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賞”愛——立象盡意——九上第一單元學習鑒賞教學設計教材分析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通常設計為“活動探究”單元,以現(xiàn)代詩歌為主要教學內(nèi)容。教材選編的六首新詩,均以描寫自然之景或特定物象為主,來抒發(fā)作者對家國、對人物、對自然、對生命的“愛戀”情懷等。教材編排注重綜合性和實踐性,通過整合閱讀、寫作、口語交際以及資料搜集、活動策劃等項目,形成一個綜合實踐系統(tǒng)。該單元一般包括多首經(jīng)典現(xiàn)代詩歌,如《沁園春·雪》、《周總理,你在哪里》、《我愛這土地》、《鄉(xiāng)愁》、《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和《我看》等,這些詩歌內(nèi)容豐富,手法多樣,這些作品不僅語言優(yōu)美,意境深遠,而且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情懷,能夠幫助學生領(lǐng)略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學情分析九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文學素養(yǎng)和語文基礎(chǔ),能夠閱讀并理解較為復雜的文學作品。在詩歌鑒賞方面,他們通常能夠識別詩歌的基本元素,如標題、作者、詩句等,并對詩歌的主題、意象和情感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在理解詩歌的字面意思方面通常沒有太大問題,但在深入理解詩歌的意象、情感和主題方面可能存在困難。他們可能難以準確把握詩歌中的象征、隱喻等修辭手法,也無法全面理解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在詩歌鑒賞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討論,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疑問。通過互動交流,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詩歌的意象、情感和主題。教師可以通過案例分析、練習訓練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時,也可以教授學生一些鑒賞技巧和方法,如比較閱讀、聯(lián)想想象等,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詩歌鑒賞。核心素養(yǎng)目標1. 自主朗讀詩歌,把握詩歌感情基調(diào);2.涵泳品味,找出每首詩歌中的典型意象,把握詩歌意蘊,培養(yǎng)詩歌鑒賞能力。3.掌握詩歌賞析方法,能運用所學進行詩歌鑒賞重難點:1、涵泳品味,找出每首詩歌中的典型意象,把握詩歌意蘊,培養(yǎng)詩歌鑒賞能力。2、掌握詩歌賞析方法,能運用所學進行詩歌鑒賞教法設計 自主合作探究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上節(jié)課,通過大家不同形式的朗讀訓練,我們已初步領(lǐng)略了詩歌的意蘊之美,這節(jié)課讓我們撐一支長篙,向詩海更深處漫溯!出示目標1、暢游詩海 體悟感情基調(diào)獨立閱讀六首詩,不要參考任何資料,用某個詞語概括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表達你的初讀感受。《沁園春·雪》: 豪邁、雄壯、奔放、激情、昂揚《周總理,你在哪里》: 深沉、 思念、崇敬、愛戴《我愛這土地》: 深沉、 沉郁、厚重、悲壯《鄉(xiāng)愁》: 悵惘、傷感、情意綿長《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愛意融融、溫暖、溫馨、喜悅、充滿希望《我看》: 歡快、禮贊詩人的情感抒發(fā)是需要一定的依托的,這種依托就是意象,接下來讓我們深入文本,看看作者借助哪些意象來抒發(fā)情感的 二、捕捉詩歌意象,領(lǐng)悟詩歌意蘊1、知識點補充 意象: 就是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 意象是飽含詩人感情的人、事、景、物。意境: 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現(xiàn)的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系統(tǒng),及其所誘發(fā)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簡單點理解就是詩歌通過意象所營造出來的氛圍、情境。2、再讀詩歌 找出每首詩歌的意象,并說出他們的特點,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情感 ,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展示課題 意象 意象特點 傳達的感情《沁園春 雪》《周總理,你在哪里》《我愛這土地》《鄉(xiāng)愁》《你是人間四月天》《我看》提示:可以從意象本身的特點去理解,也可以借助意象前邊的修飾語去理解。那么,如何正確選擇意象呢?艾青能不能選用《你是人間的四月 天》 的意象來抒發(fā)對祖國深沉的摯愛 示例: 《我愛這土地》 用闊大的群像來象征受苦受難中的祖國, 表達對祖國摯痛的熱愛;《你是人間的四月 天》 用柔美的、 明亮的、 色彩鮮艷的事物來抒發(fā)對生命的愛和贊頌, 詩中意象太柔美細膩, 不適合表達艾青宏大的強烈的情感。小結(jié):選用的意象要和抒發(fā)的感情一致。抒發(fā)情感借助的具體物象在感彩和意義指向上,要與情感之間有聯(lián)結(jié)點、相似點,二者之間的情味和色彩要協(xié)調(diào)。 這些意象有各自的特點和內(nèi)涵, 包含著詩人獨特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寄托。三、入情入味讀詩歌,體會語言之妙有人說: “詩歌是文學皇冠上的明珠, 是一切藝術(shù)中最崇高 最完美的一種?!巴昝赖脑姼琛?離不開“完美的語言”,遨游詩海找出你認為寫得最妙的詩句, 有感情的讀一讀,再說一說該詩句妙在何處。示例:我認為寫得最妙的詩句是“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妙在詩人僅用簡簡 單單的 8個字, 就賦予了 “山川”和“原野”以動態(tài), 使全詩洋溢著昂揚奮發(fā)的氣勢, 同 時還給讀者留 下了無窮的想象空間 。四、慧眼看詩歌,賞詩歌形式之美剛才我們感受了詩歌的意蘊美,我們也不要忽視了它的形式美。1、分行建構(gòu)是現(xiàn)代詩歌最顯著的形式特征,從中可以感受詩的意味、韻致、節(jié)律。把選段改成一首現(xiàn)代詩,并擬一個題目。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綠芽也密了 ;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使人想起一樣東西——生命。——《散步》 莫懷戚2、詩歌換行還有一種獨特的形態(tài)——跨行,從《你是人間的四月 天》找一個例句進行賞析品味。那輕, 那娉婷,你是,鮮妍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賞析示例:將“鮮妍百花的冠冕你戴著”分行,凸顯詩人的表達,強化“冠冕”的特點,進而增強、讀者對四月天的美的感受。五、詩歌鑒賞知多少通過這節(jié)課,你了解到哪些鑒賞詩歌的方法?A. 讀出節(jié)奏 韻律B. 把握感情基調(diào)C. 分析意象D. 揣摩語言E 發(fā)現(xiàn)形式里的意味F. 想象畫面G. 聯(lián)系創(chuàng)作背景六、課外拓展 詩詞欣賞《雨巷的獨白》細雨輕織著暮色的網(wǎng),巷深處,一盞孤燈搖曳黃。石板路,泛著歲月的涼,每一步回響,是寂寞在輕輕唱。油紙傘下,誰的影子拉長,尋覓著,那遺失在雨中的香。夢回時,花瓣輕觸心房,卻化作一縷,消散在風的方向。詩中的“尋覓”行為,通過哪些具體意象得以體現(xiàn)?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解析:尋覓行為通過雨、巷、燈、影等多個意象得以體現(xiàn),共同指向了詩人內(nèi)心深處對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與對生命意義的深刻思考。結(jié)語希望同學們不僅學會欣賞詩歌,也要學會欣賞這個世界,讓我們的生活如詩如畫!七、作業(yè)設計(一)閱讀下面這首詩,思考在城市的縫隙中,我尋找那一抹綠意,高樓間,僅存的天空,藍得讓人心碎。問題:1、這首詩歌的主要主題是什么?2、詩人通過哪些具體意象來表達這一主題?(二)詩歌原文(節(jié)選):孤獨的夜行者 ,踏著月光編織的路,心中藏著未完的夢,與影子共舞。問題:這首詩歌傳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狀態(tài)?請分析“踏著月光編織的路”這一表述的意象與情感聯(lián)系。(三)詩歌原文(節(jié)選):風,是時間的低語,穿過歲月的長廊,在耳邊輕輕訴說,那些被遺忘的故事。問題:1、分析這首詩的語言特色,包括修辭手法。2、“風,是時間的低語”這一句,在整首詩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