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臺縣 2025 年春八年級第一學月質量測試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 17-21 BCBAD 22-26 CDDAB 27-32 BADACC二、非選擇題(第 33 題 24 分,第 34 題 28 分,共 52 分)33.(24 分)(1)工業基礎,特別是重工業基礎非常薄弱(3 分);第一個五年計劃。(3 分)(2)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3 分)(3)贖買政策(3 分);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3 分)(4)工農業總產值和國家財政收入下降(3 分);“文化大革命”的破壞。(3 分)(5)經濟建設必須從國情出發,實事求是;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經濟建設必須遵循客觀經濟規律;必須健全黨的民主集中制,加強民主與法制建設。(任答一點 3 分)34.(28 分)(1)土地改革(3 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3 分)封建土地制度(2分)(2)農業合作化(或農業生產合作社/農業社會主義改造)(3 分);土地改革后,農村經濟基本上還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勞動生產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發展,可能會導致農村貧富兩級分化。(或如果不引導農民走互助合作道路,不僅不能改善農民的生活,而且農村也不可能為工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糧食、輕工業原料等條件)。(寫出 1 點即可得 3 分);(3)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6 分);造成 1959—1961 年國民經濟嚴重困難(或三年經濟困難)(3 分);(4)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3 分)(5)改革要符合國情,與時俱進;經濟發展要遵循客觀規律;國民經濟要均衡協調發展;要關注民生等(任答一點 2 分)三臺縣 2025 年春八年級第一學月質量監測道德與法治試卷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 3 分,共 48 分)1-5:BBADD 6-10:BDDCC 11-16:CADDBC二、非選擇題 (共 52 分)35.(1)閱讀典讀一,思考中國人民扭轉命運,為什么說最根本的保證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12分)①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②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④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⑤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每點 3 分,答對 4 點,得 12分)35.(2)“只要公權力存在,就必須有制約和監督的籠子。”為什么要有制約和監督的籠子?請你從規范權力運行的角度為國家權力的行使提幾條建議。(12 分)原因:①權力是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濫用,則會滋生腐敗,貽害無窮。②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這是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每點 3 分,共 6 分)建議:①國家權力必須在憲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圍內行使。②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要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不得懈怠、推諉。③國家權力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的途徑和方式行使,國家權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每點 2 分,共 6 分)36(1)結合材料一,運用所學知識,說說作為新時代青少年,我們應如何增強憲法意識,維護憲法權威。(12 分)①學習憲法。我們不僅要了解我國憲法產生和發展的歷程,還要在理解我國憲法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著重領會我國憲法的原則和精神。同時,還應積極參與憲法宣傳活動,讓憲法走近群眾,深入人心,為增強全社會的憲法意識貢獻自己的力量。②認同憲法。我們要理解并認同憲法的價值,增強對憲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覺接受憲法的指引與要求,讓憲法真正銘刻于心,讓憲法精神在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③踐行憲法。我們要將憲法原則轉化為自覺的行為準則,落實在實際行動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規定,學會運用憲法精神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堅決維護憲法的權威,自覺抵制各種妨礙憲法實施、損害憲法尊嚴的行為。④堅持憲法至上,自覺踐行憲法精神,積極推動憲法實施(每點 3 分,共 12 分)(2)結合材料二,運用所學知識,談談公民應如何行使權利?(12 分)①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③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④公民權利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調解、仲裁、訴訟。(每點 3 分,共 12 分)(3)為了增強學生的憲法意識,學校開展憲法宣傳活動,請你設計兩種切實可行的活動形式。(4 分)主題班會、黑板報、辯論賽、知識競賽等。(每點 2 分,共 4 分)19.《人民日報》曾經刊載文章指出,“中國,中國人,將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隸的代名詞,而要永遠地受到全世界愛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據此推測,該文章評價的歷史事件是新中國A.抗美援朝的勝利B.中央人民政府成立C.和平解放了西藏D.最終完成土地改革20.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全國實施的許多建設項目在很長時期內都是我國現代化工業的骨千,其中有不少是舊中國沒有或基礎極薄弱的制造工業,如飛機、汽車、發電設備等。這強調了第一個五年計劃A.奠定了工業化的初步基礎B.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C.培養了工業化的建設人才D.提升了國家的研發能力21.某班將模擬召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新聞發布會。你作為新聞發言人,可以發言的內容是A.分析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國內的主要矛盾B.解讀“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C.匯報“西部大開發和脫貧攻堅的實施情況D.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重要意義22.1956年發行的宣傳畫,其標語為“農村婦女們,積極參加農業勞動,爭取合作社的農產豐收”。據此推斷,當時A.土地改革順利地起步B.抗美援朝得到了保障C.農業合作社火熱開展D.一五計劃超額完成23.我國實現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轉變,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標志是A.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B.中共八大二次會議的召開C.國民經濟的調整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24,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運動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村十地政策的三次調整。與“三次調整"的共同作用無關的是A.解放了農村生產力B.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C.農業生產得到發展D.促進鄉鎮企業的崛起25.中共八大是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這次會議A.正確分析了國內主要矛盾B.制定了贖買政策C.制定了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D.開啟農業改革道路26某同學聽長輩講述一段生活經歷:為了完成鋼鐵產量的高指標,農村也興建小高爐大煉鋼鐵;糧食產量放高產衛星。這段經歷屬于A.士地改革時期B.“大躍進”時期C.“文化大革命”時期D.改革開放初期27.小王同學在整理歷史學習的人物檔案時,抄寫了如下內容。這一歷史人物是職務:1962年任河南蘭考縣委書記感人事跡:親自帶隊到災區,展開大規模的追洪水、查風口、探流沙的調查研究工作。得知自己患癌癥后,仍頑強堅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A.雷鋒B,焦裕祿C.王進喜D.孔繁森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第一學月試題第4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春八年級道德與法治 政治卷答案.docx 2025春八年級道德與法治 歷史答案.docx 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道法、歷史合卷試題(掃描版,含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