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下《棗核》核心素養教學設計教材解析《棗核》是統編版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是一篇充滿奇幻色彩的民間故事。故事圍繞棗核這一神奇的人物展開,他身材雖小卻機智勇敢,幫助鄉親們從縣官手里奪回牲口。語文要素聚焦于“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復述故事”,引導學生感受民間故事的豐富想象力與獨特魅力。文章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細致的動作、語言描寫,塑造了棗核這一鮮明形象,為學生學習如何刻畫人物提供了范例。作者巧妙運用夸張等手法,使故事充滿趣味性和吸引力,激發學生對民間文學的熱愛,提升學生的語言理解與表達能力。學情分析三年級學生對故事充滿興趣,已具備一定的閱讀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能夠初步理解故事基本內容。但在把握故事細節、深入體會人物特點以及生動完整地復述故事方面,仍需教師引導。他們在分析故事表現手法和人物形象時,可能難以深入挖掘其中的精妙之處,語言運用的豐富性和連貫性也有待提升。核心素養目標文化自信:體會民間故事獨特的文化內涵,感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增強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激發對民間文學的熱愛。語言運用:自主認識“核、妻”等13個生字,能正確認讀多音字“折、漲、嚷”。默讀課文,了解故事主要內容,能借助閱讀提示,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學習運用生動簡潔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積累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和句子,提升語言表達的流暢性和生動性。思維能力:通過分析故事的情節發展和人物的行為,培養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在復述故事和對故事進行創意思考的過程中,激發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對故事內容進行個性化思考與表達。審美創造:欣賞故事中奇妙的情節和鮮明的人物形象,感受故事的趣味性與藝術魅力,培養審美情趣,能夠通過繪畫、表演等方式創造性地展現對故事的理解。思政元素:體會故事中蘊含的智慧和正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勇敢面對困難、機智解決問題的品質,感受民間故事所傳遞的正能量。教學重難點1. 重點:自主學習生字詞,正確認讀多音字。默讀課文,把握故事主要內容,了解棗核的神奇之處和主要事跡。能夠借助相關方法梳理故事內容,用自己的話有條理地復述故事。2. 難點:深入理解棗核的人物形象,體會故事中的表現手法。能夠生動、具體地復述故事,突出故事的趣味性,并在復述中融入自己的理解與想象。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準備1.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包含故事相關的圖片、動畫片段、課文朗讀音頻;制作生字卡片、詞語卡片;準備小獎品,如卡通貼紙、民俗書簽;AI學習工具2.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收集自己知道的民間故事。教學過程(一)趣味導入1. 播放一段動畫視頻,內容是一個孩子在院子里發現神奇種子,種下后收獲了特別的果實,引出“核”字,進而引出課題《棗核》。2. 提問:“同學們,看到這個題目,你們能猜到這個故事和什么有關嗎?棗核在故事里會有怎樣神奇的經歷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3.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設計意圖】通過播放動畫視頻,營造充滿奇幻色彩的氛圍,自然引出課題,激發學生對故事中棗核的好奇,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1. 學生自主默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詞多讀幾遍,圈出生字詞,嘗試自主認讀。2. 教師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學生認讀,正音后,開展“詞語大冒險”游戲鞏固生字詞讀音,重點強調多音字“折”在“折騰”“打折”等多音字不同語境中的讀音。3.通過聯系上下文、找近義詞、直觀演示等方法理解“衙役、善罷甘休”等詞語。如通過展示縣衙場景圖片理解“衙役”。【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生字詞,通過游戲提高學生學習生字詞的積極性和效率,為理解課文奠定基礎。(三)整體感知,梳理情節1. 默讀課文,思考:“故事里都有誰?圍繞棗核發生了哪些事?故事可以分為幾個部分?”2. 學生匯報交流,教師引導總結。故事里有棗核、爹娘、鄉親們、縣官和衙役。主要講述了棗核出生后幫助鄉親們奪回被縣官牽走的牲口的故事。 故事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棗核出生;棗核幫鄉親們牽回牲口;棗核智斗縣官。3. 引導學生借助思維導圖(課件展示簡單的故事框架思維導圖)梳理故事的情節,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從文中提取關鍵信息,如棗核的行動、語言以及他人的反應等。【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默讀思考和歸納總結的能力,通過思維導圖梳理情節,幫助學生清晰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四)精讀課文,感受人物1. 分小組朗讀棗核智斗縣官的段落,思考:“從棗核的言行中,你能體會到他是一個怎樣的人?”2. 小組討論,交流匯報。引導學生體會棗核的機智勇敢,感受作者通過描寫棗核的語言和動作表現出的人物特點。3. 教師引導學生關注故事中描寫棗核動作、語言的詞語和句子,如“蹦到、吆喝、解、牽”等,通過這些細節描寫,更生動地展現棗核的形象。同時,利用AI工具語音助手,讓學生模仿棗核的語氣朗讀相關語句,加深對人物性格的理解。【設計意圖】通過分小組朗讀和討論,讓學生深入感受棗核的人物形象,體會細節描寫對塑造人物的作用,AI輔助教學增強學生的體驗感。(五)復述練習,深化理解1. 借助思維導圖和關鍵詞,教師示范復述棗核智斗縣官的精彩部分,突出棗核的機智和勇敢。2. 學生自己練習復述,同桌之間互相傾聽、互相補充和糾正。3. 指名學生上臺復述故事,其他同學認真傾聽,評價復述是否完整、有條理,是否突出了棗核的人物特點和故事的趣味性。教師給予鼓勵和指導,表揚表現優秀的學生。同時,鼓勵學生借助AI寫作輔助工具,如智能故事大綱生成器,梳理復述思路,豐富復述內容。【設計意圖】通過多種方式練習復述,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復述中深入理解故事,AI工具助力學生提升復述水平。(六)拓展延伸,體會道理1. 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從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組織學生交流討論。2. 引導學生明白面對困難要勇敢機智【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故事蘊含的道理,培養正確的價值觀,AI輔助教學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七)課堂總結1. 引導回顧:“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了《棗核》這個有趣的民間故事,誰能說一說你有哪些收獲?”2. 學生分享自己的收獲和體會。3. 教師總結:“這個故事讓我們感受到了民間故事的奇妙,也讓我們認識了勇敢機智的棗核。希望同學們在今后多閱讀民間故事,感受其中的智慧和魅力。”【設計意圖】總結全文,引導學生回顧所學,強化情感教育,培養學生對民間故事的熱愛和良好的價值觀。板書設計棗核階段 主要情節 人物特點 出生 爹娘生了棗核, 他很勤快 勤快 斗縣官 幫鄉親牽回牲口,智斗縣官 機智、勇敢 道理:勇敢機智面對困難 教學反思1. 成功之處教學過程中,通過多樣化的互動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氛圍活躍,學生參與度高。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播放動畫視頻、展示圖片等,將抽象的故事直觀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借助AI輔助教學,豐富了教學資源和手段,使學習內容更生動、學習過程更高效。注重語文素養與思政元素的融合,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強化了對語文要素的學習,學生對了解故事主要內容和復述故事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對故事主要情節的梳理讓學生對故事有了清晰的認識。2. 不足之處在小組討論環節,部分小組組織不夠有序,討論效率不高,存在個別學生參與度低的情況。對學生的評價方式較為單一,主要以教師評價為主,學生自評和互評的機會較少。3. 改進措施下次教學前,加強對小組討論的指導,明確小組分工和討論規則,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提高討論效率。豐富評價方式,增加學生自評和互評環節,引導學生學會客觀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表現,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優化教學設計,更加精準地把控課堂時間,為每個教學環節預留合理的時間;引導學生正確使用AI工具,避免過度依賴,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