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章:力與運動 第一節 牛頓第一定律 伽利略 亞里士多德 生活經驗: 用力推車,車就前進,不用力推車,車就停止。 用力敲釘子,釘子就陷進木頭,不用力敲打,釘子就停止下陷。 用力踢球,球就前進,不用力踢球,球就停止。 亞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322 要維持物體的運動,就必須給物體施加一定的力,不受力而一直運動的物體是不存在的。 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經驗、總結 質疑 推理 運動物體如果不受其它力的作用,將會繼續保持同樣的速度沿直線"永恒"運動下去 伽利略 (Galileo,1564-1642) 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憑什么? 伽利略的思想實驗: 伽利略 (Galileo,1564-1642) 物體不受力會一直運動下去嗎? 實驗+推理 運動物體為什么會減速而最終停下呢? 沒有動力! 因為阻力! 實驗 設計:讓小車在光滑(無摩擦力)的水平面上運動 以往的實驗中, 有沒有哪個實驗的條件也是難以實現的? 空氣越少,聲音越小 沒有空氣,聲音無法傳播 實驗+推理 在水平面上,阻力對運動距離有何影響 阻力越大,運動距離越小 阻力越小,運動距離越大 進行猜想: 提出問題: 設計實驗: 如何改變阻力? 依次在毛巾、棉布、木板上滑行 思考和討論幾個問題 控制變量法 (3)上述影響因素如何保持不變? 同一小車、 從同一個斜面的同一高度靜止開始滑下 運動的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速度就不會減小, 物體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2.運動的物體會停下來的原因--受到了阻力 1.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實驗+推理 如果運動物體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會向左、右方向偏,將永遠沿原來的方向做勻速運動。 補充 牛頓 (Newton,1643年—1727年) 一切物體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牛頓第一定律: 力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 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力與運動的關系: 解析牛頓第一定律 1.“一切”適用于所有物體 2.“總”一直 3.“或”指物體兩種狀態必有其一,不同時存在 4.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來的。不能用實驗直接證明。 1、我們現在坐在教室中,當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時,我們將:(? ? ? ? ) A、保持靜止; B、飄起來; C、保持勻速直線運動; D、以上三種情況皆有可能。 A 例題 2、如圖所示,小球沿水平桌面由M 端向N 端運動。如果到達桌面N 端時,小球所受的力全部同時消失,則小球將:(? ? ? ? ?) A、靜止在N點; B、沿a 軌跡勻速運動; C、沿b 軌跡勻速運動; D、沿b 軌跡減速運動。 C 例題 3、用繩子栓住一個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圓周運動,當繩子突然斷裂,小球將:(? ? ? ? ?) A、保持原來的圓周運動狀態 B、保持繩斷時的速度作勻速直線運動 C、小球運動速度減小,但保持直線 D、以上三種都有可能 B v 例題 4、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結論的得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例題 A.由實驗直接得出; B.是以實驗為基礎,經科學推理得出; C.沒有實驗為基礎,只是理想推理; D.以上說法都不對 B 任何物體都有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我們把這種性質叫做慣性。 三、慣性 慣性 的解讀 任何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 (所以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 【解讀】 1、慣性是一切物體固有的屬性。一切物體不管是否受力,不管它是否運動和怎樣運動,都具有慣性。 2、物體的慣性會在物體受外力改變狀態時表現出來,由此形成的現象稱慣性現象。 3、慣性不是力。描述慣性現象時應該說“由于/具有/因為慣性”,不能說“受到慣性”、“受到慣性的作用”、“受到慣性力”。物體慣性與生俱來,不能說“克服慣性”、“防止慣性”等。 4、慣性有大小。慣性大小是指外力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難易程度。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皆無關。 解釋生活中的慣性現象 【范例1】為什么汽車剎車時,站在車內的人會向前傾倒? 【答題標準流程】 ①物體原來的狀態 ②某部分因條件改變,而改變運動狀態 ③另一部分由于慣性繼續保持原運動狀態 ④回應題目 【參考答案】 ①汽車行駛時人與汽車以______________運動, ②____時,人___與汽車速度一起_____, ③人的____由于慣性繼續以______________運動, ④所以汽車剎車時,站在車內的人會_________了。 相同的速度向前 剎車 腳 減慢 上身 原來的速度向前 向前傾倒 慣性的危害與應用 【活動】了解慣性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 鏟煤進爐 擲鉛球 慣性的應用 【討論】:跳遠為什么要助跑,而且越快越好? 【參考答案】 運動員快速助跑,起跳時,不再受地面的阻力,而身體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所以能跳得很遠。 慣性的應用 【討論】:要想擊中地上的目標,飛機應當飛到目標上空再投彈,還是提前一段距離?為什么?如果在空投地的正上方投下,炸彈能落到目標處嗎? 【參考答案】 應在離投擲目標較遠處提前投擲。因為物體具有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炸彈投下后還會飛行一段距離。 當飛行到投擲目標正上方才投擲時,炸彈就會落到目標的前方去。 慣性的危害與應用 【活動】了解慣性在交通中的危害及防護實例 自行車緊急剎車時,捏前剎車還是后剎車? 開車為什么要系安全帶? 車輛轉彎時為什么要減速? 下課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