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語文下冊課外古詩詞誦讀《約客》教案教學評一體化課時備課模板課題 約客 課時 1所在教材與單元 統編版-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 課型 新授學習目標 一、語言建構與運用 詩歌開篇 "黃梅時節家家雨" 以疊詞 "家家" 強化雨勢連綿,"青草池塘處處蛙" 中 "處處" 形成聽覺與視覺的雙重疊加。"有約不來過夜半" 通過時間副詞 "過" 凸顯等待之久,"閑敲棋子落燈花" 的 "敲" 字精準捕捉人物無意識動作,"落" 字暗含時光流逝的悵惘。省略號般的留白結尾,引發讀者對 "閑" 字背后復雜心境的想象。 二、思維發展與提升 全詩采用 "以動襯靜" 的思維模式,引導學生從 "蛙聲喧鬧" 的表層動態,感知深層孤寂。通過分析 "夜半" 時間節點的選擇,培養學生對 "等待美學" 的辯證思考。重點訓練學生提取 "棋子" 意象,構建 "行為符號 - 心理映射" 的認知模型,理解 "閑" 字背后的無奈與超脫。 三、審美鑒賞與創造 詩中 "黃梅"" 青草 ""蛙聲" 構成江南梅雨特有的視聽通感畫面,"棋子聲" 與 "雨聲" 形成空間層次。"閑敲" 動作的定格描寫,將等待場景升華為審美意象。引導學生運用通感手法改寫詩句,體會 "以有聲寫無聲" 的藝術效果,感受宋詩 "理趣" 與 "情趣" 的統一。 四、文化傳承與理解 詩中蘊含儒家 "慎獨" 思想與道家 "順應自然" 的生命態度。通過知人論世(趙師秀為 "永嘉四靈" 代表,追求清雅詩風),理解南宋文人在亂世中的精神寄托。重點辨析 "閑敲" 的文化內涵:既是文人雅趣的體現,也是對人生無常的豁達應對,突破 "等待焦慮" 的傳統表達。重難點 理解 "閑" 字的多重語義,需結合 "敲棋子" 的細節描寫,體會表面閑適與內心期待的矛盾 把握 "蛙聲" 的象征意義,通過對比 "蛙聲" 與 "無聲" 的轉換,感受環境渲染的心理功能 辨析 "落燈花" 的雙關意味,建立 "自然時序 - 人生際遇" 的隱喻解讀框架教學環節 學習活動新課教學 一、課程導入 教師開場: 同學們,大家好!在正式上課之前,我想先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你們有沒有經歷過在夜晚等待朋友來訪,卻遲遲未見其到來的經歷?那種期待、焦急與最終可能產生的落寞情緒,正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古詩《約客》所描繪的情境。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南宋詩人趙師秀的內心世界,去體會他在那個黃梅時節的雨夜,等待友人的復雜情感。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趙師秀,字紫芝,號靈秀,亦稱靈芝,又號天樂,是宋太祖八世孫,南宋著名的文學家、詩人。他生于1170年,卒于1219年,是南宋“永嘉四靈”中較出色的詩人。趙師秀的詩作多寫景物,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細微之處,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出動人的畫面,同時表達出深刻的情感。他的詩歌風格清新自然,語言質樸流暢,深受后人喜愛。 創作背景: 《約客》這首詩是趙師秀在一個黃梅時節的夜晚,等待友人前來相聚時所作。南宋時期,雖然社會動蕩不安,但江南一帶相對穩定,文化氛圍濃厚。趙師秀在這樣的環境下,過著文人雅士的生活,常與友人相聚,飲酒作詩。然而,在這個黃梅時節的夜晚,他懷著期待的心情等待友人赴約,卻遲遲未見其到來,于是寫下了這首充滿情感的詩篇。 三、詩歌朗讀與初步感知 朗讀詩歌: 現在,請大家翻開課本,找到《約客》這首詩。我們先來一起朗讀一遍,注意字音和節奏。 (全班齊讀詩歌) 范讀指導: 好,大家讀得不錯。現在,我來給大家范讀一遍,請大家注意我的停頓和情感表達。 (教師范讀詩歌) 自由朗讀: 接下來,請大家自由朗讀這首詩,邊讀邊思考:這首詩描寫了怎樣的景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學生自由朗讀詩歌,思考并交流) 討論分享: 好,時間到。現在,我想請幾位同學來分享一下你們朗讀后的感受和思考。 (學生舉手發言,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詩歌解析與深入理解 字詞解析: 首先,我們來解析一下這首詩的字詞含義。 “黃梅時節”:夏初江南梅子黃熟的時節,即梅雨季節。 “家家雨”:家家戶戶都籠罩在煙雨之中。 “青草池塘”:長滿青草的池塘。 “處處蛙”:到處都是青蛙的叫聲。 “有約”:事先約定。 “過夜半”:過了半夜。 “閑敲棋子”:悠閑地敲打著棋子。 “落燈花”:燈芯燃燒后結成的花形灰燼掉落。 詩歌大意: 通過字詞解析,我們再來理解一下整首詩的大意。黃梅時節,家家戶戶都被煙雨籠罩著,長滿青草的池塘邊上傳來陣陣蛙聲。我已經與友人預先約定,然而時間過了半夜友人卻還沒有到來。我百無聊賴地輕輕敲打著棋子,看著燈花落下。 詩歌賞析: 接下來,我們來深入賞析一下這首詩。 ·首句賞析:“黃梅時節家家雨”,這句詩點明了時節與天氣狀況。黃梅時節本就多雨,“家家雨”更是強調了雨勢之廣、范圍之大,整個江南都被這雨幕所覆蓋。這雨不僅是自然景象的描繪,也為后文友人失約埋下伏筆,渲染出一種淡淡的惆悵與期待交織的氛圍。 ·次句賞析:“青草池塘處處蛙”,這句詩進一步烘托出夏夜的氛圍。青草蔥郁的池塘周圍,青蛙的叫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與前一句的雨景相互映襯,一動一靜,雨是靜謐而綿密的,蛙聲是喧鬧而活潑的。然而,在這樣看似歡快的景象背后,詩人內心卻在焦急地等待友人,形成鮮明的對比。 ·三句賞析:“有約不來過夜半”,這句詩簡單直白地敘述了事情的發展。與友人有約在先,然而時間悄然流逝,已經過了夜半時分,友人卻依舊不見蹤影。這一句將等待的焦急與友人失約的失落直接呈現出來,之前所描繪的雨景與蛙聲此時仿佛都成了詩人內心煩躁的催化劑。 ·尾句賞析:“閑敲棋子落燈花”,這句詩是詩人在友人久久不來的情況下,通過敲棋子來打發時間、排解內心的煩悶的寫照。“閑敲”看似悠閑,實則蘊含著深深的無奈與焦急。“落燈花”這一細節,暗示了時間的流逝,燈芯在燃燒,燈花不斷落下,詩人就在這漫長的等待中,看著時光一點點消逝。 詩歌哲理: 通過剛才的賞析,我們可以看出,這首詩不僅描繪了詩人在一個黃梅時節的夜晚等待友人的場景,更蘊含了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那就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常常會面臨等待與失望。然而,正是這些等待與失望,讓我們學會了堅韌與包容,更加珍惜那些來之不易的相聚時光。同時,也讓我們明白,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態,積極面對生活。 五、課堂討論與分享 小組討論: 現在,請大家分成小組,結合我們剛才對詩歌的解析和理解,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1.詩人在詩中是如何描繪黃梅時節的景象的?這些景象對表達詩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2.詩人在等待友人的過程中,內心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如何通過詩歌的語言表現出來的? 3.你認為這首詩對你有哪些啟示和幫助?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經歷或感受?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小組分享: 好,時間到。現在,請各小組代表來分享一下你們小組的討論成果。其他同學要認真傾聽,并可以給出自己的見解和補充。 (各小組代表分享討論成果,其他同學點評和補充) 六、課程總結與作業布置 課程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不僅了解了趙師秀這位詩人的生平和創作背景,還朗讀并深入解析了《約客》這首詩。我們理解了詩歌的大意和哲理,并通過小組討論和實踐活動,深化了對詩歌的理解和感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像詩人一樣,保持一顆敏銳的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和情感。 作業布置: 1.請大家課后背誦并默寫《約客》這首詩。 2.請大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寫一篇300字左右的讀后感,談談這首詩對你有什么啟示和幫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