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語言的力量《學習演講詞》第四單元群文閱讀教學設計課文內容分析:“學習演講詞”選取了四篇各有特點的演講詞。《最后一次講演》民主戰士聞一多面對特務拍案而起,即興發揮,慷慨激昂。《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科學家丁肇中在頒獎大會上懇談“中國學生應該怎樣了解自科學”,條分縷析,嚴謹求實。《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計算機專家王選解剖自我,坦誠率真,幽默風趣。《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 25 周年》現代奧運之父顧拜旦高瞻遠矚,總結過去,展望未來。學情分析:本單元是本套教材的第二個活動探究單元,學生已對活動探究的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師可安排學生自學四篇演講詞,再用“群文閱讀”的形式實施單元整體教學,將單元主題進一步聚焦和拓展。核心素養目標:低階目標:1.能正確區分演講和朗誦的不同。理解演講者的觀點。2.能把握演講詞的主要特點。3.能通過賞析語言感受演講詞的不同風格。高階目標:4.能學以致用,撰寫演講稿,并學會即使演講。教學重點:學習四篇演講詞,理解其觀點,感受其風格,獲取有益的啟示,把握演講詞的主要特點。教學難點:體會、分析、鑒賞,比較四篇演講詞的不同風格,把握演講詞這一體裁的普遍特點。活動步驟: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近幾年《超級演說家》、《奇葩說》《開講啦》等節目日益火爆,讓更多的人站在了演講的舞臺上。觀眾因此領略了演講者的風采,感受到演講的魅力。本單元主題——以演講的方式學習演講,如何才能講得鮮明 講得清晰 講得漂亮 為了讓同學們展示自己的風采,開學初學校將要舉辦開學典禮演講比賽,咱班有幸被邀參加,今天將從班中選擇優秀代表去參加演講比賽,請同學們積極參與。二、“講”得鮮明活動:跳讀,抓住演講的觀點師:同學們已經自主學習了本單元的四篇演講詞,演講最重要的特點是針對性。所謂針對性,首先是作者提出的問題是聽眾所關心的問題,要能為聽眾所接受并心悅誠服;其次是要懂得聽眾有不同的對象和不同的層次,為聽眾設計不同的演講內容。任務一、四篇演講詞是在什么場合下講的,針對的對象是誰 示例:【鏈接材料】7 月 15 日,各界人士在云南大學禮堂召開李公樸先生的追悼大會,有特務分子搗亂,聞一多先生抑制不住滿腔怒火,拍案而起,即興演講。《最后一次講演》:在李公樸的追悼會上 針對群眾、特務分子學生查找另三篇演講稿的背景資料,概述:《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在“情系中華”征文活動的頒獎典禮上 針對現場嘉賓《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在北大禮堂 針對青年學子《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 25 周年》:在國際奧委會全體委員會上 針對奧委會成員任務二、演講者各自圍繞什么話題進行演說的 請快速瀏覽,找出演講內容中的主要觀點。示例:《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是圍繞什么中心來展開的 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 中心觀點:大力扶植年輕人。因為本文是作者 198 年 10 月在北京大學的演講,作者面對的是北大的學生們,演講的目的是鼓勵最富創造力的年輕人努力奮斗,早出成果。指導學生在另三篇演講詞中找關鍵句或歸納段意,概述:《最后一次講演》:痛斥反動派的卑劣無恥,表達對民主和平的堅定信念。《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國學生在學習自然科學時應該有格物致知精神。《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 25 周年》: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倡導全民參與奧林匹克運動。篇目 講了什么 講給誰聽 為什么要講《最后一次講演》 對國民黨反動派暗殺李公樸的行為的譴責,指出他們的虛弱本質;贊揚了李公樸為爭取民主和平而英勇獻身的革命精神;希望昆明市民能團結起來,向李公樸和“一二·一”事件中的昆明學生 學習,爭取革命的勝利;最后表明自己愿為正義犧牲的決心。 國民黨反動派、 昆明市民、青 年學生 國民黨特務暗殺了愛國民主人士李公樸先生,并在李公樸先生的追悼會上搗亂。其它三篇,小組合作探究完成篇目 講了什么 講給誰聽 為什么要講《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向青年學生闡明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怎樣才能做到“格物致知”以及“格物致知”精神的意義。 中國學生 在曾經的一段時間里,我國基礎教育的缺點是忽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影響民族的振興和國家的前途。所以演講者根據現代學術的發展和個人經驗教訓,聯系 傳統的文化背景和我國的現狀,闡明了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自然科學《我一生中的重 要抉擇》 明確大力扶植輕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扶植年輕人的一些具體做法,并向年輕人解釋研究和創造的真諦。 青年學生 本文是1998年10月北大方正創始人、61歲的王選先生在北京大學的演講。此次演講,給青年學生樹立了信心,并為其人生選擇提供了指導。《慶祝奧林匹克運 動復25周年》 闡釋了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是自信平和、愉悅與美,并指出奧林匹克精神的教育意 義和另一特點——大眾參與,呼吁分崩離析的世界要繼承和發揚奧林匹克精神。 國際奧委會 全體委員 現代奧委會計劃每四年舉辦一屆,1916年本應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六屆奧運會,卻因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停辦。1919年4月,一戰結束僅5個月,顧拜旦出席了瑞士 洛桑國際奧委會全體委員大會,發表了此次演講,希望借此機會再次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怎樣準備演講詞 錦囊 1:演講詞講究針對性,要充分考慮場合、聽眾的身份、年齡、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以此定演講的內容和語言風格。觀點鮮明,便于聽眾迅速抓住觀點,進入情境。三、“講”得清晰活動:圖表,梳理演講的思路師:講演者不僅要明確“講什么”,還要對“怎么講”了然于胸,在講演時做到思路清晰,條理分明。我們以《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為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梳理演講的思路。這篇演講的主體部分首先提出演講的主題——學習自然科學的中國學生應該怎樣了解自然科學。之后從中國傳統教育引出“格物致知”,并與現代學術關聯起來。在具體分析中,演講者先講傳統教育不重視真正的格物致知,并舉了明代大理論家王陽明的例子;再講現代觀念中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內涵和重要性。談完“格物致知”的精神后,演講者再將目光放到中國學生身上,并以自己在國內和國外的求學科研經歷,特別是受挫的經歷,告誡大家要擺脫傳統教育偏理論輕實驗的缺點,最后,他又從學術研究話題,擴大到如何應對當下的世界環境,提升了演講的現實意義。出示思維導圖學生小組合作,用思維導圖明確三篇演講詞的思路。全班交流。怎樣準備演講詞 錦囊 2:演講詞講究條理性,怎樣才能使演講稿層次清晰 ①反復設問,并根據設問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在結構上環環相扣,層層深入。②用過渡句,或用“首先”、“其次”、“然后”等語詞來區別層次。四、“講”得漂亮活動:旁批,體會演講的風格師:為了達到演講的效果,演講者還要注意與現場聽眾的互動,這四篇演講詞中哪些語句最能打動人心 為什么 請你自選幾處,用旁批的方式來賞析其“動心”之處,體會演講的風格。示例:《最后一次講演》感情強烈,愛憎分明,富有極強的戰斗力和感染力。本文取得這種表達效果的原因是什么 出示語句:你們看著我們人少,沒有力量 告訴你們,我們的力量大得很,強得很!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嗎 明確:運用反問句、加強了肯定的語氣,使感情表達更強烈、更震撼人心。今天,這里有沒有特務 你站出來!是好漢的站出來!你出來講!明確:運用反復的修辭手法,并以感嘆句式,表達了足總和對敵人強烈的譴責和不滿。生討論交流,明確:在講演中,作者使用了較多的感嘆句、設問句和反問句,運用了對比、反復等修辭,在講演中不斷變換人稱,有助于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學生自主探究《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學生獨立完成旁批,交流明確:丁肇中針對中國學生的實際狀況,依據自己對中西方教育的深刻認識,從教育入手,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分析實驗精神對科學研究的重要性,提出我們應具備“格物致知”精神敢于懷疑求真、靠實踐發現事實的真相。語言簡潔、思維嚴密,體現了一位科學家嚴謹求實的風格。學生自主探究《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學生獨立完成旁批,交流明確:王選的演講非常幽默,輕松有趣。因為他在演講中列舉了大量事實,解說自己的兒次重大抉擇,精彩紛呈,深深吸引著廣大聽眾,所以博得了陣陣笑聲和掌聲。學生自主探究《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 25 周年》學生獨立完成旁批,交流明確:演講者的精神境界與自我狀態格外重要。顧拜旦復興奧運會的理想,震撼著聽眾的心靈,這是獲取演講成功的前提。怎樣準備演講詞 錦囊 3:演講稿的要求是“上口入耳”,把長句改成適聽的短句;把倒裝句改為常規句;把聽不明白的文言詞語、成語加以改換或刪去;把單音節詞換成雙音節詞;把生僻的詞換成常用的詞;把容易誤聽的詞換成不易誤聽的詞。五、分析文章特色四篇演講詞各具特色:《最后一次講演》的慷慨激昂、愛憎分明,《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客觀理性、嚴謹求實,《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的親切自然、風趣幽默,《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 25 周年》的高屋建瓴、莊重典雅。這與演講者的身份職業、性格有關,也與現場觀眾的需求相關。六、撰寫演講詞,模擬演講閱讀本單元四篇演講詞,使用搜索引擎搜集資料,了解本單元所有演講詞的演講語境、演講對象、演講目的和演講特點,填好“演講基本信息”.七、舉辦演講比賽撰寫演講稿的基礎上,舉辦一次班內演講比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