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四章 專題強化12 動能定理的應用(二)(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粵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四章 專題強化12 動能定理的應用(二)(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粵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冊

資源簡介

專題強化12 動能定理的應用(二)
(分值:50分)
1~4題每題4分,5題7分,共23分
1.如圖所示,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使質量為m的物體(可視為質點)從傾角為θ的光滑固定斜面的底端,由靜止向頂端做勻加速運動。當物體運動到斜面中點時,撤去推力,物體剛好能到達頂端,重力加速度為g,則推力F大小為(  )
A.2mgsin θ B.mg(1-sin θ)
C.2mgcos θ D.2mg(1+sin θ)
2.如圖所示,物塊(可視為質點)以初速度v0從A點沿不光滑的軌道運動恰好到高為h的B點后自動返回,其返回途中仍經過A點,則經過A點的速度大小為(重力加速度為g,水平軌道與斜軌道平滑連接)(  )
A. B.
C. D.
3.如圖所示,某一斜面AB的頂端A到正下方水平面O點的高度為h,斜面與水平面平滑連接。一小木塊從斜面的頂端A由靜止開始滑下,滑到水平面上的C點停下,如果將斜面改成AB',仍然將小木塊從斜面的頂端A由靜止開始滑下,滑到水平面上的C'點停下,已知木塊與斜面及水平面的動摩擦因數μ相同,則(  )
A.C'點在C點的左側 B.C'點與C點重合
C.C'點在C點的右側 D.數據不足無法確定
4.(2023·大連市高一期中)如圖所示,ABCD是一個盆式容器,盆內側壁與盆底BC的連接處都是一段與BC相切的圓弧,BC水平,B、C兩點的距離為d=0.40 m,盆邊緣的高度為h=0.25 m。在A處放一個質量為m的小物塊(未畫出)并讓其從靜止滑下。已知盆內側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與小物塊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10,重力加速度g=10 m/s2。小物塊在盆內來回滑動,最后停下來,則停的地點到B點的距離為(  )
A.0.1 m B.0.2 m C.0.3 m D.0.4 m
5.(7分)如圖所示,輕彈簧左端固定在豎直墻上,右端點在O位置。質量為m的物塊A(可視為質點)以初速度v0從距O點右方x0的P點向左運動,與彈簧接觸后壓縮彈簧,將彈簧右端壓到O'點位置后,A又被彈簧彈回。A離開彈簧后,恰好回到P點,物塊A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重力加速度為g,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
(1)(3分)求物塊A從P點出發又回到P點的過程,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4分)求O點和O'點間的距離x1。
6題6分,7題9分,共15分
6.質量為m的小球被系在長度為R的輕繩一端,在豎直平面內做半徑為R的圓周運動,如圖所示,運動過程中小球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設某一時刻小球通過軌跡的最低點,此時繩子的張力為7mg,在此后小球繼續做圓周運動,經過半個圓周恰好能通過最高點,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則在此過程中小球克服空氣阻力所做的功是(  )
A.mgR B.mgR C.mgR D.mgR
7.(9分)如圖甲所示為滑雪大跳臺,將其簡化為如圖乙所示模型:AB段和CD段是長度均為L=50 m的傾斜滑道,傾角均為37°;BC段是半徑R=20 m的一段圓弧軌道,圓心角為37°,與AB段平滑連接;DE段為結束區。一滑雪愛好者連同裝備總質量為m=60 kg,從A點由靜止出發沿著滑道AB、BC下滑,從C點水平拋出落到斜面CD上的N點,點N到C的距離d=48 m。該愛好者可看作質點,忽略其運動過程中所受的空氣阻力,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6分)該愛好者運動到C點時對滑道的壓力大小;
(2)(3分)從開始運動到落至N點的過程中摩擦阻力做的功。
8.(12分)(2023·七臺河市高一期末)如圖所示,AB是傾角為θ的粗糙直軌道,BCD是光滑的圓弧軌道,AB恰好在B點與圓弧相切,圓弧的半徑為R。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可以看作質點)從直軌道上的P點由靜止釋放,結果它能在軌道間做往返運動。已知P點與圓弧的圓心O等高,物體與軌道AB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重力加速度為g。求:
(1)(4分)物體做往返運動的整個過程中在AB軌道上通過的總路程;
(2)(8分)最終當物體通過圓弧軌道最低點E時,對圓弧軌道的壓力。
答案精析
1.A [設斜面的長度為2L,對全過程,由動能定理可得FL-2Lmgsin θ=0,解得F=2mgsin θ,故選A。]
2.B [物塊由A運動到B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可得-mgh-W克f=0-m①
物塊由B運動到A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可得
mgh-W克f=m②
聯立①②可得v1=,故選B。]
3.B [設斜面傾角為θ,運動到與O點相距s時停止,對木塊運動的整個過程,根據動能定理得mgh-μmgcos θ·-μmg(s-)=0,解得s=,可知s與斜面傾角沒有關系,C'點與C點重合,A、C、D錯誤,B正確。]
4.A [對全過程運用動能定理得mgh-μmgs=0,解得s== m=2.5 m,由s=6d+0.1 m,可知停止的位置到B點的距離為0.1 m。故選A。]
5.(1)m (2)-x0
解析 (1)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W克f,物塊A從P點出發又回到P點的過程,由動能定理得-W克f=0-m,可得W克f=m。
(2)物塊A從P點出發又回到P點的過程,據動能定理可得-μmg·2(x0+x1)=0-m,可得x1=-x0。
6.C [小球通過最低點時,設繩的張力為T,則T-mg=m,即6mg=m;小球恰好通過最高點,繩子拉力為零,則有mg=m;小球從最低點運動到最高點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mg·2R-Wf=m-m,聯立解得Wf=mgR,故C正確。]
7.(1)1 368 N (2)-12 720 J
解析 (1)從C處做平拋運動,豎直方向有dsin 37°=gt2
水平方向有dcos 37°=vCt
解得vC=16 m/s
在C處,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FN-mg=m
解得滑道對該愛好者的支持力大小為FN=1 368 N
根據牛頓第三定律,該愛好者運動到C點時對滑道的壓力大小與FN大小相等,為1 368 N。
(2)從A到C由動能定理得mg[Lsin 37°+R(1-cos 37°)]+Wf=m,解得Wf=-12 720 J。
8.(1) (2)(3-2cos θ)mg,方向豎直向下
解析 (1)因為在AB軌道上摩擦力始終對物體做負功,物體最終在圓心角為2θ的圓弧上往復運動,整個過程中在AB軌道上通過的總路程為s,
對全過程由動能定理得mgRcos θ-μmgcos θ·s=0-0
解得s=
(2)設物體最終經過E點時的速度為v,物體從B到E過程中,
由動能定理得mgR(1-cos θ)=mv2-0
在E點,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N-mg=m
由牛頓第三定律,物體對圓弧軌道的壓力大小為FN'=FN
聯立解得FN'=(3-2cos θ)mg,方向豎直向下。專題強化12 動能定理的應用(二)
[學習目標] 1.能夠靈活應用動能定理解決多過程問題(重點)。2.能夠應用動能定理解決往復運動問題(重點)。3.能夠應用動能定理分析平拋運動、圓周運動(難點)。
一、應用動能定理解決多過程問題
一個物體的運動如果包含多個運動階段,既可以將復雜的過程分割成一個個子過程,對每個子過程的做功情況和初、末動能進行分析,然后應用動能定理列式聯立求解,也可以全過程應用動能定理,這樣不涉及中間量,解決問題會更簡單方便。
選擇全過程應用動能定理時,要注意有些力不是全過程都作用的,必須根據不同的情況區別處理,弄清楚物體所受的力在哪段位移上做功,做正功還是負功,正確寫出總功。
例1 如圖所示,一質量為2 kg的鉛球從離地面2 m高處自由下落,陷入沙坑2 cm深處,空氣阻力不計,取g=10 m/s2。求沙子對鉛球的平均阻力f。
二、應用動能定理解決往復運動問題
1.物體做往復運動時,如果用運動學、動力學觀點去分析運動過程,會十分繁瑣,甚至無法確定往復運動的具體過程和終態。由于動能定理解題的優越性,求解多過程往復運動問題時,一般應用動能定理。
2.在有摩擦力做功的往復運動過程中,注意兩種力做功的區別:
(1)重力做功只與初、末位置有關,而與路徑無關;
(2)滑動摩擦力做功與路徑有關,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克f=fs(s為路程)。
例2 如圖所示,光滑固定斜面AB的傾角θ=53°,BC為水平面,BC長度lBC=1.1 m,CD為光滑的圓弧,半徑R=0.6 m。一個質量m=2 kg的物體,從斜面上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物體與水平面BC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軌道在B、C兩點平滑連接。當物體到達D點時,繼續豎直向上運動,最高點距離D點的高度h=0.2 m。不計空氣阻力,sin 53°=0.8,cos 53°=0.6,g取10 m/s2。求:
(1)物體第一次運動到C點時的速度大小vC;
(2)A點距離水平面的高度H;
(3)物體最終停止的位置到C點的距離s。
三、動能定理在平拋運動、圓周運動中的應用
動能定理常與平拋運動、圓周運動相結合,解決這類問題要特別注意:
(1)與平拋運動相結合時,要注意應用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方法,如分解位移或分解速度求平拋運動的有關物理量。
(2)與豎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相結合時,應特別注意隱藏的臨界條件:
①可提供支撐效果的豎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物體能通過最高點的臨界條件為vmin=0。
②不可提供支撐效果的豎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物體能通過最高點的臨界條件為只有重力提供向心力,mg=,vmin=。
例3 如圖所示,一可以看成質點的質量m=2 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沿光滑的水平桌面飛出后,恰好從A點沿切線方向進入固定圓弧軌道,BC為圓弧的豎直直徑,其中B為軌道的最低點,C為最高點且與水平桌面等高,圓弧AB對應的圓心角θ=53°,軌道半徑R=0.5 m。已知sin 53°=0.8,cos 53°=0.6,不計空氣阻力,g取10 m/s2。
(1)求小球的初速度v0的大小;
(2)若小球恰好能通過最高點C,求在圓弧軌道上摩擦力對小球做的功。
答案精析
例1 2 020 N
解析 方法一 應用動能定理分段求解
設鉛球自由下落到沙面時的速度為v,由動能定理得mgH=mv2-0,設鉛球在沙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為f,由動能定理得mgh-fh=0-mv2,聯立以上兩式得f=2 020 N
方法二 應用動能定理全程求解
鉛球下落全過程都受重力,只有進入沙中鉛球才受阻力f,重力做功WG=mg(H+h),阻力做功Wf=-fh,由動能定理得mg(H+h)-fh=0-0,代入數據得f=2 020 N
例2 (1)4 m/s (2)1.02 m (3)0.4 m
解析 (1)物體由C點運動到最高點,根據動能定理得:
-mg(h+R)=0-m
代入數據解得:vC=4 m/s
(2)物體由A點運動到C點,根據動能定理得:
mgH-μmglBC=m-0
代入數據解得:H=1.02 m
(3)從物體開始下滑到最終停止,根據動能定理得:
mgH-μmgs1=0
代入數據解得s1=5.1 m
由于s1=4lBC+0.7 m
所以物體最終停止的位置到C點的距離為:s=0.4 m。
例3 (1)3 m/s (2)-4 J
解析 (1)在A點,由平拋運動規律得:
vA==v0
小球由桌面到A點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
mg(R+Rcos θ)=m-m
聯立解得:v0=3 m/s;
(2)若小球恰好能通過最高點C,在最高點C處有mg=,小球從桌面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Wf=m-m
代入數據解得Wf=-4 J。(共39張PPT)
DISIZHANG
第四章
專題強化12 動能定理的
應用(二)
1.能夠靈活應用動能定理解決多過程問題(重點)。
2.能夠應用動能定理解決往復運動問題(重點)。
3.能夠應用動能定理分析平拋運動、圓周運動(難點)。
學習目標
一、應用動能定理解決多過程問題
二、應用動能定理解決往復運動問題
專題強化練
內容索引
三、動能定理在平拋運動、圓周運動中的應用
應用動能定理解決多過程問題

一個物體的運動如果包含多個運動階段,既可以將復雜的過程分割成一個個子過程,對每個子過程的做功情況和初、末動能進行分析,然后應用動能定理列式聯立求解,也可以全過程應用動能定理,這樣不涉及中間量,解決問題會更簡單方便。
選擇全過程應用動能定理時,要注意有些力不是全過程都作用的,必須根據不同的情況區別處理,弄清楚物體所受的力在哪段位移上做功,做正功還是負功,正確寫出總功。
 如圖所示,一質量為2 kg的鉛球從離地面2 m高處自由下落,陷入沙坑2 cm深處,空氣阻力不計,取g=10 m/s2。求沙子對鉛球的平均阻力f。
例1
答案 2 020 N
方法一 應用動能定理分段求解
設鉛球自由下落到沙面時的速度為v,由動能定理得
mgH=mv2-0,設鉛球在沙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為f,
由動能定理得mgh-fh=0-mv2,聯立以上兩式得f=2 020 N
方法二 應用動能定理全程求解
鉛球下落全過程都受重力,只有進入沙中鉛球才受阻力f,重力做功WG=mg(H+h),阻力做功Wf=-fh,由動能定理得mg(H+h)-fh=0-0,代入數據得f=2 020 N
返回
應用動能定理解決往復運動問題

1.物體做往復運動時,如果用運動學、動力學觀點去分析運動過程,會十分繁瑣,甚至無法確定往復運動的具體過程和終態。由于動能定理解題的優越性,求解多過程往復運動問題時,一般應用動能定理。
2.在有摩擦力做功的往復運動過程中,注意兩種力做功的區別:
(1)重力做功只與初、末位置有關,而與路徑無關;
(2)滑動摩擦力做功與路徑有關,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克f=fs(s為路程)。
 如圖所示,光滑固定斜面AB的傾角θ=53°,BC為水平面,BC長度lBC=1.1 m,CD為光滑的圓弧,半徑R=0.6 m。一個質量m=2 kg的物體,從斜面上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物體與水平面BC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軌道在B、C兩點平滑連接。當物體到達D點時,繼續豎直向上運動,最高點距離D點的高度h=0.2 m。不計空氣阻力,sin 53°=0.8,cos 53°=0.6,g取10 m/s2。求:
(1)物體第一次運動到C點時的速度大小vC;
例2
答案 4 m/s 
物體由C點運動到最高點,根據動能定理得:
-mg(h+R)=0-m
代入數據解得:vC=4 m/s
物體由A點運動到C點,根據動能定理得:
mgH-μmglBC=m-0
代入數據解得:H=1.02 m
(2)A點距離水平面的高度H;
答案 1.02 m
從物體開始下滑到最終停止,根據動能定理得:mgH-μmgs1=0
代入數據解得s1=5.1 m
由于s1=4lBC+0.7 m
所以物體最終停止的位置到C點的距離為:s=0.4 m。
(3)物體最終停止的位置到C點的距離s。
答案 0.4 m
返回
動能定理在平拋運動、圓周運動中的應用

動能定理常與平拋運動、圓周運動相結合,解決這類問題要特別注意:
(1)與平拋運動相結合時,要注意應用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方法,如分解位移或分解速度求平拋運動的有關物理量。
(2)與豎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相結合時,應特別注意隱藏的臨界條件:
①可提供支撐效果的豎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物體能通過最高點的臨界條件為vmin=0。
②不可提供支撐效果的豎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物體能通過最高點的臨
界條件為只有重力提供向心力,mg=,vmin=。
 如圖所示,一可以看成質點的質量m=2 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沿光滑的水平桌面飛出后,恰好從A點沿切線方向進入固定圓弧軌道,BC為圓弧的豎直直徑,其中B為軌道的最低點,C為最高點且與水平桌面等高,圓弧AB對應的圓心角θ=53°,軌道半徑R=0.5 m。已知sin 53°=0.8,cos 53°= 0.6,不計空氣阻力,g取10 m/s2。
(1)求小球的初速度v0的大小;
例3
答案 3 m/s
在A點,由平拋運動規律得:
vA==v0
小球由桌面到A點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
mg(R+Rcos θ)=m-m
聯立解得:v0=3 m/s;
(2)若小球恰好能通過最高點C,求在圓弧軌道上摩擦力對小球做的功。
答案 -4 J
若小球恰好能通過最高點C,在最高點C處有mg=,小球從桌面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Wf=m-m
代入數據解得Wf=-4 J。
返回
專題強化練

對一對
答案
1
2
3
4
5
6
7
8
題號 1 2 3 4 5 6
答案 A B B A (1)m (2)-x0 C
題號 7 8
答案 (1)1 368 N (2)-12 720 J (1) (2)(3-2cos θ)mg,方向豎直向下
1.如圖所示,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使質量為m的物體(可視為質點)從傾角為θ的光滑固定斜面的底端,由靜止向頂端做勻加速運動。當物體運動到斜面中點時,撤去推力,物體剛好能到達頂端,重力加速度為g,則推力F大小為
A.2mgsin θ B.mg(1-sin θ)
C.2mgcos θ D.2mg(1+sin θ)
1
2
3
4
5
6
7
8
基礎強化練

設斜面的長度為2L,對全過程,由動能定理可得FL-2Lmgsin θ=0,解得F=2mgsin θ,故選A。
答案
2.如圖所示,物塊(可視為質點)以初速度v0從A點沿不光滑的軌道運動恰好到高為h的B點后自動返回,其返回途中仍經過A點,則經過A點的速度大小為(重力加速度為g,水平軌道與斜軌道平滑連接)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答案
1
2
3
4
5
6
7
8
物塊由A運動到B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可得
-mgh-W克f=0-m ①
物塊由B運動到A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可得
mgh-W克f=m ②
聯立①②可得v1=,故選B。
答案
3.如圖所示,某一斜面AB的頂端A到正下方水平面O點的高度為h,斜面與水平面平滑連接。一小木塊從斜面的頂端A由靜止開始滑下,滑到水平面上的C點停下,如果將斜面改成AB',仍然將小木塊從斜面的頂端A由靜止開始滑下,滑到水平面上的C'點停下,已知木塊與斜面及水平面的動摩擦因數μ相同,則
A.C'點在C點的左側
B.C'點與C點重合
C.C'點在C點的右側
D.數據不足無法確定

1
2
3
4
5
6
7
8
答案
設斜面傾角為θ,運動到與O點相距s時停止,對木塊運動的整個過程,根據動能定理得mgh-μmgcos θ·-μmg(s-)=0,解得s=,可知s與斜面傾角沒有關系,C'點與C點重合,A、C、D錯誤,B正確。
1
2
3
4
5
6
7
8
答案
4.(2023·大連市高一期中)如圖所示,ABCD是一個盆式容器,盆內側壁與盆底BC的連接處都是一段與BC相切的圓弧,BC水平,B、C兩點的距離為d=0.40 m,盆邊緣的高度為h=0.25 m。在A處放一個質量為m的小物塊(未畫出)并讓其從靜止滑下。已知盆內側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與小物塊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10,重力加速度g=10 m/s2。小物塊在盆內來回滑動,最后停下來,則停的地點到B點的距離為
A.0.1 m B.0.2 m
C.0.3 m D.0.4 m
1
2
3
4
5
6
7
8

答案
對全過程運用動能定理得mgh-μmgs=0,解得s== m=2.5 m,由s=6d+0.1 m,可知停止的位置到B點的距離為0.1 m。故選A。
1
2
3
4
5
6
7
8
答案
5.如圖所示,輕彈簧左端固定在豎直墻上,右端點在
O位置。質量為m的物塊A(可視為質點)以初速度v0從
距O點右方x0的P點向左運動,與彈簧接觸后壓縮彈簧,
將彈簧右端壓到O'點位置后,A又被彈簧彈回。A離開彈簧后,恰好回到P點,物塊A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重力加速度為g,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
(1)求物塊A從P點出發又回到P點的過程,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m 
答案
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W克f,物塊A從P點出發又回到P點的過程,由動能定理得-W克f=0-m,可得W克f=m。
1
2
3
4
5
6
7
8
答案
(2)求O點和O'點間的距離x1。
1
2
3
4
5
6
7
8
答案 -x0
物塊A從P點出發又回到P點的過程,據動能定理可得-μmg·2(x0+x1)=0-
m,可得x1=-x0。
答案
6.質量為m的小球被系在長度為R的輕繩一端,在豎直平面內做半徑為R的圓周運動,如圖所示,運動過程中小球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設某一時刻小球通過軌跡的最低點,此時繩子的張力為7mg,在此后小球繼續做圓周運動,經過半個圓周恰好能通過最高點,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則在此過程中小球克服空氣阻力所做的功是
A.mgR B.mgR
C.mgR D.mgR
1
2
3
4
5
6
7
8

能力綜合練
答案
1
2
3
4
5
6
7
8
小球通過最低點時,設繩的張力為T,則T-mg=m,
即6mg=m;小球恰好通過最高點,繩子拉力為零,
則有mg=m;小球從最低點運動到最高點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mg·2R-Wf=m-m,聯立解得Wf=mgR,故C正確。
答案
7.如圖甲所示為滑雪大跳臺,將其簡化為如圖乙所示模型:AB段和CD段是長度均為L=50 m的傾斜滑道,傾角均為37°;BC段是半徑R=20 m的一段圓弧軌道,圓心角為37°,與AB段平滑連接;DE段為結束區。一滑雪愛好者連同裝備總質量為m=60 kg,從A點由靜止出發沿著滑道AB、BC下滑,從C點水平拋出落到斜面CD上的N點,點N到C的距離d=48 m。該愛好者可看作質點,忽略其運動過程中所受的空氣阻力,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該愛好者運動到C點時對滑道的壓力大小;
1
2
3
4
5
6
7
8
答案 1 368 N 
答案
1
2
3
4
5
6
7
8
從C處做平拋運動,豎直方向有dsin 37°=gt2
水平方向有dcos 37°=vCt
解得vC=16 m/s
在C處,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FN-mg=m
解得滑道對該愛好者的支持力大小為FN=1 368 N
根據牛頓第三定律,該愛好者運動到C點時對滑道的壓力大小與FN大小相等,為1 368 N。
答案
(2)從開始運動到落至N點的過程中摩擦阻力做的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12 720 J
從A到C由動能定理得mg[Lsin 37°+R(1-cos 37°)]+Wf=m,解得
Wf=-12 720 J。
答案
8.(2023·七臺河市高一期末)如圖所示,AB是傾角為θ的粗糙直軌道,BCD是光滑的圓弧軌道,AB恰好在B點與圓弧相切,圓弧的半徑為R。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可以看作質點)從直軌道上的P點由靜止釋放,結果它能在軌道間做往返運動。已知P點與圓弧的圓心O等高,物體與軌道AB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重力加速度為g。求:
(1)物體做往返運動的整個過程中在AB軌道上通過
的總路程;
尖子生選練
答案  
1
2
3
4
5
6
7
8
答案
1
2
3
4
5
6
7
8
因為在AB軌道上摩擦力始終對物體做負功,
物體最終在圓心角為2θ的圓弧上往復運動,
整個過程中在AB軌道上通過的總路程為s,
對全過程由動能定理得mgRcos θ-μmgcos θ·s=0-0
解得s=
答案
(2)最終當物體通過圓弧軌道最低點E時,對圓弧軌道的壓力。
答案 (3-2cos θ)mg,方向豎直向下
1
2
3
4
5
6
7
8
答案
1
2
3
4
5
6
7
8
設物體最終經過E點時的速度為v,
物體從B到E過程中,
由動能定理得mgR(1-cos θ)=mv2-0
在E點,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N-mg=m
由牛頓第三定律,物體對圓弧軌道的壓力大小為FN'=FN
聯立解得FN'=(3-2cos θ)mg,方向豎直向下。
返回
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成县| 巴楚县| 华宁县| 沧源| 德令哈市| 连州市| 疏勒县| 迁安市| 山西省| 商河县| 昌宁县| 大方县| 政和县| 景宁| 永新县| 布尔津县| 景宁| 元氏县| 中山市| 西吉县| 绥宁县| 斗六市| 湖州市| 洛浦县| 敦煌市| 黔东| 平陆县| 定襄县| 大连市| 阿荣旗| 固安县| 达尔| 永善县| 嘉善县| 雷山县| 象山县| 平湖市| 湖南省| 汽车| 昌宁县| 赫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