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武漢一初慧泉學年下學期月考九年級理化試卷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0-16Na-23Mg-24S-32Cl-35.5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60分。)1.2025年1月28日晚11時許,央視春晚武漢分會場壓軸登場。下列活動中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A.長江兩岸燃放煙花B.敲擊編鐘奏響《楚樂》C.古琴號上雜技演員從朱一龍手中接過月光球燈籠D,燈光秀讓黃鶴樓“炫起來2.做化學實驗要養成規范操作的習慣。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不斷攪拌鑷子pH試紙濃硫酸水A,蒸發溶液B.測溶液pHC.向試管中滴加液體藥品D.稀釋濃硫酸3.化學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禁止使用化肥和農藥,防止水體污染B.廢舊電池深埋地下處理C.治療胃酸過多可服用含碳酸氫鈉的藥物D.油鍋著火用水澆滅4.火力發電廠為防止燃煤煙氣中的二氧化硫污染環境,使用石灰石進行煙氣脫硫,產生的硫酸鈣還可用于生產建筑材料。這個過程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2CaC03+2S02+02=2CaS04+2C0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aSO4由四種元素組成B.CO2中碳元素化合價為+4價C.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D.CaCO3中陰離子符號是CO325.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其中二氧化碳制取甲醇(CHOH)環節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圖中的微觀粒子均恰好完全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氫原子00丙O氧原子甲6O碳原子催化劑A.合理利用該反應可有助于緩解溫室效應B.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和數目都在發生變化C.該反應中參加反應的甲和生成丁的質量比為1:3D.甲和乙化學性質不相似原因是原子種類不同6.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實驗能達到相應目的的是氣球稀硫酸鐵片稀鹽酸硫酸亞未生銹氨氧化鋅粒上H.ON生銹鈉固體圖1圖3圖4A.圖1中氣球變大,證明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放熱B.圖2實驗驗證鋅、鐵和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C.圖3實驗證明銅生銹與C02、O,和H0有關D.圖4實驗驗證質量守恒定律7.如圖所示物質及變化均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及反應,其中甲、乙、丙分別屬于不同類別的物質,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一”表示相互反應,“→”表示一步轉化,涉及的反應均為初中化學常見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①②③可以都是復分解反應甲②B.反應①②③可以都是置換反應C.乙可以是單質、氧化物、酸、堿或鹽丙D.甲乙丙可以都含有同一種金屬元素③8.某固體物質由Mg$04和NaOH組成,取24.0g該固體混合物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后,向所得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質量分數為10%硫酸溶液,加入的稀硫酸的質量與所得沉淀質量有如圖所示的關系(NSO4溶液呈中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沉淀質量/gA.將A點時所得混合物靜置后所得的上層清液中所含的離子是Na、Mg+、SO42mB,m=12BC.將A點時所得混合物靜置后,向上層清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呈紅色98196釋疏酸質量白D.B點所得溶液中含硫酸鈉的質量是28.4g9歷史上的科學發現都源于對某些現象的認真觀察、深入思考和不懈探究,要學好物理也要注重觀察身邊的事物。下列描述符合實際的是A.教室門的高度大約為3.5mB.中學生正常的步行速度約為5/sC.一名中學生從一樓到四樓克服重力做的功大約500JD.初中物理課本封面受到大氣樂力接近5000N10.生活中人們常常利用物體的慣性,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標槍運動員通過助跑提高成績,利用了運動員自身的慣性B.緊固錘頭時撞擊錘柄的下端,利用了錘柄的慣性C.拍打窗簾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簾的慣性D.洗衣機的甩干桶高速旋轉時實現水與衣服的分離,利用了水的慣性11.如圖所示,疊放在一起的物體A和B,在大小為F的恒力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A.甲、乙兩圖中物體B所受摩擦力大小均為FB.甲、乙兩圖中物體A均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且大小均為FC.甲圖中物體A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為ON,物體B受到的摩擦力為F7777777770777777D.乙圖中物體A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為F,物體B受到的摩擦力為ON12.下列現象中,屬于減小壓強的是A.蚊子的口器B.篆刻刀C.火車軌道下的枕木D.破窗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