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4張PPT)1、為什么要弘揚和踐行中華傳統(tǒng)美德?(意義?重要性)。答:①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的豐富道德理念和規(guī)范,體現(xiàn)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②中華傳統(tǒng)美德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 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是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寶貴精神財富。③P65 有助于我們明是非、辨善惡、 知榮辱,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惑,提升社會道德水平,推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④P68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是進行道德建設的寶貴資源。2、中華傳統(tǒng)美德內(nèi)涵?內(nèi)容?答:(1)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2)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3)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4)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3、我們?nèi)绾蝹鞒邪l(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補充在54答:1、P54一段3.4行。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就要弘揚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2、弘揚中華人文精神:59—61內(nèi)涵中心句。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zhèn)洹⑶榫敖蝗诘拿缹W追求。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3、踐行中華傳統(tǒng)美德:66—68內(nèi)涵中心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4、堅定文化自信,實現(xiàn)精神上的獨立自主,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8.2 做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踐行者第三單元 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導入新課思考:《哪吒2之魔童鬧海》自2025年上映以來,以破紀錄的票房成績和現(xiàn)象級的社會討論熱度成為焦點,它的魅力何在?核心素養(yǎng)目標政治認同:感受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力量,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道德修養(yǎng):感受中華傳統(tǒng)美德對個人修養(yǎng)的積極作用,培養(yǎng)良好的個人品德和道德修養(yǎng)。健全人格:感受中華傳統(tǒng)美德對個人修養(yǎng)和社會和諧的積極的影響,做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踐行者。責任意識:知道踐行中華傳統(tǒng)美德是每位中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展現(xiàn)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重點:能結合具體事例,理解并掌握踐行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要求。難點: 能在具體情境中主動做出符合中華傳統(tǒng)美德要求的選擇,提高踐行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能力,增強責任擔當意識。1.我們?nèi)绾巫鲋腥A傳統(tǒng)美德的踐行者?2.做自強不息的人的重要性和要求是什么?3.如何做敬業(yè)樂群的人?4.如何做扶危濟困的人?5.如何做見義勇為的人?6.如何做孝老愛親的人?自主學習自學指導:請大家仔細閱讀課本P68-71內(nèi)容,完成下面的目標思考題,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讀,并且用鉛筆圈點勾畫重難點知識,時間5分鐘。探究與分享請你與大家分享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創(chuàng)立“義莊”司馬遷忍辱著《史記》司馬光砸缸黃香溫席岳飛精忠報國探究分享范仲淹是北宋名臣,考取功名后,雖自己生活貧寒,但常周濟窮人,買地辦學。晚年,他用余財在家鄉(xiāng)購買一千多畝良田,成立“范氏義莊”,由范氏族人共有共管,救濟窮困族人和附近窮人,避免了孤兒寡母等貧困現(xiàn)象的發(fā)生。范仲淹創(chuàng)立“義莊”合作探究學習任務一: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力量?【生活觀察】:P68,青島愛心人士。小組合作討論:2004年底,印度洋突發(fā)海嘯災難。一對中年夫婦走進青島市紅十字會,為印度洋海嘯災區(qū)的災民捐款五萬元。當工作人員問其姓名時,他們留下了“微塵”的化名。在青島市紅十字會記錄中,這對熱心公益事業(yè)、化名“微塵”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數(shù)額較大,卻一直不愿透露真名。有人認為,“微塵”是值得尊重的人,不為名、不圖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那么人們就該尊重其選擇。在青島,“微塵”正在凝聚更多的愛心,越來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 “微塵”“小小微塵”“微粒”等名字。現(xiàn)在,“微塵”已經(jīng)成為詮釋愛心的精神符號和青島公益事業(yè)的品牌。說一說:閱讀材料,請尋找身邊的“中國好人”,分享他們的故事。2004年底,印度洋突發(fā)海嘯災難。一對中年夫婦走進青島市紅十字會,為印度洋海嘯災區(qū)的災民捐款五萬元。當工作人員問其姓名時,他們留下了“徽塵”的化名。在青島市紅十字會的記錄中,這對熱心公益事業(yè)、化名“微塵”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數(shù)額較大,卻一直不愿透露真名。有人認為,“微塵”是值得尊重的人,不為名、不圖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那么人們就該尊重其選擇。在青島,“微塵”正在凝聚更多的愛心,越來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微塵”“小小微塵”“微粒”等名字。現(xiàn)在,“微塵”已經(jīng)成為詮釋愛心的精神符號和青島公益事業(yè)的品牌。徒手爬樓救下火災中被困女孩的退役軍人許亮扎根團場36年的糧食研究員楊志剛義務理發(fā)55年的八旬老黨員趙曉鳳行走東非的“中國好醫(yī)生”仵民憲2024《中國好人》自強不息、敬業(yè)樂群、扶危濟貧、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的精神……合作探究學習任務一: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力量?【課堂歸納】:(筆記)1.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力量?①中華傳統(tǒng)美德是進行道德建設的寶貴資源。②在生活中,我們要大力弘揚和踐行自強不息、敬業(yè)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中華傳統(tǒng)美德。▲我們?nèi)绾巫鲋腥A傳統(tǒng)美德的踐行者?1--61.做自強不息的人。2.做敬業(yè)樂群的人。3.做扶危濟困的人。4.做見義勇為的人。5.做孝老愛親的人。6.傳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關鍵在于踐行。我們要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讓人生更加幸福,社會更加美好。情境思考自強不息寫就“極限人生”“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朱彥夫,14歲參軍入伍,先后參加淮海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等。70多年前,就是在長津湖戰(zhàn)役中,朱彥夫所在連隊冒著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與裝備精良的敵人血戰(zhàn)三天三夜。雖然奇跡般生還,但慘烈的戰(zhàn)斗讓朱彥夫的身體受到嚴重傷害。在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此后他憑借頑強的毅力重新“站”了起來,回到家鄉(xiāng)山東省沂源縣張家泉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長達25年,把一個貧窮落后的小山村建成遠近聞名的先進村。退休后,他用殘肢抱筆,創(chuàng)作完成了自傳體長篇小說《極限人生》和《男兒無悔》。情境思考:看了朱彥夫的事跡,你有哪些感悟 1.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力量①中華傳統(tǒng)美德是進行道德建設的寶貴資源。②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運用好這些寶貴資源,有助于我們(個人)明是非、辨善惡、知榮辱,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惑,提升社會(社會)道德水平,推進社會主義(國家)道德建設。中國式現(xiàn)代化,是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xié)調(diào)的現(xiàn)代化2.踐行中華傳統(tǒng)美德1961年,我國核物理學家于敏開始從原子核理論研究轉(zhuǎn)入氫彈原理研究和核武器研制。當時,我國想要研究氫彈,沒有什么經(jīng)驗可以借鑒。于敏和他的團隊幾乎是從零開始,依靠他們的勤奮和智慧進行理論探索。通過不懈努力,他們自主研發(fā),解決了氫彈研制中的一系列問題,形成了中國獨立發(fā)展的氫彈構型,世人稱為“于敏構型”。1967 年 6 月 17 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書寫了中國人用最快速度獨立研制出氫彈的奇跡。思考:中國人書寫研制氫彈的奇跡表明自強不息具有怎樣的作用?我們?nèi)绾巫詮姴幌⒌娜耍?br/>①不怕苦難,勇敢前行。②刻苦努力,不斷拼搏。③自力更生,艱苦奮斗。④追求卓越,奮發(fā)圖強。⑤自強不息,磨礪堅強意志。⑤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我們應當自立自強、剛健有為,以頑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斷開辟人生的新天地。點撥上述材料給我們哪些啟示?①做自強不息的人(1)自強不息的重要性: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歷經(jīng)磨難而不倒的精神動力。自強不息(zì qiáng bù xī),出 自《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釋 義:自強:自己努力。不息:不停止。是說君子應該像天體運行那樣,不斷地努力,永不停息地自我奮發(fā)圖強。春秋時期,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后,被迫成為吳國的階下囚。然而,勾踐并未因此沉淪,他時刻銘記著國仇家恨,立志復仇。為了不忘恥辱,勾踐每天睡在柴草上,吃飯前都要先嘗嘗苦膽的味道,以此提醒自己不忘國恥。最終擊敗吳國,實現(xiàn)了復國大業(yè)。(2)具體做法: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我們應當自立自強、剛健有為,以頑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斷開辟人生的新天地。探究分享司馬遷忍辱負重著《史記》:西漢時期,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說了幾句公道話而遭受宮刑。這對一個文人來說,是莫大的侮辱和打擊。然而,司馬遷并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忍受著巨大的痛苦和屈辱,堅持寫作《史記》。這部巨著不僅是中國古代史學的巔峰之作,也凝聚了司馬遷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精神力量。體會下列事例中所體現(xiàn)出的自強不息的精神鄧亞萍,從小被退回到河南省乒乓球隊,因個子矮、手臂短被認為沒有發(fā)展前途。但在父親的鼓勵下,她刻苦訓練,最終成為我國乒壇乃至世界乒壇上的傳奇人物,短短11年間拿到153個冠軍。史鐵生是我國優(yōu)秀的作家和散文家。20歲那年,史鐵生在放牛時趕上了暴雨和冰雹,無處可躲的史鐵生趕著老牛回棚后,發(fā)了高燒,脊椎病隨之復發(fā)。在《我與地壇》一書中,史鐵生記述道:“21歲那年,雙腿徹底背叛了我。我沒死,就全靠著友誼。”從無法面對身體的癱瘓到可以直面自己,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余華這群健談的朋友,給史鐵生老師的生命注入了一道光,讓他從灰色的深淵爬了起來。他用羸弱之軀,穿透生死,把中國文壇推問了更深層次。他的思想踏足過的疆域,卻鮮有人企及。在生命的間隙,他思考的不僅是個人的命運走向,還有“生死之辯”這個永恒而宏大的話題,他把疾病交給醫(yī)生,把命運交給上帝,把勇氣留給自己。名言分享“敬業(yè)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yè)也。”——朱熹“一年視離經(jīng)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禮記·學記》釋義:所謂敬業(yè)的人,就是能夠全身心地、一心一意地對待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的人。對待工作應有的專注和投入的態(tài)度,集中精力、心無旁騖地做好本職工作。釋義:體現(xiàn)一種積極的人際交往態(tài)度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強調(diào)個體在社會群體中能夠與他人愉快相處、相互幫助、共同進步。1.做自強不息的人原因: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歷經(jīng)磨難而不倒的精神動力。做法: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我們應當自立自強、剛健有為,以頑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斷開辟人生的新天地。專心事業(yè),樂于使眾人得益。場景一:“敦煌女兒”樊錦詩,自大學畢業(yè)后便投身于大漠中的敦煌文物研究,幾十年如一日,默默為敦煌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貢獻力量。場景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畢生致力于雜交水稻的研究與應用,他的夢想是讓雜交水稻覆蓋全球,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貢獻中國智慧。敬業(yè)樂群,出 自《禮記·學記》。原意強調(diào)求學者要專心于學業(yè)、和同學相處融洽;后泛指一個人要認真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同時與他人友好相處,努力融入群體之中。1981年3月,李保國走進太行山,來到邢臺縣前南峪村,投身山區(qū)生態(tài)治理,幫助當?shù)剞r(nóng)民發(fā)家致富。李保國和他的團隊直接幫扶村莊40多個,技術示范推廣總面積上千萬畝,舉辦不同層次的培訓班800余次,培訓人員9萬余人次,幫助農(nóng)民增收數(shù)十億元。村民們稱他是“農(nóng)民教授”“科技財神”“太行新愚公”。李保國把最好的論文寫在了河北大地上,讓千山萬嶺披上了綠裝,讓千萬農(nóng)民擺脫了貧困。上述材料給我們哪些啟示?②做敬業(yè)樂群的人(1)對待學習和工作,我們要專心致志,愛崗敬業(yè),盡職盡責。(2)我們要樂于與他人交往,在集體中與人和睦相處、團結協(xié)作。只有敬業(yè)樂群,才能成就事業(yè),實現(xiàn)人生價值2.做敬業(yè)樂群的人原因:只有敬業(yè)樂群,才能成就事業(yè),實現(xiàn)人生價值。做法:①對待學習和工作,我們要專心致志,愛崗敬業(yè),盡職盡責。②我們要樂于與他人交往,在集體中與人和睦相處、團結協(xié)作。情境探究面對不公正的規(guī)則和腐敗的權力體系,哪吒選擇直面挑戰(zhàn),喊出“若天下無路,我就開出一條路”,展現(xiàn)出強大的反抗精神和決心,不再逃避困難與責任。從一個只想證明自己的少年,成長為守護蒼生的英雄,完成了從“逆天改命”到“守護蒼生”的思想升華,實現(xiàn)了真正的蛻變。哪吒:守護蒼生從哪吒身上,你受到怎樣的啟發(fā)?濟眾護生合作探究學習任務二:傳承和踐行中華傳統(tǒng)美德探究三:怎樣做一個扶危濟困的人?【探究與分享】“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仗義疏財”“雪中送炭”——出自《孟子·告子章句上》,意思是見人遭遇不幸就會感到同情憐憫,這是人之常情。——出自元·無名氏《來生債》第四折:“則為我救困扶危,疏財仗義,都做了注福消愆。”指人講義氣,拿出自己的錢財來幫助別人。——出自宋·范成大《大雪送炭與芥隱》:“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指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困難或危急時,給人物質(zhì)或精神上的幫助。“仗義疏財”、“雪中送炭”等是扶危濟困美德的集中體現(xiàn)。這些成語反映了在他人遇到困難或危險時,愿意伸出援手,提供幫助的精神,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推崇的仁愛和社會責任感。3.做扶危濟困的人原因:助人者,人恒助之。正是有了這種美德,我們的社會才是一個充滿愛心與溫情的文明社會。做法:①當他人身處困境時,我們應當主動伸出援助之手。②“仗義疏財”“雪中送炭”等成語是扶危濟困美德的集中體現(xiàn)。2025年1月2日,銀川市金鳳區(qū)發(fā)生4.6級地震。地震來臨瞬間,銀川外國語實驗學校高二年級的郭慶同學,在發(fā)現(xiàn)身邊有同學行動不便、無法自行撤離時,迅速背起這位同學沖出教室。該校決定授予郭慶同學“卓越銀外人”的榮譽稱號;給予郭慶同學9000元的獎勵;減免郭慶同學高二下學期、高三全年的學費;給予郭慶同學赴德國公派留學名額的獎勵(高考分數(shù)達到德國留學錄取分線),且郭慶同學在德國留學期間的所有費用由學校承擔。見義勇為4.做見義勇為的人體現(xiàn):“見義不為,無勇也。”做法:①真正勇敢的人具有捍衛(wèi)正義的勇毅精神,并能付諸行動。②當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時,當他人遇到危難時,我們要敢于挺身而出,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幫助他人。法律鏈接材料1:《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條規(guī)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入法)材料2:國家通過立法保障見義勇為者權益,如制定《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護條例》等法規(guī),對見義勇為者在醫(yī)療、撫恤、表彰等方面提供法律支持,讓他們在挺身而出時無后顧之憂。設立見義勇為基金,用于獎勵和救助見義勇為人員及其家庭,解決他們在生活、醫(yī)療、教育等方面遇到的困難。(獎勵)張靜蘭是一位退休黨員,她長期照顧年邁的父母,尤其是她的父親在心臟病加重期間,她日夜不離地守護在病床前,直到父親離世。她的孝心和奉獻精神成為社區(qū)的佳話。三紅蓮: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隆治鄉(xiāng)鐵家村村民,照顧雙目失明的叔叔、癱瘓在床的婆婆和小姑子。這些人物的事跡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tǒng)美德,值得大家學習和尊敬上述材料給我們哪些啟示?⑤做孝老愛親的人(1)百善孝為先。“孝”的本質(zhì)是“愛”和“敬”。我們應當孝敬老人,愛護親人。(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還要將愛的情感和責任擴展到全社會。【視頻】孝老愛親代代傳承1962 年,陳毅元帥出國訪問歸來,途經(jīng)成都時抽空看望癱瘓在床的母親。母親因尿失禁弄臟了褲子,陳毅發(fā)現(xiàn)后執(zhí)意要親自為母親洗褲子,母親覺得不好意思,他卻說道:“娘,您對我從小的照顧,我就是洗上十條、百條褲子也報答不了您的養(yǎng)育之恩啊!”陳毅元帥身為國家重要領導人,在百忙之中不忘母親養(yǎng)育之恩,親自為母親洗尿褲,這種孝老愛親的品質(zhì),為世人樹立了榜樣,讓人們看到親情在偉人心中的重要地位。閱讀感悟合作探究學習任務二:傳承和踐行中華傳統(tǒng)美德探究五:怎樣做一個孝老愛親的人?【用典釋義】:“百善孝為先”——出自清代王永彬的《圍爐夜話》,意思是為人子女者應將孝敬父母擺在做人做事的第一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敬愛自己家的老人,也敬愛別的老人;呵護自己的孩子,也呵護別人的孩子。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意為孝敬老人、愛護親人。“孝老”不僅包括物質(zhì)上的供養(yǎng),還包括精神上的慰藉。中國人非常重視親人之間的情感,這種孝敬老人、愛護親人的情感真摯純粹、由心而發(fā)。做孝老愛親的人原因:百善孝為先。“孝”的本質(zhì)是“愛” 和“敬”。體現(xiàn):“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法:①我們應當孝敬老人,愛護親人。②我們還要將愛的情感和責任擴展到全社會。課堂小結做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踐行者②在生活中,我們要大力弘揚和踐行自強不息、敬業(yè)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中華傳統(tǒng)美德。踐行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內(nèi)容怎樣踐行中華傳統(tǒng)美德?1.做自強不息的人。2.做敬業(yè)樂群的人。3.做扶危濟困的人。①中華傳統(tǒng)美德是進行道德建設的寶貴資源。4.做見義勇為的人。5.做孝老愛親的人。6.傳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關鍵在于踐行。學以致用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nèi))1.“千里背母上大學”的劉秀祥,勤奮苦讀之余,通過撿廢品、做家教維持生計,大學畢業(yè)后回到家鄉(xiāng)成為一名特崗教師,用自己的勵志故事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改變命運。“全國最美教師”劉秀祥( )①自覺弘揚孝老愛親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 ②自強不息,克服困難,不斷超越自我 ③踐行了守誠信的核心思想理念 ④堅持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A學以致用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nèi))2.《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倡導自覺傳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全面推進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這些中華傳統(tǒng)美德具體表現(xiàn)為( )①自信樂觀 ②扶危濟困 ③見義勇為 ④堅強意志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B3.2024年7月,湖南平江遭遇特大洪災,滔天的洪水如同一頭失控的猛獸,哮著沖進了這片曾經(jīng)寧靜祥和的土地,面對如此嚴峻的災情,全國各地紛紛伸出援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這一刻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①只體現(xiàn)在特大災情發(fā)生之時 ②讓我們的社會充滿溫情和愛心③是中華民族所特有的美德和現(xiàn)象 ④是扶危濟困傳統(tǒng)美德的具體體現(xiàn)A.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B學以致用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nèi))4.中國核物理學家于敏在沒有任何經(jīng)驗可以借鑒的情況下,從零開始,積極探索,自主研發(fā),解決了氫彈研制中的一系列問題,創(chuàng)造了用最快速度獨立研制出氫彈的奇跡。這啟示我們要( )①胸懷報國之志 ②自覺做自強不息的人 ③與他人和睦相處、團結協(xié)作 ④培養(yǎng)頑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學以致用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nèi))5.“孝”是中國家庭文化的重要精神內(nèi)涵。下列初中生小東的日常表現(xiàn)能體現(xiàn)“孝”的是( )①主動為爺爺朗讀報紙 ②常陪外公和外婆一起聊天 ③讓媽媽幫自已洗襪子 ④要求爸爸多給自己零花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學以致用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nèi))6.2024年10月9日,中央政法委在北京發(fā)布2024年第三季度見義勇為勇士榜,“德不孤,必有鄰。”,褒獎見義勇為,是新時代的崇德向善之舉,向這些獲者學習,我們應該( )①具有捍衛(wèi)正義的勇最精神 ②當他人遇到危險時挺身而出③幫助他人,不顧個人安危 ④運用智慧和力量維護國家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B學以致用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nèi))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1.【傳承和踐行中華傳統(tǒng)美德】2024年4月8日,感動中國2023年年度人物公布,他們或在奉獻中傳承,或在平凡中堅守,或是在逆境中前行,再次向世人展現(xiàn)了中國精神和中國擔當。俞鴻儒:選擇當時國家迫切需要的激波風洞專業(yè),潛心研究60余年,當獲得研究成果時,他卻甘當鋪路石,提攜后輩,助推中國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張雨霏:突破先天脊柱側彎的身體缺陷,通過艱苦的訓練和嬌正,不斷超越自我,最終在東京奧運會迎來“蝶變”。處于肺癌術后康復期的張連鋼毅然決然參與青島全自動化碼頭建設,從零開始開辟一條布滿荊棘的科研新路,重重困難反而激發(fā)了他的昂揚斗志,憑借不服輸?shù)捻g勁,用最短的時間為世界自動化碼頭建設貢獻中國智慧。雙目失明的蕭凱思,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在黑暗中追逐音樂夢想,因為她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努力,就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人……學以致用(1)上述感動中國人物弘揚和踐行了哪些中華傳統(tǒng)美德?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學以致用自強不息、扶危濟困、孝老愛親、精忠報國等。(2)結合上述模范人物事跡,我們?nèi)绾巫鲆幻_踏實地、積極進取、自立自強的時代新人?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學以致用①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我們應當自立自強、剛健有為,以頑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斷開辟人生的新天地。②對待學習和工作,我們要專心致志,愛崗敬業(yè),盡職盡責。③當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時,當他人遇到危難時,我們要敢于挺身而出,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幫助他人。④我們要增強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2.【踐行美德有我在】學以致用(1)漫畫中人物的行為分別踐行了哪些方面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 漫畫一:扶危濟困、見義勇為。漫畫二:孝老愛親。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2.【踐行美德有我在學以致用(2)傳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關鍵在于踐行。在日常生活中,你打算怎樣向他們學習 ①當他人身處困境時,主動伸出援助之手;②當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時,當他人遇到危險時,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幫助他人;③關心體貼父母,同時也要孝順敬重其他長輩;④與父母發(fā)生矛盾時不頂撞父母,學會換位思考,有事多商量;⑤在公交車、地鐵上主動給老幼病殘孕讓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