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音樂四年級下冊《少先隊員采茶歌》教學設計課題基本信息課題 少先隊員采茶歌學科 音樂 年級 四年級 單元 第一單元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冊別 四年級下冊1.教學背景分析教材內容分析: 采茶歌是我國南方的一種歌舞體裁,表演形式一般為一男一女,或一男兩女,后發展數人或數十人的集體舞。表演者身穿彩服,腰系彩帶,男的執鞭,女的拿扇,作為模以各種采茶的用具,載歌載舞。表演內容多為種茶、采茶的過程。歌曲的體裁形式多為小調。《少先隊員采茶歌》以新的創作手法表現了少先隊員采茶的過程和歡快的心情。歌曲為兩段體,羽調式。旋律流暢,具有江南音樂的特點。 第一樂段為典型的起、承、轉、合四個樂句。第一樂句開始五度大跳的旋律,一下子把少先隊員采茶時的歡快情緒展現在我們面前。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的節奏模仿。第三樂句分成了兩個小的分句,節奏發生了變化,附點音符和八分休止符的運用為歌曲增添了歡快的情緒。第四樂句是第一樂句的變化重復,雖然最后一個音結束在主音上,但由于只結束在一個八分音符的短音上,并沒有使人有結束感,而另一個八分休止符則為進人第二樂段做了呼吸的準備。 第二樂段連續用了八個x x的節奏,沿用了歌曲開始的音樂動機6 6 3 3,旋律活潑、跳躍,并配以“采喲、采喲”的襯詞,形象地表現了少先隊員采茶的動作和歡快的心情。接著的兩個樂句仍然運用了第一樂段的素材,切分節奏的運用使旋律既有變化又保持了整首歌曲的統一。最后兩小節1 0 2 1|6-|中八分休止符的運用別具特色,聲斷氣連,寄托了少先隊員熱愛茶山的感情。 學生情況分析: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和演唱能力,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濃厚,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他們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喜歡模仿和表現。在學習《少先隊員采茶歌》時,學生可能會對歌曲中描繪的采茶場景感到新奇,但由于缺乏實際的采茶體驗,可能需要教師通過圖片、視頻等資料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歌曲內容,從而更好地表達歌曲的情感。 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講授法、引導法、合作學習、體驗創新。 4.信息技術(配套課件)準備: PPT課件、2.學習目標與學習效果評價設計學習目標 評價內容與方式1.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準確演唱《少先隊員采茶歌》,掌握歌曲的節奏和旋律特點,了解歌曲的結構和調式。 2.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聽、唱、演等多種方式,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培養音樂感知能力和表現能力,提高合作意識和創新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生能夠感受歌曲中少先隊員熱愛勞動、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培養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 1.評價內容: 學生是否能夠準確演唱歌曲的旋律和節奏,演唱過程中是否能夠表現出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 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是否積極參與,是否能夠與同學合作完成表演。 學生是否能夠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情感,是否能夠通過自己的表演表達出來。 2. 評價方式: 教師評價:教師在課堂上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和指導,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客觀評價,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進步情況。 學生自評:鼓勵學生對自己的演唱和表演進行自我評價,反思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提出改進措施。 學生互評:組織學生之間進行相互評價,讓學生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發現他人的不足,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學習。3.學習重難點及突破方法學習重難點 突破方法學習重點:準確演唱歌曲的旋律和節奏,表現出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 學習難點:如何通過演唱和表演表達歌曲的情感 節奏訓練:通過節奏拍手、節奏模仿等練習,幫助學生掌握歌曲中的節奏難點。 情感引導:通過圖片等讓學生了解采茶的場景和快樂,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情感。 分組合作:通過小組合作表演,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創設情境:在課堂上創設采茶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演唱和表演,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4.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二次備課一、新課導入 師:同學們上節課學習歌曲《憶江南》,從中感受到了江南風景如詩如畫,那么這節課老師帶你去江南茶園轉轉。(播放采茶圖片) 師:圖片中我們看到了什么呀? 師:對,是美麗的茶園和采茶的人們。那你們知道嗎,在我國南方,人們在采茶的時候常常會唱起一種歌曲,叫做采茶歌。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一起去學習一首《少先隊員采茶歌》,感受一下其中的快樂與美好。(板書課題) 介紹《采茶歌》。 通過圖片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采茶有一個直觀的認識,為學習歌曲做好鋪墊。 根據學生對圖片的反應,適當調整提問的方式和內容,引導學生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二、新課探究 (一)、初步感知 1. 初聽歌曲 師:首先,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地聆聽這首歌曲,感受一下歌曲表現了怎樣的畫面(播放歌曲音頻) 生回答,師總結:作者是以新的創作手法表現了少先隊員采茶的過程和歡快的心情。 介紹作者龔耀年 帶著兩個問題再聽歌曲 這首歌曲是幾拍子? 歌曲的速度和情緒又是怎樣的?(播放歌曲音頻) 生回答 師總結適時板書。 、學唱歌曲 1.節奏練習 出示節奏型,示范 、帶練、學生自己體會練習。 2. 按節奏朗讀歌詞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按節奏朗讀歌詞。請同學們伸出手,跟著老師一起打節奏。(老師邊打節奏邊示范朗讀歌詞,學生跟讀) 用“lu”學唱旋律 師:現在,我們跟著琴一起來學唱歌曲的旋律。請同學們輕輕地跟著琴聲哼唱,注意音準和節奏。(老師逐句教唱旋律,每教完一句,讓學生重復練習幾遍)。 師:這首歌一共有幾個樂段? 學習第一樂段 ①視唱第一樂段 第一樂段有幾個樂句? ②再視唱,跟老師一起畫旋律線,說一說哪些樂句是相似的? ③感受樂曲寫作手法的“起 承 轉 合” 二樂句較為相似,與歡快跳躍的三、四樂句形成對比。這就是我們樂曲寫作手法中的“起、承、轉、合”。 ④填詞演唱第一樂段 有圓滑線的地方用連貫的聲音演唱,沒有圓滑線的地方用跳躍的聲音演唱 5、學習第二樂段 ①視唱第二樂段 第二樂段有幾個樂句? ②填詞演唱第二樂段 第一句按照頓音的唱法演唱,要唱出短促、均勻的節奏感。 ③“采喲”代表什么意思? 學生自由創編采茶動作,邊唱邊表演。 ④我會這樣跳 分小組創編整首歌動作 采茶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我們來試著創編動作來表現少先隊員采茶的動作和歡快的心情吧! 學生分組交流合作、展示、評價 ⑤完整表演歌曲。 邊唱邊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讓學生通過多次聆聽和演唱,熟悉歌曲的旋律和節奏,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理解歌曲的內容和結構,為下一步的表演做好準備。 讓學生在演唱的基礎上加入舞蹈動作,增強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和表現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能力。 根據學生掌握情況適時調整方法 在教唱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掌握情況,對于學生掌握不好的地方,及時進行糾正和指導。 在學生設計舞蹈動作時,教師可以適當給予一些指導和建議,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表演。三、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今天我們學習了《少先隊員采茶歌》,了解到“采茶”這一勞動的快樂,感受到江南歌曲的婉轉動聽,也體會到我國豐富的民族音樂文化。 除了采茶,生活中還有很多開心有意義的勞動,如“采蓮” “摘桔”……,我們都可以用歌聲來表達!期待你們的成果哦! 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和熱愛音樂的情感。 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演唱和創編歌曲,學著用歌聲表達情感。 根據學生收獲反饋,進行情緒調動5.板書設計6.教學反思與改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