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渴望春天》教案教材分析:莫扎特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少年喜愛的歌曲。其音樂語言樸素、簡約,富有表現力。旋律線主要由大調式主和弦分解構成,突出音樂清新、明朗的格調;6\8拍輕快、活潑;曲式結構單純、緊湊,給人簡練、舒服、完整的滿足感。教學目標:1、在聽賞歌曲《渴望春天》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緒,在愉悅、歡快的歌聲中給學生創造一個春天的情境,讓學生感受春天,表現春天。2、能用甜美的聲音,活潑、歡快的情緒演唱《渴望春天》。3、了解音樂家莫扎特的生平及歌曲創作的相關文化背景,培養學生對經典作品的興趣和熱情。教學重點:用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渴望春天》。教學難點:1體會6\8拍活潑】歡快的特點。2、正確演唱帶“#”記號的音符。3、二聲部的演唱技巧。教學過程:1、師生問好1、發聲練習師:今天老師帶來了我的好朋友,它想和大家打個招呼,請大家配合一下,按節奏動一動自己的身體,聽一聽,它在說什么?請你們模仿一下。(老師演奏,示意學生演唱)師:剛才,同學們的聲音有時候是跳躍有彈性的,有時候是優美愉快的。2、師生配合(出示合唱練習樂譜)師:老師唱第二聲部,請你唱第一聲部,會嗎?2、學唱新歌1、小提琴很高興,它想為大家演奏一首樂曲,請你聽一聽,這首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出示選擇題)這首樂曲的情緒是( )A熱烈激動地 B明朗愉快地 C低沉憂傷地2、揭示課題師:這首樂曲的名字叫《渴望春天》(板書)3、初聽歌曲師:同學們,“渴望”是什么意思?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首歌曲,看看作曲家為什么這么急切的盼望春天的到來?聽完之后說一說歌曲描繪了春天怎樣的畫面?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4、再聽歌曲第一段師:歌曲的節拍是八六拍,八六拍是由兩個三拍子組成,三拍子的歌曲在速度較快時給人的感覺非常活潑、歡快,讓人有一種想跳舞的沖動,那么請拿出你的小手,隨著音樂的節奏跳跳舞吧!請你用三拍子的指揮圖示,邊聽邊打節拍。注意弱起拍的指揮方法。5、聽第一段,劃分樂句師:請大家和老師一起聽一聽,劃一劃,這首歌曲可以分為幾個樂句?可以邊聽邊用“嗯”輕聲地哼唱旋律。(教師在黑板上逐句劃分出旋律線。)6、分析曲式師:這四個樂句中,有沒有重復的樂句?哪幾個樂句很相似?①隨琴視唱第一、二、四樂句通過指揮圖示提示弱起拍的演唱技巧②師:這三個樂句中,有哪一句顯得格外地活潑、跳躍呢?提示“倚音”③師:春天里,小草綠了,花兒開了,小蝴蝶和小蜜蜂飛來了,萬物慢慢的發生著變化。在歌曲中,有一個樂句最能表現出春天悄悄地發生著變化、婀娜多姿、色彩斑斕的特點,我們一起唱一唱。提示變化音#1 #4④完整地演唱歌譜師:聽了同學們的演唱,我仿佛看到了:春天來了,我一口氣跑到綠色的樹林里,又一口氣來到小河邊,我的心情很激動,因為我看到了...看到了紫羅蘭,我是多么快樂啊!我是多么幸福啊!(老師邊說邊出示換氣記號)7、學唱歌詞①學生演唱第一段②聽一聽老師演唱第一段,找不同。 < >③學生注意漸強漸弱力度的變化演唱全曲。3、二聲部教學1、師:布谷鳥和小夜鶯聽到我們美妙的歌聲也想加入進來一起歌唱,你聽!教師用小提琴演奏第二聲部2、學生隨伴奏學唱第二聲部3、分小鳥組和春天組分聲部演唱,老師用小提琴演奏,并加入第三、四樂句的第二聲部旋律。師:剛才老師在第三、第四樂句加入了第二聲部的旋律,像這樣,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聲部同時演唱同一首歌曲的藝術形式就是合唱。下次老師可以和大家一起去感受合唱的魅力。4、音樂家莫扎特1、教師介紹歌曲《渴望春天》的創作背景,激起學生對音樂家莫扎特的敬意,激發學生演唱歌曲《渴望春天》的熱情。師:這首歌曲作于1791年1月14日,這時的莫扎特已疾病纏身,貧病交加,可令人驚嘆的是這首歌曲中沒有絲毫的傷感和絕望,相反整首旋律清新歡快,充滿天真和童趣,足以看出作曲家是一個怎樣的人?(意志堅定,性格樂觀等)2、帶著對音樂家的崇敬之情完整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五、總結這首《渴望春天》讓我們感受到了美好的春天,也聆聽到了音樂家莫扎特的心聲,這位偉大的音樂家讓我們懂得,無論生活給我們帶來多么大的傷痛,請記住,還有音樂,可以撫慰我們的心靈,還有音樂,可以讓生活變得更美好。希望同學們能夠像莫扎特那樣,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和學習中的一切困難,相信自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