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二節血液循環的途徑和功能學習目標通過建模分析,理解血液循環過程中血液變化及其原因,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命觀念。通過資料分析、建構模型、歸納總結血液循環的途徑和功能,培養歸納、推理及觀察、綜合分析的科學思維能力,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通過科學史料分析,理解科學發展的艱難和曲折,形成嚴謹務實的科學態度,培養探究精神。關注社會熱點,增強社會責任意識,養成健康生活的態度和行為習慣。一、血液循環的發現16世紀中葉17世紀初17世紀60年代西班牙醫生塞爾維特意大利生理學家馬爾比基英國醫生哈維尋證據.閱讀1.閱讀以下資料,重點關注揭開血液循環之謎的過程。16世紀中葉,西班牙醫生塞爾維特通過解剖發現,血液從右心室流入肺部,經空氣凈化后,通過曲折的路徑又從肺流入左心房。塞爾維特發現了血液在心臟和肺之間的循環。即:右心室→肺→左心房塞爾維特發現了什么?他把蛇解剖后,用鑷子夾住大動脈,發現鑷子以下部分的血管很快就癟了,而鑷子與心臟之間的動脈和心臟本身卻越來越脹;去掉鑷子后,心臟和動脈很快恢復正常。 接著,他又用鑷子夾住大靜脈,發現鑷子與心臟之間的靜脈幾乎立刻就癟了,同時心臟體積變小,顏色變淺;去掉鑷子后,扁下去的靜脈馬上就有血液流過,心臟的大小也恢復正常。動脈里的血液是從心臟流到動脈的思考1:動脈里的血液是從心臟流向動脈的,還是從動脈流向心臟的?19世紀初,英國醫生哈維用蛇做了實驗:思考2:靜脈里的血液是從心臟流向靜脈的,還是從靜脈流向心臟的?靜脈里的血液,從靜脈流回到心臟17世紀60年代,意大利的生理學家馬爾比基用顯微鏡觀察到了毛細血管的存在,正是這些肉眼看不到的微小血管,把動脈和靜脈連接成了一個“可以循環的管道”。結合哈維的實驗,可知血液從動脈→毛細血管→靜脈。血液在體內循環不息。還原史料,初建模型2.請用箭頭將心臟和三種血管連接起來,構建血液循環的基本模型。毛細血管觀察圖中血液顏色有何不同 區分動脈血和靜脈血動脈血:含氧多,顏色鮮紅靜脈血:含氧少,顏色暗紅二、血液循環的途徑肺循環:血液在心臟與肺之間的循環。體循環:血液在心臟與全身各組織器官之間的循環。(2)經過肺循環血液由什么血變成什么血?肺循環肺泡肺部毛細血管(起點)(終點)右心室肺動脈肺靜脈左心房氧氣二氧化碳靜脈血動脈血(1)肺循環的作用是什么?氣體交換體循環組織細胞右心房主動脈上、下腔靜脈各級動脈各級靜脈(起點)(終點)身體各部毛細血管左心室(1)體循環的作用是什么?(2)經過體循環血液由什么血變成什么血?物質交換動脈血靜脈血氧氣、營養物質二氧化碳等廢物根據所學知識,補充結構名稱,用箭頭表示血流方向,用不同的顏色標注動脈血和靜脈血在血管和心腔的分布情況。完成血液循環概念模型。做中學.建模肺動脈上、下腔靜脈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1.血液循環中,哪些血管流動脈血,哪些血管流靜脈血?流動脈血: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流靜脈血:上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2、動脈中流的是動脈血,靜脈中流的是靜脈血,這種說法對嗎?不對。肺動脈流靜脈血,肺靜脈流動脈血血液循環包括體循環和肺循環,其功能是運輸氧氣、二氧化碳、營養物質、代謝廢物和激素等物質。血液循環系統不但把營養物質和氧運輸到全身組織細胞,而且還可以將代謝廢物帶走,對保證人體各種生理活動的正常進行起著重要作用。血液在全身循環一周大約需要30s的時間,注射的藥物很快就會作用于全身每一處組織細胞。與生活的聯系:三、血液循環的功能上肢靜脈→上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腦部動脈腦血栓患者,上肢靜脈注射,納米機器人是怎樣到達病灶部位發揮作用的?學以致用1.血壓的概念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對血管壁造成的側壓力就是血壓。2.血壓測量血壓通常用血壓計測量獲得的兩個數值來表示,第一個數值是收縮壓,第二個數值是舒張壓。四、血壓3.血壓情況對照表項目 收縮壓(高壓) 舒張壓(低壓) 單位kPa 單位mmHg 單位kPa 單位mmHg正常范圍 12.00-18.53 90-139 8.00-11.86 60-89高血壓 ≥18.66 ≥140 ≥12.00 ≥90低血壓 <12.00 <90 <8.00 <60表3-2-2 血壓情況對照表四、血壓4.血壓與健康(1)血壓過高,心臟射血阻力大,不僅增加心臟負擔,還對血管造成損傷,與動脈硬化也有密切關系。(2)血壓過低,不利于推動血液向前流動,影響組織器官的血液供應。(3)心臟和血管的損傷會引起血液循環系統障礙,影響身體正常的生理活動,嚴重時會危及生命。四、血壓當堂練1.血液在心臟和血管組成的管道中周而復始地流動,以下流動的順序不可能發生的是( )A.心臟→肺→心臟B.心臟 →全身各處→心臟C.心臟→肺→心臟→全身各處→心臟D.心臟→肺 →全身各處→心臟D2.血液循環包括體循環和肺循環。下面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動脈血到靜脈血的轉換在體循環完成B.靜脈血到動脈血的轉換在肺循環完成C.體循環運輸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肺循環運輸氧和二氧化碳D.體循環是心臟與各組織器官之間的循環,肺循環是心臟與肺之間的循環C3.某人得了急性腸胃炎,血常規檢查表明其血液中白細胞的數量比正常值高出很多,輸液治療后逐漸康復。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如果藥物從前臂靜脈輸入,簡要寫出藥物到達腸胃的血液運輸路線。(2)藥物通過輸液進入靜脈到小腸中發揮作用,需要經過心臟幾次 答:前臂靜脈→上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腸胃部動脈→腸胃部毛細血管。答:兩次,因為藥物通過輸液進入靜脈后,經上腔靜脈進入右心房,再到右心室,經肺動脈到肺部毛細血管,再經肺靜脈到左心房,左心室,最后經主動脈到達小腸,所以需要經過心臟2次。(3)根據對心臟、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等相關概念的理解填充下圖。(4)如果藥物治療時,口服和輸液都可以,比較兩種方式的優缺點。靜脈心臟動脈毛細血管答:口服優點:方便,患者可自行服用,對身體創傷小;缺點:可能受消化酶影響藥效,吸收慢,起效慢。輸液優點:起效快,可避免胃腸道刺激;缺點:需專業人員操作,可能有不良反應,對身體有創傷。體循環:動脈血變靜脈血肺循環:靜脈血變動脈血動脈血靜脈血動脈血:顏色鮮紅、含氧豐富靜脈血:顏色暗紅、含氧較少動脈血靜脈血物質交換氣體交換本課小結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