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07 力一.如何把握力的概念?【方法技巧】(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是由物體產(chǎn)生的,力不能離開物體而存在,沒有物體,就沒有力。(2)力是成對出現(xiàn)的: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的同時,也受到后者對它施加的力。每個力都有一對相互依存的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獨立的一個力是不存在的,在研究力的時候,我們把受到力的物體稱為受力物體,施加力的物體稱為施力物體。(3)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加力的同時,也受到后者對它的作用力。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有兩種方式:一是相互接觸的物體間通過推、拉、擠、壓等作用而產(chǎn)生的作用;二是彼此不接觸的物體間也能發(fā)生力的作用,如磁鐵吸引鐵釘不接觸也會發(fā)生相互吸引作用;三是相互接觸物體間也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只有它們之間發(fā)生形變時才會有力的作用。【典例剖析】如圖所示,質(zhì)量60kg的甲同學和質(zhì)量50kg的乙兩同學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場上相對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乙對甲的推力為______N;乙同學重力的反作用力的施力物是______。(選填“甲同學”、“乙同學”、“滑板”或“地球”)【答案】 60 乙同學【解析】[1]由受力分析可知,甲對乙的推力與乙對甲的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由題意可知,甲對乙的推力為60N,故乙對甲的推力也為60N。[2]乙同學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乙同學受到地球的重力的作用力的同時,地球也受到乙同學的重力的反作用力,施力物體是乙同學。二.如何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方法技巧】(1)力作用在物體上產(chǎn)生的效果有兩種: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力還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物體形狀改變包括物體的體積的變化,是指物體被拉伸、壓縮、彎曲和扭轉(zhuǎn)。我們可以通過力的效果感知力的存在。(2)運動狀態(tài)通常用速度描述,速度的大小或方向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就發(fā)生了改變;只有當物體一直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時,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才沒有改變。(3)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是指物體運動速度大小的改變和運動方向的改變。物體由靜止到運動或由運動到靜止,物體運動由快到慢或慢到快,物體的運動的方向改變等都是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如,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雖然速度大小不變,但是運動方向時刻變化,因此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是改變的。【典例剖析】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火星著陸器成功著陸火星表面。如圖所示,著陸器啟動反推火箭向下噴火減速著陸,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同時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答案】 相互 運動狀態(tài)【解析】[1]著陸器啟動反推火箭向下噴火減速著陸,地面對火箭一個向上的力,從而減速,故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物體的速度發(fā)生了變化,故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故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三.如何畫力的示意圖?【方法技巧】畫力的示意圖的步驟是:(1)確定受力物體,為了作圖方便,通常用一個方框來表示受力的物體。(2)確定力的作用點,作用點必須畫在受力物體上,一般畫在物體的重心。(3)畫線段反映力的大小。從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線段的長度能粗略反映力的大小,在同一圖中,力越大,線段越長。(4)在線段的末端畫上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箭頭末端和線段的端點要對齊。并在箭頭一旁標上力的符號和數(shù)值。注意:畫重力的示意圖時,作用點必須畫在重心上,且方向一定是豎直向下。【典例剖析】用60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左推木箱,在圖中畫出力的示意圖(力的作用點為A點)。【答案】【解析】由圖示知,水平推力的方向水平向左,作用點為A,作圖如下:四.如何確定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彈簧測力計受力平衡時所顯示的示數(shù)就是彈力大小。不要誤認為測力計受力平衡時合力為零視為彈力的大小。【典例剖析】兩個相同規(guī)格的彈簧測力計以如圖(1)所示方式懸掛一個重物,上面彈簧測力計(甲)的示數(shù)和下面彈簧測力計(乙)的示數(shù)分別為F1和F2。當對彈簧測力計甲施加大小為F的豎直拉力,使整個裝置沿豎直向下做勻速運動時如圖(2)所示,彈簧測力計甲和乙的示數(shù)分別為F3和F4。則F1________F2________F4(前兩空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表示F、F3、和F4三者關系的等式為F=________。(不考慮空氣的作用)【答案】 大于 等于 2F3-F4【解析】[1][2]設兩個相同規(guī)格的彈簧測力計重力為G,物體的重力為G',由圖可知,乙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都懸掛重物,即F2=F4=G'掛在墻上的甲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懸掛一個彈簧測力計和一個重物,則F1=G+G'故F1大于F2,F(xiàn)2等于F4。[3]如圖所示,先運用整體思想,整個裝置沿豎直向下做勻速運動,故整個裝置受力平衡,將彈簧測力計(甲)和彈簧測力計(乙)及重物看作是整體,受力分析可得F=G'+2G①再利用分割思想,只看彈簧測力計(乙)及重物,受力分析可得F3=F4+G②下面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4=G'③由①②③式可得F=2F3-F4五.如何進行受力分析?【方法技巧】(1)首先要確定研究對象(可以把它從周圍物體中隔離出來,只分析它所受的力,不考慮研究對象對周圍物體的作用力);在分析物體受力時,應先考慮重力,然后是彈性力、摩擦力等,并分析物體在已知力的作用下,將產(chǎn)生怎樣的運動或運動趨勢;(3)根據(jù)物體的運動或運動趨勢及物體周圍的其它物體的分布情況,確定力,保證力既不能多也不能少;(4)畫出研究對象的受力示意圖;(5)檢驗,根據(jù)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和平衡力的知識來檢驗所畫出的力是否正確。【典例剖析】1.小渝同學通過查資料得知,彈簧的彈力大小滿足胡克定律F=k x,其中k稱為勁度系數(shù),由彈簧自身決定, x是彈簧的伸長量。小渝同學用如圖所示的三個裝置進行探究,彈簧和小球均完全相同,彈簧原長L0=12cm,勁度系數(shù)k=0.5N/cm,小球重力為2N,彈簧和細線的質(zhì)量均不計,一切摩擦忽略不計,靜止時各彈簧的長度分別為L1、L2、L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L1=L2=L3=16cmB.甲圖中彈簧所受合力為2NC.乙圖中彈簧的彈力為4ND.丙圖中細線的拉力是2N【答案】A【解析】AC.結(jié)合題意及圖示知,甲、乙、丙圖中的彈簧完全相同,靜止時彈力都等于小球的重力2N,則彈簧的伸長量那么靜止時各彈簧的長度L1=L2=L3=L0+ x=12cm+4cm=16cm故A正確,C錯誤;B.甲圖中,彈簧處于靜止,即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受到合力為0N,故B錯誤;D.丙圖中,將兩個小球及彈簧看成一個整體,而彈簧的質(zhì)量不計,則細線受到的拉力等于兩個小球的重力為4N,故D錯誤。故選A。2.如圖所示,籃球隊員小明在進行上拋球訓練,不計空氣阻力,豎直向上拋出去的籃球( )A.在向上運動過程中,籃球受重力和向上的拋力B.在向上運動過程中,籃球只受向上的拋力C.在向上運動過程中,籃球只受重力D.運動到最高點時,籃球不受任何力【答案】C【解析】地球上任何物體在任何時候都會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所以豎直上升的籃球受重力作用;豎直向上拋出籃球,籃球之所以向上運動(不計空氣阻力)是由于籃球具有慣性,不受豎直向上拋的力。故選C。專題07 力一.如何把握力的概念?【方法技巧】(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是由物體產(chǎn)生的,力不能離開物體而存在,沒有物體,就沒有力。(2)力是成對出現(xiàn)的: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的同時,也受到后者對它施加的力。每個力都有一對相互依存的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獨立的一個力是不存在的,在研究力的時候,我們把受到力的物體稱為受力物體,施加力的物體稱為施力物體。(3)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加力的同時,也受到后者對它的作用力。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有兩種方式:一是相互接觸的物體間通過推、拉、擠、壓等作用而產(chǎn)生的作用;二是彼此不接觸的物體間也能發(fā)生力的作用,如磁鐵吸引鐵釘不接觸也會發(fā)生相互吸引作用;三是相互接觸物體間也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只有它們之間發(fā)生形變時才會有力的作用。【典例剖析】如圖所示,質(zhì)量60kg的甲同學和質(zhì)量50kg的乙兩同學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場上相對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乙對甲的推力為______N;乙同學重力的反作用力的施力物是______。(選填“甲同學”、“乙同學”、“滑板”或“地球”)二.如何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方法技巧】(1)力作用在物體上產(chǎn)生的效果有兩種: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力還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物體形狀改變包括物體的體積的變化,是指物體被拉伸、壓縮、彎曲和扭轉(zhuǎn)。我們可以通過力的效果感知力的存在。(2)運動狀態(tài)通常用速度描述,速度的大小或方向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就發(fā)生了改變;只有當物體一直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時,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才沒有改變。(3)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是指物體運動速度大小的改變和運動方向的改變。物體由靜止到運動或由運動到靜止,物體運動由快到慢或慢到快,物體的運動的方向改變等都是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如,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雖然速度大小不變,但是運動方向時刻變化,因此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是改變的。【典例剖析】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火星著陸器成功著陸火星表面。如圖所示,著陸器啟動反推火箭向下噴火減速著陸,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同時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三.如何畫力的示意圖?【方法技巧】畫力的示意圖的步驟是:(1)確定受力物體,為了作圖方便,通常用一個方框來表示受力的物體。(2)確定力的作用點,作用點必須畫在受力物體上,一般畫在物體的重心。(3)畫線段反映力的大小。從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線段的長度能粗略反映力的大小,在同一圖中,力越大,線段越長。(4)在線段的末端畫上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箭頭末端和線段的端點要對齊。并在箭頭一旁標上力的符號和數(shù)值。注意:畫重力的示意圖時,作用點必須畫在重心上,且方向一定是豎直向下。【典例剖析】用60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左推木箱,在圖中畫出力的示意圖(力的作用點為A點)。四.如何確定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彈簧測力計受力平衡時所顯示的示數(shù)就是彈力大小。不要誤認為測力計受力平衡時合力為零視為彈力的大小。【典例剖析】兩個相同規(guī)格的彈簧測力計以如圖(1)所示方式懸掛一個重物,上面彈簧測力計(甲)的示數(shù)和下面彈簧測力計(乙)的示數(shù)分別為F1和F2。當對彈簧測力計甲施加大小為F的豎直拉力,使整個裝置沿豎直向下做勻速運動時如圖(2)所示,彈簧測力計甲和乙的示數(shù)分別為F3和F4。則F1________F2________F4(前兩空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表示F、F3、和F4三者關系的等式為F=________。(不考慮空氣的作用)五.如何進行受力分析?【方法技巧】(1)首先要確定研究對象(可以把它從周圍物體中隔離出來,只分析它所受的力,不考慮研究對象對周圍物體的作用力);在分析物體受力時,應先考慮重力,然后是彈性力、摩擦力等,并分析物體在已知力的作用下,將產(chǎn)生怎樣的運動或運動趨勢;(3)根據(jù)物體的運動或運動趨勢及物體周圍的其它物體的分布情況,確定力,保證力既不能多也不能少;(4)畫出研究對象的受力示意圖;(5)檢驗,根據(jù)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和平衡力的知識來檢驗所畫出的力是否正確。【典例剖析】1.小渝同學通過查資料得知,彈簧的彈力大小滿足胡克定律F=k x,其中k稱為勁度系數(shù),由彈簧自身決定, x是彈簧的伸長量。小渝同學用如圖所示的三個裝置進行探究,彈簧和小球均完全相同,彈簧原長L0=12cm,勁度系數(shù)k=0.5N/cm,小球重力為2N,彈簧和細線的質(zhì)量均不計,一切摩擦忽略不計,靜止時各彈簧的長度分別為L1、L2、L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L1=L2=L3=16cmB.甲圖中彈簧所受合力為2NC.乙圖中彈簧的彈力為4ND.丙圖中細線的拉力是2N2.如圖所示,籃球隊員小明在進行上拋球訓練,不計空氣阻力,豎直向上拋出去的籃球( )A.在向上運動過程中,籃球受重力和向上的拋力B.在向上運動過程中,籃球只受向上的拋力C.在向上運動過程中,籃球只受重力D.運動到最高點時,籃球不受任何力專題07 力一、單選題1.如圖所示,一個長方體的物塊A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物塊受到水平桌面的支持力本質(zhì)上也是彈力,下列關于該支持力的分析正確的是( )A.該支持力的作用點在水平桌面上B.支持力是由于水平桌面發(fā)生彈性形變產(chǎn)生的C.支持力是由于物塊A發(fā)生彈性形變產(chǎn)生的D.該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水平桌面發(fā)生形變【答案】B【解析】A.物塊受到水平桌面的支持力,受力物體是物塊,力的作用點在受力物體上,所以該支持力的作用點在物塊A上,故A錯誤;BC.彈力是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該支持力是由于水平桌面受到物塊A的壓力而產(chǎn)生了彈性形變,從而產(chǎn)生了支持力;而物塊A發(fā)生彈性形變產(chǎn)生的是物塊A對桌面的壓力。故B正確,C錯誤;D.該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體A下表面發(fā)生形變,而使水平桌面發(fā)生形變的是物塊A對水平桌面的壓力,故D錯誤。故選B。2.如圖所示,把彈簧一端固定在墻上,小麗用手給彈簧另一端施加水平向右的力,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拉伸越長,小麗感覺越吃力;松手后,彈簧恢復原來形狀這說明( )A.力不可以使物體的形狀改變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彈簧發(fā)生了塑性形變D.手對彈簧施力時,手受到向右的彈力【答案】B【解析】A.小麗用手給彈簧另一端施加水平向右的力,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拉伸越長,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A不符合題意;B.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拉伸越長,小麗感覺越吃力,說明手對彈簧施加力的同時,彈簧對手施加反作用力,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符合題意;C.彈簧形變后能夠恢復原狀,稱為彈性形變,故C不符合題意;D.手對彈簧施力時,手受到向左的彈力,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3.圖是運動員跳水的情景,下列關于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可以使跳板發(fā)生形變 B.其施力物體是地球C.一定等于運動員的重力 D.可以改變運動員的運動狀態(tài)【答案】A【解析】A.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跳板發(fā)生彈性形變,故A正確;B.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的施力物體是運動員,故B錯誤;C.運動員對跳板產(chǎn)生壓力時,開始形變小壓力小于重力,故壓力不一定等于重力,故C錯誤;D.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改變的是跳板的運動狀態(tài)不是改變運動員的狀態(tài),故D錯誤。故選A。4.2022年3月23日,“天問一號”成功發(fā)射,奔向火星;至2022年4月15日,攜帶“祝融號”火星車的著陸巡視器在火星著陸,我國成為首個在一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完成“繞、落、巡”三項目標的國家。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圖甲中箭頭所指的行星是火星B.2022年4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下弦月C.隕石撞擊火星可以形成撞擊坑D.“天問一號”拍攝的照片信息是以電磁波的形式傳回地球的【答案】B【解析】A.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向外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圖甲中箭頭所指的行星是火星,A正確,故A不符合題意;B. 2021年5月15日是農(nóng)歷四月初四,而農(nóng)歷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因為只能看到月亮東邊的半圓,即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下弦月,B錯誤,故B符合題意 ;C.力可改變物體的形狀,隕石撞擊火星可以形成撞擊坑,C正確,故C不符合題意;D.電磁波不僅能傳遞聲音信息,還能傳遞圖像信息,“天問一號”拍攝的照片信息是以電磁波的形式傳回地球的,D正確,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二、填空題5.我國自主研發(fā)的第一代艦載機殲﹣15在著艦時,機腹后方的尾鉤會牢牢抓住阻攔索,使飛機在短短12s的時間內(nèi),由500km/h的航速至穩(wěn)穩(wěn)地停在航母的甲板上,這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______。如圖所示是飛機起飛時的情景,設置在飛機后方的是偏流板,請你猜想使用偏流板的目的是______【答案】 運動狀態(tài) 見解析【解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一是改變物體的形狀,二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機腹后方的尾鉤會牢牢抓住阻攔索,使飛機在短短12s的時間內(nèi),由500km/h的航速至穩(wěn)穩(wěn)地停在航母的甲板上,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2]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設置在飛機后方的是偏流板,能改變飛機高溫尾氣的流動方向,避免傷及飛機后方的人員和其他飛機。6.如圖是某科技小組設計并制作的一只噴氣船,將船浮在室內(nèi)游泳池的水面上,漏斗中的液體可以是稀硫酸或稀鹽酸。打開漏斗的活塞,流下的液體與碳酸鈉反應產(chǎn)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塑料罐內(nèi)氣壓迅速增大,氣體從罐底小孔噴出,使船前進,請回答下列問題:(1)靜止在水面上的噴氣船,在氣流噴出后能前進,這一現(xiàn)象說明力能______;(2)若小船勻速前進,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的一對相互作用力是______。其中使小船前進的力是______。 【答案】 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見解析 噴出的氣體對小船的反作用力【解析】(1)[1]氣體噴出后,小船受到了噴出氣體對小船的作用力,由靜止變?yōu)檫\動,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2)[2][3]小船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是噴出的氣體對小船的反作用力和水對小船的阻力;在水平方向上物體既然受到了兩個力的作用,這兩個力肯定都存在一個相互作用力,即小船對噴出的氣體的力與噴出的氣體對小船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使小船前進的力是噴出的氣體對小船的反作用力。7.某學習小組為了研究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和物體在同一直線上所受合力之間的關系。做了如圖實驗,他們先讓小車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過程中設法用彈簧秤在水平方向上分別向左、右對小車施加拉力。拉力和小車的運動狀態(tài)分別如圖的A、B、C、D所示,請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和相關條件,歸納得出結(jié)論。(1)由A、B兩圖可知:______。(2)由C、D兩圖可知:______。【答案】 物體受平衡力作用時,運動狀態(tài)保持不變 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時,運動狀態(tài)改變【解析】(1)[1]由圖A、B可知,物體受平衡力作用,合力為零,運動狀態(tài)不變,由此可知:當物體受平衡力作用時,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不改變。(2)[2]由圖C、D可知,物體所受合力不為零時,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由此可知:當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時,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8.如圖所示為某班教室中懸掛的電扇。根據(j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電扇未開啟時,天花板對吊扇的拉力______電扇的重力,電扇開啟正常工作時,天花板對吊扇的拉力______電扇的重力(均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 等于 小于【解析】[1]電風扇靜止時受到的重力和固定桿對它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即拉力F甲=G。[2]電風扇轉(zhuǎn)動時,風扇葉對空氣施加了一個向下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氣對風扇葉施加了一個向上的反作用力;此時風扇葉受到了三個力的作用,豎直向下的重力G、天花板對吊扇向上的拉力為F乙、空氣對扇葉施加的向上的力F′,風扇在這三個力的作用下在豎直方向上靜止,所以G=F乙+F′那么F乙三、作圖題9.在下圖中分別畫出力的示意圖(力的作用點均為A點)。(1)彈簧所受豎直向下的拉力是25N,用力的示意圖表示彈簧受的拉力;(2)用150N的力向上提起一桶水;(3)用60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左推木箱;(4)用與地面成30°角的100N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車。【答案】(1)(2)(3)(4)【解析】(1)彈簧所受豎直向下的拉力是25N,力的作用點為A點,以A為起點,沿豎直方向向下畫一條有向線段,在末尾標上力的方向,圖上標記力的名稱和大小,如圖(2)用150N的力向上提起一桶水,力的作用點為A點,以A為起點,沿豎直方向向上畫一條有向線段,在末尾標上力的方向,圖上標記力的名稱和大小,如圖(3)用60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左推木箱,力的作用點為A點,以A為起點,沿水平方向向左畫一條有向線段,在末尾標上力的方向,圖上標記力的名稱和大小,如圖(4)用與地面成30°角的100N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車,力的作用點為A點,以A為起點,沿斜向右與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方向畫一條有向線段,在末尾標上力的方向,圖上標記力的名稱和大小,如圖10.攀巖是年輕人非常喜歡的一種運動,如圖甲是一名攀巖運動員拉著繩子停在峭壁上的情景。圖乙是這一時刻的簡化圖,請你以重心O為作用點,在圖乙中畫出。(1)運動員所受的重力;(2)峭壁對運動員的支持力;(3)繩子對運動員的拉力。【答案】【解析】當物體受到多個力作用時把多個力的作用點都畫在物體的重心上,(1)運動員所受的重力,作用在運動員的重心,方向豎直向下;(2)峭壁對運動員的支持力,作用在運動員的重心,方向垂直支持面向上;(3)繩子對運動員的拉力,作用在運動員的重心,方向沿著繩子向上;如圖四、實驗題11.嫦娥一號的發(fā)射,標志著中國探月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中國人必將登上神秘美麗的月球。假如你從地球帶了一只彈簧測力計和一盒刻有“100g”的鉤碼登上月球表面,做了“探究物體在月球表面的重力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系”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質(zhì)量m/kg 0.2 0.3 0.4 0.5 0.6重力G/N 0.4 0.6 0.8 1.0 1.2(1)選取已知質(zhì)量的鉤碼為測量物體,把鉤碼掛在彈簧測力計上,當鉤碼_____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鉤碼所受重力的大小。該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______N;(2)逐次增掛鉤碼,分別測出它們所受重力,并記錄在表格中,請你根據(jù)表格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乙中作出鉤碼重力G和質(zhì)量m的關系圖像______;(3)分析圖像可得出的結(jié)論為___________。【答案】 靜止 0.2 物體受到的重力與物體的質(zhì)量成正比【解析】(1)[1]選取已知的鉤碼為測量物體,把鉤碼掛在彈簧測力計上,當鉤碼靜止時,物體受到的鉤碼與彈簧測力計對鉤碼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根據(jù)力的相互性,鉤碼對彈簧的拉力與彈簧對鉤碼的拉力大小相等,故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鉤碼所受到的重力大小。[2]由圖可知,該彈簧測力計1大格為1N,故分度值為0.2N。(2)[3]根據(jù)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乙中找出對應的點連線,如下圖所示:(3)[4]因重力G和質(zhì)量m的關系圖像為過原點的直線,故分析圖像可得出的結(jié)論為:物體受到的重力與物體的質(zhì)量成正比。12.小華同學要探究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系。他先把一根彈簧平放在桌面上,測得彈簧的長度為, 再把彈簧豎直懸掛起來,在下端掛鉤碼,下表是他所記錄的數(shù)據(jù):鉤碼個數(shù) 1 2 3 4 5彈力 1.0 2.0 3.0 4.0 5.0彈簧長度 6.0 8.0 10.0 12.0 14.0(1)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畫出圖像__________,由圖像可知,豎直懸掛的彈簧不掛鉤碼時的長度為___________cm;它和 不相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推導彈力 和彈簧的長度 (單位:cm)的數(shù)學關系式為___________。【答案】 4 當豎直懸掛時,由于自身重力的影響彈簧會有一段伸長量 【解析】(1)[1]根據(jù)表格,對應找到拉力與伸長量對應的點,分別為(6.0,1.0)、(8.0,2.0)、(10.0,3.0)、(12.0,4.0)、(14.0,5.0)連接這些點并延長到軸,便得到圖像。如圖所示:[2]豎直懸掛的彈簧不掛鉤碼時,彈簧受到的拉力為0,由圖像可知,拉力為0時,彈簧的長度為。[3]測得長度為平放在桌面上測得的彈簧長度,當豎直懸掛時,由于自身重力的影響彈簧會有一段伸長量,因此它和 的長度 不相等。(2)[4]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彈簧受到的豎直向下的拉力從1N變?yōu)?N時,彈簧長度從6cm被拉成14cm,根據(jù)胡克定律(為彈簧受到的拉力,為彈簧的彈性系數(shù),為彈簧的形變量)得出,彈簧的彈性系數(shù)為即當彈簧受到的拉力為5N時,彈簧的長度為14cm,則有,求得彈簧的初始長度為所以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系式為專題07 力一、單選題1.如圖所示,一個長方體的物塊A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物塊受到水平桌面的支持力本質(zhì)上也是彈力,下列關于該支持力的分析正確的是( )A.該支持力的作用點在水平桌面上B.支持力是由于水平桌面發(fā)生彈性形變產(chǎn)生的C.支持力是由于物塊A發(fā)生彈性形變產(chǎn)生的D.該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水平桌面發(fā)生形變2.如圖所示,把彈簧一端固定在墻上,小麗用手給彈簧另一端施加水平向右的力,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拉伸越長,小麗感覺越吃力;松手后,彈簧恢復原來形狀這說明( )A.力不可以使物體的形狀改變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彈簧發(fā)生了塑性形變D.手對彈簧施力時,手受到向右的彈力3.圖是運動員跳水的情景,下列關于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可以使跳板發(fā)生形變 B.其施力物體是地球C.一定等于運動員的重力 D.可以改變運動員的運動狀態(tài)4.2022年3月23日,“天問一號”成功發(fā)射,奔向火星;至2022年4月15日,攜帶“祝融號”火星車的著陸巡視器在火星著陸,我國成為首個在一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完成“繞、落、巡”三項目標的國家。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圖甲中箭頭所指的行星是火星B.2022年4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下弦月C.隕石撞擊火星可以形成撞擊坑D.“天問一號”拍攝的照片信息是以電磁波的形式傳回地球的二、填空題5.我國自主研發(fā)的第一代艦載機殲﹣15在著艦時,機腹后方的尾鉤會牢牢抓住阻攔索,使飛機在短短12s的時間內(nèi),由500km/h的航速至穩(wěn)穩(wěn)地停在航母的甲板上,這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______。如圖所示是飛機起飛時的情景,設置在飛機后方的是偏流板,請你猜想使用偏流板的目的是______6.如圖是某科技小組設計并制作的一只噴氣船,將船浮在室內(nèi)游泳池的水面上,漏斗中的液體可以是稀硫酸或稀鹽酸。打開漏斗的活塞,流下的液體與碳酸鈉反應產(chǎn)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塑料罐內(nèi)氣壓迅速增大,氣體從罐底小孔噴出,使船前進,請回答下列問題:(1)靜止在水面上的噴氣船,在氣流噴出后能前進,這一現(xiàn)象說明力能______;(2)若小船勻速前進,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的一對相互作用力是______。其中使小船前進的力是______。 7.某學習小組為了研究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和物體在同一直線上所受合力之間的關系。做了如圖實驗,他們先讓小車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過程中設法用彈簧秤在水平方向上分別向左、右對小車施加拉力。拉力和小車的運動狀態(tài)分別如圖的A、B、C、D所示,請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和相關條件,歸納得出結(jié)論。(1)由A、B兩圖可知:______。(2)由C、D兩圖可知:______。8.如圖所示為某班教室中懸掛的電扇。根據(j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電扇未開啟時,天花板對吊扇的拉力______電扇的重力,電扇開啟正常工作時,天花板對吊扇的拉力______電扇的重力(均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三、作圖題9.在下圖中分別畫出力的示意圖(力的作用點均為A點)。(1)彈簧所受豎直向下的拉力是25N,用力的示意圖表示彈簧受的拉力;(2)用150N的力向上提起一桶水;(3)用60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左推木箱;(4)用與地面成30°角的100N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車。10.攀巖是年輕人非常喜歡的一種運動,如圖甲是一名攀巖運動員拉著繩子停在峭壁上的情景。圖乙是這一時刻的簡化圖,請你以重心O為作用點,在圖乙中畫出。(1)運動員所受的重力;(2)峭壁對運動員的支持力;(3)繩子對運動員的拉力。四、實驗題11.嫦娥一號的發(fā)射,標志著中國探月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中國人必將登上神秘美麗的月球。假如你從地球帶了一只彈簧測力計和一盒刻有“100g”的鉤碼登上月球表面,做了“探究物體在月球表面的重力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系”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質(zhì)量m/kg 0.2 0.3 0.4 0.5 0.6重力G/N 0.4 0.6 0.8 1.0 1.2(1)選取已知質(zhì)量的鉤碼為測量物體,把鉤碼掛在彈簧測力計上,當鉤碼_____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鉤碼所受重力的大小。該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______N;(2)逐次增掛鉤碼,分別測出它們所受重力,并記錄在表格中,請你根據(jù)表格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乙中作出鉤碼重力G和質(zhì)量m的關系圖像______;(3)分析圖像可得出的結(jié)論為___________。12.小華同學要探究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系。他先把一根彈簧平放在桌面上,測得彈簧的長度為, 再把彈簧豎直懸掛起來,在下端掛鉤碼,下表是他所記錄的數(shù)據(jù):鉤碼個數(shù) 1 2 3 4 5彈力 1.0 2.0 3.0 4.0 5.0彈簧長度 6.0 8.0 10.0 12.0 14.0(1)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畫出圖像__________,由圖像可知,豎直懸掛的彈簧不掛鉤碼時的長度為___________cm;它和 不相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推導彈力 和彈簧的長度 (單位:cm)的數(shù)學關系式為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中考物理臨考解題技法速練--專題07 力(習題精選練習)(原卷版).docx 2025年中考物理臨考解題技法速練--專題07 力(習題精選練習)(解析版).docx 2025年中考物理臨考解題技法速練--專題07 力(方法與技巧)(原卷版).docx 2025年中考物理臨考解題技法速練--專題07 力(方法與技巧)(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