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印江自治縣2025年九年級3月份月考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及評分建議一、選擇題(本題有14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B A D D C A B D B A C D B D五、非連續性文本(第35小題,共8分,根據圖表回答問題)35.(1)①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并取得巨大成就;②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③綜合國力顯著增強;④改革開發是強國之路。(評價建議:答對一點給1分,答對任意2點給2分,總分2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2)①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的、發展的、緊密聯系的世界;②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性深入發展;③和評與發展仍是當今時代的主題;④周邊一些國家和地區經濟快速發展;⑤全球性問題突出等。(評價建議:答對一點給2分,答對任意3點給6分,總分6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六、閱讀與思考(第36小題,共9分,閱讀材料,簡明扼要回答問題)36.(1)①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②中華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③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④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⑤我們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精神動力。(評價建議:答對一點給1分,答對任意3點給3分,總分3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2)①面對各種區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機與難題,中國不推諉,不逃避,積極主動的承擔起相應的責任。②中國積極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在有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各個領域積極采取行動。③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④事不避難,勇于擔當,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⑤中國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展現了大國擔當,為解決全球性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⑥中國倡導并踐行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評價建議:答對一點給2分,答對任意3點給6分,總分6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七、判斷與分析(第37小題,共9分,聯系材料,判斷分析)37.該觀點是錯誤的。(1分)理由:①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同時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科技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②我國過去40多年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③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④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⑤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⑥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理由6分,分別從我國科技現狀、全面深化改革角度回答,答到我國科技現狀給2分,全面深化改革角度任意3點給4分,符合題意,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綜上所述,我國雖然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要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還任重道遠,未來中國的發展還需要全面深化改革。(2分,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八、實踐與探究(第38小題,共21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38.(1)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評價建議:答對一點給1分,總分2分)(2)①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養成物盡其用、減少廢棄物的文明習慣;②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產品,選購無包裝、簡易包裝、大容量包裝產品;③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產品,選購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④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培養垃圾分類好習慣。(評價建議:答對一點給2分,答對任意3點給6分,總分6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3)①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②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戰略;③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④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⑤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⑥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評價建議:答對一點給2分,答對任意4點給8分,總分8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4)①積極主動地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②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在繼承和創新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③樹立全球視野,尊重文化多樣性,促進各國文化交流交融,推動春節走向世界,繁榮世界文化。④擔當時代責任,講好中國故事。(評價建議:答對一點給2分,答對任意2點給5分,總分5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印江縣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3月份月考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4分)題號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答案 D D C D B D B A A B D C二、填空題(每小題1分,共5分)27.文成公主28.指南針29.雷鋒30.電氣時代31.非洲年三、綜合問答題(14分)32.(1)由打制石器到骨器再到鐵器(鐵制農具)(3分)(2)措施:統一度量衡(2分);皇帝:漢武帝(1分)(3)絲綢之路;(2分)影響: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對于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4分)(4)因素:技術的革新;生產工具(勞動工具)的改進;國家政策;統治者的重視;對外交往的加強;人民的辛勤勞動。(任答一點,意思對即得分,2分)四、材料解析題(本大題有2個小題,第19題15分,第20題17分,共32分)33.(1)意義: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4分)(2)“求同存異”方針;①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②澳門回歸。(6分)(3)(論述4分,結論1分,共5分)【示例一】觀點:中國智慧推動人類文明發展論述:①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聯合國糧農組織將推廣雜交水稻列為解決發展中國家糧食短缺問題的戰略措施,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對解決世界性饑餓問題有重要貢獻。②屠呦呦發現青蒿素,開創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和大力推廣,使全球數億人受益,為人類生命健康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4分)結論:綜上所述,中國智慧為人類文明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今后,我們會繼續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1分)【示例二】觀點:中國方案推動國際合作交流論述:①1953年底,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此原則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逐漸推行開來,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關系的基本準則。②1955年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參加萬隆會議,會上提出“求同存異”方針,保證了會議的順利進行,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加強了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③2013年,中國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與相關國家的經濟合作,共同繁榮提供新的平臺和新的動力。結論:綜上所述,中國方案為推動國際合作交流提供了更多機會,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示例三】觀點:中國力量推動構建國際新秩序論述:①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站起來了,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②2001年12月11日,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空間。③2015年,中國主張在國際關系中弘揚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共同維護國際公平公正,并且推進大國協調和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17年“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首次被寫入聯合國決議,體現了中國是一個有責任的大國。結論:綜上所述,中國為構建一個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新秩序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是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大國。34.(1)斯巴達克起義 (2分)影響:剝削奴隸的方式開始有所變化;有助于帝制取代共和的歷史轉變。(任答一點,意思對即得分,2分)(2)文藝復興運動 ;啟蒙運動(4分)(3)《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十月革命(4分)(4)殖民地人民的抗爭(2分)歷史事件:一:美國獨立戰爭;二:拉丁美洲獨立運動;三:印度民族大起義(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