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下第二單元習作:學習抒情寫作指導附優秀例文抒情作文寫作指導抒情作文是一種通過文字表達個人情感和體驗的文體,其關鍵在于真實和感人。以下是一些實用的寫作指導和技巧:1. 直接抒情定義:直接抒情是指直接表達個人的情感和思想,不借助其他元素或比喻。例子:在描述一個深刻的情感體驗時,可以直接說:“當我看到他時,我的心碎了。”2. 間接抒情定義:間接抒情是通過描述景物、事件或使用修辭手法來間接表達情感。例子:通過描述一個美麗的日落來象征希望和安慰:“夕陽西下,天空被晚霞染成了金色,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溫暖和力量。”3. 借景抒情定義:借景抒情是通過描繪具體的景物來引發和表達情感。例子:在描述一個悲傷的場景時,可以寫道:“走在回家的路上,路邊的柳樹低垂著頭,仿佛在為我哭泣。”4. 象征升華定義:象征升華是通過具體的事物或景象來象征或代表更深層的情感或概念。例子:在描述一個人的成長歷程時,可以用一棵不斷向上生長的樹來象征堅持和努力:“他就像那棵不斷向上的樹,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從未放棄過。”5. 使用生活語言建議:盡量使用日常生活中的語言,保持語言的自然和真實感。例子:而不是使用過于書面化的詞匯,可以說:“那天,他的笑容如同春日的陽光,溫暖了我的心房。”6. 述親身經歷建議:分享個人的真實經歷和感受,可以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說服力。例子:描述一次深刻的個人經歷,如:“記得那個寒冷的冬夜,我無助地站在路邊,是那位陌生的老爺爺伸出援手,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范文指導《母親的舊圍巾》 母親有一條深灰色的羊毛圍巾,邊角磨損得起了毛球,可她總舍不得扔。 十二歲那年的冬夜,我發高燒,渾身滾燙。母親用圍巾裹住我,背我去醫院。寒風像刀子一樣割著臉,她的頭發上結了一層白霜,圍巾卻牢牢護住我的脖頸。我伏在她背上,聽見她急促的呼吸聲混著雪地“咯吱”的腳步聲,忽然覺得那圍巾像一片溫熱的云,托著我搖搖晃晃地飄向星光。 十六歲雨季,我厭煩了她執意讓我帶圍巾上學。某日大雨,我故意將圍巾丟在玄關,卻在放學時看見她渾身濕透地站在校門口,手里緊攥著那條圍巾,水珠順著發梢滴落,圍巾卻是干的。她什么也沒說,只是踮起腳把圍巾繞在我脖子上。羊毛貼著皮膚的一瞬,我聞到了淡淡的樟腦味,混著雨水的腥氣,刺得眼眶發酸。 去年離家讀書,行李箱被她塞進那條圍巾。電話里她笑:“北方風大,別凍著嗓子。”深夜伏案時,我總把圍巾搭在膝頭,仿佛她仍坐在老藤椅上織毛衣,毛線針偶爾輕磕桌角,“嗒、嗒、嗒”,像歲月的心跳。 前日歸家,瞥見圍巾躺在陽臺的舊木箱里,破洞處綴著歪扭的補丁。母親正戴著老花鏡,一針一線地繡紫藤花,碎布拼成的花瓣蓋住了裂痕。“補補還能用。”她抬頭笑,陽光落在銀發間,恍惚仍是雪夜里背我疾走的模樣。鄉 情我的故鄉是一個小漁鄉,雖然我離開她已經整整五年了,但我始終忘不了故鄉的海,忘不了故鄉的人!(①開篇點題,直接抒發對故鄉的懷念之情。)晨曦微露,大海醒來了,“嘩——嘩——嘩——” 海姑娘哼起了歡快的晨曲,茫茫海面微波蕩漾,如墨綠色的綢緞隨風搖曳。(②擬人、比喻,生動形象地描寫出晨曦微露下的大海。)不知什么時候,在那水天相接的地方,射出了一道艷麗的霞光。這霞光迅速向四周擴散,天紅了,海紅了,一切都紅了。一輪紅日噴薄而出,霎時,就像有無數仙女往碧海里撒了一大把一大把的碎金——整個海面金燦燦的!(③比喻,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旭日東升時海面美麗的景象。)這時,故鄉的人們高聲談笑著,成群結隊地來到海邊。不一會兒,片片白帆,朝著翱翔的海鷗,朝著東升的旭日,飄去,飄去……嗬,一天又開始了!當紅霞再次染透天際時,勤勞的故鄉人已駕著小舟,踏著海浪歸來了。看,夕陽下,那滿艙的帶魚、鯧魚都泛著銀光;那一條條披著金衣的大黃魚則是名副其實的跳高健將,不斷蹦跳著;那一艙艙墨魚、章魚正在你擁著我,我擠著你,發出“簌簌”的響聲,仿佛在互相訴說著這奇特的相遇;那淘氣的蝦扭動著肥碩的身子,在同伴的身上蹦來跳去,豆青色的背在霞光中晶瑩透亮,閃閃爍爍。(④以“看”字領起下文,間接抒發了傍晚時分漁民踏浪歸來時的喜悅之情。)漸漸地,海上起風了,調皮的海浪從遙遠的天邊喧嘩著、歌唱著,涌向船舷,它們多像一行行展翅飛翔的白鷺,多像一朵朵雨中綻開的梨花!“嘩——嘩——”它們像在跟艙中的魚蝦們告別,又像在催著人們趕快離去。海風越刮越大,無垠的海面上,波浪滾滾,銀色的波濤一浪高過一浪,它們大叫著撲向堤岸,撲向礁石。于是,海面上騰起了朵朵數丈高的浪花。(⑤“喧嘩”“歌唱”“涌向”等動詞賦予了海浪以人的思想感情,生動形象。景物描寫,借景抒情,表達了“我”對故鄉的喜愛之情。)故鄉,親愛的故鄉,難忘的故鄉!(⑥首尾呼應,再次點明中心。仁心醫者:祖父的鄉間健康守護我的祖父,是一位在鄉間小有名氣的老中醫,他的生活簡單而充實,每天都圍繞著藥柜、藥方和病人忙碌。他的身影,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無數鄉親的健康之路。(①開篇點題,直接介紹祖父的身份和日常生活,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點明主題,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調)祖父的藥柜,是我童年記憶中最神秘的地方。那一個個整潔的抽屜,仿佛藏著無盡的秘密,每一張泛黃的標簽,都記錄著藥材的名稱,勾引著我的好奇心。于是我時常纏著祖父打探抽屜里的“機密”,而祖父總是耐心地為我講解,讓我對藥材有了初步的認識。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向藥鋪,祖父便開始忙碌起來。他手持小秤,精準地稱量著每一味藥材,每一份專注與認真,都是在為每一個生命負責。熬藥時,他更是全神貫注,時刻觀察著湯藥的變化,確保每一劑藥都能發揮出最佳的功效。(②簡要描寫祖父每天“抓藥”“熬藥”的場景,展現了他作為老中醫的生活日常和專業精神。)除了抓藥、熬藥,祖父還常常騎著他那輛老舊的自行車,穿梭在鄉間小道上,為鄉親們送藥上門。無論風吹雨打,還是酷暑寒冬,他總是準時送達,將藥親手交到病人的手中,并耐心地叮囑他們用藥的注意事項。祖父的無私與奉獻,讓鄉親們深受感動。記得有一次,村里的一位老人突發急病,情況危急。祖父得知后,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計,帶上藥箱,匆匆趕往病人家中。經過他的及時治療,老人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最后轉危為安。(③詳寫祖父為鄉親們送藥上門、治療急病等事例,突出了他無私奉獻、醫者仁心的品質,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那一刻,我看到了祖父眼中閃爍的光芒,那是醫者仁心的最好詮釋。祖父的默默奉獻,不僅體現在他的醫術上,更體現在他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上。他用自己的雙手,為鄉親們帶來了健康與希望,也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的真諦。(④通過對祖父的回憶和議論,直接表達了對祖父的敬仰之情,情感真摯、動人。)如今,每當我回想起祖父在藥柜前忙碌的身影,那份對生命的承諾與責任,便在我心中生根發芽。我深知,祖父的默默奉獻,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⑤ 結尾再次強調祖父的默默奉獻和醫者仁心,并點明其對“我”的影響,升華了主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