依照稱呼與內心欲望,繪制孫悟空前半條心路——不斷更新目標,超越自我。 【設計意圖:由稱號變化入手,將抽象的超越自我化為具體內心欲望目標的更新,引導學生理解成長是不斷超越自我。】 2.聚焦言行,行者之變 (1)提供三則唐僧責備悟空的材料,結合選文中悟空的言行,分析其形象變化。 預設:在這一條取經路上,孫悟空由桀驁不馴、缺乏同情心逐漸變得尊重他人,學會了自我約束,逐漸有了責任擔當。 (2)完成心路圖“孫行者”部分。 明確齊天大圣失敗與孫行者成功的差別——從好高騖遠到腳踏實地。 “行”=腳踏實地地行走+完善自我地修心 【設計意圖:細讀文本,通過比較悟空在相似情境下具體的言行,分析其形象的改變,繼續完善心路圖。】 3.結合助讀,解密心猿 材料:(1)心猿意馬的解釋 (2)目錄中“心猿”首次出現與最后一次出現的回目 (3)六耳獼猴的出現 【設計意圖:助讀材料幫助搭建學習支架,助力對自主閱讀過程中較為陌生的“心猿”的理解。】 4.補充完成悟空的人生心路圖 【設計意圖:自主動手完成,課堂成果展出,將無形的成長轉化為一個有形的心路圖,從變化中看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成長。】 小結:翻山越嶺西游路是一條戰勝自我的修心路。 四、活動三:古典回聲,思生命修行路 1.思維風暴:假如你是取經師徒之一(孫悟空、唐僧、豬八戒……),你會選擇走上這條取經路嗎?談談你的選擇與理由。 【設計意圖:在之前活動理解路的“險”“難”之后,以文中身份思考路的意義并用自己語言表述,為下一環節“思考個體的生命修行路”做先導。】 2.追問古典名著的當代閱讀意義——思考我們的來路與去路。 古典名著承載著悠久的民族歷史與文化,隱藏著中國人的生命密碼。西游記雖然描繪的是一個神魔世界,但傳達的卻是一種能夠超越時空的對生命道路的領悟。 【設計意圖:由古典名著閱讀走到對個體生命修行道路的思索,發展思維能力,建立文化自信,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 五、自主作業 結合本堂課所學與《西游記》閱讀體驗,思考“西游路”和我們現實生活的內在關聯,寫一段文字闡釋《我的西游路》。 (評價量表見作業練習單。) 【設計意圖:利用話題的延伸討論,建立與文本的聯系,完成讀后寫作任務,達到語言的遷移運用。】 六、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