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4.2依法履行義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是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第2單元:理解權利義務—第4課:公民基本義務1.政治認同:懂得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2.道德修養:增強義務意識,自覺履行自己的義務。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提高辯證思維能力。3.法治觀念: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正確對待公民義務,增強履行義務的能力。4.責任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堅持權利義務相統一,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核心素養目標:教學重點:權利義務相統一;法定義務須履行。教學難點:權利和義務的關系。1.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重難點)2.如何正確對待權利與義務?(重點)3.公民為什么必須履行法定義務?4.怎樣履行法定義務?(重點)5.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6.違反法定義務需要承擔哪責任?知識目標新課導入醉酒男子大鬧列車車廂 辱罵毆打他人被拘近日,一男子醉酒后在列車上大吵大鬧,并辱罵毆打對座旅客,被天津鐵路警方依法行政拘留。我們享有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的權利,同時,我們不能對他人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思考:該男子的行為給我們帶來哪些警示?PART 01權利義務相統一①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義務的履行促進需要激發主人翁意識,調動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承擔責任。促進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和創造更好的條件。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一. 權利和義務的關系一. 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權利與義務如影隨形,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權利和義務是完全對等的,我享受了多少權利,就應履行多少義務。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 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勞動既是權利也是義務受教育既是權利也是義務③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憲法》第42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憲法》第46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主體統一】③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內容統一】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關系統一】1.權利與義務的關系?P54公民權利義務履行者享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2.公民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意義①公民權利的充分實現,可以激發公民主人翁意識,調動其履行義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承擔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②公民自覺履行義務促進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又為其權利的實現提供和創造更好條件。鏡頭一:軍人履行了保家衛國的職責,車站為其設置了軍人優先通道或窗口。鏡頭二:公民亂停放車輛,不規范擺攤,導致出行困難。權利和義務之間的圖示關系權利義務A權利義務權利義務B權利義務C權利義務D義務權利E(1)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3.如何正確對待權利與義務的關系?(2)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02法定義務須履行探究三 公民履行法定義務的原因民法典中關于“拾得遺失物”的規定:第三百一十四條 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第三百一十六條規定,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第三百一十七條規定,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探究三 公民履行法定義務的原因探究與分享:小穎和媽媽將鑰匙落在商店的書包里,撿到鑰匙的店員卻要求買一杯飲料作為“報酬”……當晚,小穎就此事在校園論壇上發帖,引發熱議。A從道德的角度看,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公民應該自覺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法律的角度看,撿到失物歸還失主是法定義務,作為公民應該自覺履行。B思考:歸還失物能否索要報酬?請談談你的看法。探究三 公民履行法定義務的原因我們來分析以下案例:太原一男子撿到失物不歸還,強行索要500元酬金,否則拒不歸還失物。最終,民警將失物發還失主,并對敲詐勒索違法人員張某處以行政拘留5天的治安處罰。思考:張某為何被行拘?根據法律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這是公民的義務,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張某沒有履行義務,強行索要酬金,因此被行拘。①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特點)。②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筆記:3.法定義務為什么必須履行?//(依法履行義務的原因)探究四 公民履行法定義務的要求①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依法服兵役思考:法律要求做的行為有哪些?依法納稅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規則接受義務教育保護野生動物遵守憲法法律維護國家統一和各民族團結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不贍養老人販賣毒品偷稅漏稅不讓孩子上學泄露國家秘密詐騙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否則會被法律制裁。法律禁止公民做哪些行為?這些行為一定不能做嗎?第三百一十四條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第二百七十條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法律探索3. 對于法律規定的義務,我們應該怎么做?5. 如何履行法定義務(1)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2)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禁止公民實施某些行為。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會受到法律制裁。道法糕法律要求做的法律禁止做的沒有實施實施了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法定義務(二)法定義務須履行P57三、違反義務須擔責違反義務須擔責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①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②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p57根據履行法定義務行為的做法說一說6.什么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材料二:小成的爸爸開車去銀行辦理業務,沒有注意到“禁止停車”的標志,將車停在路邊,被交警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處以200元罰款。承擔行政責任材料三:金某是壽山石商人,其朋友丁某將自己的一塊價值50余萬元的壽山石交給他代為保管。一天,金某與丁某發生糾紛,金某賭氣帶走了保險柜內代丁某保管的壽山石。丁某在多次向金某索要未果的情況下,以侵占罪為由到人民法院對金某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金某的行為構成侵占罪,依照刑法規定,判處其三年有期徒刑。承擔刑事責任材料一:周女士已80歲,無法獨立生活,但子女拒不履行贍養義務。老人將兩個子女告上法庭。經過調解,兄妹倆最終達成協議,輪流贍養照顧老人。承擔民事責任違反法定義務承擔責任6.違反法定義務須承擔的法律責任 P59民事責任: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行政處罰: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行政拘留等刑罰處罰:①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②附加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1)違反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2)違反行政法律,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3)違反刑事法律應依法承擔刑事責任。課堂筆記課堂小結CLASS SUMMARY依法履行義務權利義務相統一認識: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踐行: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法定義務須履行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違反義務須擔責違反法定義務行為的含義違反法定義務行為須承擔的責任:民事、行政及刑事責任課堂小結原因做法1.以下四位同學對公民權利與義務的說法,你認為正確的是( )A.蘭蘭: 承擔義務是成年人的事, 與未成年人無關B.舟舟: 公民只享有合法權利C.安安: 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 、相互促進D.寧寧: 公民權利就是公民義務C課堂練習2.七年級學生呂方以前騎自行車或電動車經常闖紅燈,學習 了《道德與法治》課的相關內容后,他開始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這是因為他懂得了( )A.法律提倡的要積極去做B.道德要求做的必須去做C.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D.法律要求做的可以不做C課堂練習3.下列關于權利和義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不能只享有權利不承擔義務B.權利和義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間沒有任何的關系C.權利和義務是相互依存的D.有權利則必有義務B課堂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