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下6《千人糕》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文化自信:人們要愛惜和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更要珍惜糧食。任何一樣東西都是成千上萬人共同勞動的成果,我們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語言運用:學會借助文中的提示語、標點來體會心情,注意讀出爸爸和孩子的不同語氣。思維能力:能借助插圖,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敘述身邊常見物品的生產(chǎn)過程。審美創(chuàng)造:體會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勞動使我們的生活更美麗。教學重難點:1.默讀課文,能借助圖畫說出米糕經(jīng)過哪些勞動才能做成。2.能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舉例說說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教學過程一、導入1.同學們,你們好!我們又見面了。上節(jié)課你們告訴了我什么是千人糕,那它是怎么做出來的呢?請你們給我講講吧,期待你們的回復!你打算怎么跟外國友人介紹千人糕的制作呢?讓我們一起繼續(xù)學習《千人糕》,爭做合格的“千人糕”代言人吧!2.齊讀課題:6千人糕3.老師先來考考你,上節(jié)課學的這些詞語你還會讀嗎?(點名讀、全班齊讀)4.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誰能告訴老師,什么是千人糕?(千人糕是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那它是用什么做的呢?(千人糕就是用粉和糖做成的米糕。)(板貼:粉、糖、千人糕圖片)二、學習第六至九自然段1.是呀。這么普通的一塊的米糕為什么要叫做“千人糕”呢?制作千人糕僅僅需要粉和糖嗎?(不是,它還需要很多很多人的勞動。)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6~9自然段。想一想還需要哪些勞動,試著在流程圖上填一填。2.引導交流,借助圖片,展開想象。(1)點名讀第七自然段,說說粉是怎么來的。借助你的流程圖,誰來告訴我粉是怎么來的?(把大米磨成粉)第幾自然段告訴了你答案?請你讀一讀。(板貼:大米、磨)我們一起來看看磨粉的過程。再把詞語讀兩遍。(2)學習第八自然段。①大米又是怎么來的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八自然段。(大米是農(nóng)民種的稻子加工出來的。)(板貼:稻子、加工、農(nóng)民種)種稻子又需要什么呢?(種子、農(nóng)具、肥料、水)光這些夠了嗎?(不夠)文中哪里在提示我們?(省略號)你觀察得真仔細!省略號省略了什么?你覺得種稻子還需要干什么?(播種、插秧、施肥、澆水.....)是呀,還記得我們上學期的《田家四季歌》中就給我們介紹了農(nóng)民伯伯一年四季的農(nóng)事,播種、插秧、耕田、除草、打谷、積肥等等勞動,這才有了稻子。(回顧上學期學的《田家四季歌》)(3)學習第九自然段。①粉已經(jīng)有了,那糖又是怎么來的呢?請同學們朗讀第九自然段。(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來的。)(板貼:汁、熬)②甜菜汁、甘蔗汁又是怎么來的呢?(用甘蔗和甜菜榨汁出來。)(板貼:甘蔗、甜菜、榨)師: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種。甘蔗汁和甜菜汁都需要種子、水、肥料……種出新鮮的甘蔗和甜菜,再壓榨成汁。③播放熬糖的視頻,看完請學生說。再看看熬糖需要哪些工具,是怎樣熬的呢?④小結(jié):米和糖是制作米糕的主要原材料,單是材料就需要成百上千人的勞動。⑤米糕做好了,這樣我們就能吃到米糕了嗎?(不能)還需要哪些勞動才能將米糕送到我們前面呢?(包裝、送貨、銷售)(板貼:包裝、送貨、銷售)⑥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米糕做好后還需要許多勞動?(圈畫出“就算……還得……又……”。)⑦指導朗讀。重讀“就算、還得、又”,突出勞動的繁雜。從這一項項勞動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步驟很多,勞動很繁雜,千人糕來之不易......)是呀,所以我們在讀的時候可以把這幾個關聯(lián)詞讀重一些。一起來讀一讀。3.檢查流程圖師:經(jīng)過同學們的努力,米糕制作的流程圖已經(jīng)完成了(板書),請同學核對一下自己的流程圖是否完成。4.組織學生講述過程請同學們自己先借助流程圖,說一說米糕是經(jīng)過哪些勞動才做成的。(點名說)太棒了!你說得很完整。現(xiàn)在老師要加大難度了,誰能看著插圖再來說說呢?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吧!(點名說)5.教師小結(jié):是啊,小小的米糕,竟然需要這么多材料,需要這么多工序,需要這么多人合作,需要多少人付出辛勤的勞動啊!三、學習第十至十一自然段1.現(xiàn)在你明白為什么叫它千人糕了嗎?請同學們朗讀第10~11自然段,用文中的話來回答。(1)(一塊平平常常的糕,經(jīng)過很多很多人的勞動,才能擺在我們面前。)“千人”真的有一千個人嗎?(不是,指很多很多人)是的,就像我們之前在古詩中學過的“欲窮千里目”“飛流直下三千尺”“危樓高百尺”這些數(shù)字泛指很多很多。爸爸的話可以怎么讀?(語氣平緩,語重心長)一起來試一試。可以重讀“平平常常的”“很多很多人的”這些詞語。(師生配合讀,老師讀旁白,學生讀說的話)(2)文中的孩子明白了嗎?你從哪里知道的?(孩子聽了爸爸的話,仔細想了想,說:“爸爸,這糕的確應該叫‘千人糕’啊!”)(3)“的確”是什么意思?你能給它找個近義詞嗎?聯(lián)系孩子前面所說“這就是平常吃過的米糕嘛!”想一想:孩子的語氣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孩子一開始不以為然,現(xiàn)在聽了爸爸的話恍然大悟。)誰能讀出孩子恍然大悟的感覺呢?(點名讀、齊讀)(4)分角色朗讀這兩段中的對話。男生讀爸爸的話,女生讀孩子的話,老師讀旁白。2.除了千人糕,你還知道哪些東西也是經(jīng)過很多很多人的勞動做成的?(衣服、文具,出示圖片,請學生舉例說一說)3.小結(jié):一塊普普通通的米糕、一件平平常常的衣服都要經(jīng)過許許多多勞動者的辛苦付出才能到我們消費者手中。我們應該怎么做?(珍惜勞動成果。)四、指導書寫1.出示:甘、甜,學生觀察,交流書寫時需要注意的地方。2.教師范寫,學生練寫,師生評改。五、總結(jié)Hello,同學們,學習完了課文,現(xiàn)在你們可以告訴我千人糕是怎么做的了嗎?(點名回答)你們介紹得太好了。非常感謝你們的介紹,希望以后有機會同學們能給我介紹更多的中國美食。同學們,拜拜!恭喜同學們完成了外國友人交給我們的任務,你們都是合格的“千人糕”代言人了!課后同學們也可以給自己的家人也宣傳一下“千人糕”哦!下課!板書設計6 千人糕 千人糕 = 大米 + 糖 大米:稻子-農(nóng)民勞動:種子、農(nóng)具、肥料、水…加工糖:甘蔗、甜菜-種植、熬糖:工具、火…制作 來之不易:珍惜勞動成果,重視集體協(xié)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