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研究 1 方法建構下的定量計算類型1.關系式法(1)含義:關系式法是一種巧妙利用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關系進行解題的一種方法,一般適用于多步進行的連續反應,因前一個反應的產物是后一個反應的反應物,可以根據中間物質的傳遞關系,找出原料和最終產物的相應關系式。它是化學計算中的基本解題方法之一,利用關系式法可以將多步計算轉化為一步計算,免去逐步計算中的麻煩,簡化解題步驟,減少運算量,且計算結果不易出錯,準確率高。(2)一般解題步驟①在進行多步反應的計算時,要找出起始物與目標物之間的定量關系,一般的解題步驟為②多步反應也可以利用原子守恒建立關系式。如工業制硝酸可利用生產過程中氮原子守恒直接建立NH3和HNO3的關系式:NH3HNO3。③多步連續氧化還原反應可以通過電子守恒建立關系式。2.守恒法(1)含義:守恒法是中學化學計算中的一種常用方法,它包括質量守恒、電荷守恒、電子守恒。它們都是抓住有關變化的始態和終態,淡化中間過程,利用某種不變量(如①某原子、離子或原子團不變;②溶液中陰、陽離子所帶電荷數相等;③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數相等)建立關系式,從而達到簡化過程,快速解題的目的。(2)類型①質量守恒(原子守恒)依據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因而反應前后原子的總數和質量保持不變。質量守恒法解題時可利用:a.整體守恒:即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質量與生成物的總質量守恒;b.局部守恒:即反應中反應物與產物中某元素的原子(或離子)守恒。②電荷守恒依據電解質溶液呈電中性,即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等于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或離子方程式前后離子所帶電荷總數不變。利用電荷守恒法可以配平離子方程式,巧解某些化學計算題。③電子守恒依據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得失數目相等,即氧化劑得到的電子總數目等于還原劑失去的電子總數目。利用電子守恒法可以計算:元素的化合價;氧化(或還原)產物的量;氧化劑和還原劑的消耗量;混合物的組成。3.熱重分析法熱重分析是指在程序控制溫度下測量待測樣品的質量與溫度變化關系的一種熱分析技術,用來研究材料的熱穩定性和組分。晶體加熱時失重一般是先失水、再失非金屬氧化物。晶體中金屬元素質量不減少,仍在殘余固體中,失重最后一般剩余金屬氧化物,根據剩余物質的質量可進行相應的計算和分析。(1)“熱重曲線”(TG曲線)是指使用熱天平記錄的熱分析曲線,縱坐標為試樣質量或殘留率,橫坐標為溫度或時間。通過對熱重曲線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樣品及其可能產生的中間產物的組成、熱穩定性、分解情況及生成的產物等與質量相聯系的信息。(2)下圖為某物質的“熱重曲線”,圖中T1為起始溫度,T5為終止溫度。對于含有結晶水的某固體M·xH2O熱分解反應的過程主要有兩個變化階段:T1→T2為固體失去結晶水的過程;T3→T4為M固體分解的過程。對于具體的圖像可以發生分步反應失去結晶水或M固體分解生成多種物質。(3)M固體可能為鹽或氧化物,隨著溫度的升高,繼續分解可能失去一些揮發性的物質,如NH3、CO2、CO等氣體,而金屬一般以化合態殘留在最終產物中。考向1| 關系式法1.(2021·山東卷節選)六氯化鎢(WCl6)可用作有機合成催化劑,熔點為283 ℃,沸點為340 ℃,易溶于CS2,極易水解。實驗室中,先將三氧化鎢(WO3)還原為金屬鎢(W)再制備WCl6。利用碘量法測定WCl6產品純度,實驗如下:(1)稱量:將足量CS2(易揮發)加入干燥的稱量瓶中,蓋緊稱重為m1 g;開蓋并計時1分鐘,蓋緊稱重為m2 g;再開蓋加入待測樣品并計時1分鐘,蓋緊稱重為m3 g,則樣品質量為________g(不考慮空氣中水蒸氣的干擾)。(2)滴定:先將WCl6轉化為可溶的Na2WO4,通過IO離子交換柱發生反應:WO+Ba(IO3)2===BaWO4+2IO;交換結束后,向所得含IO的溶液中加入適量酸化的KI溶液,發生反應:IO+5I-+6H+===3I2+3H2O;反應完全后,用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發生反應:I2+2S2O===2I-+S4O。滴定達終點時消耗 c mol·L-1 的Na2S2O3溶液V mL,則樣品中WCl6(摩爾質量為M g·mol-1)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稱量時,若加入待測樣品后,開蓋時間超過1分鐘,則滴定時消耗Na2S2O3溶液的體積將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樣品中WCl6質量分數的測定值將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解析:(1)稱量時加入足量的CS2,蓋緊稱重為m1 g,由于CS2易揮發,開蓋時要揮發出來,稱量的質量要減少,開蓋并計時1分鐘,蓋緊稱重為m2 g,則揮發出的CS2的質量為(m1- m2) g,再開蓋加入待測樣品并計時1分鐘,又揮發出(m1-m2) g的CS2,蓋緊稱重為m3 g,則樣品質量為m3 g+2(m1-m2) g-m1 g=(m3+m1-2m2) g。(2)滴定時,根據關系式:WO~2IO~6I2~12S2O,樣品中n(WCl6)=n(WO)=n(S2O)=cV×10-3 mol,m(WCl6)=cV×10-3 mol×M g·mol-1= g,則樣品中WCl6的質量分數為×100%=%;根據測定原理,稱量時,若加入待測樣品后,開蓋時間超過1分鐘,揮發的CS2的質量增大,m3偏小,但WCl6的質量不變,則滴定時消耗Na2S2O3溶液的體積將不變,樣品中WCl6質量分數的測定值將偏大。答案:(1)(m3+m1-2m2) (2)% 不變 偏大2.次氯酸鈉溶液和二氯異氰尿酸鈉(C3N3O3Cl2Na)都是常用的殺菌消毒劑。NaClO可用于制備二氯異氰尿酸鈉。二氯異氰尿酸鈉優質品要求有效氯大于60%。通過下列實驗檢測二氯異氰尿酸鈉樣品是否達到優質品標準。實驗檢測原理為C3N3O3Cl+H++2H2O===C3H3N3O3+2HClO,HClO+2I-+H+===I2+Cl-+H2O,I2+2S2O===S4O+2I-。準確稱取1.120 0 g樣品,用容量瓶配成250.0 mL 溶液;取25.00 mL上述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適量稀硫酸和過量KI溶液,密封在暗處靜置5 min;用0.100 0 mol·L-1 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黃色,加入淀粉指示劑繼續滴定至終點,消耗Na2S2O3溶液20.00 mL。(1)通過計算判斷該樣品是否為優質品。(寫出計算過程,該樣品的有效氯=×100%)(2)若在檢測中加入稀硫酸的量過少,將導致樣品的有效氯測定值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解析:(1)由題中反應可知,C3N3O3Cl在酸性條件下產生HClO,HClO氧化碘離子產生碘單質,碘單質再用Na2S2O3溶液滴定,結合反應轉化確定物質之間的關系為C3N3O3Cl~2HClO~2I2~4S2O,n(S2O)=0.100 0 mol·L-1×0.020 00 L=2.000×10-3mol,根據物質轉換和電子守恒關系得n(Cl)=0.5n(S2O)=1.000×10-3mol,氯元素的質量:m(Cl)=1.000×10-3mol×35.5 g·mol-1=0.035 50 g,該樣品中的有效氯為×2×100%≈63.39%,該樣品中的有效氯大于60%,故該樣品為優質品。(2)如果稀硫酸的用量過少,則導致反應C3N3O3Cl+H++2H2O===C3H3N3O3+2HClO不能充分進行,產生的HClO的量偏低,最終導致實驗測得的有效氯含量會偏低。答案:(1)n(S2O)=0.100 0 mol·L-1×0.020 00 L=2.000×10-3mol根據物質轉換和電子守恒關系:C3N3O3Cl~2HClO~2I2~4S2O得n(Cl)=0.5n(S2O)=1.000×10-3mol氯元素的質量:m(Cl)=1.000×10-3mol×35.5 g·mol-1=0.035 50 g該樣品的有效氯為×2×100%≈63.39%,該樣品的有效氯大于60%,故該樣品為優質品。(2)偏低(1)解題思路:以“物質的量”為中心——“見量化摩,遇問設摩”。(2)關系式法:表示兩種或多種物質之間“物質的量”關系的一種簡化式子。在多步反應中,它可以把始態的反應物與終態的生成物之間的“物質的量”關系表示出來,把多步計算簡化成一步計算。(3)多步滴定常分為兩類①連續滴定:第一步滴定反應生成的產物,還可以繼續參加第二步的滴定。根據第二步滴定的消耗量,可計算出第一步滴定的反應物的量。②返滴定:第一步用的滴定劑是過量的,然后第二步再用另一標準液返滴定計算出過量滴定劑的物質的量。根據第一步加入的量減去第二步中過量的量,即可得出第一步所求物質的物質的量。考向2| 守恒法3.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150 mL 4 mol·L-1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 L NO(標準狀況),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無紅色出現。若用足量的H2在加熱條件下還原相同質量的混合物,所得到的鐵的物質的量為( )A.0.25 mol B.0.2 molC. 0.3 mol D.0.35 molA 解析:由題意可知,混合物中的鐵元素全部轉化為Fe(NO3)2,根據氮元素守恒可得,n[Fe(NO3)2]=×=0.25 mol,則n(Fe)=0.25 mol,所以用足量的H2在加熱條件下還原相同質量的混合物,所得到的鐵的物質的量為0.25 mol。4.(2022·山東卷節選)實驗室利用FeCl2 4H2O和亞硫酰氯(SOCl2)制備無水FeCl2。已知SOCl2沸點為76 ℃,遇水極易反應生成兩種酸性氣體。現有含少量雜質的FeCl2 nH2O,為測定n值進行如下實驗:實驗Ⅰ:稱取m1 g樣品,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后,用c mol·L-1K2Cr2O7標準溶液滴定Fe2+達終點時消耗V mL(滴定過程中Cr2O轉化為Cr3+,Cl-不反應)。實驗Ⅱ:另取m1 g樣品,與足量SOCl2反應后,固體質量為m2 g。則n=______________;下列情況會導致n測量值偏小的是________(填標號)。A.樣品中含少量FeO雜質B.樣品與SOCl2反應時失水不充分C.實驗Ⅰ中,稱重后樣品發生了潮解D.滴定達終點時發現滴定管尖嘴內有氣泡生成解析:滴定過程中Cr2O將Fe2+氧化成Fe3+,自身被還原成Cr3+,由電子守恒知n(FeCl2)×1=n(Cr2O)×2×(6-3),則m1 g樣品中n(FeCl2)=6n(Cr2O)=6cV×10-3 mol;m1 g樣品中結晶水的質量為(m1-m2) g,結晶水的物質的量為 mol,n(FeCl2)∶n(H2O)=1∶n=(6cV×10-3mol): mol,解得n=。樣品中含少量FeO雜質,溶于稀硫酸后生成Fe2+,導致消耗的K2Cr2O7溶液的體積V偏大,使n的測量值偏小,A項選;樣品與SOCl2反應時失水不充分,則m2偏大,使n的測量值偏小,B項選;實驗Ⅰ稱重后,樣品發生了潮解,樣品中Fe2+的質量不變,消耗的K2Cr2O7溶液的體積V不變,則n的測量值不變,C項不選;滴定達到終點時發現滴定管尖嘴內有氣泡生成,導致消耗的K2Cr2O7溶液的體積V偏小,使n的測量值偏大,D項不選。答案: AB5.(2024·江蘇卷節選)氫能是理想清潔能源,氫能產業鏈由制氫、儲氫和用氫組成。利用鐵及其氧化物循環制氫,原理如圖所示。反應器Ⅰ中化合價發生改變的元素有______;含CO和H2各1 mol的混合氣體通過該方法制氫,理論上可獲得_____mol H2。解析:反應器Ⅰ中發生反應3CO+Fe2O3===2Fe+3CO2及3H2+Fe2O3===2Fe+3H2O,所以化合價發生改變的元素有C、H、Fe三種。反應器Ⅰ中1 mol CO及1 mol H2參與反應可生成Fe共 mol,反應器Ⅱ中發生反應3Fe+4H2O(g)===4H2+Fe3O4,mol的Fe參與反應理論上可獲得 mol H2。答案:C、H、Fe 利用守恒法計算物質的物質的量,其關鍵是建立關系式,一般途徑有以下幾種:①利用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之間的關系建立關系式。②利用元素質量守恒建立關系式。③利用化學方程式的加和建立關系式。④利用多步連續氧化還原反應通過電子守恒建立關系式。考向3| 熱重分析法6.(2022·全國乙卷)化合物(YW4X5Z8·4W2Z)可用于電訊器材、高級玻璃的制造。W、X、Y、Z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加,且加和為21。YZ2分子的總電子數為奇數,常溫下為氣體。該化合物的熱重曲線如圖所示,在200 ℃以下熱分解時無刺激性氣體逸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W、X、Y、Z的單質常溫下均為氣體B.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Y<XC.100~200 ℃階段熱分解失去4個W2ZD.500 ℃ 熱分解后生成固體化合物X2Z3D 解析:該化合物在200 ℃以下熱分解時無刺激性氣體逸出,則說明失去的是水,即W為H,Z為O;YZ2分子的總電子數為奇數,常溫下為氣體,則Y為N;W、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加,且加和為21,則X為B。X(B) 的單質常溫下為固體,故A錯誤;根據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強,則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H3BO37.草酸鈧晶體[Sc2(C2O4)3·6H2O]在空氣中加熱,%隨溫度的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250 ℃時,晶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550~850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Sc2(C2O4)3·6H2O的摩爾質量為462 g·mol-1]解析:設有1 mol草酸鈧晶體(462 g)在空氣中受熱,250 ℃時,剩余固體質量為462 g×80.5%=371.91 g,失水質量為462 g-371.91 g=90.09 g≈90 g,即250 ℃時,1 mol 晶體失去5 mol水,則此時晶體的主要成分是Sc2(C2O4)3·H2O;550 ℃時,剩余固體質量為462 g×76.6%=353.892 g,相比于250 ℃時的剩余固體質量,250~550 ℃,失水質量為371.91 g-353.892 g=18.018 g≈18 g,即250~550 ℃,1 mol Sc2(C2O4)3·H2O失去1 mol水變為1 mol Sc2(C2O4)3;850 ℃時,剩余固體質量為462 g×29.8%=137.676 g≈138 g,由于M(Sc2O3)=138 g·mol-1,故可知550~850 ℃,1 mol Sc2(C2O4)3分解產生1 mol Sc2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Sc2(C2O4)3+3O22Sc2O3+12CO2。答案:Sc2(C2O4)3·H2O 2Sc2(C2O4)3+3O22Sc2O3+12CO2熱重分析的基本方法(1)設晶體為1 mol。(2)失重一般是先失水,再失非金屬氧化物。(3)計算每步的m(剩余),固體殘留率=×100%。(4)晶體中金屬質量不減少,仍在m(剩余)中。(5)失重最后一般為金屬氧化物,由質量守恒得 m(O),由n(金屬)∶n(O),即可求出失重后物質的化學式。(共37張PPT)專題一 物質及其變化 化學計量專題研究 1 方法建構下的定量計算類型1.關系式法(1)含義:關系式法是一種巧妙利用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關系進行解題的一種方法,一般適用于多步進行的連續反應,因前一個反應的產物是后一個反應的反應物,可以根據中間物質的傳遞關系,找出原料和最終產物的相應關系式。它是化學計算中的基本解題方法之一,利用關系式法可以將多步計算轉化為一步計算,免去逐步計算中的麻煩,簡化解題步驟,減少運算量,且計算結果不易出錯,準確率高。(2)一般解題步驟①在進行多步反應的計算時,要找出起始物與目標物之間的定量關系,一般的解題步驟為2.守恒法(1)含義:守恒法是中學化學計算中的一種常用方法,它包括質量守恒、電荷守恒、電子守恒。它們都是抓住有關變化的始態和終態,淡化中間過程,利用某種不變量(如①某原子、離子或原子團不變;②溶液中陰、陽離子所帶電荷數相等;③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數相等)建立關系式,從而達到簡化過程,快速解題的目的。(2)類型①質量守恒(原子守恒)依據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因而反應前后原子的總數和質量保持不變。質量守恒法解題時可利用:a.整體守恒:即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質量與生成物的總質量守恒;b.局部守恒:即反應中反應物與產物中某元素的原子(或離子)守恒。②電荷守恒依據電解質溶液呈電中性,即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等于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或離子方程式前后離子所帶電荷總數不變。利用電荷守恒法可以配平離子方程式,巧解某些化學計算題。③電子守恒依據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得失數目相等,即氧化劑得到的電子總數目等于還原劑失去的電子總數目。利用電子守恒法可以計算:元素的化合價;氧化(或還原)產物的量;氧化劑和還原劑的消耗量;混合物的組成。3.熱重分析法熱重分析是指在程序控制溫度下測量待測樣品的質量與溫度變化關系的一種熱分析技術,用來研究材料的熱穩定性和組分。晶體加熱時失重一般是先失水、再失非金屬氧化物。晶體中金屬元素質量不減少,仍在殘余固體中,失重最后一般剩余金屬氧化物,根據剩余物質的質量可進行相應的計算和分析。(1)“熱重曲線”(TG曲線)是指使用熱天平記錄的熱分析曲線,縱坐標為試樣質量或殘留率,橫坐標為溫度或時間。通過對熱重曲線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樣品及其可能產生的中間產物的組成、熱穩定性、分解情況及生成的產物等與質量相聯系的信息。(2)下圖為某物質的“熱重曲線”,圖中T1為起始溫度,T5為終止溫度。對于含有結晶水的某固體M·xH2O熱分解反應的過程主要有兩個變化階段:T1→T2為固體失去結晶水的過程;T3→T4為M固體分解的過程。對于具體的圖像可以發生分步反應失去結晶水或M固體分解生成多種物質。(3)M固體可能為鹽或氧化物,隨著溫度的升高,繼續分解可能失去一些揮發性的物質,如NH3、CO2、CO等氣體,而金屬一般以化合態殘留在最終產物中。考向1| 關系式法1.(2021·山東卷節選)六氯化鎢(WCl6)可用作有機合成催化劑,熔點為283 ℃,沸點為340 ℃,易溶于CS2,極易水解。實驗室中,先將三氧化鎢(WO3)還原為金屬鎢(W)再制備WCl6。利用碘量法測定WCl6產品純度,實驗如下:(1)稱量:將足量CS2(易揮發)加入干燥的稱量瓶中,蓋緊稱重為m1 g;開蓋并計時1分鐘,蓋緊稱重為m2 g;再開蓋加入待測樣品并計時1分鐘,蓋緊稱重為m3 g,則樣品質量為________g(不考慮空氣中水蒸氣的干擾)。(1)解題思路:以“物質的量”為中心——“見量化摩,遇問設摩”。(2)關系式法:表示兩種或多種物質之間“物質的量”關系的一種簡化式子。在多步反應中,它可以把始態的反應物與終態的生成物之間的“物質的量”關系表示出來,把多步計算簡化成一步計算。(3)多步滴定常分為兩類①連續滴定:第一步滴定反應生成的產物,還可以繼續參加第二步的滴定。根據第二步滴定的消耗量,可計算出第一步滴定的反應物的量。②返滴定:第一步用的滴定劑是過量的,然后第二步再用另一標準液返滴定計算出過量滴定劑的物質的量。根據第一步加入的量減去第二步中過量的量,即可得出第一步所求物質的物質的量。考向2| 守恒法3.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150 mL 4 mol·L-1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 L NO(標準狀況),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無紅色出現。若用足量的H2在加熱條件下還原相同質量的混合物,所得到的鐵的物質的量為( )A.0.25 mol B.0.2 molC. 0.3 mol D.0.35 mol√4.(2022·山東卷節選)實驗室利用FeCl2 4H2O和亞硫酰氯(SOCl2)制備無水FeCl2。已知SOCl2沸點為76 ℃,遇水極易反應生成兩種酸性氣體。現有含少量雜質的FeCl2 nH2O,為測定n值進行如下實驗:實驗Ⅰ:稱取m1 g樣品,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后,用c mol·L-1K2Cr2O7標準溶液滴定Fe2+達終點時消耗V mL(滴定過程中Cr2O轉化為Cr3+,Cl-不反應)。實驗Ⅱ:另取m1 g樣品,與足量SOCl2反應后,固體質量為m2 g。則n=______________;下列情況會導致n測量值偏小的是________(填標號)。A.樣品中含少量FeO雜質B.樣品與SOCl2反應時失水不充分C.實驗Ⅰ中,稱重后樣品發生了潮解D.滴定達終點時發現滴定管尖嘴內有氣泡生成√√時失水不充分,則m2偏大,使n的測量值偏小,B項選;實驗Ⅰ稱重后,樣品發生了潮解,樣品中Fe2+的質量不變,消耗的K2Cr2O7溶液的體積V不變,則n的測量值不變,C項不選;滴定達到終點時發現滴定管尖嘴內有氣泡生成,導致消耗的K2Cr2O7溶液的體積V偏小,使n的測量值偏大,D項不選。5.(2024·江蘇卷節選)氫能是理想清潔能源,氫能產業鏈由制氫、儲氫和用氫組成。利用鐵及其氧化物循環制氫,原理如圖所示。反應器Ⅰ中化合價發生改變的元素有______;含CO和H2各1 mol的混合氣體通過該方法制氫,理論上可獲得_____mol H2。利用守恒法計算物質的物質的量,其關鍵是建立關系式,一般途徑有以下幾種:①利用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之間的關系建立關系式。②利用元素質量守恒建立關系式。③利用化學方程式的加和建立關系式。④利用多步連續氧化還原反應通過電子守恒建立關系式。考向3| 熱重分析法6.(2022·全國乙卷)化合物(YW4X5Z8·4W2Z)可用于電訊器材、高級玻璃的制造。W、X、Y、Z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加,且加和為21。YZ2分子的總電子數為奇數,常溫下為氣體。該化合物的熱重曲線如圖所示,在200 ℃以下熱分解時無刺激性氣體逸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W、X、Y、Z的單質常溫下均為氣體B.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Y<XC.100~200 ℃階段熱分解失去4個W2ZD.500 ℃ 熱分解后生成固體化合物X2Z3√D 解析:該化合物在200 ℃以下熱分解時無刺激性氣體逸出,則說明失去的是水,即W為H,Z為O;YZ2分子的總電子數為奇數,常溫下為氣體,則Y為N;W、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加,且加和為21,則X為B。X(B) 的單質常溫下為固體,故A錯誤;根據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強,則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H3BO3解析:設有1 mol草酸鈧晶體(462 g)在空氣中受熱,250 ℃時,剩余固體質量為462 g×80.5%=371.91 g,失水質量為462 g-371.91 g=90.09 g≈90 g,即250 ℃時,1 mol 晶體失去5 mol水,則此時晶體的主要成分是Sc2(C2O4)3·H2O;550 ℃時,剩余固體質量為462 g×76.6%=353.892 g,相比于250 ℃時的剩余固體質量,250~550 ℃,失水質量為371.91 g-353.892 g=18.018 g≈18 g,即250~550 ℃,1 mol Sc2(C2O4)3·H2O失去1 mol水變為1 mol Sc2(C2O4)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專題一專題研究1方法建構下的定量計算類型課件.ppt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專題研究1方法建構下的定量計算類型學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