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下習作三《中華傳統節日》習作指導+優秀習作習作指導一、選好節日,確定主題從眾多中華傳統節日中挑選一個你熟悉且有故事可寫的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如果寫自己家過節的過程,主題可以是展現家庭團聚的溫馨氛圍、傳承節日習俗;要是寫節日中印象深刻的故事 ,主題可以圍繞親情、友情、文化傳承等。例如寫端午節,可以以“傳承端午習俗,感受文化魅力”為主題,講述包粽子、賽龍舟等習俗。二、構思框架,梳理情節(一)寫過節過程1開頭可以采用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點明所寫的節日,如“每年的春節,是我們家最熱鬧的時候”;也可以引用詩詞或俗語來引入,比如“‘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汗?,總是在陣陣鞭炮聲中向我們走來”。2中間按照時間順序,詳細描述過節的過程。比如寫春節,可依次描寫年前的準備(如大掃除、辦年貨)、除夕的團圓飯、守歲,初一的拜年等。在描述過程中,要抓住重點場景和活動,運用動作、語言、神態等描寫方法,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例如:“媽媽熟練地搟著餃子皮,爸爸則在一旁調著餃子餡,我在旁邊躍躍欲試,也拿起一塊餃子皮,學著媽媽的樣子放餡、捏邊,可包出來的餃子歪歪扭扭,逗得大家哈哈大笑?!?br/>3結尾可以表達自己對這個節日的感受和體會,升華主題。如“春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更是家人團聚、親情交融的時刻,它承載著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二)寫印象深刻的故事1開頭設置懸念或情景引入。比如寫中秋節發生的故事,可以這樣開頭:“那個中秋節,原本應該是闔家團圓的時刻,可爸爸卻遲遲沒有回家,我的心里充滿了擔憂和疑惑?!?br/>2中間詳細敘述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在敘述過程中,要突出矛盾沖突和人物的情感變化。比如上述中秋節的故事,可以描寫等待爸爸回家時的焦急心情,以及最后爸爸帶著驚喜回家的情節。3結尾可以點明故事的意義,如“那個中秋節,雖然等待的過程有些漫長,但卻讓我更加懂得了家人的重要,也讓我們的家庭更加緊密”。三、融入文化,增添內涵在習作中適當介紹所選節日的文化背景、傳說故事、傳統習俗等。例如寫七夕節,可以介紹牛郎織女的傳說,以及古代女子在七夕節乞巧的習俗。這樣既能豐富文章內容,又能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四、巧用修辭,美化語言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使文章語言更加生動形象。比如描寫春節的煙花:“煙花在夜空中綻放,像一朵朵絢麗的花朵,又像一顆顆閃爍的星星,更像仙女灑下的五彩霞光,把整個天空裝點得格外美麗。 ”作后評價優秀習作歡樂過春節“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闭鲁跻贿@天,中國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春節,邁著歡快的步伐如約而至。清晨,陽光剛爬上窗臺,我便迫不及待換上新衣,像只活潑的小鹿從床上跳起來,端坐在餐桌前。媽媽笑意盈盈地端來一大碗噴香的餃子,熱氣裹著面香、肉香直往鼻尖鉆。我趕緊拿起勺子,大口大口品嘗,鮮嫩的餡料在舌尖綻開,不一會兒,圓滾滾的肚子便裝滿了溫暖與滿足。吃飽喝足,拜年去!我挎著小袋子,像只快樂的小鳥穿梭在鄰里間?!盃敔斈棠绦履旰?!”“叔叔阿姨萬事如意!”甜甜的祝福聲里,小袋子漸漸裝滿喜糖,還有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橘子,仿佛把整個春天的甜蜜都收進囊中。隨后坐車去親戚家,一路上春風拂面,心里的喜悅也跟著飛揚,這一趟趟拜年路,滿滿的都是新春的溫情與歡樂。要說最難忘的,還屬吃完團圓飯后放煙花的時光。我們來到小區里,大人貼心準備了泡泡煙花。輕輕揮動工具,五彩斑斕的泡泡便輕盈飛起,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像一串串夢幻的小燈籠飄向天空。微風一吹,泡泡們你追我趕,宛如真正的煙花在空中綻放,映得我們的笑臉格外燦爛。大家笑著、跑著,歡笑聲灑了一地。多么歡樂、多么熱鬧的春節??!它像一首歡快的歌謠,唱著團圓的幸福,頌著傳統的美好,讓每一個瞬間都浸滿了濃濃的歡喜,深深烙印在記憶里。難忘的元宵節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睆倪@句詩中,你是否已猜到描繪的節日?沒錯,正是熱鬧非凡的元宵節!元宵節清晨,家家戶戶都忙碌著包湯圓,我們家也不例外。奶奶和媽媽在陽臺上一邊聊著家常,一邊熟練地包湯圓。她們先將面團揉軟,捏成薄薄的圓皮,再舀上適量香甜的芝麻餡,最后輕輕將皮合攏,就搓成了圓滾滾的湯圓。看著白白胖胖的湯圓在她們手中誕生,我也忍不住跟著學了起來。夜幕降臨,媽媽開始煮湯圓。我一邁進廚房,便聞到一股甜糯的清香。望著鍋里翻滾的湯圓,我指著問:“媽媽,您在煮湯圓吧?”媽媽笑瞇瞇地回應:“小機靈鬼,猜對啦!”沒過多久,媽媽便大聲喊:“快來吃湯圓咯!”我連忙從房間跑出來,第一個湊到桌旁。只見碗里的湯圓像雪白的小團子,裹著濃稠的湯汁,光是看著就讓人垂涎三尺。全家圍坐餐桌,一邊吃著豐盛的團圓飯,一邊分享著趣事。這晚的菜肴似乎格外美味,尤其是那湯圓,咬開時芝麻餡緩緩流出,甜香在舌尖散開——原來,美味里藏著家人滿滿的愛。飯后,我們來到小區放煙花。爸爸拿出加特林、仙女棒、水母煙花……伴隨著“噼啪”聲響,五彩斑斕的煙花沖上夜空。鄰居們也紛紛加入,歡笑聲、驚呼聲交織在一起。望著漫天絢爛,我陶醉不已。夜色漸深,大街上仍有行人漫步,歡聲笑語回蕩在空氣中。元宵節,是我記憶中最難忘的節日。難忘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當清明節來臨,這兩句詩便會在我腦海中浮現。今年清明節,天空仿佛被一塊巨大灰色幕布所籠罩,牛毛般的細雨紛紛揚揚地飄落。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商店采購了水果,準備去鄉下祭祖。到了掃墓的地方,爸爸買了許多黃紙。我好奇地問:“爸爸,給祖先黃紙有什么寓意呀?” 爸爸耐心解釋:“在祖先的世界里,這黃紙就相當于錢?!?我又追問道:“可這錢上面怎么不是毛主席頭像,而是個老頭呢?” 爸爸笑著說:“這是冥幣,不是真正的人民幣?!?br/>隨后,爸爸又從車上拿出一卷大鞭炮。我瞬間嚇得趕緊往車上跑,媽媽安慰我:“別怕,等爸爸點著了你再跑也來得及?!?可我還是害怕,媽媽只好用一杯奶茶 “哄” 住了我。爸爸開始點鞭炮,我飛快竄進車里。鞭炮聲停止后,媽媽叫我去祭拜祖先,還讓我許下自己的心愿。完成這一系列儀式后,我們踏上了歸程。這個清明節,我不僅參與了清明節的習俗活動,還增長了不少見識,真是令人難忘。五月五,過端午今天是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啦!每逢這個傳統節日,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看龍舟,我們家也沉浸在濃濃的節日氛圍里。清晨,我早早地從床上爬起來。爸爸媽媽還在睡夢中,奶奶和爺爺卻沒了蹤影。我急忙穿好衣鞋下樓,只見奶奶在廚房忙碌地煮著早餐。不一會兒,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享用美味的早餐。吃完早餐,外面雖刮著風,卻吹不散我的期待。我邀請朋友們來家里玩。他們剛到,就看見奶奶正專注地包粽子。我趕忙湊過去問:“奶奶,我和朋友能跟您一起包粽子嗎?”奶奶笑瞇瞇地說:“當然可以!”一開始,我們笨手笨腳的,糯米撒了一地。奶奶溫柔地鼓勵:“沒事兒,慢慢學,別著急?!痹谀棠痰闹笇?,我們一次次嘗試,終于包出了像模像樣的粽子。包好粽子,奶奶便將它們放進鍋里煮。大約二十分鐘后,粽子的香氣飄滿廚房。我迫不及待咬上一口,軟軟的糯米裹著香甜的餡料,好吃極了!夜幕降臨,爸爸來考我:“端午節為什么要劃龍舟呀?”我自信地回答:“是為了紀念著名詩人屈原!”爸爸直夸:“你知道的真多,太厲害啦!”就這樣,我們在歡樂中度過了一個充滿傳統韻味的端午節,每一個細節都藏著節日的溫馨與美好。中秋明月寄相思“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泵磕曛星锕?,月亮總以最圓滿的姿態赴約,又大又圓,亮晶晶的,像被匠人精心雕琢的白玉圓盤。瞧!那輪明月高高懸于夜空,灑下銀白色光輝,給大地披上一層輕柔的薄紗,仿佛在輕聲訴說:“中秋佳節至,團圓正當時。”傍晚,月亮宛如銀盤越升越高。我們吃完團圓飯,便在庭院擺上月餅。桌上瞬間成了月餅的小世界:豆沙餡的綿密細膩,咸蛋黃餡的油潤咸香,五仁餡的堅果香氣四溢,草莓餡的酸甜清新,哈密瓜餡的果香撲鼻,每一種都勾得人垂涎欲滴。我最愛咸蛋黃味月餅,輕輕咬一口,沙軟的咸蛋黃在舌尖散開,咸香與餅皮的甜糯交融,每一口都是幸福的滋味。賞味之余,我興致勃勃拋出中秋謎語:“一個月亮等于團圓,兩個月亮等于什么?”媽媽笑著猜:“是非常團圓嗎?”我晃著腦袋:“不對哦!”爸爸也加入:“十分團圓?”我假裝無奈嘆口氣:“錯啦!爸爸,‘十分’和‘非?!皇窍嘟囊馑紗幔吭俨虏拢 贝蠹覔项^思索,我笑著揭曉答案:“是‘團團圓圓’呀!這么簡單都沒猜到呢!”歡聲笑語在月光下蕩漾,連晚風都染上了歡樂的氣息。望著天上圓滿的月亮,我忽然懂得:中秋的團圓,就像這輪明月,柔和又溫暖。它讓家人相聚,讓思念有了歸處,每一份歡笑、每一口月餅,都藏著歲月里最珍貴的溫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