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導入新課觀看中醫少女黃琪惠的視頻,請思考中醫有用嗎?第三單元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第六課 傳承核心思想理念6.1 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核心素養目標1.道德修養: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理念的魅力,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理念的力量,樹立自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態度。2.政治認同:懂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對個人成長、民族復興的重要價值和影響,在情感上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領略其蘊含的民族智慧,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堅定文化自信。3.責任意識:自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實際行動傳承家國情懷。教學重點:理解四種思想理念的內涵教學難點:了解思想理念的重要價值要求:自主閱讀教材內容P50-53,思考以下問題:時間 :2分鐘感悟人生自主先學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性?(why P50)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內容?(what P51-53)溫馨提示:1.在課本上寫下問題,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內容2.思考問題找出相關知識3.標上序號,圈畫出關鍵字詞,并在疑難問題上做標記★筆記歸納生活觀察:從衣食住行等方面,感受身邊的優秀傳統文化傳統文藝傳統節日傳統美食傳統建筑傳統服飾傳統中醫藥文化傳統思想傳統技藝思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是什么?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歷久彌新重要性:A.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B.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內容:核心思想理念、中華人文精神、中華傳統美德;做法:①要傳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揚中華人文精神、踐行中華傳統美德;②用它來滋養精神世界,堅定文化自信,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重要性、內容以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做法?★發現問題筆記區環節一:知“壓歲錢”變遷,品思想理念魅力壓歲錢,歷經歲月變遷,從最初的銅錢,到后來的紙幣,再到如今便捷的電子紅包,形式日新月異。然而,無論外在形態如何變化,那份飽含著祝福的文化內涵,卻如同一條堅韌的絲線,貫穿始終,將代代親情緊密相連,正是這一思想理念讓春節收壓歲錢習俗傳承千年,成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例證。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讀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密碼。★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性?元宵節有吃元宵、鬧花燈、猜燈謎等習俗。端午節有劃龍舟、吃粽子等習俗。思考:這些傳統節日和習俗傳承至今,其背后蘊含著怎樣的力量?②長期以來,這些思想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至今仍然散發著歷久彌新的魅力。觀賞文物: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邃博大生活觀察除了文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還通過哪些方式表現出來?以上這些,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什么影響?③有助于我們理解、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我們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啟迪。★2.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價值/重要性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讀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密碼。②長期以來,這些思想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至今仍然散發著歷久彌新的魅力。③有助于我們理解、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我們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啟迪。教學目標生活觀察學校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修建了文化長廊,展示了以下名句。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司馬遷《史記》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鄭燮《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思考:這些名句蘊含著什么思想理念 點撥:“茍日新”一句蘊含著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春生夏長”一句蘊含著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紙上得來終覺淺”一句蘊含著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衙齋臥聽蕭蕭竹”一句蘊含著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思考:為什么說二十四節氣對歷代農業生產、日常生活具有指導意義?結合以上材料,談談古人是如何看待人與自然關系的。這是古代中國人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是尊重、順應大自然的表現。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的體現。出自老子的《道德經》,本義是大道以自己本來的樣子為法則。隨著時代的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日漸深入人心,人們更多的是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意義上理解“道法自然”。“天”理解為自然、自然規律;“人”,主要指人、人類社會。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應該致力于認識和把握自然界的本質和規律,與自然融為一體,即“與天地合其德”;另一方面,人還應致力于促進萬物的發展和宇宙的和諧,即“贊天地之化育”。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內涵:主張尊重、順應大自然運行的規律,與天地萬物和諧共生。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內涵?(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古人之智】知識鏈接 “力耕不欺”指腳踏實地、勤勉耕耘者終將獲得生活的饋贈,強調努力與收獲的必然聯系,這一理念蘊含著傳統農耕智慧。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2024年全國糧食突破1.4萬億斤,2025要實現糧食連續豐收而努力。驚蟄時節春耕不歇,各地追逐春光,為田野“織彩綢”。當地氣候環境條件不一樣。為什么各地春耕行動不一樣呢?選種:考慮土壤、氣候、飲食習慣;翻耕: 堅持深耕細耙,創造生長條件;施肥用藥:觀察作物需求和土壤肥力,確定時間和用量生長管理:關注田間實況,做好澆水、除草等農作物在不同生長階段有不同情況。按照實際情況分階段正確處理,踏實付出,毫不懈怠。可否一勞永逸,坐等豐收呢?四川河南黑龍江農業耕作必須從當地的實際條件出發,不盲目行事。故事分享司馬光從小聰明好學,尤其偏愛歷史。在編寫《資治通鑒》這部巨著時,他表現出極高的勤奮和嚴謹態度。他不僅夜以繼日地工作,還擔心自己因睡眠過多而耽誤工作,特地制作了一個圓木枕頭(即“警枕”),以便在稍微移動時就能醒來繼續工作。思考:如何理解“腳踏實地”這一詞語?點撥:“腳踏實地”這一成語常用來比喻辦事或做學問踏踏實實,實事求是,不浮夸。司馬光這種腳踏實地 、刻苦鉆研的精神,深受人們贊揚。據宋邵伯溫的《邵氏聞見錄》卷十八記載,邵伯溫的父親邵雍曾稱贊司馬光:“君實,腳踏實地人也!”這一評價準確地概括了司馬光的治學態度和為人品質。“腳踏實地”思想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內涵在實踐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實際情況正確對待和處理事情。★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內涵?②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202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抓任何工作,給群眾辦任何事情,都要實事求是。”視頻分享“革故鼎新”思想③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中華民族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斷變化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人類的一切活動都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斷創造與創新。2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探究與分享春秋時期,孔子到衛國去,弟子再有駕車。孔子看到衛國人丁興旺,感嘆道:“人真多呀!”冉有問:“人口增加了,接下來該怎么辦呢 ”孔子回答:“讓人們富裕起來。”冉有又問:“富裕起來之后,又該怎么辦呢 ”孔子回答:“發展教育。”這就是孔子倡導的“庶、富、教”的治國思想。思考:談談你對孔子“庶、富、教”思想的理解。點撥:體現了孔子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即惠及人民,滿足人民實際的利益需求,讓人民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2月23日,中央一號文件宣布2025年惠農系列政策,關乎農民的錢袋子、糧囤子,還有未來的生活走向1月23日,《2025年四川省30件民生實事實施方案》印發。 涵蓋就業創業、教育助學、醫療衛生、養老育幼、扶弱濟困、城鄉宜居、交通出行、文體惠民、除險保安9大領域,共計30件項目。3月20日,頒布2025年中央財政到人到戶農業補貼政策,實現強農惠農富農我國為什么要實行這些政策?這體現了怎樣的思想?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社會發展必須惠及人民,滿足人民實際的利益需求,讓人民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新聞直通車:你知道黨和政府采取了哪些踐行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措施嗎?1.教育:擴大高中階段教育學位供給,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2.住房: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3.就業:加大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幫扶,鼓勵企業擴崗。4.消費補貼: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延續購置稅減免政策……2024年11月,中共山東省委辦公廳、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山東省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實施方案》,其中提出:加大高中階段學校學位供給,到2026年各設區的市高中階段學校學位供給率達到100%及以上,全面滿足初中畢業學生繼續就學需求。【筆記】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內涵?P51-53①-④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②.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③.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司馬遷《史記》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yu)》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 一枝一葉總關情。——鄭燮(xie)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請你連一連以下詩詞中蘊含的思想理念品味詩詞魅力,共探思想價值課堂小結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重要性深邃博大,是解讀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密碼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有助于我們理解、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為我們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啟迪內容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歷久彌新☆6.1課堂練習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治國理政智慧,“民為邦本”體現了( )A.加強軍事的策略B.以法治國的理念C.重視農業的觀念D.重視人民的思想D課堂練習2.“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林和草,這個生命共同體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習近平總書記的深邃思考與下列哪一思想最吻合( )A.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B.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C.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D.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A課堂練習3.幾千年前,中華民族的先民們就秉持“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精神,開啟了締造中華文明的偉大實踐。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作為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的重要抓手,在新征程上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這段話印證的道理是( )A.親仁善鄰,協和萬邦B.革故鼎新,與時俱進C.民惟邦本,本固邦寧D.以和為貴,和合共生B課堂練習4.《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第三季)第一集《江山就是人民》,詮釋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內涵,充分彰顯習近平總書記“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深厚情懷和使命擔當,深刻詮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要義。這啟示我們要( )①堅持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②滿足人們的一切利益需求③讓人民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④讓社會發展惠及更多人民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