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課前導入你知道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愛情故事?牛郎織女白蛇許仙梁祝化蝶孟姜女哭長城我國最早的愛情故事出自哪里呢?文學常識《詩經》,簡稱《 》,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也是我國詩歌 主義傳統的源頭。它匯集了西周至春秋中葉的詩歌 篇,故又稱“ ”,到漢代被奉為經典,尊稱為《詩經》,列為“ ”之一。內容: 、 、___手法: 、 、___ 詩經的“ ”詩現實305詩三百五經風雅頌賦比興六義三種樂曲類型:文學常識風:各地方的民間歌謠雅:正統的宮廷樂歌, 用于宴會的典禮頌:祭祀樂歌,用于宮廷宗廟祭祀305首160篇105篇40篇文學常識賦比興賦:直陳其事比:借物比喻興:托物起興三種創作方法:我只求與你共華發你發如雪,凄美了離別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平鋪直敘地表達情感或事件用一個事物比喻另一個事物或情感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詩經·周南》學習目標1、朗讀詩歌,感受《詩經》四言的韻律和重章疊句的韻味,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學素養。2、品讀詩歌,理解《關雎》內在情韻,感受詩人對心中理想形象的執著追求和強烈思念。3、析讀詩歌,正確認識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和追求,樹立健康、美好、和諧的愛情觀。任務一 讀:初遇《關雎》,感知韻律之美一讀 準字音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關雎jū jiūyǎo tiǎohǎo qiúcēn cīxìngwù mèizhǎn zhuǎnsèmào二讀 定節奏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關雎三讀 出美感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關雎雙聲詞(聲母相同)疊韻詞(韻尾相同)重章疊句任務二 譯:解密《關雎》,理解詩意之真改寫現代詩結合注釋和工具書,將詩歌改寫為現代詩,品味其內容美。要求:句式工整、語言優美、重章疊唱、盡量押韻例: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鳩關關相對唱,雙棲河中小島上。文靜秀麗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對象。改寫現代詩雎鳩關關相對唱,雙棲河中小島上。文靜秀麗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對象。長短不齊荇菜鮮,撈了左邊撈右邊。文靜秀麗好姑娘,日夜想著去追求。追求姑娘未如愿,醒來夢里常思念。相思悠悠夜漫延,翻來覆去難成眠。長短不齊荇菜鮮,采了左邊采右邊。文靜秀麗好姑娘,彈琴鼓瑟親無間。長短不齊荇菜鮮,揀了左邊揀右邊。文靜秀麗好姑娘,敲鐘擊鼓使她歡。關雎梳理感情線這位君子在追求心上人的過程中,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寤寐思服輾轉反側琴瑟友之鐘鼓樂之喜悅惆悵愉悅任務三 品:細賞《關雎》,體悟情感之純手法巧探究既是愛情詩,為何開頭要吟詠“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雎鳩在傳說中是一種情意十分專一的水鳥,其一或死,另一就憂思不食,憔悴而死。朱熹稱之為鷙(摯)鳥,贊其彼此忠誠,保持禮法的距離。此處使用了“比興”的表現手法,情景交融,既是以雎鳩和鳴比喻男女之間和諧恩愛,也是通過寫雎鳩“起興”,引出下文君子對淑女的殷切期盼。★比興=比喻+起興手法巧探究這首詩中還有哪里也使用了“比興”的手法?以“采摘荇菜”起興,引出下文續寫的內容;以時左時右采摘的動作,隱喻君子對淑女鍥而不舍的追求。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形象美賞結合詩句分析,詩中的“淑女”和“君子”分別是什么形象?窈窕淑女善心為“窈”,美容為“窕”樣貌姣美、品質善良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勤勞能干、理智慎重君子好逑;寤寐求之琴瑟友之、鐘鼓樂之執著追求、情趣高雅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癡情、尊重對方心理描寫動作描寫郎才女貌趣味小辯論你們覺得這位淑女最后答應了君子的追求了嗎?為什么?任務四 思:對話古今,探討愛情之諦愛情古今變2、《關雎》,后妃之德也,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 ——《毛詩序》1、《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論語》過分悲傷充滿節制、合乎禮法的愛情《關雎》情感快樂卻不流于放蕩;充滿憂愁卻不至于悲傷。《關雎》,是講后妃美德的詩,是《詩經》十五國風的起始,是用它來教化天下而矯正夫婦之道的。資料助讀愛情古今變結合詩歌和材料,說說你對愛情的理解。負責的愛情。有明確的婚姻目的,最終又歸于美滿,不是青年男女之問短暫的邂逅、一時的激情。美德的結合。男女雙方,乃是兼有德行的“君子”和有體貌之美和德行之善的 “淑女”。節制的戀愛。詩雖是寫男方對女方的追求、相思,也只是獨自在那里“輾轉反側”,愛得很守規矩。既有真實的頗為深厚的感情,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教師誠寄語老師想對青春懵懂的你們說:“發乎情,止于禮,藏于心。”男孩們:當那個她讓你怦然心動,請你先冷靜克制。把美好藏于心底,成為前進的動力。喜歡一只蝴蝶,不要去追逐,去種樹栽花,等到春暖花開,蝴蝶自然會飛回來。女孩們:當追求者來到你的身邊,請你保持矜持理智。早開的花兒,注定不會有結果。永遠不要去追一匹馬,用追馬的時間來種草,待春暖花開時,能吸引一批駿馬來供你選擇。課后作業運用所學“比興”表現手法,試寫三行詩。例:那年郵件慢燈光淡鉛筆也短,媽媽的頭發還沒有白色涂染,但那年終于還是被時間粉刷成了絕版。課堂自測1、理解性默寫。(1)《詩經》中主要的表現手法是賦、比、興。《關雎》中開頭“_________,________”兩句就運用了“比興”的手法。(2)《關雎》中形象描寫了主人公長夜難眠、思緒萬千以至難耐的相思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3)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關雎》中描寫青年男子對美貌女子表達傾慕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悠哉悠哉輾轉反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課堂自測2、下面有關《詩經》的介紹正確的一項是( )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也是我國詩歌浪漫主義傳統的源頭。B.《詩經》按照表現手法可以分為“風”“雅”“頌”,按照樂曲性質可以分為“賦”“比”“興”,這共稱為“《詩經》六義”。C.《詩經》與《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合稱為“五經”。D.《詩經》匯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的詩歌300篇,故又稱《詩三百》。C課堂自測3、下列選項對《關雎》賞析不正確的一項( )A.詩歌開篇寫雎鳩鳥不停地鳴叫,既是自然環境的詩意描寫,也是比興手法的巧妙運用。B.“流之”“采之”“芼之”寫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時勤勞靈巧的姿態。C.“悠哉悠哉”連用兩個“悠”字,把長夜難眠、思緒萬千以及難耐的相思之苦表達得淋漓盡致。D.“琴瑟友之”“鐘鼓樂之”表現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藝、脫俗的追求和優雅的品格。D《關雎》公開課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朗讀詩歌,感受《詩經》四言的韻律和重章疊句的韻味,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學素養。品讀詩歌,理解《關雎》內在情韻,感受詩人對心中理想形象的執著追求和強烈思念。正確認識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和追求,樹立健康、美好、和諧的愛情觀。【教學重難點】重點:目標1難點:目標2和目標3【教學過程】一、興趣導入今天,我們來講一講一些同學很感興趣的文學題材——愛情故事。現在的言情小說層出不窮,什么霸道總裁、瑪麗蘇情節、嗑CP……(笑)那同學們,你聽過我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愛情故事?e.g.中國古代四大民間愛情故事:牛郎織女、白蛇許仙、梁祝化蝶、孟姜女。那你們猜猜,我國第一個寫“言情小說”的老祖宗是誰?我國最早的愛情故事出自哪里呢?1.作品介紹《詩經》,簡稱《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也是我國詩歌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它匯集了西周至春秋中葉的詩歌305篇,故又稱“詩三百”,到漢代被奉為經典,尊稱為《詩經》,列為“五經”之一。(“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2.講解“詩經”六義詩經是一部比較難讀的書。為了便于解讀,后人提煉了《詩經》中的六種要素,并成為《詩經》的“六義”。★“詩經六義”分別是:內容上的風、雅、頌和手法上的賦、比、興。它們分別是什么意思呢?《詩經》中的文章,在古代其實都屬于可以唱的“樂曲”。我們可以把《詩經》比作一張包含305首歌的音樂專輯。它包含三種樂曲類型:《風》、《雅》、《頌》。其中,《風》指的是各地方的民間歌謠。(比如現在的陜北民歌《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雅》指的是正統的宮廷樂歌,常用于宴會的典禮。(比如現在春晚閉幕時都要唱的《難忘今宵》)《頌》是專門的祭祀樂歌,用于宮廷宗廟祭祀。(播放祭祀樂曲)除了這三種樂曲類型,《詩經》中的歌曲還有三種常見的創作方法:賦、比、興。我們以周杰倫的歌曲為例,搞清楚這三種音樂創作方法都是怎么一回事。其中,“賦”即直陳其事,指的是平鋪直敘地表達情感或事件。(比如《紅塵客棧》中的這一句:“我只求與你共華發”)“比”即借物比喻,指的是用一個事物比喻另一個事物或情感。(比如《發如雪》中的這一句:“你發如雪,凄美了離別”,比喻,把“華發”比作“白雪”。)“興”即托物起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比如《青花瓷》中的這一句:“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明明想表達“我在等你”,卻不直接說,而是先說“天青色等煙雨”,用以烘托氣氛,引出下句。)任務一 讀:初遇《關雎》,感知韻律之美【一讀 準字音】雎鳩(jū jiū) 窈窕(yǎo tiǎo) 好逑(hǎo qiú) 荇(xìng)菜 芼(mào)之【二讀 定節奏】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一讀 出美感】疊詞:關關雙聲:雎鳩、參差 、輾轉(聲母相同)疊韻:窈窕、輾轉(韻母相同)重章疊句: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任務二 譯:解密《關雎》,理解詩意之真【改寫現代詩】《關雎》在音樂上婉轉動聽,在內容上也同樣開闊豐盈。結合注釋和工具書,將詩歌改寫為現代詩,品味其內容美。要求:句式工整、語言優美、重章疊唱、盡量押韻。示例:雎鳩關關相對唱,雙棲河中小島上。文靜秀麗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對象。長短不齊荇菜鮮,撈了左邊撈右邊。文靜秀麗好姑娘,日夜想著去追求。追求姑娘未如愿,醒來夢里常思念。相思悠悠夜漫延,翻來覆去難成眠。長短不齊荇菜鮮,采了左邊采右邊。文靜秀麗好姑娘,彈琴鼓瑟親無間。長短不齊荇菜鮮,揀了左邊揀右邊。文靜秀麗好姑娘,敲鐘擊鼓使她歡。【梳理感情線】君子為追求到淑女有了哪些行為呢?情感是如何變化的?示例:求——思——友、樂 喜悅 惆悵 愉悅小結:這是一個君子追求淑女的故事。任務三 品:細賞《關雎》,體悟情感之純【手法巧探究】既是愛情詩,為何開頭要吟詠“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材料:“雎鳩”在傳說中是一種情意十分專一的水鳥,其一或死,另一只就憂思不食,憔悴而死。朱熹稱之為鷙(摯)鳥,贊其彼此忠誠,保持禮法的距離。示例:使用了“比興”的表現手法,情景交融,既是以雎鳩和鳴比喻男女之間和諧恩愛,也是通過寫雎鳩“起興”,引出下文君子對淑女的殷切期盼。補問:這首詩中還有哪里也使用了“比興”的手法?示例: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以“采摘荇菜”起興,引出下文續寫的內容,以時左時右采摘的動作,隱喻君子對淑女鍥而不舍的追求。【形象美賞析】結合詩句分析,詩中的君子和淑女分別是什么形象?結合詩句分析,詩中的“淑女”和“君子”分別是什么形象?淑女:“窈窕淑女”(善心為“窈”,美容為“窕”)→樣貌姣美、品質善良,秀外慧中“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勤勞能干、理智慎重(可將時而向左,時而向右采摘荇菜的動作,隱喻君子對淑女鍥而不舍的追求,但淑女并沒有立刻答應男子的追求。)君子:“君子好逑”、“寤寐求之”“琴瑟友之”“鐘鼓樂之”→執著追求、情趣高雅“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其中,“悠哉悠哉”是心理描寫,“輾轉反側”是動作描寫。)→癡情;尊重對方淑女是“窈窕淑女”,君子也是“翩翩君子”。真實郎才女貌,般配!【趣味小辯論】你們覺得這位淑女最后答應了君子的追求了嗎?為什么?Yes:我認為女子最終答應了男子的追求。因為詩歌中的女子是一位秀外慧中的“窈窕淑女”,而男子也是一個志趣高雅、追求美好品德之人。而且他追求女子很專一、執著,女子最終是會被他的高尚的品行和執著的追求感動的。NO:我認為女子最終沒有答應男子的追求。因為這首詩是從男子的視角來寫的,只是他的一廂情愿和美好愿望。“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也證明了女子沒有答應他。任務四 思:對話古今,探討愛情之諦【愛情古今變】展示:古人表達愛意:寤寐求之 琴瑟友之 鐘鼓樂之今人追求女子:鮮花贈之 美食悅之 財富炫之 微信擾之我們再結合相關鏈接資料來。孔子評價《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意為快樂卻不過于放縱,哀傷卻不過于沉溺于悲傷。結合詩歌和材料,說說你對愛情的理解。《關雎》是《詩經》中的第一篇。《關雎》為《詩經》的國風之首之意,就是用來教化天下萬民與規范夫婦倫理的第一步。百姓也該遵循,國家也該遵循,風,國風,教化的東西,用國風感化,用教化訓誡。示例:詩中的君子享受青春生命的歡樂,堅持不懈追逐心中的摯愛,卻不至于放縱,所有對美好事物的向往都在禮的規約中實現;但當他無法真正擁有時,但卻不過渡沉迷,依舊保持對美善事物的不斷追求。雖然說過程是曲折的,但在追逐的過程中,已經達成了自我生命的完善。【愛情詩拓展】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無題》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李之儀《卜算子》【教師誠寄語】老師想對青春懵懂的你們說:“發乎情,止于禮,藏于心。”男孩們:當那個她讓你怦然心動,請你先冷靜克制。把美好藏于心底,成為前進的動力。喜歡一只蝴蝶,不要去追逐,去種樹栽花,等到春暖花開,蝴蝶自然會飛回來。女孩們:當追求者來到你的身邊,請你保持矜持理智。你若也對追求者產生了情愫,在做出決定前請三思慎重。早開的花兒,注定不會有結果。三、作業設計:課堂檢測:1、下面有關《詩經》的介紹正確的一項是( C )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也是我國詩歌浪漫主義傳統的源頭。B.《詩經》按照表現手法可以分為“風”“雅”“頌”,按照樂曲性質可以分為“賦”“比”“興”,這共稱為“《詩經》六義”。C.《詩經》與《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合稱為“五經”。D.《詩經》匯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的詩歌300篇,故又稱《詩三百》。2、下列選項對《關雎》賞析不正確的一項( D )A.詩歌開篇寫雎鳩鳥不停地鳴叫,既是自然環境的詩意描寫,也是比興手法的巧妙運用。B.“流之”“采之”“芼之”寫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時勤勞靈巧的姿態。C.“悠哉悠哉”連用兩個“悠”字,把長夜難眠、思緒萬千以及難耐的相思之苦表達得淋漓盡致。D.“琴瑟友之”“鐘鼓樂之”表現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藝、脫俗的追求和優雅的品格。3、課后作業:運用所學“比興”表現手法,試寫三行詩。例:那年郵件慢燈光淡鉛筆也短,媽媽的頭發還沒有白色涂染,但那年終于還是被時間粉刷成了絕版。四、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關雎》公開課(1).docx 《關雎》公開課(1).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