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綜合測試卷(一)一、單選題1.(2025·寧夏陜西·二模)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5年春節團拜會上指出“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都取得新進步”。這些論述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具體方法②是獨立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的全新思想③在指導實踐、推動實踐中展現出強大真理力量和獨特思想魅力④蘊含著系統的內容體系,體現了對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指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5·河南安陽·二模)2024年9月5日,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宣布,將中國同所有非洲建交國的雙邊關系提升到戰略關系層面,將中非關系整體定位提升至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中非共逐現代化之夢,共筑命運共同體,這是雙方在各自發展的關鍵時期作出的重要選擇。從中我們能夠感悟到( )①中國夢同世界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通②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③中國夢的本質就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④中國式現代化拓展了非洲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5·湖南·模擬預測)2024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正是由于鄧小平同志大力倡導和全力推進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欣欣向榮,中國人民才能過上小康生活,中華民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才能以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東方。在鄧小平同志的指導下( )①實現了黨和國家工作中心戰略轉移②中國人民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③實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的“第二次結合”④黨提出了要堅守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4.(2025·安徽·一模)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發現,企業的貨幣收入大大超過任何人有權從別人的勞動中取得的收入。歐文分析道,工人生產的剩余產品比他們消費的生活資料多,二者之間有一個差額,這個差額就是利潤。利潤是資本家賴以生存的基礎。可見歐文( )A.揭示了資本家占有工人剩余勞動的秘密B.科學地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C.為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提供理論基礎D.認識到利潤來源于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5.(2025·湖南婁底·一模)《憫農二首》是唐代詩人李紳的組詩作品。其中,《惘農(其一)》中寫道: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該詩選取了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集中刻畫了當時社會的矛盾。由此可知( )①封建社會存在君主專制和等級森嚴特征②封建社會存在嚴重的剝削與被剝削關系③封建社會農民存在十分悲慘的生存狀態④資本家無償占有工人階級創造的剩余價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5·新疆烏魯木齊·二模)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2025年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紀念日。他曾在《建國方略》中構想了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修建160萬公里公路、約16萬公里鐵路……今天,中國人民創造的許多成就遠遠超出了他的構想,在中國式現代化這條康莊大道上,一個個“不可能”變成了“一定能”。這些偉大成就的取得說明( )①中國式現代化具有世界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②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③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④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25·陜西榆林·三模)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5年春節團拜會上指出“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都取得新進步”。這些論述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具體方法②核心內容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涵蓋經濟、政治、文化三個方面③在指導實踐、推動實踐中展現出強大真理力量和獨特思想魅力④是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體現了對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指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5·遼寧丹東·一模)在《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這個帝國是如此衰弱,如此搖搖欲墜,它甚至沒有力量來度過人民革命的危機,因為連激烈爆發的起義也會在這個帝國內變成慢性的而且顯然是不治的病癥;這個帝國是如此腐化,它已經既不能夠駕馭自己的人民,也不能夠抵抗外國的侵略。”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中國仍然處于日趨沒落的封建專制統治之下②社會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的矛盾③馬恩對當時中國的經濟制度給以冷峻的批判④新中國的成立徹底結束了中國這一社會現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25·全國·模擬預測)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寫道:“從直接生產者身上榨取無酬剩余勞動的獨特經濟形式,決定了統治和從屬的關系,這種關系是直接從生產本身中生長出來的,并且又對生產發生決定性的反作用。”上述論述( )①僅從正義和理性原則出發揭露資本主義的弊端②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③為未來無產階級及其政黨指明正確前進路徑④運用唯物史觀分析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5·安徽·模擬預測)進一步深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厚植學術根基,以問題為導向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局面。關于深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①要探索時代發展新課題,從實際出發回應我國社會發展新挑戰②要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與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統一③要結合我國國情認識和改造世界,揭示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④要把馬克思主義作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5·福建莆田·二模)2024年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宏偉藍圖十周年。未年來,福建人民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經濟總量連跨3個萬億元臺階,人均GDP從6.4萬元增加到13萬元,新時代新福建建設邁上了新臺階。這得益于( )①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②抓住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解決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③福建人民勇于追夢、勤于圓夢,奮力把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④實現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譜寫了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2025·浙江·模擬預測)新質生產力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高質量發展底層邏輯進行深邃思考而創造性提出的概念。它既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三要素的理論框架,又納入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字經濟蓬勃興起等時代特征。由此可見,新質生產力理論( )①從新的實際出發,密切結合新時代經濟發展實踐②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又一創新成果③與時俱進,豐富了構成生產力的基本要素④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5·安徽·一模)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鄧小平同志留給我們最重要的思想財富,就是以他為主創立的鄧小平理論。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是黨和人民從歷史和現實中得出的不可動搖的結論。這基于鄧小平理論是(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奠基之作②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③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行動指南④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之問、引領時代之變的科學理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25·湖北·二模)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由此可知( )①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②中國式現代化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③黨的領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力量④中國式現代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2025·湖北·一模)習近平總書記在二0二五年春節團拜會上指出,我們用拼搏奮斗再次證明,任何艱難險阻都擋不住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前進步伐,都擋不住我們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只要我們堅定信念信心不動搖,直面矛盾問題不回避,應對風險挑戰不退縮,就一定能夠打開改革發展新天地。習近平的上述講話強調了(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符合時代發展的正確道路②推進社會革命需要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③中國式現代化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④應對重大挑戰、解決重大矛盾的偉大工程呈現出新的歷史特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2025·寧夏銀川·一模)2025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將扎實推進空間站應用與發展和載人月球探測兩大任務。目前,中國空間站在軌運行穩定、效益發揮良好,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各項研制建設工作按計劃穩步推進。國際輿論用“迅速”“超前”“令人印象深刻”等詞形容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感嘆中國加速推進“航天夢”,不斷取得新進展。“航天夢”引發中外廣泛關注,是因為( )①“航天夢”的實現需要將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匯聚強大力量②“航天夢”把國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為一體③“航天夢”同世界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關,關系世界人民的期盼④“航天夢”讓每個人把國家和民族的夢想融入個人理想之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主觀題17.(2025高三下·全國·專題練習)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堅持中國道路,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寶貴經驗。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圍繞“走什么路”進行了不懈探索,無數仁人志士遠赴歐美“西天取經”、東渡日本尋求救國道路,各種主義和思潮“你方唱罷我登場”,但均以失敗告終。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堅持從國情出發,正確認識和解決不同時期的社會主要矛盾,從中華文明中汲取智慧,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國實際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造了彪炳史冊的偉大成就,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結合材料,從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進程角度,論證堅持中國道路的必要性。18.(24-25高一上·廣東佛山·期中)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追求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是一部不斷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歷史。自成立以來,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指引和帶領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勝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堅守初心和使命,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黨結合新的實際,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闡明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進程、領導力量、中國特色、本質要求、戰略安排、實踐要求等重大問題。反貧困、建小康,促改革、穩經濟,化危機、應變局……黨帶領全國人民砥礪奮斗,譜寫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的嶄新篇章,邁上現代化新征程。結合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知識分析中國共產黨何以成功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19.(2025高三·全國·專題練習)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24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會議認為,今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嚴峻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沉著應變、綜合施策,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即將順利完成。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改革開放持續深化,重點領域風險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扎實有力,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結合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相關知識,說明新的一年如何讓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20.(24-25高三上·福建廈門·期中)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白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會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統部署。新時代青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受益者,也必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參與者,結合材料,以“中國式現代化中的青年作為”為主題從下列方框中選出最符合主題和材料主旨的兩個關鍵詞,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知識,撰寫一篇短文。不得抄襲材料,不少于80字。改革開放 依法行政 擔當盡責 人民民主 共同富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綜合測試卷(一)一、單選題1.(2025·寧夏陜西·二模)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5年春節團拜會上指出“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都取得新進步”。這些論述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具體方法②是獨立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的全新思想③在指導實踐、推動實踐中展現出強大真理力量和獨特思想魅力④蘊含著系統的內容體系,體現了對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指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詳解】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各項事業發展提供科學理論的指導,不提供具體方法,①錯誤。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的一環,與前面思想既一脈相承有與時俱進,而不是獨立之外的全新思想,②錯誤。③④: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我國在多個領域取得進步,證明了這一思想的科學性和完整性,為中國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戰略指引,并在實踐中展現出強大的真理力量和獨特魅力,③④正確。故本題選D。2.(2025·河南安陽·二模)2024年9月5日,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宣布,將中國同所有非洲建交國的雙邊關系提升到戰略關系層面,將中非關系整體定位提升至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中非共逐現代化之夢,共筑命運共同體,這是雙方在各自發展的關鍵時期作出的重要選擇。從中我們能夠感悟到( )①中國夢同世界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通②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③中國夢的本質就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④中國式現代化拓展了非洲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詳解】①:材料未直接體現中國夢同世界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通,①不符合題意。②:中非共逐現代化之夢,共筑命運共同體,這是雙方在各自發展的關鍵時期作出的重要選擇,這表明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②符合題意。③: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③錯誤。④:習近平強調中非合作提升至戰略層面,共筑命運共同體,說明中國式現代化為非洲國家探索自身現代化道路提供了新的路徑參考,④正確。故本題選C。3.(2025·湖南·模擬預測)2024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正是由于鄧小平同志大力倡導和全力推進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欣欣向榮,中國人民才能過上小康生活,中華民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才能以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東方。在鄧小平同志的指導下( )①實現了黨和國家工作中心戰略轉移②中國人民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③實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的“第二次結合”④黨提出了要堅守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C【詳解】①②:在鄧小平同志的指導下,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路線,實現了黨和國家工作中心戰略轉移,中國人民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①②正確。③: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毛澤東提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③排除。④:進入新時代,黨提出了要堅守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④排除。故本題選C。4.(2025·安徽·一模)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發現,企業的貨幣收入大大超過任何人有權從別人的勞動中取得的收入。歐文分析道,工人生產的剩余產品比他們消費的生活資料多,二者之間有一個差額,這個差額就是利潤。利潤是資本家賴以生存的基礎。可見歐文( )A.揭示了資本家占有工人剩余勞動的秘密B.科學地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C.為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提供理論基礎D.認識到利潤來源于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答案】D【詳解】D: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歐文指出工人生產的剩余產品與消費生活資料的差額形成利潤,利潤是資本家賴以生存的基礎,說明他認識到利潤來源于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D符合題意。ABC:馬克思、恩格斯科學地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揭示了資本家占有工人剩余勞動的秘密,為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提供理論基礎,ABC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5.(2025·湖南婁底·一模)《憫農二首》是唐代詩人李紳的組詩作品。其中,《惘農(其一)》中寫道: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該詩選取了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集中刻畫了當時社會的矛盾。由此可知( )①封建社會存在君主專制和等級森嚴特征②封建社會存在嚴重的剝削與被剝削關系③封建社會農民存在十分悲慘的生存狀態④資本家無償占有工人階級創造的剩余價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詳解】①:題目沒有涉及封建社會君主專制和等級森嚴特征,①不符合題意。②③:唐代李紳的《憫農(其一)》具體形象地描繪了到處碩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農民辛勤勞動獲得豐收卻兩手空空、慘遭餓死的現實問題,表明封建社會存在嚴重的剝削與被剝削關系,封建社會農民存在十分悲慘的生存狀態,②③符合題意。④:題目不涉及資本主義社會,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6.(2025·新疆烏魯木齊·二模)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2025年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紀念日。他曾在《建國方略》中構想了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修建160萬公里公路、約16萬公里鐵路……今天,中國人民創造的許多成就遠遠超出了他的構想,在中國式現代化這條康莊大道上,一個個“不可能”變成了“一定能”。這些偉大成就的取得說明( )①中國式現代化具有世界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②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③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④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詳解】①:材料強調的是我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巨大成績,不體現中國式現代化具有世界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①不選。②③:今天,中國人民創造的許多成就遠遠超出了孫中山先生的構想,在中國式現代化這條康莊大道上,一個個“不可能”變成了“一定能”,這說明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②③正確。④: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這是我國最大的現實,但是和材料主旨無關,④不選。故本題選C。7.(2025·陜西榆林·三模)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5年春節團拜會上指出“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都取得新進步”。這些論述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具體方法②核心內容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涵蓋經濟、政治、文化三個方面③在指導實踐、推動實踐中展現出強大真理力量和獨特思想魅力④是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體現了對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指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詳解】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各項事業發展提供科學理論的指導,“提供具體方法”說法錯誤,①排除。②:“十個明確”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為核心關鍵的組成部分,涉及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國防等多個方面,②排除。③④: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我國在多個領域取得進步,證明了這一思想的科學性和完整性,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戰略指引,并在實踐中展現出強大的真理力量和獨特魅力,③④正確。故本題選D。8.(2025·遼寧丹東·一模)在《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這個帝國是如此衰弱,如此搖搖欲墜,它甚至沒有力量來度過人民革命的危機,因為連激烈爆發的起義也會在這個帝國內變成慢性的而且顯然是不治的病癥;這個帝國是如此腐化,它已經既不能夠駕馭自己的人民,也不能夠抵抗外國的侵略。”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中國仍然處于日趨沒落的封建專制統治之下②社會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的矛盾③馬恩對當時中國的經濟制度給以冷峻的批判④新中國的成立徹底結束了中國這一社會現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詳解】①:引文明確指出 “這個帝國是如此衰弱…… 如此腐化”,且無法駕馭人民和抵抗侵略,這反映了當時中國仍處于日趨沒落的封建專制統治之下,與史實相符,①正確。②: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而非 “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的矛盾”,②錯誤。③:引文聚焦于帝國政治統治的衰弱和腐化,未涉及對經濟制度的批判,③排除。④: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徹底改變了舊中國無法抵御外侵、內部腐朽混亂的局面,④正確。故本題選B。9.(2025·全國·模擬預測)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寫道:“從直接生產者身上榨取無酬剩余勞動的獨特經濟形式,決定了統治和從屬的關系,這種關系是直接從生產本身中生長出來的,并且又對生產發生決定性的反作用。”上述論述( )①僅從正義和理性原則出發揭露資本主義的弊端②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③為未來無產階級及其政黨指明正確前進路徑④運用唯物史觀分析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詳解】①:該選項是空想社會主義的局限性,材料沒有涉及空想社會主義,①不符合題意。②“從直接生產者身上榨取無酬剩余勞動,決定了統治和從屬的關系”,這揭示了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剝削方式,體現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②正確。③:材料沒有強調為未來無產階級及其政黨指明正確前進路徑,③不符合題意。④:“這種關系是直接從生產本身中生長出來的,并且又對生產發生決定性的反作用”,強調的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相互作用,說明馬克思運用唯物史觀去認識資本主義社會發展規律,④正確。故本題選C。10.(2025·安徽·模擬預測)進一步深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厚植學術根基,以問題為導向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局面。關于深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①要探索時代發展新課題,從實際出發回應我國社會發展新挑戰②要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與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統一③要結合我國國情認識和改造世界,揭示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④要把馬克思主義作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詳解】①: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以問題為導向都說明深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需要從實際出發回應我國社會發展新挑戰,①正確。②:材料強調的是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局面,這說明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中國化時代化)是辯證統一的,②正確。③:材料強調的是在中國國情下研究馬克思主義,屬于認識世界的范疇,而不是改造世界(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實踐),且馬克思主義理論已經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③排除。④:“十四個堅持”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④錯誤。故本題選A。11.(2025·福建莆田·二模)2024年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宏偉藍圖十周年。未年來,福建人民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經濟總量連跨3個萬億元臺階,人均GDP從6.4萬元增加到13萬元,新時代新福建建設邁上了新臺階。這得益于( )①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②抓住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解決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③福建人民勇于追夢、勤于圓夢,奮力把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④實現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譜寫了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詳解】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堅持以其為根本遵循,為福建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①符合題意。②: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福建雖然取得發展,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并沒有完全解決,②說法錯誤。③:福建人民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勇于追夢、勤于圓夢,通過自身努力把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推動了福建發展,③符合題意。④: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且題干中未體現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容,④排除。故本題選 A。12.(2025·浙江·模擬預測)新質生產力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高質量發展底層邏輯進行深邃思考而創造性提出的概念。它既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三要素的理論框架,又納入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字經濟蓬勃興起等時代特征。由此可見,新質生產力理論( )①從新的實際出發,密切結合新時代經濟發展實踐②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又一創新成果③與時俱進,豐富了構成生產力的基本要素④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詳解】①②:新質生產力理論既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三要素的理論框架,又納入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字經濟蓬勃興起等時代特征,由此可見,新質生產力理論從新的實際出發,密切結合新時代經濟發展實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又一創新成果,①②符合題意。③:新質生產力理論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三要素的理論框架,并未豐富構成生產力的基本要素,③錯誤。④:“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概括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④錯誤。故本題選A。13.(2025·安徽·一模)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鄧小平同志留給我們最重要的思想財富,就是以他為主創立的鄧小平理論。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是黨和人民從歷史和現實中得出的不可動搖的結論。這基于鄧小平理論是(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奠基之作②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③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行動指南④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之問、引領時代之變的科學理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詳解】①:鄧小平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開拓和奠基之作,它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①正確。②: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是鄧小平理論,②不選。③:鄧小平理論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行動指南,指引著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中勝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③正確。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之問、引領時代之變的科學理論,④不選。故本題選B。14.(2025·湖北·二模)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由此可知( )①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②中國式現代化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③黨的領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力量④中國式現代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詳解】①:中國式現代化,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說明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①正確。②:中國式現代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由此可知中國式現代化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②正確。③:黨的領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人民群眾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力量,③錯誤。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是改革開放,④錯誤。故本題選A。15.(2025·湖北·一模)習近平總書記在二0二五年春節團拜會上指出,我們用拼搏奮斗再次證明,任何艱難險阻都擋不住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前進步伐,都擋不住我們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只要我們堅定信念信心不動搖,直面矛盾問題不回避,應對風險挑戰不退縮,就一定能夠打開改革發展新天地。習近平的上述講話強調了(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符合時代發展的正確道路②推進社會革命需要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③中國式現代化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④應對重大挑戰、解決重大矛盾的偉大工程呈現出新的歷史特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詳解】①:“任何艱難險阻都擋不住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前進步伐,都擋不住我們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這體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能夠引領中國不斷向前發展、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正確道路,堅定地走這條道路能夠實現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目標,①正確。②:“用拼搏奮斗再次證明”以及“堅定信念信心不動搖,直面矛盾問題不回避,應對風險挑戰不退縮,就一定能夠打開改革發展新天地”,強調了在推進社會革命的過程中,需要我們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持續奮斗的姿態,積極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②正確。③:題干中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重點在于強調中國人民拼搏奮斗推進自身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并未提及中國式現代化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相關內容,③排除。④:“偉大工程”主要指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而不是指“應對重大挑戰、解決重大矛盾”的偉大斗爭,④排除故本題選A。16.(2025·寧夏銀川·一模)2025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將扎實推進空間站應用與發展和載人月球探測兩大任務。目前,中國空間站在軌運行穩定、效益發揮良好,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各項研制建設工作按計劃穩步推進。國際輿論用“迅速”“超前”“令人印象深刻”等詞形容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感嘆中國加速推進“航天夢”,不斷取得新進展。“航天夢”引發中外廣泛關注,是因為( )①“航天夢”的實現需要將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匯聚強大力量②“航天夢”把國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為一體③“航天夢”同世界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關,關系世界人民的期盼④“航天夢”讓每個人把國家和民族的夢想融入個人理想之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詳解】①:選項闡述的是“航天夢”實現的途徑,即需要個人將小我融入大我匯聚力量,而不是“航天夢”引發中外廣泛關注的原因,①排除。②:“航天夢”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把國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為一體,這使得其備受關注,②正確。③: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對世界航天領域的進步有積極作用,“航天夢” 同世界人民探索宇宙、推動科技發展的夢想息息相關,關系到世界人民對航天領域發展的期盼,因此引發中外廣泛關注,③正確。④:應該是每個人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夢想之中,④排除。故本題選C。二、主觀題17.(2025高三下·全國·專題練習)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堅持中國道路,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寶貴經驗。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圍繞“走什么路”進行了不懈探索,無數仁人志士遠赴歐美“西天取經”、東渡日本尋求救國道路,各種主義和思潮“你方唱罷我登場”,但均以失敗告終。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堅持從國情出發,正確認識和解決不同時期的社會主要矛盾,從中華文明中汲取智慧,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國實際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造了彪炳史冊的偉大成就,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結合材料,從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進程角度,論證堅持中國道路的必要性。【答案】人類社會發展遵循基本規律,是在社會基本矛盾的產生、發展和解決中實現的。中國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立足國情,在正確認識和解決社會主要矛盾中探索的,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實現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受多種因素影響,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由各國、各地區、各民族歷史和道路的多樣性反映出來。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探索形成了中國道路,創造出彪炳史冊的偉大成就。【分析】背景素材:堅持中國道路考點考查: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進程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分析說明類主觀題,需調用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進程的相關知識結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無數仁人志士尋求救國道路,但均以失敗告終。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堅持從國情出發,正確認識和解決不同時期的社會主要矛盾,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國實際的道路→從一般規律的角度分析:中國道路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實現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關鍵詞②: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堅持從國情出發,正確認識和解決不同時期的社會主要矛盾,從中華文明中汲取智慧,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國實際的道路→從社會發展進程多樣性的角度分析: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探索形成了中國道路。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18.(24-25高一上·廣東佛山·期中)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追求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是一部不斷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歷史。自成立以來,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指引和帶領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勝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堅守初心和使命,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黨結合新的實際,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闡明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進程、領導力量、中國特色、本質要求、戰略安排、實踐要求等重大問題。反貧困、建小康,促改革、穩經濟,化危機、應變局……黨帶領全國人民砥礪奮斗,譜寫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的嶄新篇章,邁上現代化新征程。結合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知識分析中國共產黨何以成功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答案】①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勝利,為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②結合中國具體實際,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創立和發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科學遵循。 ③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增強了黨和人民的道路自信,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更牢固的物質基礎和更主動的精神力量。 ④堅守初心和使命,在百年奮斗中鍛造堅強領導核心,為創造中國式現代化新輝煌提供了堅強保障。【分析】背景素材:中國共產黨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考點考查: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為措施類主觀題,需要結合材料綜合調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有關知識,分析中國共產黨是怎么來成功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指引和帶領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勝利→可聯系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取得一系列勝利,為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關鍵詞②:黨結合新的實際,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可聯創立和發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科學遵循。關鍵詞③:黨帶領全國人民砥礪奮斗,譜寫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的嶄新篇章→可聯系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增強了黨和人民的道路自信,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更牢固的物質基礎和更主動的精神力量。關鍵詞④:中國共產黨堅守初心和使命,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可聯系堅守初心和使命,在百年奮斗中鍛造堅強領導核心,為創造中國式現代化新輝煌提供了堅強保障。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19.(2025高三·全國·專題練習)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24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會議認為,今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嚴峻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沉著應變、綜合施策,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即將順利完成。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改革開放持續深化,重點領域風險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扎實有力,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結合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相關知識,說明新的一年如何讓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答案】作答角度:黨的領導+四個自信+改革開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忙初心和使命,進行偉大斗爭,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②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③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全黨全國人民的行動指南。⑤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依靠全國人民的接續奮斗。【分析】背景素材: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考點考查:黨的領導、四個自信、改革開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關知識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為措施類試題,要求考生結合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相關知識,說明新的一年如何讓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第二步:審材料。提取有效信息,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沉著應變、綜合施策,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即將順利完成→可聯系堅持黨的領導。關鍵詞②: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嚴峻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沉著應變、綜合施策,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即將順利完成→可聯系堅定四個自信。關鍵詞③: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改革開放持續深化→可聯系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關鍵詞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沉著應變、綜合施策……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可聯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等相結合。20.(24-25高三上·福建廈門·期中)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白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會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統部署。新時代青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受益者,也必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參與者,結合材料,以“中國式現代化中的青年作為”為主題從下列方框中選出最符合主題和材料主旨的兩個關鍵詞,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知識,撰寫一篇短文。不得抄襲材料,不少于80字。改革開放 依法行政 擔當盡責 人民民主 共同富裕【答案】選詞:改革開放,擔當盡責新時代青年是改革創新受益者,全面深化改革為廣大青年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有志青年立足時代,弘揚改革創新精神,擔當盡責,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書寫人生華章。【分析】背景素材: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考點考查:實現中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要求結合材料,以“中國式現代化中的青年作為”為主題從“改革開放、依法行政、擔當盡責、人民民主、共同富裕”中選出最符合主題和材料主旨的兩個關鍵詞,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知識,撰寫一篇短文。需要調用實現中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有關知識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本題屬于開放類答題,考生要緊扣題目要求,可以根據主題“中國式現代化中的青年作為”,從新時代青年如何為實現中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貢獻方面回答。例如:青年要立足時代,弘揚改革創新精神,擔當盡責,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書寫人生華章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綜合測試卷(一)(原卷版).doc 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綜合測試卷(一)(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