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五下13人物描寫一組-《兩莖燈草》教學設計教學目標語言運用:朗讀課文,初步感知人物特點。思維能力:體會課文是如何通過典型事例刻畫嚴監生吝嗇鬼形象的。審美創造:學習如何通過細節描寫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理解“典型事例”在人物刻畫中的作用。文化自信:分析文本,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激發學生閱讀《儒林外史》的興趣。教學重點體會課文是如何通過典型事例刻畫嚴監生吝嗇鬼形象的。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在作文中選擇典型事例,來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學過程:一、提問導入,激發興趣(一)引入經典人物事例,喚醒文學記憶1.老師引導:同學們,我們在四大名著中認識許多了新朋友,請根據提示猜人物吧。(展示《草船借箭》的諸葛亮、《吟詩葬花》的林黛玉等圖片)2.師小結:正是因為這些事例,人物的形象深深的印刻在我們的腦海里。(二)回顧人物描寫方法,銜接舊知新程《拌跤》人物 小胖墩兒、小嘎子年代 抗日戰爭時期身份 兒童出處 《小兵張嘎》作者 徐光耀特點 頑皮、機敏……描寫密碼 一連串動作描寫《他像一棵挺脫的樹》人物 祥子年代 軍閥混戰時期身份 車夫出處 《駱駝祥子》作者 老舍特點 精神、自信、可愛描寫密碼 細致的外貌描寫1.老師提問:本單元我們開啟了小作家訓練營,人物刊號的學習。第一期“人物刊號”我們認識的人物是 ,收獲了什么描寫密碼?第二期“人物刊號”我們認識的人物是 ,收獲了什么描寫密碼?今天學習第三篇——生齊讀課題。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一)引導質疑,解鎖“兩莖燈草”之謎1.老師引導: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名字是《兩莖燈草》,看到課題,你們有什么疑問嗎?2.學生討論:通過與學生的互動讓他們理解“燈草”是古代油燈中的燈芯。(二)卡片匯報,梳理故事基本信息1.老師引導:課前大家已經預習過,現在請大家拿出人物卡片,匯報學習成果。人物 嚴監生、侄子、奶媽、哥子、舅爺、趙氏年代 清代身份 監生出處 《儒林外史》作者 吳敬梓具體事例 嚴監生臨死前因燈盞里點著兩莖燈草恐費了油,而不肯咽氣的場景。人物特點 吝嗇描寫密碼2.學生匯報:學生匯報,師隨機指導學生概括具體事跡與人物特點,明確課文中的描寫密碼我們是這節課要達成的學習目標。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體會作者是如何刻畫嚴監生吝嗇的。三、活動一:緊扣“富有”,體悟典型事例(一)探尋文本,挖掘富有語句過渡:嚴監生如此吝嗇是因為他很窮嗎?1.老師引導:在課文中,哪些句子能體現嚴監生非常富有呢?請大家從課文中找出這些句子,并分享你們是如何找到的。2.預設:學生找到關于嚴監生富有的句子,像“將管莊的家人叫了過來”、“兩筆銀子”等。3.老師補充資料:《儒林外史》中描寫嚴監生富有的地方。(二)巧用詞語,概括嚴監生財富1.老師引導:根據我們找到的句子以及資料,你們覺得如何用一個四字詞語來形容嚴監生的富有?(例如“家財萬貫”,“財富豐厚”等)2.預設分享:學生提出不同的四字詞語,老師幫助總結并歸納課文的經典寫法,作者給人物設定了一個身份——家財萬貫。過渡:他如此富有,在病重時有什么特殊表現?四、活動二:聚焦“病重”,洞察典型事例(一)圈畫詞句,感知病重狀態1.老師引導:請同學們瀏覽課文。你們發現哪些可以體現嚴監生病重的句子,請畫出來。2.預設回答:學生找到與病重相關的句子,像”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也不回頭”“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等。3.老師提問:從這些句子中,我們可以看出嚴監生的病已經——學生用一個詞形容。(二)觀察插圖,直觀病痛折磨1.老師引導:大家請看課文中的插圖,形容飽經折磨的嚴監生是什么樣子?2.學生形容:學生描述嚴監生的外貌,如“臉色蒼白”、“瘦骨嶙峋”,老師通過互動引導學生從視覺上感知嚴監生的病痛。(三)剖析動作,揣摩嚴監生心境1.老師引導:指明學生讀句子,感受嚴監生臨終的痛苦,但他仍然伸出手指,指著燈草。請學生思考:死亡是人對這個世界最后的告別,一般人臨死之際最惦記的是什么?2.學生匯報交流。3.完成表格,對比分析他此時的心情和內心想法。4.學生:學生完成填寫表格,從三次不同的搖頭中體會嚴監生的心理狀態,“著急”、“生氣”、“絕望”、“安心”。5.老師總結:嚴監生臨死之際關心燈草多燃一莖燈草費的油,引出課文寫法,作者設置了最微不足道的事物——兩莖燈草。五、活動三:小試牛刀,領悟“典型”內涵(一)對比事例,體會典型事例1.老師引導:請學生讀圖上的事例,選出哪則事例最能體現嚴監生的吝嗇,全班討論交流。2.老師總結:將人物特點彰顯到了極致,這就是典型事例。(二)巧用遷移,解讀盧至的吝嗇行徑1.老師引導:除了嚴監生,我們還可以看到另一個吝嗇的人物——盧至。課件中展示了盧至的兩個小氣事例。請大家在課件中找到盧至的事例,同桌合作完成表格。2.學生分析:學生分析盧至的行為,老師幫助學生理解典型事例的構成,鼓勵他們從文本中提煉出人物性格的本質,并和嚴監生的事例進行對比。3.老師總結:通過盧至的事例,大家能夠更清晰的認識到“典型事例”是如何在不同人物中出現,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塑造人物。六、活動四:小組研討,撰寫“典型”事例(一)篩選典型事例,展現人物鮮明性格1.老師引導:當然典型事例的體現不僅僅限于老師列出的這些,還可以從特殊的天氣、場景、事件等方面去感悟。我們之前學過的課文中也有很多性格鮮明的人物,一提到這些人物,我們就能想到他們身上的經典事例。2.課前大家選擇了一位性格鮮明的家人或同學,并準備了相關事例。現在請大家拿出你們的學習單,選擇你覺得最經典的事例和小組成員一起分享。如果沒有準備好也沒關系,現在可以重新思考并寫一個典型的事例。3.學生分享: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選擇的事例,討論為什么這個事例能夠體現人物的性格。(二)小組交流探討,打磨典型事例亮點1.老師引導:請小組成員討論,看看大家選擇的事例是否都具備“典型”特征,為什么這個事例能夠突出人物性格?2.學生分享:小組代表分享,其他同學補充。老師總結:通過選擇典型事例的方式,我們能更準確地把握人物的特點,了解如何通過細節來展現人物性格。3.學生互評。七、作業設計課后閱讀《儒林外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