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第十課 走近民法典10.1 認識民法典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體會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重要地位。知道民法典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律條文中,通過法律的實施來弘揚這些價值觀念。道德修養:學習民法典規定人們從事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進一步樹立法治意識,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法治觀念: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提升法律素養,強化法治信仰。在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能夠用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自主學習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P83-86內容,思考下列問題,并在課本上做標記。時間:5分鐘1、民法典是一部怎樣的法律呢?(P84)2、實施民法典有什么作用?(P84)3、民法典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什么內在聯系 (P84)4、民法典為什么要規定人們從事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P85)5、★民法典規定的基本原則有哪些?(P85)生 活 觀 察民法典與我們的一生密切相關。我還是胎兒時,雖然沒有出生,但是可以繼承遺產。這一規定旨在保障胎兒出生后不至于生活無著落,同時減輕其生存壓力,并體現了民法的公序良俗原則。通過這些措施,民法典在繼承法領域為胎兒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護,確保其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生 活 觀 察民法典與我們的一生密切相關。父母對未成年的我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體現了法律對未成年人保護的原則生 活 觀 察民法典與我們的一生密切相關。姐姐25歲了,她和心儀的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這一規定體現了婚姻自由和誠實信用原則生 活 觀 察民法典與我們的一生密切相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條的規定,如果一個人在緊急情況下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并且因此給受助人造成了損害,那么救助人不需要承擔民事責任。這一規定旨在鼓勵人們在遇到緊急情況時積極提供幫助,而不必擔心因救助行為可能帶來的法律風險。這一規定保護善意救助者的法律權益,鼓勵社會正能量,促進社會的和諧與進步。生 活 觀 察民法典與我們的一生密切相關。《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條規定:“打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簽名,注明年、月、日。”民法典新增打印遺囑形式,旨在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確保遺囑的法律效力。《民法典》是一部基礎性法律,它在中國法律體系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僅次于憲法。《民法典》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因此也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民法典》系統性地規范了民事主體的行為和民事關系。每個公民應當了解和學習的這部法律,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民法典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實踐特色和時代特色,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大意義。1、說一說民法典是一部怎樣的法律呢?1、民法典是一部怎樣的法律呢?(P84)民法典是一部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法律。2、實施民法典有什么作用?(P84)實施民法典,能夠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有利于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促進社會更加和諧。筆 記探究與分享《民法典》【第七條】誠信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 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學習《民法典》,想一想這些規定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什么內在聯系 這一原則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誠信”觀念,要求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保持誠實守信,不欺詐、不隱瞞,以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和信任關系。探究與分享《民法典》【第九條】綠色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學習《民法典》,想一想這些規定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什么內在聯系 這一原則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和諧”“文明”“友善”觀念。綠色發展倡導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友善互動,反對無節制的開發和破壞,強調人類對自然的負責任態度。綠色發展體現了社會文明進步的要求,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認識和新判斷。探究與分享《民法典》【第 184 條】因自愿實施緊 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學習《民法典》,想一想這些規定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什么內在聯系 這一規定體現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括尊重生命、平等、公正和法治。這些價值觀鼓勵人們在面對緊急情況下積極伸出援手,而不必擔心因救助行為可能引起的法律糾紛。這樣的法律規定有助于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促進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構建和諧社會。探究與分享《民法典》【第 185 條】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 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學習《民法典》,想一想這些規定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什么內在聯系 這一規定體現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立法目的,是民法典對捍衛英雄烈士呼聲的有力回應。探究與分享《民法典》【第 1043 條】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家庭成員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學習《民法典》,想一想這些規定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什么內在聯系 這一規定體現的社會核心價值觀是和諧。規定將和諧價值理念融入到家庭法律關系中,通過法律化的方式鼓勵和推廣良好的家庭和社會風尚,弘揚家庭美德。3、民法典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什么內在聯系 (P84)民法典注重融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彰顯中華傳統美德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體現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治國理念。筆 記探究與分享查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找出人民法院作出上述判決的法律依據。方某遺失了裝有重要文件的公文包。他隨即通過媒體懸賞一千元尋找。當撿到公文包的趙某找到方某歸還公文包時,方某卻拒絕支付懸賞費用。因溝通未果,趙某遂將方某訴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判決方某向趙某支付一千元酬金。《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條的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第三百一十七條 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社會成員之間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各自的利益。為確保各成員合理合法地行使權利,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民法典規定了人們從事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4、民法典為什么要規定人們從事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P85)民法典確立了六項基本原則民法典確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誠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綠色等基本原則。5、★民法典規定的基本原則有哪些?(P85)筆 記民法典規定人們從事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是為了確保民事活動的正當性、公正性和有效性,這些原則為民事活動提供了基本的行為準則,有助于維護民事主體之間的合法權益,確保民事法律關系的穩定和有序,同時也為法院在解釋法律和補充法律漏洞時提供了基本依據。10.1 認識民法典1、民法典是一部怎樣的法律呢?(P84)2、民法典有什么作用?(P84)3、民法典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什么內在聯系 (P84)4、民法典為什么要規定人們從事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P85)5、★民法典規定的基本原則有哪些?(P85)了解民法典民法典的基本原則謝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