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4.2依法履行義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是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第2單元:理解權利義務—第4課:公民基本義務1.政治認同:懂得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2.道德修養:增強義務意識,自覺履行自己的義務。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提高辯證思維能力。3.法治觀念: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正確對待公民義務,增強履行義務的能力。4.責任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堅持權利義務相統一,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核心素養目標:教學重點:權利義務相統一;法定義務須履行。教學難點:權利和義務的關系。自學導航預習教材P54-5901權利與義務的關系?02如何正確處理好權利與義務的關系?03為什么法定義務必須履行?04如何自覺履行法定義務?05違反法定義務需要承擔哪些相應的責任?思考:上圖反映了什么社會現象?造成這種現象誰之過?怎么才能改善這種亂象?共享單車被亂停亂放,影響市容和交通;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雙方面的:1、共享單車的使用者沒有履行合理擺放的義務。2、單車公司沒有盡到規范管理單車的義務。隨著共享單車盛行,我們使用單車的機會越來越多,我們與單車公司已形成一組不容回避關系。★小組合作討論:請分析我們作為使用者和公司,分別擁有什么權利和義務?使用者單車公司列舉使用者和經營者分別享有哪些權利?需履行哪些義務?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01 權利義務相統一Part one第壹部分新知講解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關系統一】一、權利義務相統一1.權利與義務的關系?為什么法律規定我們一定要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因為我們享有到了權利!比如:我們受教育權的實現離不開父母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權利的實現義務的履行促進需要激發主人翁意識,調動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承擔責任。(作用)促進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為權利實現提供和創造更好的條件。(作用)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與義務如影隨形,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探究與分享如何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兩位同學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就以下兩種觀點說明你的看法。×《憲法》第49條規定: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如果認為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完全對等,會導致把享受權利作為履行義務的前提,割裂了權利義務相統一的關系。第二個觀點錯誤。√權利與義務是完全對等的,我享受了多少權利,就應履行多少義務。八年級(1)班,道法老師在教“權利與義務”時,出了這樣一組情境,你能幫他們完成任務嗎?作為學生,享有 權利,同時必須 。作為子女,享有 權利,同時必須 。作為老師,享有 權利,同時必須 。受教育遵守上課紀律被撫養教育孝敬父母獲得薪資承擔教育教學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憲法》第4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憲法》第46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查閱憲法條文,交叉部分填寫什么?公民基本權利公民基本義務③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課堂筆記——1.權利與義務的關系:P54①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③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如勞動和受教育。2.公民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意義①公民權利的充分實現,可以激發公民主人翁意識,調動其履行義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承擔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②公民自覺履行義務促進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又為其權利的實現提供和創造更好條件。鏡頭一:軍人履行了保家衛國的職責,車站為其設置了軍人優先通道或窗口。鏡頭二:公民亂停放車輛,不規范擺攤,導致出行困難。權利和義務之間的圖示關系權利義務A權利義務權利義務B權利義務C權利義務D義務權利E有一位中學生,他在家里,主動拖地板、洗衣服,用行動減輕父母的勞累;在學校,他刻苦學習,積極參加課間操等體育鍛煉,用行動不斷完善自己;在雙休日,他到老年公寓幫助孤寡老人打掃房間,用行動溫暖社會;在閑暇時間,他進行文學創作,不斷向雜志社投稿,用行動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有人問他為什么做,他說:“權利就像一顆珍珠,它體現著當家作主的榮耀;義務就像一把鋤頭,它意味著要付出辛勞的汗水。我要一手捧著珍珠,一手握著鋤頭。”問題:你如何對待“珍珠”和“鋤頭”。(1)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3.如何正確對待權利與義務的關系?(2)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1.權利就是義務,義務就是權利。2.權利和義務是可以分離的。3.可以先享有權利,后履行義務。4.享有權利比履行義務更重要。5.享有多少權利就履行多少義務。6.權利和義務都是可以放棄的。學以致用-觀點辨析權利義務利益和好處付出和犧牲有關權利和義務的幾種錯誤認識錯誤認識 指正等同論:權利即義務,義務即權利 二者有嚴格界限,不能等同割裂論:權利和義務是對立的,可以分離的 二者相對應而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先后論:先享受權利,后履行義務 實質是割裂了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側重論:享有權利比履行義務更重要 權利和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不能說哪個更重要均等論:享有多少權利就履行多少義務 享有的權利和履行的義務不可能完全等量知識拓展02法定義務須履行小穎和媽媽將鑰匙落在商店的書包里,撿到鑰匙的店員卻要求買一杯飲料作為“報酬”。本來對店員心存感激,這時感覺心情不悅......思考:歸還失物能否索要報酬?請從道德和法律角度,談談的你的看法,與大家分享。不提倡索要報酬。 ①從道德的角度看,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②從法律的角度看,撿到失物歸還原主是一種法律義務,不歸還會構成違法行為,但失主應該向撿到失物者道謝。第三百一十四條: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機關等有關部門。第三百一十七條: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4. 為什么要履行法定義務 p56①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②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履行受教育義務依法納稅遵守公共秩序依法納稅依法服兵役保守國家秘密接受義務教育請列舉一些生活中的法定義務保護野生動物維護國家安全遵守交通規則促進民族團結①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否則可能構成違法!課堂活動——生活中的法定義務近日北京朝陽一小區一樓居民的自家屋頂上,總是出現各種外賣垃圾。民警通過調查,迅速將該小區5層住戶姜某抓獲。姜某交代因自己太懶,覺得下樓扔垃圾麻煩為圖省事,專門在零點到一點左右往樓下扔外賣垃圾。目前姜某已被刑拘,案件正在審理中。思考:該男子為什么會被刑拘?提示:該男子高空拋物的行為觸犯了刑法。高空拋物被刑拘:②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會受到法律制裁。①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5、如何履行法定義務? p57②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如果法律要求做的沒做,法律禁止做的卻做了,會怎樣呢?違反義務須擔責03活動四:以法促行 活學活用探究三 違反義務須擔責根據所學分析,以下場景中的人物是何種違法行為?需要承擔怎樣的責任?【鏡頭一】小成的爸爸開車去銀行辦理業務,沒有注意到“禁止停車”的標志,將車停在路邊,被交警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處以200元罰款。違法行為行政違反 法律行政活動四:以法促行 活學活用探究三 違反義務須擔責【鏡頭二】浙江的張女士發現,一淘寶店鋪售賣的“去老人味除臭劑家用香水”商品,首頁主圖是自己已故父親的照片。目前,該店鋪向張女士致歉。違法行為民事違反 法律民事【鏡頭三】金某是壽山石商人,其朋友丁某將自己的一塊價值50余萬元的壽山石交給他代為保管。一天,金某與丁某發生糾紛,金某賭氣帶走了保險柜內丁某保管的壽山石。丁某在多次向金某索要未果的情況下,以侵占罪為由到人民法院對金某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金某的行為構成侵占罪,依照刑法規定,判處其三年有期徒刑。違法行為刑事違反 法律刑事思考REFLECT ON本案承辦法官與調解員積極組織張女士及子女調解,同時向未依法履行贍養義務的三個子女發出《履行贍養義務告知書》。收到告知書后,三個子女及時認識到錯誤,主動前來調解。這場家庭紛爭最終在法官的耐心疏導下化解。不久,小記者發來張女士案件后續報道:宣揚傳統美德 創建文明典范城市萍鄉一直在行動!課堂小結CLASS SUMMARY依法履行義務權利義務相統一認識: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踐行: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法定義務須履行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違反義務須擔責違反法定義務行為的含義違反法定義務行為須承擔的責任:民事、行政及刑事責任課堂小結原因做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